宋词十大名篇(苏轼的词作名篇20首)

想知道宋词名篇有哪些?

宋词名篇有: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翻译: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2、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3、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翻译: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4、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翻译: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地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5、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翻译: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想知道宋词名篇有哪些?

宋词十大经典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下面看看宋词十大名篇都有哪些上榜。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辛弃疾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暗香》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宋词十大经典

优美的宋词名篇

1. 梅花 /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 夏日绝句 /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江上渔者 /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 江上 /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5. 咏华山 /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6. 山村咏怀 /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 题西林壁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 小池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 春日 /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2. 元日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3. 示儿 /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5. 雪梅·其一 /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6. 冬夜读书示子聿 /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8. 宿新市徐公店 /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9.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 寒菊 /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词,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让人流连欣赏,却又容易触动离愁。“草薰风暖摇征辔”、“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语言雅致,细腻委婉,含蓄深沉。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宋】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上片通过“脂粉满”的描绘,“千千遍”的夸张,“山又断”的比喻,“闻微雨”的气氛烘托,表现雨中伤别的境界;下片从正面对词人的心理作了更细腻的刻画,结尾故作通脱语,极力排遣心中的痛苦。全词感情深挚,语言浅近,设句巧妙,音韵流转,堪称易安词中佳作。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4、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6、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7、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9、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宋词的十大名篇: 柳永《八声甘州》 晏几道《鹧鸪天》 贺铸《青玉案》 辛弃疾《水龙吟》 李清照《声声慢》 李煜《虞美人》 苏轼《念奴娇》 岳飞《满江红》 张炎《月下笛》 姜夔《暗香》、《疏影》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 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 诗歌之一,标志 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 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优美的宋词名篇

经典的宋词有哪些

导语: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经典的宋词有哪些 ○临江仙--陈与义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这首词是陈与义经过南渡的颠沛流离,终于到达高宗“行在”后的抚今思昔之作。上片追忆往昔“良朋雅会”的豪兴。“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过去曾受到一些人的称赏。下片表现了作者饱经丧乱以后的消极心情。 ○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七月。绍兴八年(1138),秦桧决策主和,向金屈膝投降。金派出使臣,竟使用了“诏谕江南”的名义。消息传来,朝廷内外,群情汹汹。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反对和议,指出“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凌夷,不可复振”,表示“义不与桧等共戴天曰”请斩秦桧等三人,并要求拘留金使,兴师问罪。结果,胡铨除名编管昭州,改监广州都盐仓。四年后,秦桧又策动谏官弹劾胡铨“饰非横议”,胡铨因之除名编管新州。途过福州时,张元干写了这首词和另外两首诗,为他送行。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沦陷的悲痛,对投降派的愤怒,以及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两句更说明,他同情胡铨是由于政治立场相同,政治见解相同,而不是从朋友的私交出发。 ○满江红.写怀--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富有爱国思想的名篇。全词感情慷慨激昂,音调高亢。词里表现了作者对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坚定的必胜信心,以及对寇掠中原的敌人的无比仇恨,其中也夹杂着忠君的思想。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惑,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相传是陆游三十一岁时,为怀念他的被迫离婚的前妻唐婉而作。它反映了一出封建礼教压迫下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作者因爱情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痛苦,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词切情深,流传人口。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在这首词中以受到风雨摧残和群花妒忌的梅花自喻,宣称:即使被粉碎成尘土也不会改变它芳香的品质。虽然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坚持,但同时也反映了他孤芳自赏的心情。 ○六州歌头--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亶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宋孝宗继位后,起用主战派张浚,并于隆兴元年(1163)兴师北伐。但因将帅不和,在符离为金兵所败。从此主和言论又甚嚣尘上,主和派与金人通使往来,酝酿着屈辱的“隆兴和议”。作者对此悲愤难抑,就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造诣也很高。作者利用《六州歌头》句短节促、音调悲壮的特点,抒写激烈的情绪和深沉的感触。伴随着感情的起伏变化,声调也时而沉郁,时而昂扬。词中描述了金军占领下的中原地区令人痛心的景象和中原父老渴望宋军北伐的心情,倾诉了作者对主和派放弃武备、屈辱求和行为的愤恨,以及壮志难酬的悲哀。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据宋无名氏《朝野遗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留守席上作《六州歌头》,张魏公(张浚)读之,罢席而入”。可见此词感人之深。】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峻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写于作者因遭谗毁罢官,离开广西,经湖南北归的途中。这是一首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作者船过洞庭湖,见月光皎洁,水色澄澈,仿佛置身于白玉无暇的世界,心神为之一爽。想到自己志趣高洁,肝胆照人,觉得主观的精神境界与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心通神会,相映成趣。随着想象力的自由飞翔,作者似乎暂时忘却了官场的烦恼。正如宋魏了翁所说:“‘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方其吸江酌斗,宾客万象时,讵知世间有紫微青琐(官署衙门)哉!”(见《绝妙好词笺》引)。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搂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大约作于乾道五年(1169),当时作者在建康任职。上片抒写他有一腔爱国忠心,却无人理解的痛苦。下片写他满怀壮志,老大无成,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四句,写得很形象生动,具有深刻的含意。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大力渲染满城灯火、满街游人、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句,突出地表现了“那人”的与众不同的性格。从作者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理想来看,这正是他的自况。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这首词写于淳熙三年(1176)。当时他任江西提点刑狱,途经造口。他想起四十多年前金兵烧杀掠抢、人民遭受苦难的情景,直到今日,广大中原地区仍末收复,因而感慨万端。看到那浩荡的江水冲破重山的阻碍,奔腾向前,他恨自己被迫滞留在后方作官,不能去前线参加战斗,心情十分痛苦。】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班断肠处。 这首词是淳熙六年(1179)三月问,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往湖南时所作。 词的上片抒写他惜春、留春、怨春的感情,运用比兴的手法表现了年华虚度、志不得伸的感慨。下片借用陈皇后故事,暗喻自己受到排挤,满腔爱国深情无处申述;并用杨玉环和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来警告投降派。 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宋孝宗看了这首词以后很不高兴,可见词的内容刺痛了当时的朝廷。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据《历代诗话》引《古今词话》说,有一天陈亮与作者“纵谈天下事”,陈亮离开后,作者写了这首词寄给他。词中,作者以激动而又自豪的心情,追怀少年时驰骋沙场,抗击金兵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经历,回忆了当时为国立功的抱负。这些都写得激昂慷慨,不愧“壮词”之称。但是,南宋朝廷腐败懦弱,主和派得势,爱国志士被排斥的现实,又使作者感到深切哀痛。“可怜白发生”一句,极为沉痛,使“壮词”成了悲壮愤激之词。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奇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年六十五岁,任镇江知府。这时,韩侂胄正筹划出兵北伐。辛弃疾积极支持,而且见诸行动,如他派人侦探金兵情况,预制万件战袍,准备在沿边地区招募万名士兵等。他希望韩侂胄等人要作好充分准备,不要蹈南朝刘义隆、王玄谟草草出兵的覆辙。词中写了这个意思,并且表示自己虽老,还能出力。据岳珂《桯史》,岳珂在对《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提出意见的同时,对这首词也提出了“微觉用事多”的批评,辛弃疾说“实中余痼”,感觉到用典故多是他的一个痼疾。用典故多诚然是作诗的弊病,但这首词用得都比较恰当,他在当时处境下所要说的话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而且还表达了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这很能代表辛词特色的一个方面。 ○沁园春--刘过 风雪中欲诣稼轩,久寓湖上,未能一往,因赋此词以自解。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刘过的这首《沁园春》是受了辛弃疾的直接影响,以问答语入词,并且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全篇想象大胆,构思奇特,写得生动活泼,富有风趣,使人读后兴味盎然。词中写了三位古代诗人的对话,都是融化他们的诗句,符合各人的性格及爱好,也显示出作者的匠心。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扬州慢--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淮生?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曾占领扬州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史书上记载,孝宗乾道六年(1170)江淮东路的农田,荒芜四十万亩以上。1176年姜夔路过扬州,仍是一片劫后的萧条景象。他在此词里描绘了这种惨状,以眼前的荒凉对比往日的繁华,寄托了自己的哀思,揭露了金统治者的暴行。但由于过于渲染战争的后果,怀念过去的风月繁华,情绪比较低沉。 ○双双燕咏燕--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瞑。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这首词写双燕共同衔泥筑巢,自由飞翔,过着相亲相爱的美满生活,并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闺中人的寂寞愁苦和等待爱人的焦急心情。 ○风入松--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此词写对一个女子的思念,所言亦不脱睹物思人,触景伤情的陈套。不同处,是借奇特的想象,生动地表达出作品主人公的一片痴情,如见黄蜂飞扑被千索,竟联想到那一定是所思念的女子纤手接触时留下了香泽,似乎她刚刚离去;见台阶已生绿苔,又想到这是因踪迹久绝,才醒悟她已经离开了很久。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通过听雨一事,概括了作者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的不同感受。写作者年少时只知追欢逐笑,无忧无虑,壮年时过着离乱生活,易于触景伤怀;到了晚年,因经受了亡国的巨大痛楚,感情变得麻木,反而不再多愁善感了。 经典的宋词有哪些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上片先写远近山川一望无际的秋色,进而把目光移向天边,点出家乡遥远,极目难寻,“碧云天,黄叶地”,是概括力很强的咏秋名句,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长亭送别”一折的“碧云天,黄花地”,就是从这两句化用的。词的下片因景生情,专抒离恨,前后融贯,浑然一体。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作者镇守西北边疆时所作。格调悲壮苍凉,感情深沉郁抑。它一方面表达了作者要早日平息西夏统治阶级的叛乱,巩固边疆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久驻边地、怀念家乡的将士的深切同情。宋代魏泰《东轩笔录》说:“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可惜这组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词久已散失,只剩下现在这一首了。 ○天仙子--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为作者五十多岁时在秀州通判任上所作。词中通过对心理活动的逐步揭示,并用暮春迷离夜色的烘托,抒写了伤春惜别的感情。“云破月来花弄影”从动态中刻划了月夜景色,是传诵的名句,特别是句中的“弄”字写态传神,历来受到赞赏。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帐惆和对春意衰残的惋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寓工巧于自然浑成,寄闲情于景物描绘,是传诵的名句。有故事说,晏殊先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多日未能对出下句,适逢春暮,偶向江都尉王琪提及,王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受到了晏殊的赏识。
经典的宋词有哪些

宋词十大名篇赏析

蝶恋花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2)危楼:高楼。(3)黯黯:迷蒙不明。(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简析】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宋词十大名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