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

  中国人春节为什么要贴对联?

  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很早就在中国产生了,不过,真正把这种艺术形式推广到民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由于他个人的喜爱,贴对联成为了老百姓过春节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朱元璋虽然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当上皇帝以后却很好学,尤其喜欢题对联。这已经成为了他一个特殊的爱好,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兴致一来,就是对着一个平民百姓,甚至只是一个小孩儿,他都要和人家对上一番。

  朱元璋还没有夺取天下时,有一次率兵包围集庆路上经过一个驿站停下来休息,发现这个驿站的管理人竟然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儿。朱元璋看这个孩子长得很是可爱,就随口说道:“十岁儿童当马驿。”他本来是在开玩笑的,可谁知道那个正在玩着马鞭的小男孩儿眨了眨眼睛,竟然回答道:“万年天子坐龙廷。”朱元璋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当时他本来只是一个起义军的领袖可是这孩子的对联莫不是把他比作皇帝了吗?这可是一个最好的预言啊!他因此高兴的一把抱起了这个孩子后来还收了他做义子。这可真是因为一副对联而结缘啊!后来朱元璋真的做了皇帝,应了孩子的一句话。在他登基的第一个春节,他就下了一道圣旨,命令全国的百姓无论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百姓之家,在除夕之前都要在自家门前贴出一副对联,以表示庆贺之意。他还亲笔写了几副对联送给他的大臣,其中送给开国功臣徐达的对联是这样的:“破敌平蛮,功贯古今第一;出将人相才兼文武无双。”真是把徐达的功劳与才干大大地夸赞了一番从一当皇帝起,朱元璋就十分关心百姓的生活,为了体察民情,他常常一个人出宫微服私访,在这当中发生了很多有关于对联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除夕这一天下午,朱元璋偷偷地溜出宫去,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闲逛,欣赏着各家各户门前贴的对联。就见满街都是红红绿绿的对联纸,其中不乏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的妙联,看得朱元璋连连称赞。就在他准备回宫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一家店铺的门前没有贴上对联,在满街的繁华喜庆气氛中格外显得冷冷清清。于是找到这家店的老板问道:“今年过春节,京城中到处都贴满了对联,怎么只有你家没有呢?难道你不怕皇帝怪罪吗?”老板愁眉苦脸地回道:“我是很想贴一副啊!可是我家一向以杀猪、阉猪为生,家里的人都不识字,就是想请人代写都没人愿意帮忙啊!”朱元璋听老板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致,就对老板说:“不然这样吧,我替你写一副可好?”老板一听,立刻喜出望外,忙叫家人去找来笔墨纸砚,请朱元璋进店来写对联。朱元璋低头想了想,随手提笔写下一副对联,写的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对联可谓写的是通俗易懂,又很符合这一家的生活状况。可是老板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语意。朱元璋详细地解释给他听,老板才弄明白其中含义,还连连答谢。朱元璋看到老板高高兴兴地把对联贴在了门前,他也很心满意足地转回了皇宫。

  又有一天,朱元璋在京城微服私访,正好走到菜市上,遇到一位卖藕的农民,这时他又诗兴大发了,他很感兴趣地拿起一段雪白的藕,赞叹道:“一弯西子臂。”不料卖藕的农民随口就接道:“七窍比干心。”他以比干对西子,仍是以手中的莲藕为题,和朱元璋的一句话恰好成为一副对仗工整的妙联。朱元璋一听顿起爱才之心,心想这位农民一定读过不少书,细问之下果然如此。第二天一上朝,他就命人找来那位农民,让他当了国子监祭酒的宫职。

  有一次,朱元璋在路上遇到一位书生,攀谈之下知道书生是四川重庆府人氏。朱元璋想考考书生的才学如何,就出了一个以重字为题的上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书生一听,当即接道:“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了还以为书生识破了自己的身份呢!朱元璋不单在大街上随便找人就对对子,在宫中,在朝中,他也常和学识渊博的学士们一比高下,尤其喜欢和他的军师刘伯温对对。有一次他和刘伯温一起下棋,忽然之间有了灵感,看着棋盘随口就以棋为题吟道:“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一听不禁拍案叫绝,也应声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君臣两人为这一副对联而抚掌大笑。还有一次,朱元璋看到他的大臣陶安正头枕着书本在打瞌睡,为了戏弄陶安,就以此为题作出上联:“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陶安一听,登时睡意全无,他又怎么敢和圣贤并头呢?这时朱元璋手中正拿着一柄画着山水画的扇子。陶安瞟了一眼扇子,立时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地对道“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这一下可把朱元璋高兴坏了,连说陶安对得好。朱元璋到姑苏去时,刘伯温也随驾前往,两个人闲来无事就玩起了对对联的游戏。朱元璋用“天”、“口”两个字出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刘伯温就以“人”、“王”两个字对出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朱元璋就是这样酷爱着对对联,并用行政命令把它推广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使对联不仅是上层人士闲暇时的娱乐,更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表现形式并日渐成为人们节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