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青春奋斗事例
1、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2、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 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3、司马光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4、卓别林 卓别林能编,能导,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开影片摄制会议,一只苍蝇在他四周绕着圈子飞。起初他用手打几下,没有打到,就要了一个苍蝇拍。会议进行中,他就握着苍蝇拍,摆出打苍蝇的姿态,眼睛狠狠地望着那苍蝇。 可是打了三次,都没有打到。后来苍蝇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苍蝇拍,正要作死命一击时,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让苍蝇飞走。旁边在座的人看了,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它打死?这位谐星耸了耸肩,说:这只不是方才那只! 5、约翰逊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 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 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柳传志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回想当日情景,柳传志后来表示,“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爱因斯坦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 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柳传志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回想当日情景,柳传志后来表示,“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霍金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爱因斯坦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 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

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提起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另外,还有人想问名人青春奋斗故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成功人士的青春奋斗事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 成功人士的青春奋斗事例 1、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1、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青春奋斗人物素材摘抄。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2、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3、李密牛角挂书。青春奋斗的事例作文素材。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4、映雪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 常可惜。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 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 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 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正是他这种苦 学的精神,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5、 坚持到底的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末放弃,那就不必青春励志名人事迹。 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关于青春的名人例子。 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关于青春奋斗的素材事例。 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之一。 以上就是与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相关内容,是关于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的分享。看完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青春奋斗故事
1、约翰逊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 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 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 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2、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 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3、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4、沈括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5、毛泽东 不动笔墨不看书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 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 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能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未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选举八次都落选,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林肯天下无敌,而且他从不放弃。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的历程简述: 1816年 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 他母亲去世。 1831年 经商失败。 1832年 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1832年 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1933年 向朋友借一些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17年,才把债还清。 1834年 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1835年 订婚后就快结婚了,但伊人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 完全精神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 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 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 1843年 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1846年 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 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 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 1854年 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 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又再度落败。 1860年 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破败不堪又容易滑倒。我一只脚滑了一跤,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回过气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掉都爬不起来了。。。。。 2.有时我们是被自己打败的 爱因斯坦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从一个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体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俩在这块地里比赛挖井,看谁最终先挖出水。愚钝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大干起来。聪明的人稍做选择后也干了起来。两小时后,两人均挖两米,但都没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自己选择错误,便另选了一个地方重挖,愚钝的人仍在原处。又过了两小时,愚钝的人在原处艰难地向下挖了一米,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愚钝的人仍在原处吃力地挖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换了个地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钝的人又挖深了一半,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的人泄气啦,断定此地无水,便放弃离去了。而愚钝的人此时已经体力不支了,但还坚持在原处挖掘,就在他刚把一锹土挖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汩汩而出。比赛结果,这个愚钝的人获胜了。爱因斯坦后来对他的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且聪明强壮者不一定能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钝的力量啊!”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受到什么启发呢?现在我们的梦想正在起航,我们的目标已经清楚,我们的阵地就在眼前,作为一名战士,我们应该心无旁骛,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竭尽全力,夺取最大的胜利。但是大家反思一下,你是不是还有些类似故事中的聪明人的想法和做法呢?你梦想的翅膀是不是被雨淋湿或者折断?这“雨”,也许是你对社会人生的灰色看法,也许是你自己或者你的家庭所遭遇的一些挫折,也许是青春生命的迷茫彷徨??这“雨”,遮住了你的眼睛,淋湿了你的心灵,你的心灵是否蒙上阴影?没有阳光照射的心灵是要发霉的。被雨淋湿的翅膀是沉重的,能飞到梦想的远方吗?那么,好好翻看我们心底的收藏吧,若是有垃圾就赶快想方设法清除吧。湛湛青天,更有利于你的飞翔,也是你人生的幸福。你是不是太在意考试成绩因而对考试进行丰富的“联想”?你可能在想考不好会怎样,可能在想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无数期待的眼睛,可能在想考好了就能实现人生梦想,考前想,考中想,考后想,神经兮兮,紧张得要命??你想的是不是太早太多了呢?这包袱是否太重了呢?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你想也白搭。一味空想,徒增烦恼,那还不如不想。只要没到最后的结局,一切皆有可能。做个心静如水的人吧,宁静才能致远。保持一颗平常心,成也坦然,败也淡然,那你人生的天空会呈现云卷云舒的自然。千万不要太在意成功,一个高考的“黑马”如是说。大家都知道着名的瓦伦达心态。瓦伦达,一个美国人,多年来尝试在各种高楼险峻间走钢丝,从未失过足。然而在一次向全国人民直播的重要表演前,他对妻子说:“这次我一定要成功。”妻子心中隐隐不安,因为丈夫从未说过这句话。结果,她那有不败记录的丈夫在千千万万双眼睛前永远地坠落了。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得到些启发呢?你是不是总是在怨天尤人或者是自怨自艾?你是不是埋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你是不是在抱怨老师和同学?抱怨外在的人和事,只会让你情绪越来越糟糕,而且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那你还傻傻地抱怨什么呢?你是不是总是在深深地自责,无限地懊悔?我们的老祖宗卖给我们的后悔药够多的了,你难道傻不愣登地照单全收?适度自责是理智检讨的表现,但过分自责有时就变成了腐蚀剂。陷入自责的泥潭不能自拔,你还怎样前进呢?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山不过来,我过去;抱怨和自责没用,那就胸襟豁达吧,如济世弥勒一样容天下难容之事,像开明宰相一样肚里能撑船。你是不是太在意老师同学的看法?老师没找你谈话,你就认为老师不关心你;老师批评你,你却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你总是耿耿于怀......同学无意中说了点啥,你就记人家一辈子。胡思乱想中你耽误了多少宝贵的时间。你该不会如此小家子气吧。心胸狭隘的人才总是斤斤计较。记住:你是你自己的主,你是为自己而活,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的看法上。你是不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想法呢?这些想法貌似高明,其实愚蠢之极。这些想法就像无数的藤蔓缠绕着你,让你在磕磕绊绊中踉跄前行,你还怎能轻装前进,一飞冲天?若你有种种不利于前行的想法,你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聪明人,看似聪明,实则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有吗?记住:有时不想反而比想要轻松得多,幸福得多。关键是你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目前,我们的人生航向无比正确,我们的远期和近期目标很明确,我们每天每时的任务很具体,我们就是一个战士,老师作为司令员,给你指明了道路,你就心无旁骛,大胆向前冲吧。 做个看似愚钝的挖井人,你会成功的。
1、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2、苏秦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3、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名人的我不知道,但衡水中学一个叫张锡峰的,他写了一片演讲稿关于青春的很好看
能坚持到底的最佳实例可能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知道有谁从未放弃,那就不必再寻寻觅觅了!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次选举八次都落选,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林肯天下无敌,而且他从不放弃。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的历程简述: 1816年 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 他母亲去世。 1831年 经商失败。 1832年 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1832年 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1933年 向朋友借一些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他花了17年,才把债还清。 1834年 再次竞选州议员——赢了! 1835年 订婚后就快结婚了,但伊人却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 完全精神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 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 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 1843年 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 1846年 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 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 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被拒绝了! 1854年 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 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又再度落败。 1860年 当选美国总统。 此路破败不堪又容易滑倒。我一只脚滑了一跤,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回过气来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掉都爬不起来了。。。。。 2.有时我们是被自己打败的 爱因斯坦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从一个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体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俩在这块地里比赛挖井,看谁最终先挖出水。愚钝的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大干起来。聪明的人稍做选择后也干了起来。两小时后,两人均挖两米,但都没见到水。聪明的人断定自己选择错误,便另选了一个地方重挖,愚钝的人仍在原处。又过了两小时,愚钝的人在原处艰难地向下挖了一米,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愚钝的人仍在原处吃力地挖着,而聪明的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就又换了个地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钝的人又挖深了一半,而聪明的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的人泄气啦,断定此地无水,便放弃离去了。而愚钝的人此时已经体力不支了,但还坚持在原处挖掘,就在他刚把一锹土挖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汩汩而出。比赛结果,这个愚钝的人获胜了。爱因斯坦后来对他的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且聪明强壮者不一定能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钝的力量啊!”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受到什么启发呢?现在我们的梦想正在起航,我们的目标已经清楚,我们的阵地就在眼前,作为一名战士,我们应该心无旁骛,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竭尽全力,夺取最大的胜利。但是大家反思一下,你是不是还有些类似故事中的聪明人的想法和做法呢?你梦想的翅膀是不是被雨淋湿或者折断?这“雨”,也许是你对社会人生的灰色看法,也许是你自己或者你的家庭所遭遇的一些挫折,也许是青春生命的迷茫彷徨??这“雨”,遮住了你的眼睛,淋湿了你的心灵,你的心灵是否蒙上阴影?没有阳光照射的心灵是要发霉的。被雨淋湿的翅膀是沉重的,能飞到梦想的远方吗?那么,好好翻看我们心底的收藏吧,若是有垃圾就赶快想方设法清除吧。湛湛青天,更有利于你的飞翔,也是你人生的幸福。你是不是太在意考试成绩因而对考试进行丰富的“联想”?你可能在想考不好会怎样,可能在想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无数期待的眼睛,可能在想考好了就能实现人生梦想,考前想,考中想,考后想,神经兮兮,紧张得要命??你想的是不是太早太多了呢?这包袱是否太重了呢?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你想也白搭。一味空想,徒增烦恼,那还不如不想。只要没到最后的结局,一切皆有可能。做个心静如水的人吧,宁静才能致远。保持一颗平常心,成也坦然,败也淡然,那你人生的天空会呈现云卷云舒的自然。千万不要太在意成功,一个高考的“黑马”如是说。大家都知道着名的瓦伦达心态。瓦伦达,一个美国人,多年来尝试在各种高楼险峻间走钢丝,从未失过足。然而在一次向全国人民直播的重要表演前,他对妻子说:“这次我一定要成功。”妻子心中隐隐不安,因为丈夫从未说过这句话。结果,她那有不败记录的丈夫在千千万万双眼睛前永远地坠落了。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得到些启发呢?你是不是总是在怨天尤人或者是自怨自艾?你是不是埋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你是不是在抱怨老师和同学?抱怨外在的人和事,只会让你情绪越来越糟糕,而且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那你还傻傻地抱怨什么呢?你是不是总是在深深地自责,无限地懊悔?我们的老祖宗卖给我们的后悔药够多的了,你难道傻不愣登地照单全收?适度自责是理智检讨的表现,但过分自责有时就变成了腐蚀剂。陷入自责的泥潭不能自拔,你还怎样前进呢?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山不过来,我过去;抱怨和自责没用,那就胸襟豁达吧,如济世弥勒一样容天下难容之事,像开明宰相一样肚里能撑船。你是不是太在意老师同学的看法?老师没找你谈话,你就认为老师不关心你;老师批评你,你却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你总是耿耿于怀......同学无意中说了点啥,你就记人家一辈子。胡思乱想中你耽误了多少宝贵的时间。你该不会如此小家子气吧。心胸狭隘的人才总是斤斤计较。记住:你是你自己的主,你是为自己而活,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别人的看法上。你是不是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想法呢?这些想法貌似高明,其实愚蠢之极。这些想法就像无数的藤蔓缠绕着你,让你在磕磕绊绊中踉跄前行,你还怎能轻装前进,一飞冲天?若你有种种不利于前行的想法,你就是故事中的那个聪明人,看似聪明,实则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有吗?记住:有时不想反而比想要轻松得多,幸福得多。关键是你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目前,我们的人生航向无比正确,我们的远期和近期目标很明确,我们每天每时的任务很具体,我们就是一个战士,老师作为司令员,给你指明了道路,你就心无旁骛,大胆向前冲吧。 做个看似愚钝的挖井人,你会成功的。
1、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2、苏秦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3、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名人的我不知道,但衡水中学一个叫张锡峰的,他写了一片演讲稿关于青春的很好看

青春奋斗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1、约翰逊 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经营一个大旧书摊。有一次,距离不远处有个节目,大家都去赶集,这天正下着雨,他的父亲想要约翰博士分一部份书籍,运到赶集的地方去贩卖。 他的父亲接连呼唤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约翰逊博士这时正专心阅读一本又厚又大的书,竟假装听不见,也不理睬,父亲叹了一口气,只得自己亲自去了。 这时候,约翰逊博士年十八岁。五十年后,有一天中午十一时,当地人看见这个体态臃肿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夹在腋下,拐杖放在一边,低头跪在太阳下,热泪直流。 这时约翰逊博士业已成名,大家都来看他,他对大家说: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我不听父亲的话,现在我跪在这里忏悔! 2、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 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 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3、李密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名人奋斗的事例简短有哪些?
1、屠呦呦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戴震 善疑多问,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终成清代的大学问家。 3、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关于青春奋斗拼搏的名人故事。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4、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关于青春奋斗成功的事例。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5、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