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句对联(千古名句对联带横批)

千古文人趣味对联集锦

1、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一幅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2、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鹦鹉能言难似凤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蜘蛛虽巧不如蚕3、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南北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4、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5、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水底月为天上月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众友皆齐声喝彩。6、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曰:四诗风雅颂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7、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笑道: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8、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曰: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9、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10、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阿兄门外邀双月苏东坡笑对曰:小妹窗前捉半风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11、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遂曰: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正在搜肠刮肚之际,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12、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出游山赏水。一日便服出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老道阅后,羞惭不已。13、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一向友善,两人相遇常常互开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长江之上,船小风轻,对月饮酒,十分畅快,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但见岸上一农夫荷锄归村,身后一条黄狗正边走边啃一截剩骨。佛印顿悟东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将自己手中拿着的一把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视微笑。原来他俩用“形体语言”合做了一副精致诙谐的双关“哑联”: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出句)水流东坡诗( 尸 ) (佛印对句)14、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这是一副“析字联”,对得十分巧妙。15、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终于在82岁时中了状元。在给皇帝的谢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对联: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此联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汉代传授《尚书》的伏生成名时已90岁,姜尚(太公)辅佐周文王时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达自己老迈得志的心情,十分贴切。16、宋人洪平斋喜欢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给皇帝上书弹劾当朝宰相弄权纳贿,奏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结果不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闲置了十年。洪平斋忿慨不已,遂在家门上书写一联:未得“之乎”一字力只因“而已”十年闲17、南宋诗人尤袤和杨万里关系友善。淳熙年间,杨任秘书监,尤为太常卿,常常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二人性情诙谐,喜欢互开玩笑。有一次碰面时,尤对杨说:我以一经句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杨氏为我杨万里应声道:尤物移人“杨氏为我”和“尤物移人”都是先秦经典中的成句,二位诗人巧妙地把它们引为联句,而“尤”、“杨”又分别是二人的姓氏。如此联句,确需才学“垫底”。18、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其四子)与朱允炆(其长孙)同侍。太祖出句令对: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曰:雨洒羊毛一片毡太祖以为“气弱”。朱棣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后一对句比前一对句气象雄浑得多。后来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并把国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也许“马苑应对”一事已经显示出皇孙不是皇子的对手。19、明人徐唏年轻时以吏员进身。他荣归故里时,当地官员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态度不恭,地方官员大为生气,出句斥诸生曰: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酸子”乃讥刺在场的酸秀才们。诸生久不能对。徐唏代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服,遂相率请罪20、明代高则诚少负才名,有“神童”之誉,七岁时的某一天,高则诚身穿绿袍从学塾中归家,路逢官居尚书的邻居,尚书戏则诚曰:水出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则诚见尚书身着红袍,即对答曰:落汤是子着红袍,鞠躬如也尚书听了,连连惊叹“后生可畏”。“美目盼兮”和“鞠躬如也”分别是《诗经》和《论语》中的成句,能在即景应对中迅速地引用,确实是需要学问和才气的。21、明朝名臣于谦幼时即聪颖过人。一位僧人见小于谦头梳双髻,即出句戏曰:牛头喜得生龙角小于谦应道:狗嘴何曾吐象牙年龄稍大后,于谦头梳三岔髻,那位僧人见了,又出上联相戏:三角如鼓架于谦回击道:一秃似擂槌22、明人解缙小时就善对句。九岁时,父亲携他到长江边洗浴,父子把衣服脱了挂在江边一老树上。父亲即景出句曰:千年老树为衣架解缙随即对句曰:万里长江作浴盆23、某日,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对弈,开局之前,友人吟道: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父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解缙应声替父解围: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24、解缙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属同村的乡绅所有。有一年春节时,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乡绅见了心中老大地不高兴,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缙知乡绅用意,便于上下联尾各加一字: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乡绅见了更为气恼,再命家丁把竹子连根挖掉,缙闻知,在联尾再各加一字: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乡绅没“辙”,只好自生闷气。25、一秀才不服解缙的才华,找到解缙,振振有词地道出一副“佳对”: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鸡飞鸭飞飞难比鹰解缙对这种浅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着对那位秀才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6、明代程敏政极有才华,十多岁即被荐入京。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便在一次宴会时手指案上的果品对程说:因荷(何)而得藕(偶)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程。27、明代李东阳和程敏政一样少有才名。东阳6岁时和敏政一同去接受英宗的召见。过宫门时,年幼的东阳跨不过高高的门槛,英宗见状出句:书生脚短东阳应道:天子门高赐御膳时,英宗指着盘中的螃蟹说:螃蟹一身甲胄敏政对曰:凤凰遍体文章东阳对曰:蜘蛛满腹经论英宗又出上联:鹏翅高飞,压风云千万里敏政对: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东阳对: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英宗大悦,对左右说:“以后让他们一个做宰相,一个做翰林学士”28、王洪是明代的闽中才子,幼时即善属对。一日有客登门,见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楼,便出上联让王洪对答: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地王洪见一群雇工正在院中掘井,便对曰:天井之中开井,井底有天29,明人曹宗7岁时去海滨玩耍,一渔夫以沙马鱼为题出联索对: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曹宗举目见近处有一头水牛洗澡,即对曰: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渔夫很高兴,便赠一条大鱼给曹宗。30、明人陆容任浙江布政使对教授(学官名称)陈震友善。在一次聚会饮酒的过程中,二人以属对相戏。陈震年少发秃,陆容嘲曰: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可施陆容长着一脸络腮胡子,陈震抓住这一特征反唇相讥:陆大人满面髭须,何须如此这副属对妙在每句的后半部分:在浙江方音中,“茎”、“栉”难辨,“施”、“梳”不分、“何”、“胡”相近,因此“数茎头发”即谐音“数栉头发”,“无发可施”即谐音“无法可梳”。“何须如此”也就是“胡须如此”。陆容接着又以猿猴截木为话题出句: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能对锯(句)陈震应声对曰:一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 对毕,二人抚掌大笑。这副属对亦极为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谐音手法,而且较前一副更令人解颐。不过这种比较“过头”的玩笑只宜于在关系亲密无间的友人之间一开.
千古文人趣味对联集锦

钱塘江大潮的对联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一、钱塘江大潮的对联 1、潮头涌浪千军万马藏水底,天际飞云五岳三山撼人间。 2、百代钱塘潮惊世,千层碧水浪淘沙。 3、钱塘江潮啸震天,直涌山移一线来。 二、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诗 1、观浙江涛 苏轼(唐)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2、白话译文 浙江水浩浩荡荡是绿色的,惊悚的波涛日夜翻转。钱塘城里看弄潮人,只能看到白头发看不到脚。 扩展资料: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当然是钱塘江口的海潮潮水足够大。这样海潮才会产生足够大的拍力(即:推力)。 第二个是钱塘江北边的长江的流量足够大。当长江的流量和长江口的海潮都足够大时,长江水就会和海潮潮水产生足够大的对冲,这种对冲会极大的延缓长江水流入大海的速度。不能及时流入大海的长江水只能沿长江口两边的海岸前进。 同时,长江水和海潮的对冲也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巨大的能量不会向大海和长江方向传递,而会向长江口的两边海岸传递。这样,向长江口两边海岸传递的能量就会推动向长江口两边海岸前进的长江水到足够远的地方。当然,这个过程是同时的。 当长江口南海岸被推动的长江水到达钱塘江口时,这些夹杂着海水的长江水就会在足够大的海潮推动下一波波地向钱塘江内部涌进。 因为这些夹杂着海水的长江水是沿着海岸前进的,所以,钱塘江大潮一般都发生在钱塘江东北岸的海宁、或杭州下沙一带。只有当这些夹杂着海水的长江水的流量比较大时,才会被推到比较大的范围,才有可能被推到南岸。所以,钱塘江南岸发生的大潮的频率比北岸小的多。 当长江水沿着海岸前进时,长江水会在前进的途中一点一点的慢慢融入路过的海水。所以,当长江的流量比较小而且长江口的海潮也比较小的时候,沿长江口两岸前进的长江水就到达不了钱塘江。也就不能形成钱塘江大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钱塘观潮
苏轼《观浙江涛》: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人的一生不容易,对活得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一道风景,是一个不断破茧而出的过程;对无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一道道的壁垒,是满面愁绪的面容和背负着的沉重铧犁。苏东坡是一个有旷达胸怀的人,一个有趣的人,无论是做官做事,还是吟诗作文,他都留给我们“心灵的快乐”,这种心灵的愉悦,是其人生有追求、生活有情趣、心灵有归宿。前半生,苏东坡对工作全力以赴、处世外圆内方、做事尽职敬业,我们学习他的“超脱”;而他的精彩在后半生,成就了其辉煌一生,生命清雅恬适、生活别有风趣、具有艺术情怀,我们则学习他的生活哲学,可得“清欢”和“趣味”。 东坡之趣味轶事颇多,流传至今数不胜数,无不体现一个“趣”字。据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坡:“此墙东坡斜矣!”苏东坡仰头大笑,随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嵌名为巧,双关尤妙。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个睿智聪慧、至情至性的苏东坡跃然纸上。
钱塘江大潮的对联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流传千古名句的两副对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积德修行,奈何桥易过。 贪心造孽,尖刀山难逃。
没有听说过。
流传千古名句的两副对联

千古名句对联有哪些

千古名句对联有: 1、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下联: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2、上联: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下联: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3、上联: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下联: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4、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下联:珠联璧合璧联珠。 5、上联: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下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比如,林则徐的名对: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有一回,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 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则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平仄、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此联后来刻在马尾罗星公园内。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发奋识全天下字立志读遍世间书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深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花圃,阵阵畹华梅兰芳 ……
千古名句对联有哪些

千古妙对:中国古代文豪书房对联精选

陆 游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自题“书巢”联。以“巢”名书斋,足见耽书之甚。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士! 左光斗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题书斋联。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非光斗不能为之。 邓子龙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 自题书房联。此联以意境取胜,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袁枚(四则)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自署“随园”联。集晚唐诗句为联以署其园。随园主人好客,骚人墨客,窈窕淑女,云集于此,放酒豪歌,及时享乐。此联清空潇洒,且有“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之概。 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自题“随园”联。据传曾有友人想寻他开心,故意向他借阅这坟、典、索、丘四部书,他只好收起这幅对联,因为这是失传了的书,他只是自吹而已。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题“所好轩”联。有魏晋遗风,“懒“是愤世嫉俗的缘故,意为淡薄官场生活。这是明清时代退隐政台、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人生态度的生动写照。此公平生好味、好色、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古玩字画,尤好书籍。其书斋故名为“所好轩”。 朱藤花压读书堂分得桐阴半亩凉 自题书斋逃避现实,与世无争,企图营造一个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半耕半读,自娱自乐,是“性灵派”诗人理想生浩的真实反映。 郑板桥(四则)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 自题书斋联。号称“三绝诗书画”,自然“富于笔墨”,老夫子到是不谦虚。官仅七品,是穷于时而非穷于命。下联扬起,老当益壮,杜甫诗云:白头虽老赤心存。使人于安贫乐道之时,仍存奋进之志。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自题书屋联。好一幅“月夜读书”图。此联对仗工稳,词语别致。撑、锁二字足见怪人笔下之功夫。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自题书屋联。此联是为别峰书屋所题写的木刻联。书屋位于镇江焦山别峰庵中,门头上有“郑板桥读书处”横额,门楹上存有郑氏手书此联。联语言简意深,看似一幅写景联,实则包含着一定的哲理在内,耐人寻味。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自题画室联。联意谓画三秋树宜简洁,画二月花宜奇异。虽是“扬州八怪“自言其画,实亦蕴含为诗为文之道。 梁同书(三则)万卷编成群玉府一生修到大罗天 题北京“阅微草堂”联。阅微草堂乃清代纪昀书斋。此联明题草堂,实写草堂主人。“群玉府”即帝王藏书之处;“大罗天”道家所言最高之天。极言纪氏著作等身。 无事此静坐有情且赋诗 自题书斋联。此联朴素淡雅,像是随口吟和而成。君子之交淡如水,这里没有美洒佳肴,有空来坐坐,喝杯清茶,兴致高了咱们就赋诗唱和。反映了旧时士大夫的日常活动。 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读书 题“三味书屋”联。书屋所以名为“三味”是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书读得这样有味,这或些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 纪晓岚(二则)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 题书斋联。读书读出颜如玉,非风流人物不能为之。疏慵平淡,蕴藉风流。读此联可以想见其斋其人之风貌。 小筑当水石间,直以云霞为伴侣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 贺法式善梧门书屋落成联。上联盛赞书屋构筑之美,下联称颂主人才能之高。这是典型的阿谀逢迎之作。 李石贞彼何人,予何人,都是穿衣吃饭穷亦命,达亦命,不如闭户读书 题书室联。文句通俗易懂,读来郎郎上口。联语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这或些是当时封建士大夫的奇特心态。 邓石如(二则)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竹书千万字,灌花酿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自题画室联。室贫又如何、贱又如何。自耕自乐,有洒有花有书,与世无争。如此清淡恬适的生活,谁不想过?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自题“碧山书屋”联。上联写景,天下奇观,历历在目。下联论文,古今奇书,皆藏我胸。此联用词精到,玉缀珠联,浑然一体,不着一丝堆砌痕迹,气势磅礴,蔚然大观。确是传世之佳联。 佚 名天下文官祖古代帝王师 题曲阜孔府书室联。文武百官、帝王将相都尊孔夫子为祖师,孔子思想一统天下。此联以儒学观念,极力赞颂孔孟之道。 鸟吟花笑有余乐月白风清无尽藏 此为北京中南海长春书屋联。联语有声有色,声色俱佳,有动有静,动静有致。 舟如小屋人如淡菊 三味书屋旧联。联语清新淡雅,尤如在大热天喝到一杯凉水。屋虽小如扁舟,但它却孕育出一代文豪——Luxun。此联久已散失。 林则徐(二则)坐卧一楼间,困病得闲,如此散才天或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 自题书房联。此乃告老还乡后所作,壮志未酬人已老,渐感倦于时事。欲借林泉一隅,读书以终老。读此联有英雄无奈于时之感。 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 题少时书室联。儿时贫寒,无地筑屋。秉烛夜读,以求富达。联语暗隐抱负。日后确也功成名就。有“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意。 乾 隆(三则)烟霞并入新诗卷云树常开旧画图 题“荫榆书屋”联。“烟霞”入诗,“云树”成画,是舞文弄墨者之常情。乾隆爷也附庸风雅。此联并无新意,只因是皇帝老儿所作,而得以传世。 诏绪仰斯文,识小识大趋庭传至教,学礼学诗 题孔尚任读书处。读书处位于孔庙承圣门内故宫井前,斋名“诗礼堂”,孔尚任曾在此堂为康熙讲过经书。乾隆到此留下这幅御联。 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 题三希堂联。乾隆帝喜收藏碑帖书画于书斋中,其中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询《伯远帖》皆希世珍宝,故名书斋为三希堂。上联意谓潜心于纸墨笔划。下联则谓要用宽旷的襟怀鉴赏古今贤人。 许文恪但有余闲惟学帖即逢佳客莫谈天 自题书室联。语朴实无华,告诫我们不要虚度时光。有朋自远方来,咱们就谈书论文,莫闲聊。 何绍基(二则)明月同行如故客异书难得比高官 题书斋联。“异书难得”与“高官”难求,在作者心目中孰轻孰重,看此联便一目了然。此种思想境界确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江上此台高,问坡颍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蜀中游迹遍,信嘉峨特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题东坡读书楼。此楼位于四川乐山市凌云山栖鸾峰上,相传苏轼曾在此读书。读此联便能感知这里确是个读书的好去处,站在滚滚东去的大江边,引昴高歌“大江东去,………”何等潇洒。 曾国荃瓶花落砚香归字风竹敲窗韵入书 题书斋联。读书写字有如此雅致,可见其人不俗。字含花香,书有竹韵。闲情逸致,跃然纸上。 黄庭坚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斩蛟龙 自撰书斋联。上联言吟诗之味,好象春风荣草木;下联指书法笔见功力,犹如快剑斩蛟龙。语出不凡,足以惊人。 徐 渭(三则)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 自题书舍联。读此联仿佛在眼前出现一幅韵味别致的写意画,我们能从“雨”声“风”响中,清晰地看到“蕉叶”之碧绿,“藕花”之艳红。联中“醒”、“载”二字新颖奇丽,别具匠心。 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 题“青藤书屋”联。此联刻在青藤书屋的石柱上。书能孕育出大千世界,非读书人能有此奇想。他取名自已的书楼也叫“孕山舫”。 水隔笙簧,白日鸟啼花竹里庭园锦绣,青春人在画图中 题“张氏书室”联。本联以绘声绘色的笔调,描绘了张氏书室的优美环境,水鸣鸟啼、花艳竹翠,尽收眼底。下联由景及人,缘景入情。大自然使生命重焕青春。 王咨臣环壁列奇书,有史有文堪探讨小楼多佳日,宜风宜雨足安居 题书屋联。王咨臣著名藏书家,家藏文、史、医、农、历法等一万五千余册。上联言明藏书之多,下联叙述书屋之佳。读此联能感受到大藏书家的风采。 史可法斗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 题书屋联。看史要有豪情,斗洒壮胆,纵横于历史长河。读经须练静功,一柱清香,万念俱灭。联语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看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心态,用平常心观史,以激昴心念经,那么看到的将是一团解不开的迷。 石涛耽文艺如嗜欲以古人为朋曹 题书室联。食色,性也,人之常欲。大画家石涛的欲望已超越于此。精艺通文成为他的本能欲望,非常人是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刘熙载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环壁皆书籍字画,饶屋是山水美景。联语连用方位词东、西、南、北四字,攘括了文化人理想的生活环境。有书有画,有山有水,在这种充满艺术气氛的书室内玩弄笔墨,有多少文人能不向往。 黄铖旧书细谈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中国旧式文人有这样一个传统观念,大丈夫应云游四海,寻觅知音,多交益友。如遇知音,则放酒豪歌,谈诗论文,彻夜不眠。文坛祖师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联传达的正是这种思想观念。 张廷济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此联写得比较平淡通俗,自平淡中见真情,拣茶为友,筑室为书,反映了读书人的奇特心态。 李璧瑜伤心夜雨,蕉窗点半盏寒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回首秋风,桂院剩一枝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自题书屋联。此乃清代一名不经传的学官,自书的一幅对联。联语生动地刻划出社会下层学吏凄冷清寒的生活境况。所有词语如“伤心”“寒灯”“秋风”“秃笔”等,都含有一股悲凉的气息,写者悲凉,读者更悲凉。 俞 樾(二则)仙到应迷,有帘幕几重,阑干几曲客来不速,看落叶满屋,奇书满床 题红叶读书楼。此楼为孙叔莲读书处。上联极写书楼之盛之美,连神仙都要为之迷到。下联点明主题,与楼名关合,落叶满屋,奇书满床,乃红叶读书楼之特色。 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斯楼传矣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自题俞楼联。此联描述俞楼的壮观,不免有点自吹自擂,五百年后又有谁在此作诗为文? 吕留良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自题居室联。先生是晚明抗清志士,作此联以明已志。上言“虞廷十六字”,系指<书•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下云“目空天下士”者,乃不耻屈节者所为之谓也。口气虽大,气节却高。 张 载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此联勉励自已抓紧时间,刻苦读书。早起晚睡,实不利于身心健康。合理按排时间是现代读书人应当时刻注意的,不可仿古。联语虽写得通俗流畅,但用字绝对符合楹联规则,“夜对“早”,“眠”对“起”,“人”对“鸟”,“静”对“啼”,“后”对“先”,字字对应,无一遗漏。可见平谈中藏有奇诡。 徐霞客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自题小香山梅花堂。梅的特性深受中国文化人的宠爱,梅的清高、脱俗、孤赏、冰清,是中国多少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上联的“千年艳”点出梅花的悠久历史,暗喻本家族爱梅风尚代代相传。下联的“一样清”道出了自已志洁行高的情怀和不随俗流的人格。
千古妙对:中国古代文豪书房对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