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禅心语录
佛语禅心语录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名人语录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你所见过的语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佛语禅心语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佛语禅心语录 1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一切皆为虚幻。 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不可说。 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1、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2、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3、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4、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6、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8、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9、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0、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31、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34、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3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37、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9、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4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1、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4、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45、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4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7、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51、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2、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5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54、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5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58、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5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60、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61、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2、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6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4、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5、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6、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67、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68、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6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7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71、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72、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7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74、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7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76、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7、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7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9、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80、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81、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2、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83、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84、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85、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87、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88、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89、真心是菩萨净土。 90、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1、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9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93、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94、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95、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9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98、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99、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00、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 佛语禅心语录 2 平常境界 1、用心感受生命,发现平凡生活的真义 2、不执著于得失,平常心是悟道之本 3、心无杂念才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4、只有心无外物才不会被世事所迷惑 5、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克服过分的虚荣心 6、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没必要和别人比较 7、必要时,放下才是解脱之道 8、勿偏执一方,中道生活 9、容纳一切,超越一切 10、不让内心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左右 11、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12、彻见性情,自达圣境 13、做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 14、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15、施恩未必图报,天天都是好日子 16、淡泊名利,无所欲求 自在境界 1、身在局中,心在局外 2、感悟人生,与美好的自然融为一体 3、真情随意地生活,一切都自在 4、内心宁静才享受怡人景色 5、任其自然,世间没有永恒的事物 6、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7、认清自己,不能超脱就做个平常人 8、心无杂念,凡尘也会变成天堂 9、活得投入,不在乎命运的刻意安排 10、内心清净的`人,做事只求适应自我本性 11、名利就像一只皮箱,要拿得起放得下 12、调整心情,随缘适意 13、每个人都能制造幸福,都能与人友好相处 14、过分客气是虚假的表现,繁琐礼仪是多余的形式 15、不让世俗的标准束缚自己 16、不把人生掌握在别人手中 17、不做权势的奴隶 旷达境界 1、豁达的人心大、心宽 2、聒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 3、要真正帮助一个人,就要有容忍庸俗的气度 4、有些事要认真,有些事不必太认真 5、养心胜于治病 6、征服别人不能靠拳头,要靠智慧 7、批评你的人,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8、你的心是怎样的,你就会看到怎样的人生 9、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10、不念旧恶,以德报怨 11、学会把美好的事物与人一起分享 12、自制是一种境界,忍辱才能负重 13、不虑饥寒,不知名位 14、生死成功,一任自然 15、放下架子,坦诚做人 16、眼盲心不盲,助人即助己 顿悟境界 1、命从心生,运由心转 2、跨越人生的败点 3、不人云亦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4、学习知识和掌握本领,需要自己去领悟 5、心虚意净,明心见性 6、生命的长度,只在呼吸之间 7、自我就是佛,佛就是自我 8、罪孽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无 9、敢于承认错误,不为自己开脱 10、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否认自己做过 11、死水不藏龙,兴云不吐雾 12、在生活中慢慢积累,水到才能渠成 13、文字只是工具,理解它靠的是心 14、以无胜有,以不变应应万变 15、舍弃贪欲,自我解脱 16、积极调整心态,做人生的赢家 17、每个人都能自救,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 1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自识境界 1、逃避责任和义务生命就没有任何价值 2、人生就是奉献和付出,没有付出哪来收获 3、责任让弱者变强,让强者更强 4、相信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5、命运在自己的手中,信念决定一生 6、不思进取的人,生命对他是一种惩罚 7、把命运转换成使命,做自己想做的事 8、得意炫耀,是无知的表现 9、你就是一颗珍贵的明珠,你要相信自己 10、秉持本色,不要模仿别人 11、认清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 12、挖掘自己的潜能,你就是最好的 13、扔掉身边的拐杖,依靠自己成大事 14、有的时候,劣势也能变成优势 15、投入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 16、责任感越大,成就也越大 17、自己获益,让他人获益 18、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会后悔的地方 19、活在当下,让生命流光溢彩 锤炼境界 1、在风雨中历练自己,敢于向困难挑战 2、接受锤炼,生命才能茁壮 3、活在掌声中的人,经不起考验 4、即使有可凭借的优势,也须保持冷静 5、遭遇逆境和挫折都要抬起头来向前走 6、放弃跟对手硬拼,全面增强自身实力 7、只要去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 8、人生没有真正的失败,意志坚强终会成功 9、耐心比信心重要,不妨等到第二个春天 10、对自己的信仰充满热情,就会创造奇迹 11、学会将目标分解,一步一步来 12、找到一个新起点,从头再来 13、该今天完成的事,就不要拖到明天 中庸境界 1、先懂低头,然后才能出头 2、对人尊敬,就是庄严自己 3、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 4、做事应论是非,不能论利害 5、与人打交道,不同的人不同的对付方法 6、保持冷静,以平和制怒 7、劝告朋友也要讲究方式 8、刻意猜测别人是错误的 9、为人处世切忌锋芒毕露,争强斗盛 10、有时候,小人也要当君子养 11、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结交有学问的朋友 12、善恶兼容,能忍者自安 智慧境界 1、调和矛盾时,直接规劝不如委婉表达 2、打破思维定式,解除心理枷锁1 3、不要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4、墨守成规的人,永远打不开成功的大门 5、明确谁是竞争对手,奋斗才不会偏离方向 6、只有思路开阔,才不会钻牛角尖 7、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胜利者不是技巧最好的人,而是最肯动脑筋的人 10、宝物要知道善加利用,不利用就是废物 11、不盲从,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 12、别拘泥,有时手段可以超越常规 13、沉默是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4、脚踏实地,欲速则不达1 15、跑得快不如长个好脑袋,学会在创新中发展 16、当直言难以奏效时,正话反说将有更大效果 17、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18、谨慎小心,不要鲁莽行事 快乐境界 1、无事是最大的快乐,是最大幸福 2、烦恼由心生,不想自然无 3、不操闲心,不说闲话,不管闲事 4、不要让眼前的事物蒙蔽心灵 5、世上一切牵绊,都是忧虑和烦恼 6、在平淡中追求快乐 7、生气时转移注意力 8、学会给自己减压 9、自珍、自爱、自敬、自重 10、正确对待环境,正确对待内心 11、功名如粪土,富贵如浮云 12、寸金难买寸光阴,生存就是最大的快乐 13、远离尘世,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 14、快乐没有统一标准,更没有可比性 15、快乐源于自身,你想快乐就会快乐 16、蔑视困难的人,在黑夜中也会露出笑容 17、打开心灵之窗,高唱快乐之歌 幸福境界 1、财富可以证明价值,财富跟着爱心来 2、世界是互动的,接受爱时别忘给人关爱 3、慈悲和关爱让迷途者知返 4、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 5、宽容是美德,是爱的最高境界 6、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7、友善地接纳别人,你的人际关系必能和谐 8、凭良心做事,不留遗憾在人间 9、讲禅话、听禅音、做禅事、用禅心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宽恕别人也能拯救自己的灵魂 12、舍己为人,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13、善待他人,不忘感恩 14、夫妻是前世修来的缘,要互相珍惜 15、享受生活,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16、仁爱胜于聪明,它让世界充满感动 ;
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有哪些?
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有: 1、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2、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如果有人朝你扔石头,就不要扔回去了,留着作你建高楼的基石。 4、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5、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你无法取悦每一个人,如果你试着这样做,那你将失去自我。
佛语禅心净化心灵经典语录
佛语禅心净化心灵经典语录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禅心净化心灵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佛语禅心净化心灵经典语录一】 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2) 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3)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4)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8)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9)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10)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1)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13)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4) 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5)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6)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7)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8)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9)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20)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21)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2)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23)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4)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25)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26) 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7)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28)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9) 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30)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佛语禅心净化心灵经典语录二】 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燃灯法师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佛说,人的痛苦,源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常常,我们苦苦的`追逐,又执着的放不下。殊不知,有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争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让心静下来,静观自在。 生活驾驭你,你的态度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者。 静慧大师说:"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人生是苦的,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当下就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智者说:想得到什么,就要先给予什么。想要长寿,就要先把生命给别人,这是放生。想有智慧,就先把智慧给别人,这是法施。想要富贵,就用钱财帮助别人,这是布施,对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愿今生今世的每一天充实,圆满。 我们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了感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幸福,不单纯依赖外界因素,更多是来自内心的选择,事业成功,体验着幸福,平凡的时光,享受着幸福;即使历经挫折,依然保持一种感受幸福的心情。。。我们不去假设"如果怎样怎样,我就会很幸福"幸福只是一种选择,心选择了幸福,生活就是幸福的。 人的一生是修来的。佛陀说: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我们能看到的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生。我们不能看到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的发生,但这并不证明它不存在。生命本是因缘因果的相续,心相续中记录着一切,观照自己的言行,做善良的事,说善良的话,做个善良的使者。轮回中,终收获一份究竟的快乐。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灵泉宗一禅师有诗云:"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处,悟得即菩提。"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应该做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样获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一位秀才问禅师:"此情此景,人生当作何感悟?"禅师淡淡说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诚然,花开花落自有规律不受人左右。而人无法掌握的又何止与此?常怀一颗平常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足矣。心乱只因心在尘世,心静只因心在禅间...... 弘一大师说:"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歉退是保身第一法。"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劳神,处下者形劳而神逸。人生的苦恼是不分贵贱的,要么你去驾驭生活要么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
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人生因静而优雅
1.静,所以优雅。优雅是一种淡然的美,是一个人内心美的外露。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渴望优雅的生活,却常常在现实中失去自我,随波逐流。要想找回自己,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来,学会宽容、仁爱、温和、谦恭。人生,因静而从容,因从容而优雅。 2.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三千世界,心若清净,无处不是净土。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坎呢?身在红尘之中,凡事以善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心自然日趋平和、宁静,如开放的莲花一样自然,从容,不为谁开不为谁落。 3. 人生的境界,说到底,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我们走多远,皆难以捕捉人生的本象,难以领略有韵致的风景。唯有心灵的安静,方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时的恬淡,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面对这个混浊的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4. 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一生,留下什么,又得到什么。细想,活着,就该尽力活好,一定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想开、看淡,放松,人不可太精,事不可太勤,不要累人、累己、累心。 5. 心如莲花,人生就会一路芬芳。我们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不如别人时,会心生嫉妒,失去从容;发生意外时,会心生慌张,失去镇定;痛失亲人时,会失去理智,心生绝望。只有内心安静祥和,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心如莲花,就是在安静的岁月里面露微笑,摒弃内心的挣扎、邪念和虚荣,活得洒脱自在。 6.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茶,甜藏于苦中。人生如是,是苦是甜,自己知道,却也未必知道。你知道的,只是当下的感受,却未必看得见下一刻的转变。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让茶由苦变甜,生活磨砺能使人超越苦难。不经苦,何来甜。一念苦,一念甜,转个念就是希望。 7.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生活就是越过心灵的障碍,平静心性,淡泊名利。生活,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 8. 当你明白无常,你就不会张扬,今日华丽风光,明日可能狼藉一场。当你明白无常,你就不会悲伤,今日愁云惨淡,明日可能满天阳光。当你明白无常,得,有什么喜,失,有什么伤,得失也不过空花一场。当你明白无常,一切都觉得正常。真正时时看见、看着无常的心,获得真正内在的平静安详。 9.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10. 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太烦恼、太生气。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带点混乱的。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善加考虑,从善意出发也尽心尽力了,即使结果仍不尽人意,这份善心依然会积累福报。想得太多所以不开心,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 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多读多受益 1.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2. 生活的过往从来就不是生命的负累,它是人生的一种提醒,宽容与大度,那些曾经的过往,已经和生命融为一体,何苦再去挑剔与磨砺,那些曾经的悲情与痛楚,才成就了今天的平衡与淡然,既然能够理解人生苦短,那么何苦不让烦恼化作云烟。 3. 我们脚踏实地地老实修行,这样烦恼就会越来越少。有些事情不要太执著。破了我相,再破了法相,这就是菩萨的境界,最后连空相也去掉,空执也去了,人我四相、空相,全都破了,这就是佛的境界。所以多诵经有非常非常大的益处,能让我们开智慧,能够看透世界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去除烦恼。 4. 不圆满的是自己的烦恼,不清净的是自己的业障。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的智慧不够;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的慈悲不够。有慈悲的人,没有看不起的人;具有智慧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其实,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是正常的,没有不正常的。只是众生的因缘不同,所以才有不同的显相。 5. 古人云:福祸无门,惟人所召;佛教云:有因必有果。我们无论是福是祸,都是因为我们的业力召感,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所以,我们当下无论是自己身体上的,还是心灵上的感受,是苦的还是乐的,都是我们过去种的种子,现在的果报。因此,要想人生活得幸福、美满、快乐,就要多种善的种子。 6. 入世修行,即在红尘之中修行,修口、修耳、修心、修行、修眼等等。修行即自律,道法自然,改造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和谐状态。修口,以善言对人,不与人争、吵,处处礼让与人;修心,则心正、心善而百毒不侵、海纳百川;修眼,令自己眼中存善,而将恶俗之物隔绝在外,不乱人心性;修耳,不偏听偏信。 7. 当有人迷途时,我们为其指条路;当有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当有人失意时,我们送去鼓励的话。这种慈悲之举在帮助、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慰藉,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当我们的内心充满慈悲,在践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时,我们就与佛菩萨是一样的。 8. 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繁才是世情,简才是生活,独才是成熟,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常才是大智,忘才是福气,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拥有,学才是知识,谦才是提升,执才是成功,惜才是布道,爱才是慈悲,戒才是加持,循才是超脱,念才是当下。 9. 宽恕别人何尝不是宽恕自己,伤害了别人的心,自己的心又怎能快乐,放心的去爱吧,如果爱不了所有的人,就好好爱身边的人,宁可因为爱而受伤害,也不要因为怕受伤害而拒绝爱,当然最可贵且不受伤的爱一定是没有分别心的爱即菩提心! 10. 佛法当中的善因,主要是指十善,而十善主要在于我们的动机必须是善因。例如第一个不杀生,主要指的是不要有杀生的动机。我们要让自心变得寂静、调柔,不再让烦恼作主。做得到这样,就是向善。外在的装模作样、花言巧语,并不是真正的善。这是为什麽十善都会强调动机,它指的是心态的转变。 改变自己让人心静的佛语禅心意境微博 1、【爱心是福种】佛教谈因果福报,但并非有钱才能造福;若能时体念佛心、观照自己,并以一分亲切爱心去关怀别人,这分爱心便是造福的种子。 2、【人心与佛性】心与性是一样的,于佛称为「性」,于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开水叫「水」,加上茶叶就叫「茶」,加上咖啡则叫「咖啡」。其实同样是一杯水,但咖啡与茶都是水「以外的东西」。 3、【保护心念】心净则国土净,我们要时常保护心念,不要被贪瞋痴等毒害侵袭;更要积极救护世界,不要让暴力充斥社会,让灾难破坏家园、污染大地。 4、【不毁谤同道】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者。 5、【不求回报】决无希求回报的心念。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乾净俐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纯净真爱。 6、【不要执着小爱】有些人的爱只执着于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7、【道心不可断】学佛者,道心不可断。道心断,明灯暗;明灯暗,智慧失,就会招来障碍道业的因。修行人当看好心念,莫让外境灭了心中的明灯。 8、【多造善因福果】人在健康时,应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为自己铺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则一旦病障现前,身心不得自在时,则 9、【佛性是宝藏】遗失身外财物并不可惜,可悲的是遗失了内心的宝藏却还无知觉;人人本有清净纯真的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而庶厂了珍贵的宝藏。 10、【何谓功德无量?】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功德无量。 11、【化瞋恨为爱】佛陀一再教诫我们:要好好调节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转化为爱心、宽心,时时刻刻宽恕别人,发挥爱念。 12、【及时行善】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能自由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多做利益人群、宣扬佛法和导人向善的事。 13、【理财四分法】佛陀曾教我们理财四分法:一、四分之一奉养父母,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三、四分之一用于家庭,四、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14、【菩萨行者】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众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15、【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佛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16、【清水之爱】菩萨的爱像一杯清水,可以从上透视到底,没有一点色彩,此即「清水之爱」。 17、【去除三毒】佛法很简单,只要去除贪、瞋、痴三毒,就可以明心见性。众生烦恼多,所以佛陀才开启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 18、【缺爱症】现今社会有一种通病--「缺爱症」。大家若能先由自我做起,充足自己的爱心,然后互相付出,将这分爱充足于社会,社会能祥和。 19、【人群磨练】人的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 20、【人人都有菩萨心】人人本具一颗菩萨心,也具有和菩萨同等的精神与力量,此力量即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恒藏在人人内心的本性。 21、【人痛如已痛】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22、【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23、【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24、【四重德行】修行者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25、【贪之祸害】人生会遭受天灾人祸的痛苦,无不是从贪而来。「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除了今生此世身败名裂,也会招致未来的业报。 26、【无条件地奉献】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27、【心贼害人害己】极凶大恶,莫过于自我心中的烦恼贼;它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28、【行善要及时】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29、【行重】即行仪庄重,举止有节;是故「行重」则「有德」。 30、【修德】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并抱持恒久心,于平常的言行举止中不离佛法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修德。 31、【学习大无畏】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32、【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众生的心结;所以「言重」则「有法」。 33、【以众人为重】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以毅力、勇气突破障碍,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34、【用慈施悲】把贪念转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35、【用佛心看人】学佛的修养,是要每个人保持平等心,看见任何人都能起欢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36、【愿力并行】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仅是空口谈愿,却不以实际行动表现,永远都无法满「愿」。 37、【运动家精神】佛教徒应具足运动家的精神,只要肯精进,一定可以到达终点--佛的境界。 38、【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39、【真善无贪】人之所以虚伪,只因贪欲心起。若能弃除贪欲烦恼,也无杂念,无欲无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乐。 40、【真正的灵感】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供我们摄心,真正灵感的佛菩萨在每个人的心中。 41、【真正的普度】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众生。 42、【真正的洒脱】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43、【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44、【重业轻受】过去宿业所带来的业障,如能以欢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业轻受。 45、【注重礼仪】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最至真最美的形态。 46、【自杀的罪业】自杀所犯的罪有三:一、杀害父母所赐的身体,犯不孝罪。二、造自杀罪业。三、犯遗弃父母、先生(或太太)和孩子的罪。 47、【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不仅能鼓舞人们的身心,并能带来心灵的净化。 48、【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49、【彼此感恩、行善】社会是群体的,只有一个人好或只有一个人向善还不够;希望拥有一个好家庭、好社会,就必须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50、【别让良知睡着了】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侵袭你的思想。 51、【赤裸裸地来去】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52、【颠倒众生】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 若只是随着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就叫做「颠倒众生」。 53、【点亮心光】一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发广。 54、【调和身心】想圆满慈悲、成就智慧,开展济世与引导人群的力量,必须先从调和自己身心做起。 55、【动中的宁静】人要学习经得起周围人事的磨练而心不动摇,并学习在动中保持心的宁静。 56、【反观自照】人若能时时反观自照,检讨心念是否贪着名闻利养,久久之,心灵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诸风静,心持半偈万缘空」的境界。 57、【福至心灵】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灵,是谓「福至心灵」。 58、【厚重】即心宽意厚,善解人意,常怀欢喜心,乐于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则「人人皆欢喜」。 59、【护心也护口】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产生人事上的烦恼;遭遇这些烦恼时必须忍让,千万不要起瞋恨心;除了护心,也要护口,不能口出恶言。 60、【化小爱为大爱】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61、【慧命永存】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62、【谨慎「用」心】人心比武器还厉害!因为武器由人心所创造,不管将它用于好或坏的地方,都起源于一颗心。 63、【扩展长情于未来】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于未来。 64、【粒米成箩】粒米成箩--将一小粒、一小粒的米集合起来,就可积成一箩米;如果因一粒米小而轻视它、漏掉它,怎能积成一箩的米? 65、【蒙蔽的自由】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66、【启发自我觉性】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67、【升华道德】道德的升华,关键在于「忍」。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会凡事斤斤计较。 68、【生存的真谛】天下、国家、社会、家庭之所以不得太平、安宁、和睦,皆因人人只知争取生存,而不探究生存的真谛。 69、【圣人无梦】古人说:「圣人无梦」,是形容圣人并不把梦当一回事,精神不执着于梦境,不理会梦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对现实的生活。 70、【时日莫空过】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间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 71、【时时心地现光明】心地若能时时现光明,与人坦诚相待,则不必怖畏人生道路有障碍,也无需担忧别人是否不利自己。 72、【是否发挥了良能】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73、【痛苦的根源】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涣的波涛,一波未平!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74、【为善竞争】人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 75、【勿以口舌败德】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76、【心包太虚】能将山河大地、太虚里的任何境界都包容于心,而心却不被境所转,此即出世的精神。 77、【扬善】能善意掩盖他人不良习气,弘扬其良好德性,且不评论他人是非,这样的人一定可爱又可敬。 78、【一生的行为】人一生的行为,不管是善是恶,皆由时间所累积。 79、【以宽谅代替埋怨】面对业力不要埋怨,要用宽谅和乐的心来代替埋怨。 80、【用「心」听话】听别人说话时,要以说话人的心态聆听--听年轻人的话,用年轻人的心态聆听;听老年人的话,用老年人的心态聆听--即得人事圆融 81、【有愿才有希望】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 82、【愿大、志坚、气柔、心细】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83、【造福人群】人生在世,不能无所事事、懵懵懂懂而虚度一生,应发挥我们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萨的精神造福人群。 84、【珍惜天伦乐】鸟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来天伦之乐? 85、【财欲是祸水】世间人为了财物,造作无量罪业,所以有句话说:「财欲是祸水。」学佛应认清:世间财物只是给予人们资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 86、【多增一分真我】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87、【发挥生命价值】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的生活及爱欲而追求,这种生命轻如鸿毛!反之,若能发挥生命力,积极造福人群,这种生命价值则重如泰山。 88、【烦恼像毒蛇】烦恼就像一条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动了它,蛇就会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痴烦恼去除,才能安心修行。 89、【分毫累积无量】无量功德是在日积月累中,分毫累积聚集而成。 90、【付出不求回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91、【感恩试练】若有人扯后腿,要心存感恩。没有人「扯」,就练不出腿劲。 92、【个人是社会的起源】社会形态源自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于个人的修养。若能先培养好个人修养,进而料理好家庭,社会秩序自然能渐上轨道。 93、【欢喜别人成就】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94、【貌重】即待人接物能刚柔并济,令人欢喜亲近又不致轻浮,亦即孔子所说:「温而厉,威而不孟」,涵有「温、良、恭、俭、让」之威德;故言「貌重」 95、【时间成就一切】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96、【学习圣人心胸】我们应该学习圣人包容万物的宽大心胸,心境才能超脱;否则尽管信仰虔诚、礼敬拜佛,终究还是会堕入魔道。 97、【自己下功夫】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己下功夫。 98、【安分守己】佛陀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着和乐的日子。 99、【不伤害别人】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让人心静的佛语经典句子 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4、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5、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7、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8、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 9、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0、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1、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4、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5、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6、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7、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1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9、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0、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2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22、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3、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4、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5、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26、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27、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8、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0、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1、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2、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3、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4、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6、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7、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8、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度无缘的众生。 39、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0、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央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4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2、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43、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44、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5、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46、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佛家禅心佛语语录
佛家禅心佛语语录(精选150句)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佛家禅心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佛家禅心佛语语录 篇1 1、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2、万法唯心。 3、众生皆平等。 4、祸往者福来。 5、宁静而致远。 6、一刹便是永恒。 7、善恶一念之间。 8、有其因,必有其果。 9、随心、随缘、随性。 10、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1、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12、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13、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14、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15、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6、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7、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8、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9、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0、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佛家禅心佛语语录 篇2 1.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2.知足常乐。 3.算命不如认命。 4.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5.随心、随缘、随性。 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7.今生的相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 8.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9.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10.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11.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12.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13.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14.祸往者福来。 1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6.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17.人既生亦死。 18.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19.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20.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2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2.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23.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4.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25.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26.一切皆为虚幻。 27.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28.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29.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0.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佛家禅心佛语语录 篇3 01、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0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0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04、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05、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06、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07、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08、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09、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1、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2、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4、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6、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7、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8、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9、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0、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1、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22、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23、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4、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5、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6、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7、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2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9、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3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31、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32、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3、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4、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5、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3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8、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39、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40、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4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44、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4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4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8、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49、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50、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51、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2、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5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54、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5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6、真心是菩萨净土。 57、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5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着之病。 60、一切皆为虚幻。 61、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62、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63、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6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65、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66、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6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8、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70、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1、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72、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73、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74、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75、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76、起见生心,分别执着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7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79、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80、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81、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82、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83、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84、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85、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8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7、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88、爱尚语录: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89、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90、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9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92、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93、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94、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95、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96、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97、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98、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99、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00、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