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千古名句(顾炎武的千古名句人之可学解释)

顾炎武的名言

1、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九》。 译文:文章因为少而繁荣,因为多而衰落。 2、水为地险,酒为人险。——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二十八》。 译文:水可以导致地势险要,酒可以使人陷于危险。 3、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 译文:士大夫们的无耻,其实就等于国家的耻辱。 4、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三》。 译文:全国都在发狂,反而把那些不狂的人当作狂人。 5、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任人。——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九》。 译文:英明的君主求贤才时很辛苦,但用人时就很轻松了。 6、古人求没世之名,乡人求当世之名。——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七》。 译文:古人追求永久的名声,现在的人追求当代的名声。 7、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三》。 译文:保卫国家,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8、文章无定格,立一格而后为文,其文不足言矣。——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卷十六》。 译文: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格式,设定一个格式然后按照格式写文章,这样的文章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 1、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3、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4、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5、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6、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7、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8、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9、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10、 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11、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12、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13、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顾炎武14、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15、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精卫》1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www.SiandiAn.com闪点情话网) ——顾炎武 《与友人书》17、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18、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廉耻》19、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20、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 臣、肉食者谋 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
1、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3、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5、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得《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原始出处,出自《左传》和《列女传》。
最有名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名言

顾炎武的《永平》一诗的怎么翻译和赏析?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赏析: 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 顾炎武的名句: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
顾炎武的《永平》一诗的怎么翻译和赏析?

顾炎武的名句翻译

一定是古人没有做过的,后人不能没有的,然后在做。 一定追究它的根本,讨论它的为什么。 不知道对不对,而且我的文言文水平也就这样了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大全 1、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3、 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4、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5、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6、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7、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8、 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9、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10、 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11、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12、 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13、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顾炎武14、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15、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空。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志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 《精卫》16、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www.SiandiAn.com闪点情话网) ——顾炎武 《与友人书》17、 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18、 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 《日知录·卷十七·廉耻》19、 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顾炎武20、 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顾炎武 2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 臣、肉食者谋 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正始》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
顾炎武的名句翻译

顾炎武关于烟的诗句

1.关于顾炎武的诗句 《过苏禄东王墓》 年代: 清 作者: 顾炎武 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殚。 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 九河水壮龙狐出,十二城荒向鹤栖。 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鸟正凄迷。 《古北口》 年代: 清 作者: 顾炎武 雾灵山上杂花生, 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 碛南犹筑受降城。 《秋山》 年代: 清 作者: 顾炎武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 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 已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 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 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 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 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白下》 年代: 清 作者: 顾炎武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2.关于顾炎武的爱国诗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名言含义:指国家兴哀,每个人都有责任,就算平民老百姓也不例外。 2、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名言含义:人生宝贵去白驹过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不如多做点好事,善事,留下好名声,也能给后人“书写” 下一段难忘的“故事” 。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名言含义:不懂得廉洁的人,就什么东西都敢据为己有;不知道羞耻的人,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4、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名言含义:人的生命还没有一堆土所拥有的地方大(人死后的坟墓也就是一堆土大小),但人要常有容纳“四海”和“天下”的心。 3.关于香烟的诗句有哪些 1.《金陵杂兴二百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泂 铁钱转手变铜钱,父老相传喜欲颠。 未必颍川能若此,画图随处有香烟。 2.《鹧鸪天·去年太岁田间土》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去年太岁田间土,明日香烟壁下尘。马上新人红又紫,眼前歌妓送还迎。钗头燕,胜金紃。燕歌赵舞动南人。遗民植杖唐巾起,闲伴儿童看立春。 3.《临江仙·我去就他甚易》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悟时到处是壶天。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从今饱饭更安眠。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4.《临江仙·夜久笙箫吹彻》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夜久笙箫吹彻,更深星斗还稀。醉拈裙带写新诗。锁窗风露,烛灺月明时。水调悠扬声美,幽情彼此心知。古香烟断彩云归。满倾蕉叶,齐唱传花枝。 5.《菩萨蛮·柳条窣窣闲庭院》 年代: 宋 作者: 陈克 柳条窣窣闲庭院。锦波绣浪春风转。红日上阑干。晚来花更寒。绿檀金隐起。翠被香烟里。幽恨有谁知。空梁落燕泥。 6.《玉楼春》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旗亭西畔朝云住,沉水香烟长满路。 柳阴分到画眉边,花片飞来垂手处。 妆成尽任秋娘妒,袅袅盈盈当绣户。 临风一曲醉朦腾,陌上行人凝恨去。 7.《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年代: 宋 作者: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尽日沈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8.《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9.《虞美人·香烟绕遍兰堂宴》 年代: 宋 作者: 胡文卿 香烟绕遍兰堂宴。香鸭珠帘卷。 香风转后送韶音。香酝佳筵今日、庆佳辰。 香山烧尽禽飞放。香袖佳人唱。 香醪满满十分斟。香信传时延寿、保千春。 4.顾炎武名言诗句 顾炎武名言名句 1、人寰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2、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5、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7、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人臣之欺君误国,必自其贪于货赂也。 10、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11、老柏摇新翠,幽花茁晚春。 12、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 13、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14、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5、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当明末年,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然忧天悯人之志,未尝少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 16、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17、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8、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19、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钢为不可缺矣。 20、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2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22、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23、犯天下之不韪。 24、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5、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6、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27、人生富贵驹过隙,惟有荣名寿金石。 28、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9、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5.有关烟字方面的诗句 李世民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 【辽东山夜临秋】 元稹 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天坛归】 王涯 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 【闺人赠远五首 其三】 韦庄 更闻城角弄,烟雨不胜愁。 【饮散呈主人】 韦应物 烟尘拥①函谷,秋雁过来稀。 【西楼】 司空图 溪涨渔家近,烟收鸟道高。 【杂题九首 其九】 刘长卿 惆怅青山路,烟霞老此人。 【赠秦系徵君】 朱放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题竹(一作鹤)林寺】 江油令 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①。 【赋山火诗】 羊士谔 爱此丘中物,烟霜尽日看。 【初移琪树】 吴融 烟霄惭暮齿,麋鹿愧初心。 【和杨侍郎】 张祜 无人踪范蠡,烟水暮沈沈。 【松江怀古】 李中 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 【游茅山二首 其二】 李隆基 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送胡真师还西山】 陆龟蒙 雨冷唯添暑,烟初不著春。 【早春】 唐彦谦 相聚即为邻,烟火自成簇。 【渔】 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 【小院】 徐凝 香死博山炉,烟生白门柳。 【杨叛儿】 6.有关于"烟"的古诗,要附带鉴赏 唐朝的著名诗人杜牧,史称“小杜”,他有一个雅号叫“杜三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诗歌中好用一个“烟”字,而且有三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看: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烟”字妙在传神,将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致描绘得出神入化。---------------------------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注释】 本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夏,当时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宣慰。单车:指独自。 问:慰。属国:附属国。 居延,汉时属国,在今甘肃张掖西北, 此行的目的。 《后汉书·郡国志》: “凉州有张掖、居延属国。” 过:访。征蓬:蓬草根浅,随风飘行,所以古人以征蓬、飘蓬喻行旅之人。 征,行。萧关:汉、唐时西边要塞,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候骑,罚阀窜合诃骨撮摊郸揩骑马的斥候,即骑马的侦察兵。都护:边疆重镇都护府长官,这里指崔希逸。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汉将窦宪击破匈奴北单于,追击至燕然山,刻石纪功而回,后世用为克敌制胜的典故。这里借用之。 【鉴赏】 诗人作此诗时,与他谊兼师友的名相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斥被罢相。这是玄宗朝政治由清明转为昏庸的标志,因此,诗人在奉使慰劳战胜之军的征中,并非是一味高昂振奋的,也兼有孤寂之感。 前四句,诗人写出了孤寂的心态。 “单车”去“边地”,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 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 后四句,写诗人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渐摆 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 这首诗尤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六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这两句诗,凸现了大漠粗犷、强毅的精神,凝聚了诗人的心态,从诗的字句看,语不惊奇,朴实无华,但却能状难言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达到了浑成的境界,显示了诗人的深厚功力。--------------------------《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 7.关于抽烟的诗句 1、烟山有路抽为径,酒海无涯吐为舟。 2、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左右而吸之。 3、香烟担道义,苦茶著文章。 4、南国风光,千里烟飘,万里知道。望椒陵内外,唯烟茫茫;大家忙活,顿失腰包。 5、香烟几时有,弹之问青天。不知你我他她,口袋是何烟。我欲乘烟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点不燃。 6、床前香烟香,疑是地上霜。举头问明月,低首烫衣裳。 7、恸哭男人怕老婆,冲冠一怒为香烟。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烟魂在人间。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香烟照汗青。 10、有的人抽着,他已经戒了;有的人戒了,他还抽着。 8.顾炎武名言诗句 1、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顾炎武 《日知录》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以兴趣始,以毅力终。 ——顾炎武 4、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 《精卫·万事有不平》 5、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顾炎武 6、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顾炎武 7、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8、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日知录》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10、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顾炎武关于烟的诗句

顾炎武的爱国名句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白话文: 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 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顾炎武“明道救世”的经世思想,更为突出的是他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而是指广大的中国人民生存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 扩展资料 顾炎武轶事: 明朝灭亡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抗清复明的“复社”。每年端午节,他总是在门前悬挂一块红色的蔓菁,在里面塞上一点蒜青,并在后面挂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直国朝恶而避之”。 顾炎武曾六次从家里步行至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往返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顾炎武 百度百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的爱国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4、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6、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7、天下无不可之风俗。 8、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9、官多则乱,将多则乱。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年—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顾炎武的爱国名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