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一、译文 一夜睡不好,多次醒来长叹,每次做梦都太短,来不及梦到回家就醒了,内心既幽愤又思乡,还有愧对父老的深深自责.两度赴京考试都落第,只好泪流满面地面对长安花景,辜负这帝都春色与大好年华 二、原文 再下第 【作者】孟郊 【朝代】唐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
孟郊(751~814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浩然孙。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孟浩然次子),任昆山县尉时生郊。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孟郊曾往谒见。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 年),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韩愈称他为“酸寒溧阳尉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湜、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孟郊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沈德潜评孟郊诗时说:“孟东野诗,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谢榛认为孟郊诗“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又韩愈以散文著称,时有“孟诗韩笔”之誉。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李观在《与梁肃补阙书》中说:“郊之五言诗,其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
孟郊的三首诗《落第》《再下第》《登第》可以看做一个系列,这首诗写于他第二次赴长安应试而不中之时。 诗的意思是说:一夜几度惊起(九是泛指),梦境短暂没有梦到家乡,第二次赶考来到长安街头,却还是只能用泪眼看着路边的野花
孟郊的三首诗《落第》《再下第》《登第》可以看做一个系列,这首诗写于他第二次赴长安应试而不中之时。 诗的意思是说:一夜几度惊起(九是泛指),梦境短暂没有梦到家乡,第二次赶考来到长安街头,却还是只能用泪眼看着路边的野花
一夜睡不好,多次醒来长叹,奉先兄解得妙极,雪峰在此聊以添花,供楼主拾遗:每次做梦都太短,来不及梦到回家就醒了,内心既幽愤又思乡,还有愧对父老的深深自责.两度赴京考试都落第,只好泪流满面地面对长安花景,辜负这帝都春色与大好年华
孟郊(751~814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浩然孙。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没有一首律诗。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孟浩然次子),任昆山县尉时生郊。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孟郊曾往谒见。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 年),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韩愈称他为“酸寒溧阳尉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湜、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孟郊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沈德潜评孟郊诗时说:“孟东野诗,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谢榛认为孟郊诗“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又韩愈以散文著称,时有“孟诗韩笔”之誉。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李观在《与梁肃补阙书》中说:“郊之五言诗,其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
孟郊的三首诗《落第》《再下第》《登第》可以看做一个系列,这首诗写于他第二次赴长安应试而不中之时。 诗的意思是说:一夜几度惊起(九是泛指),梦境短暂没有梦到家乡,第二次赶考来到长安街头,却还是只能用泪眼看着路边的野花
孟郊的三首诗《落第》《再下第》《登第》可以看做一个系列,这首诗写于他第二次赴长安应试而不中之时。 诗的意思是说:一夜几度惊起(九是泛指),梦境短暂没有梦到家乡,第二次赶考来到长安街头,却还是只能用泪眼看着路边的野花
一夜睡不好,多次醒来长叹,奉先兄解得妙极,雪峰在此聊以添花,供楼主拾遗:每次做梦都太短,来不及梦到回家就醒了,内心既幽愤又思乡,还有愧对父老的深深自责.两度赴京考试都落第,只好泪流满面地面对长安花景,辜负这帝都春色与大好年华

孟郊的诗有那些?
1、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话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登科后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话翻译: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 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3、劝学 【作者】孟郊 【朝代】唐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白话翻译: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4、洛桥晚望 【作者】孟郊 【朝代】唐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白话翻译: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5、古怨别 【作者】孟郊 【朝代】唐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白话翻译: 在秋风萧瑟,满眼凄凉的季节,一双相濡以沫的夫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辞别。 在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两人眼含热泪,面面相视,想要向对方说点什么,可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 心中早有千言万语,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极而无法诉说。 分别后天各一方,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相思愁苦。
孟郊诗全集 卷372_1 「列女操」孟郊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卷372_2 「灞上轻薄行」孟郊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此中生白发,疾走亦未歇。 卷372_3 「长安羁旅行」孟郊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卷372_4 「长安道」孟郊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卷372_5 「送远吟」孟郊河水昏复晨,河边相送频。离杯有泪饮,别柳无枝春。一笑忽然敛,万愁俄已新。东波与西日,不惜远行人。 卷372_6 「古薄命妾」孟郊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卷372_7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孟郊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卷372_8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孟郊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归。朝为双蒂花,莫为四散飞。花落还绕树,游子不顾期。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贫女镜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从。浪水多散影,狂夫多异踪。持此一生薄,空成万恨浓。 卷372_9 「静女吟」孟郊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卷372_10 「归信吟」孟郊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卷372_11 「山老吟」孟郊不行山下地,唯种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讵知文字力,莫记日月迁。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卷372_12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卷372_13 「小隐吟」孟郊我饮不在醉,我欢长寂然。酌溪四五盏,听弹两三弦。炼性静栖白,洗情深寄玄。号怒路傍子,贪败不贪全。 卷372_14 「苦寒吟」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卷372_15 「猛将吟」孟郊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卷372_16 「伤哉行」孟郊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卷372_17 「怨诗(一作古怨)」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1、代表作品有 《游子吟》、《征妇怨》、《感怀》、《伤春》、《结爱》、《杀气不在边》、《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2、人物简介孟郊(751-815),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3、参考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6988.htm
游子诗 唐 孟郊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意思:我到那里弄到一棵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不久过后,萱草长满在母亲的堂前。所以,母亲的堂又叫萱堂。虽然萱草长满在那里,但是慈祥的母亲再也看不到了。 中心:全诗表达了诗人深切思念母亲的心情以及诗人对母亲的孝心。
孟郊诗全集 卷372_1 「列女操」孟郊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卷372_2 「灞上轻薄行」孟郊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此中生白发,疾走亦未歇。 卷372_3 「长安羁旅行」孟郊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卷372_4 「长安道」孟郊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卷372_5 「送远吟」孟郊河水昏复晨,河边相送频。离杯有泪饮,别柳无枝春。一笑忽然敛,万愁俄已新。东波与西日,不惜远行人。 卷372_6 「古薄命妾」孟郊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卷372_7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孟郊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卷372_8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孟郊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归。朝为双蒂花,莫为四散飞。花落还绕树,游子不顾期。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贫女镜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从。浪水多散影,狂夫多异踪。持此一生薄,空成万恨浓。 卷372_9 「静女吟」孟郊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卷372_10 「归信吟」孟郊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卷372_11 「山老吟」孟郊不行山下地,唯种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讵知文字力,莫记日月迁。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卷372_12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卷372_13 「小隐吟」孟郊我饮不在醉,我欢长寂然。酌溪四五盏,听弹两三弦。炼性静栖白,洗情深寄玄。号怒路傍子,贪败不贪全。 卷372_14 「苦寒吟」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卷372_15 「猛将吟」孟郊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卷372_16 「伤哉行」孟郊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卷372_17 「怨诗(一作古怨)」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1、代表作品有 《游子吟》、《征妇怨》、《感怀》、《伤春》、《结爱》、《杀气不在边》、《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2、人物简介孟郊(751-815),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3、参考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6988.htm
游子诗 唐 孟郊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意思:我到那里弄到一棵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不久过后,萱草长满在母亲的堂前。所以,母亲的堂又叫萱堂。虽然萱草长满在那里,但是慈祥的母亲再也看不到了。 中心:全诗表达了诗人深切思念母亲的心情以及诗人对母亲的孝心。

孟郊最著名的十首诗
孟郊最著名的十首诗如下: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慨慷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孟郊《遣兴联句》。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4、君有丈夫泪,泣人不泣身。——唐·孟郊《答姚怤见寄》。 5、何以报知音,永存坚与贞。——唐·孟郊《答郭郎中》。 6、尽美固可扬,片善亦不遏。——唐·孟郊《投所知》。 7、达人识元气,变愁为高歌。——唐·孟郊《达士》。 8、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唐·孟郊诗《赠别崔纯亮》。 9、兰艾不同香,自然难为和。——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 10、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孟郊的诗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人们曾把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但孟郊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如韩愈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存诗四百余首。给大家介绍几篇他的诗。 游子吟 烈女操 孟郊[唐代] 孟郊[唐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梧桐相待老, 鸳鸯会双死。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波澜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孟郊最著名的一首诗
孟郊最著名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吟》。
我认为是《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游子吟。
我认为是《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最著名的一首诗是游子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