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朗诵(道德经全文朗诵mp3)

道德经的全文朗诵谁有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jiǎ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搏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监,能如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以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生之畜也;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恍兮其若海,恍兮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老子》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噤或吹;或疆或锉;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铦庞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第三十二章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弗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第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地无以宁,将恐发;谓神无以灵,将恐歇;谓谷无以盈,将恐竭;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谓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 《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右边是一个页字,左上边一个业字下面是一个系字);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婨;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老子》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老子》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懵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惜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度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竽。盗竽非盗也哉! 《老子》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精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袄。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老子》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老子》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中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 《老子》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德。知此两者,亦稽式。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 《老子》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恒之。 《老子》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老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老子》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恒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恒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老子》第七十五章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者,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民之轻死者,以其上求生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也。 《老子》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http://www.zxuew.cn/daodejingmp3/ 这个网站有,不过貌似不是粤语版的
粤语没听过,但是电驴里有普通话版的,是一位名叫白云出岫的老师录的,你可以去搜下
道德经的全文朗诵谁有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叏鏂�

銆婇亾寰风粡銆�鍏ㄦ枃 銆�銆�銆婇亾寰风粡銆嬫槸鏄ョ�嬫椂鏈熻�佸瓙锛�鏉庤��锛夌殑鍝插�︿綔鍝侊紝鍙堢О銆婇亾寰风湡缁忋��銆併�婅�佸瓙銆嬨�併��浜斿崈瑷�銆嬨�併�婅�佸瓙浜斿崈鏂囥�嬶紝鏄�涓�鍥藉彜浠e厛绉﹁�稿瓙鍒嗗�跺墠鐨勪竴閮ㄨ憲浣滐紝涓哄叾鏃惰�稿瓙鎵�鍏变话锛屼紶璇存槸鏄ョ�嬫椂鏈熺殑鑰佸瓙锛堟潕鑰筹級鎵�鎾板啓锛屾槸閬撳�跺摬瀛︽�濇兂鐨�.閲嶈�佹潵婧愩�備互涓嬫槸鎴戜负澶у�舵敹闆嗙殑銆婇亾寰风粡銆嬪叏鏂囷紝甯屾湜瀵瑰ぇ瀹舵湁鎵�甯�鍔┿�� 銆�銆�01.閬撳彲閬擄紝闈炲父閬撱�傚悕鍙�鍚嶏紝闈炲父鍚嶃�傛棤鍚嶅ぉ鍦颁箣濮嬨�傛湁鍚嶄竾鐗╀箣姣嶃�傛晠甯告棤娆蹭互瑙傚叾濡欍�傚父鏈夋�蹭互瑙傚叾寰笺�傛�や袱鑰呭悓鍑鸿�屽紓鍚嶏紝鍚岃皳涔嬬巹銆傜巹涔嬪張鐜勶紝浼楀�欎箣闂ㄣ�� 銆�銆�02.澶╀笅鐨嗙煡缇庝箣涓虹編锛屾柉鎭剁煟;鐨嗙煡鍠勪箣涓哄杽锛屾柉涓嶅杽宸层�傛晠鏈夋棤鐩哥敓锛岄毦鏄撶浉鎴愶紝闀跨煭鐩稿舰锛岄珮涓嬬浉鍊撅紝闊冲0鐩稿拰锛屽墠寰岀浉闅忋�傛槸浠ュ湥浜哄�勬棤涓轰箣浜嬶紝琛屼笉瑷�涔嬫暀銆備竾鐗╀綔鐒夎�屼笉杈炪�傜敓鑰屼笉鏈夛紝涓鸿�屼笉鎭冿紝鍔熸垚鑰屽紬灞呫�傚か鍞�寮楀眳锛屾槸浠ヤ笉鍘汇�� 銆�銆�03.涓嶅皻璐わ紝 浣挎皯涓嶄簤銆備笉璐甸毦寰椾箣璐э紝浣挎皯涓嶄负鐩椼�備笉瑙佸彲娆诧紝浣挎皯蹇冧笉涔便�傛槸灞�灞�鏂椾互鍦d汉涔嬫不锛岃櫄鍏跺績锛屽疄鍏惰吂锛屽急鍏跺織锛屽己鍏堕��;甯镐娇姘戞棤鐭ャ�佹棤娆诧紝浣垮か鏅鸿�呬笉鏁�涓轰篃銆備负鏃犱负锛屽垯鏃犱笉娌汇�� 銆�銆�04.閬撳啿鑰岀敤涔嬶紝鎴栦笉鐩堛�傛笂鍏�浼间竾鐗╀箣瀹椼�傝В鍏剁悍锛屽拰鍏跺厜锛屽悓鍏跺皹锛屾箾鍏�浼兼垨瀛樸�傚惥涓嶇煡璋佷箣瀛愶紝璞″笣涔嬪厛銆� 銆�銆�05.澶╁湴涓嶄粊锛屼互涓囩墿涓哄垗鐙椼�傚湥浜轰笉浠侊紝浠ョ櫨濮撲负鍒嶇嫍銆傚ぉ鍦颁箣闂达紝鍏剁姽姗愯凯涔�?铏氳�屼笉灞堬紝鍔ㄨ�屾剤鍑恒�傚�氳█鏁扮┓锛屼笉濡傚畧涓�銆� 銆�銆�06.璋风�炰笉姝绘槸璋撶巹鐗濄�傜巹鐗濅箣闂ㄦ槸璋撳ぉ鍦版牴銆傜坏缁佃嫢瀛橈紝鐢ㄤ箣涓嶅嫟銆� 銆�銆�07.澶╅暱鍦颁箙銆傚ぉ鍦版墍浠ヨ兘闀夸笖涔呰�咃紝浠ュ叾涓嶈嚜鐢燂紝鏁呰兘闀跨敓銆傛槸浠ュ湥浜哄緦鍏惰韩鑰岃韩鍏堬紝澶栧叾韬�鑰岃韩瀛樸�� 銆�銆�闈炰互鍏舵棤绉侀偑!鏁呰兘鎴愬叾绉併�� 銆�銆�08.涓婂杽鑻ユ按銆傛按鍠勫埄涓囩墿鑰屼笉浜夛紝澶勬�愮(浼椾汉涔嬫墍鎭讹紝鏁呭嚑鏂奸亾銆傚眳鍠勫湴锛屽績鍠勬笂锛屼笌鍠勪粊锛岃█鍠勪俊锛屾�e杽娌伙紝浜嬪杽鑳斤紝鍔ㄥ杽鏃躲�傚か鍞�涓嶄簤锛屾晠鏃犲挨銆� 銆�銆�09.鎸佽�岀泩涔嬩笉濡傚叾宸�;鎻h�岄攼涔嬩笉鍙�闀夸繚;閲戠帀婊″爞鑾�涔嬭厞鑴婅兘瀹�;瀵岃吹鑰岄獎锛岃嚜閬楀叾鍜庛�傚姛閬傝韩閫�锛屽ぉ涔嬮亾銆� 銆�銆�10.杞借惀榄勬姳涓�锛岃兘鏃犵�讳箮?涓撴皵鑷存煍锛岃兘濡傚┐鍎夸箮?娑ら櫎鐜勮�堬紝鑳芥棤鐤典箮?鐖卞浗娌绘皯锛岃兘鏃犱负涔�?澶╅棬寮�闃栵紝鑳戒负闆屼箮?鏄庣櫧鍥涜揪锛岃兘鏃�鐭ヤ箮銆� 銆�銆�11.涓夊崄骞呭叡涓�姣傦紝褰撳叾鏃狅紝鏈夎溅涔嬬敤銆傚煆鍩翠互涓哄櫒锛屽綋鍏舵棤锛屾湁鍣ㄤ箣鐢ㄣ�傚嚳鎴风墫浠ヤ负瀹わ紝褰撳叾鏃狅紝鏈夊�や箣鐢ㄣ�傛晠鏈変箣浠ヤ负鍒╋紝鏃犱箣浠ヤ负鐢ㄣ�� 銆�銆�12.浜旇壊浠や汉鐩�鐩诧紝浜旈煶浠や汉鑰宠亱锛屼簲鍛充护浜哄彛鐖斤紝椹伴獘鐣嬬寧浠や汉蹇冨彂鐙傦紝闅惧緱涔嬭揣浠や汉琛屽Θ銆傛槸浠ュ湥浜猴紝涓鸿吂涓嶄负鐩�锛屾晠鍘诲郊鍙栨�ゃ�� 銆�銆�13.瀹犺颈鑻ユ儕锛岃吹澶ф偅鑻ヨ韩銆備綍璋撳疇杈辫嫢鎯�?瀹犱负涓嬨�傚緱涔嬭嫢鎯婂け涔嬭嫢鎯婃槸璋撳疇杈辫嫢鎯娿�備綍璋撹吹澶ф偅鑻ヨ韩?鍚炬墍浠ユ湁澶ф偅鑰咃紝涓哄惥鏈夎韩锛屽強鍚炬棤韬�锛屽惥鏈変綍鎮c�傛晠璐典互韬�涓哄ぉ涓嬶紝鑻ュ彲瀵勫ぉ涓嬨�傜埍浠ヨ韩涓哄ぉ涓嬶紝鑻ュ彲鎵樺ぉ涓嬨�� 銆�銆�14.瑙嗕箣涓嶈�佸悕鏇板し銆傚惉涔嬩笉闂诲悕鏇板笇銆傛姛涔嬩笉寰楀悕鏇板井銆傛�や笁鑰呬笉鍙�鑷磋瘶锛屾晠娣疯�屼负涓�銆傚叾涓婁笉鐨�(ji菐o)锛屽叾涓嬩笉鏄э紝缁崇怀涓嶅彲鍚嶏紝澶嶅綊鏂兼棤鐗┿�傛槸璋撴棤鐘朵箣鐘讹紝鏃犵墿涔嬭薄锛屾槸璋撴儦鎭嶃�傝繋涔嬩笉瑙佸叾棣栵紝闅忎箣涓嶈�佸叾寰屻�傛墽鍙や箣閬撲互寰′粖涔嬫湁銆傝兘鐭ュ彜濮嬶紝鏄�璋撻亾绾�銆� 銆�銆�15.鍙や箣鍠勪负澹�鑰咃紝寰�濡欑巹閫氾紝娣变笉鍙�璇嗐�傚か鍞�涓嶅彲璇嗭紝鏁呭己涓轰箣瀹广�傝鲍鍏�鑻ュ啲娑夊窛;鐘瑰叜鑻ョ晱鍥涢偦;淇ㄥ叜鍏惰嫢瀹�;娑e叜鑻ュ啺涔嬪皢閲�;鏁﹀叜鍏惰嫢鏈�;鏃峰叜鍏惰嫢璋�;娣峰叜鍏惰嫢娴�;婢瑰叜鍏惰嫢娴�;椋�(li谩o,椋庣殑澹伴煶)鍏� 銆�銆�鑻ユ棤姝�銆傚�拌兘娴婁互闈欎箣寰愭竻銆傚�拌兘瀹変互鍔ㄤ箣寰愮敓銆備繚姝ら亾鑰呬笉娆茬泩銆傚か鍞�涓嶇泩鏁呰兘钄借�屾柊鎴愩�� 銆�銆�16.鑷磋櫄鏋佸畧闈欑瑑銆備竾鐗╁苟浣滐紝鍚句互瑙傚�嶃�傚か鐗╄姼鑺稿悇澶嶅綊鍏舵牴銆傚綊鏍规洶闈欙紝鏄�璋撳�嶅懡;澶嶅懡鏇板父锛岀煡甯告洶鏄庛�備笉鐭ュ父锛屽�勪綔鍑躲�傜煡甯稿�癸紝瀹逛箖鍏�锛屽叕涔冨叏锛屽叏涔冨ぉ锛屽ぉ涔冮亾锛岄亾涔冧箙锛屾病韬�涓嶆畣銆� 銆�銆�17.澶�涓婏紝涓嬬煡鏈変箣銆傚叾娆★紝浜茶�岃獕涔嬨�傚叾娆★紝鐣忎箣銆傚叾娆★紝渚�涔嬨�備俊涓嶈冻鐒夛紝鏈変笉淇$剦銆傛偁鍏�鍏惰吹瑷�锛屽姛鎴愪簨閬傦紝鐧惧�撶殕璋撯埗鎴戣嚜鐒躲�� 銆�銆�18.澶ч亾搴熸湁浠佷箟;鎱ф櫤鍑烘湁澶т吉;鍏�浜蹭笉鍜屾湁瀛濇厛;鍥藉�舵槒涔辨湁蹇犺嚕銆� 銆�銆�19.缁濆湥寮冩櫤锛屾皯鍒╃櫨鍊�;缁濅粊寮冧箟锛屾皯澶嶅瓭鎱�;缁濆阀寮冨埄锛岀洍璐兼棤鏈�;姝や笁鑰咃紝浠ヤ负鏂囦笉瓒炽�傛晠浠ゆ湁鎵�灞烇紝瑙佺礌鎶辨湸灏戠�佸�℃�层�� 銆�銆�20.缁濆�︽棤蹇э紝鍞�涔嬩笌闃匡紝鐩稿幓鍑犱綍?鍠勪箣涓庢伓锛岀浉鍘昏嫢浣�?浜轰箣鎵�鐣忥紝涓嶅彲涓嶇晱銆傝崚鍏�鍏舵湭澶�鍝�!浼椾汉鐔欑啓濡備韩澶�鐗�銆佸�傛槬鐧诲彴銆傛垜鐙�娉婂叜鍏舵湭鍏嗭紝濡傚┐鍎夸箣鏈�瀛�;鍎″劇(l臎i,缇稿急)鍏�鑻ユ棤鎵�褰掋�備紬浜虹殕鏈夐��锛岃�屾垜鐙�鑻ラ仐銆傛垜鎰氫汉涔嬪績涔熷搲!娌屾矊鍏�銆備織浜烘槶鏄�锛屾垜鐙�鏄忔槒;淇椾汉瀵熷療锛屾垜鐙�闂烽椃銆備紬浜虹殕鏈変互锛岃�屾垜鐙�椤戒笖閯欍�傛垜鐙�寮傛柤浜猴紝鑰岃吹椋熸瘝銆� 銆�銆�21.瀛斿痉涔嬪�规儫閬撴槸浠庛�傞亾涔嬩负鐗╂儫鎭嶆儫鎯氥�傛儦鍏�鎭嶅叜鍏朵腑鏈夎薄銆傛亶鍏�鎯氬叜鍏朵腑鏈夌墿銆傜獔鍏�鍐ュ叜鍏朵腑鏈夌簿銆傚叾绮剧敋鐪熴�傚叾涓�鏈変俊銆傝嚜鍙ゅ強浠婏紝鍏跺悕涓嶅幓浠ラ槄浼楃敨銆傚惥浣曚互鐭ヤ紬鐢�涔嬬姸鍝�!浠ユ�ゃ�� 銆�銆�22.鏇插垯鍏�锛屾瀴鍒欑洿锛屾醇鍒欑泩锛屾暆鍒欐柊灏戝垯寰楋紝澶氬垯鎯戙�傛槸浠ュ湥浜烘姳涓�涓哄ぉ涓嬪紡銆備笉鑷�瑙佹晠鏄�;涓嶈嚜鏄�鏁呭桨;涓嶈嚜浼愭晠鏈夊姛;涓嶈嚜鐭滄晠闀�;澶�鍞�涓嶄簤锛屾晠澶╀笅鑾�鑳戒笌涔嬩簤銆傚彜涔嬫墍璋撯埗?鏇插垯鍏ㄨ�呫�嶅矀铏氳█鍝�!璇氬叏鑰屽綊涔嬨�� 銆�銆�23.甯岃█鑷�鐒躲�傛晠椋橀�庝笉缁堟湞锛岄�ら洦涓嶇粓鏃ャ�傚�颁负姝よ��?澶╁湴銆傚ぉ鍦板皻涓嶈兘涔咃紝鑰屽喌鏂间汉涔�?鏁呬粠浜嬫柤閬撹�咃紝鍚屾柤閬撱�傚痉鑰呭悓鏂煎痉銆傚け鑰呭悓鏂煎け銆傚悓鏂奸亾鑰呴亾浜︿箰寰椾箣;鍚屾柤寰疯�呭痉浜︿箰寰椾箣;鍚屾柤澶辫�呭け鏂间箰寰椾箣淇′笉瓒崇剦鏈変笉淇$剦銆� 銆�銆�24.浼佽�呬笉绔�;璺ㄨ�呬笉琛屻�傝嚜瑙佽�呬笉鏄�;鑷�鏄�鑰呬笉褰般�傝嚜浼愯�呮棤鍔�;鑷�鐭滆�呬笉闀裤�傚叾鍦ㄩ亾涔熸洶鈭堕��椋熻禈褰�銆傜墿鎴栨伓涔嬶紝鏁呮湁閬撹�呬笉澶勩�� 銆�銆�25.鏈夌墿娣锋垚鍏堝ぉ鍦扮敓銆傚瘋鍏�瀵ュ叜鐙�绔嬩笉鏀癸紝鍛ㄨ�岃�屼笉娈嗭紝鍙�浠ヤ负澶╀笅姣嶃�傚惥涓嶇煡鍏跺悕锛屽己瀛椾箣鏇伴亾銆傚己涓轰箣鍚嶆洶澶с�傚ぇ鏇伴�濓紝閫濇洶杩滐紝杩滄洶鍙嶃�傛晠閬撳ぇ銆佸ぉ澶с�佸湴澶с�佷汉浜﹀ぇ銆傚煙涓�鏈夊ぇ锛岃�屼汉灞呭叾涓�鐒夈�備汉娉曞湴锛屽湴娉曞ぉ锛屽ぉ娉曢亾锛岄亾娉曡嚜鐒躲�� 銆�銆�26.閲嶄负杞绘牴锛岄潤涓鸿簛鍚涖�傛槸浠ュ悰瀛愮粓鏃ヨ�屼笉绂昏交閲嶃�傝櫧鏈夎崳瑙傜嚂澶勮秴鐒躲�傚�堜綍涓囦箻涔嬩富鑰屼互韬�杞诲ぉ涓嬨�� 銆�銆�杞诲垯澶辨牴锛岃簛鍒欏け鍚涖�� 銆�銆�27.鍠勮�屾棤杈欒抗銆傚杽瑷�鏃犵憰璋�銆傚杽鏁颁笉鐢ㄧ�圭瓥銆傚杽闂�鏃犲叧妤楄�屼笉鍙�寮�銆傚杽缁撴棤缁崇害鑰屼笉鍙�瑙c�傛槸浠ュ湥浜哄父鍠勬晳浜猴紝鏁呮棤寮冧汉銆傚父鍠勬晳鐗╋紝鏁呮棤寮冪墿銆傛槸璋撹��鏄庛�傛晠鍠勪汉鑰呬笉鍠勪汉涔嬪笀銆備笉鍠勪汉鑰呭杽浜轰箣璧勩�備笉璐靛叾甯堛�佷笉鐖卞叾璧勶紝铏芥櫤澶ц糠锛屾槸璋撹�佸�欍�� 銆�銆�28.鐭ュ叾闆勶紝瀹堝叾闆岋紝涓哄ぉ涓嬫邯銆備负澶╀笅婧�锛屽父寰蜂笉绂伙紝澶嶅綊鏂煎┐鍎裤�傜煡鍏剁櫧锛屽畧鍏堕粦锛屼负澶╀笅寮忋�備负澶╀笅寮忥紝甯稿痉涓嶅繏锛屽�嶅綊鏂兼棤鏋併�傜煡鍏惰崳锛屽畧鍏惰颈锛屼负澶╀笅璋枫�備负澶╀笅璋凤紝甯稿痉涔冭冻锛屽�嶅綊鏂兼湸銆傛湸鏁e垯涓哄櫒锛屽湥浜虹敤涔嬪垯涓哄畼闀裤�傛晠澶у埗涓嶅壊銆� 銆�銆�29.灏嗘�插彇澶╀笅鑰屼负涔嬶紝鍚捐�佸叾涓嶅緱宸层�傚ぉ涓嬬�炲櫒锛屼笉鍙�涓轰篃锛屼负鑰呰触涔嬶紝鎵ц�呭け涔嬨�傚か鐗╂垨琛屾垨闅忋�佹垨瑙戞垨鍚广�佹垨寮烘垨缇搞�佹垨鎸�鎴栭毘銆傛槸浠ュ湥浜哄幓鐢氥�佸幓濂�銆佸幓娉般�� 銆�銆�30.浠ラ亾浣愪汉涓昏�咃紝涓嶄互鍏靛己澶╀笅銆傚叾浜嬪ソ杩樸�傚笀涔嬫墍澶勮崋妫樼敓鐒夈�傚啗涔嬪緦蹇呮湁鍑跺勾銆傚杽鏈夋灉鑰屽凡锛屼笉鏁�浠ュ彇寮恒�傛灉鑰屽嬁鐭溿�傛灉鑰屽嬁浼愩�傛灉鑰屽嬁楠勩�傛灉鑰屼笉寰楀凡銆傛灉鑰屽嬁寮恒�傜墿澹�鍒欒�侊紝鏄�璋撲笉閬擄紝涓嶉亾鏃╁凡銆� 銆�銆�31.澶�浣冲叺鑰呬笉绁ヤ箣鍣�锛岀墿鎴栨伓涔嬶紝鏁呮湁閬撹�呬笉澶勩�傚悰瀛愬眳鍒欒吹宸︼紝鐢ㄥ叺鍒欒吹鍙炽�傚叺鑰呬笉绁ヤ箣鍣�锛岄潪鍚涘瓙涔嬪櫒锛屼笉寰楀凡鑰岀敤涔嬶紝鎭�娣′负涓娿�傝儨鑰屼笉缇庯紝鑰岀編涔嬭�咃紝鏄�涔愭潃浜恒�傚か涔愭潃浜鸿�咃紝鍒欎笉鍙�寰楀織鏂煎ぉ涓嬬煟銆� 銆�銆�鍚変簨灏氬乏锛屽嚩浜嬪皻鍙炽�傚亸灏嗗啗灞呭乏锛屼笂灏嗗啗灞呭彸銆傝█浠ヤ抚绀煎�勪箣銆傛潃浜轰箣浼楋紝浠ユ偛鍝�娉d箣锛屾垬鑳滀互涓хぜ澶勪箣銆� 銆�銆�32.閬撳父鏃犲悕銆傛湸铏藉皬澶╀笅鑾�鑳借嚕涔熴�備警鐜嬭嫢鑳藉畧涔嬶紝涓囩墿灏嗚嚜瀹俱�傚ぉ鍦扮浉鍚堜互闄嶇敇闇诧紝姘戣帿涔嬩护鑰岃嚜鍧囥�傚�嬪埗鏈夊悕锛屽悕浜︽棦鏈夛紝澶�浜﹀皢鐭ユ��锛岀煡姝㈠彲浠ヤ笉娈嗐�傝��閬撲箣鍦ㄥぉ涓嬶紝鐘瑰窛璋蜂箣鏂兼睙娴枫�� 銆�銆�33.鐭ヤ汉鑰呮櫤锛岃嚜鐭ヨ�呮槑銆傝儨浜鸿�呮湁鍔涳紝鑷�鑳滆�呭己銆傜煡瓒宠�呭瘜銆傚己琛岃�呮湁蹇椼�備笉澶卞叾鎵�鑰呬箙銆傛�昏�屼笉浜¤�咃紝瀵裤�� 銆�銆�34.澶ч亾娉涘叜锛屽叾鍙�宸﹀彸銆備竾鐗╂亙涔嬩互鐢熻�屼笉杈烇紝鍔熸垚鑰屼笉鍚嶆湁銆傝。鍏讳竾鐗╄�屼笉涓轰富锛屽父鏃犳�插彲鍚嶆柤灏忋�� 銆�銆�涓囩墿褰掔剦锛岃�屼笉涓轰富锛屽彲鍚嶄负澶с�備互鍏剁粓涓嶈嚜涓哄ぇ锛屾晠鑳芥垚鍏跺ぇ銆� 銆�銆�35.鎵уぇ璞″ぉ涓嬪線銆傚線鑰屼笉瀹冲畨骞冲お銆備箰涓庨サ锛岃繃瀹㈡��銆傞亾涔嬪嚭鍙f贰涔庡叾鏃犲懗銆傝�嗕箣涓嶈冻瑙併�傚惉涔嬩笉瓒抽椈銆傜敤涔嬩笉瓒虫棦銆� 銆�銆�36.灏嗘�叉瓩涔嬶紝蹇呭浐寮犱箣銆傚皢娆插急涔嬶紝蹇呭浐寮轰箣銆傚皢娆插簾涔嬶紝蹇呭浐鍏翠箣銆傚皢娆插彇涔嬶紝蹇呭浐涓庝箣銆傛槸璋撳井鏄庛�傛煍寮辫儨鍒氬己銆傞奔涓嶅彲鑴辨柤娓婏紝鍥戒箣鍒╁櫒涓嶅彲浠ョず浜恒�� 銆�銆�37.閬撳父鏃犱负锛岃�屾棤涓嶄负銆備警鐜嬭嫢鑳藉畧涔嬶紝涓囩墿灏嗚嚜鍖栥�傚寲鑰屾�蹭綔锛屽惥灏嗛晣涔嬩互鏃犲悕涔嬫湸銆傛棤鍚嶄箣鏈达紝澶�浜﹀皢鏃犳�层�備笉娆蹭互闈欙紝澶╀笅灏嗚嚜瀹氥�� 銆�銆�38.涓婂痉涓嶅痉鏄�浠ユ湁寰枫�備笅寰蜂笉澶卞痉鏄�浠ユ棤寰枫�備笂寰锋棤涓鸿�屾棤浠ヤ负銆備笅寰锋棤涓鸿�屾湁浠ヤ负銆備笂浠佷负涔嬭�屾棤浠ヤ负銆備笂涔変负涔嬭�屾湁浠ヤ负銆備笂绀间负涔嬭�岃帿涔嬩互搴旓紝鍒欐敇鑷傝�屾墧涔嬨�傛晠澶遍亾鑰屽緦寰枫�傚け寰疯�屽緦浠併�傚け浠佽�屽緦涔夈�傚け涔夎�屽緦绀笺�傚か绀艰�呭繝淇′箣钖勮�屼贡涔嬮�栥�傚墠璇嗚�咃紝閬撲箣鍗庤�屾剼涔嬪�嬨�傛槸浠ュぇ涓堝か锛屽�勫叾鍘氫笉灞呭叾钖勩�傚�勫叾瀹烇紝涓嶅眳鍏跺崕銆傛晠鍘诲郊鍙栨�ゃ�� 銆�銆�39.鏄斾箣寰椾竴鑰呫�傚ぉ寰椾竴浠ユ竻銆傚湴寰椾竴浠ュ畞銆傜�炲緱涓�浠ョ伒銆傝胺寰椾竴浠ョ泩銆備竾鐗╁緱涓�浠ョ敓銆備警鐜嬪緱涓�浠ヤ负澶╀笅璐炪�傚叾鑷翠箣銆傚ぉ鏃犱互娓呭皢鎭愯�傘�傚湴鏃犱互瀹佸皢鎭愬簾銆傜�炴棤浠ョ伒灏嗘亹姝囥�傝胺鏃犱互鐩堝皢鎭愮��銆備竾鐗╂棤浠ョ敓灏嗘亹鐏�銆備警鐜嬫棤浠ヨ礊灏嗘亹韫躲�傛晠璐典互璐变负鏈�锛岄珮浠ヤ笅涓哄熀銆傛槸浠ヤ警鐜嬭嚜绉板�ゃ�佸�°�佷笉璋枫�傛�ら潪浠ヨ幢涓烘湰閭�?闈炰箮銆傝嚦瑾夋棤瑾夈�備笉娆茬惌鐞�濡傜帀锛岀彏鐝炲�傜煶銆� 銆�銆�40.鍙嶈�呴亾涔嬪姩銆傚急鑰呴亾涔嬬敤銆傚ぉ涓嬩竾鐗╃敓鏂兼湁锛屾湁鐢熸柤鏃犮�� 銆�銆�41.涓婂+闂婚亾鍕よ�岃�屼箣銆備腑澹�闂婚亾鑻ュ瓨鑻ヤ骸銆備笅澹�闂婚亾澶х瑧涔嬨�備笉绗戜笉瓒充互涓洪亾銆傛晠寤鸿█鏈変箣銆傛槑閬撹嫢鏄с�傝繘閬撹嫢閫�銆傚し閬撹嫢绾囥�備笂寰疯嫢璋枫�傚ぇ鐧借嫢杈便�傚箍寰疯嫢涓嶈冻銆傚缓寰疯嫢鍋枫�傝川鐪熻嫢娓濄�傚ぇ鏂规棤闅呫�傚ぇ鍣ㄦ櫄鎴愩�傚ぇ闊冲笇澹般�傚ぇ璞℃棤褰�銆傞亾闅愭棤鍚嶃�傚か鍞�閬撳杽璐蜂笖鎴愩�� 銆�銆�42.閬撶敓涓�銆備竴鐢熶簩銆備簩鐢熶笁銆備笁鐢熶竾鐗┿�備竾鐗╄礋闃磋�屾姳闃筹紝鍐叉皵浠ヤ负鍜屻�備汉涔嬫墍鎭讹紝鍞�瀛ゃ�佸�′笉璋凤紝鑰岀帇鍏�浠ヤ负绉帮紝鏁呯墿鎴栨崯涔嬭�岀泭锛屾垨鐩婁箣鑰屾崯銆備汉涔嬫墍鏁欙紝鎴戜害鏁欎箣锛屽己姊佽�咃紝涓嶅緱鍏舵�汇�傚惥灏嗕互涓烘暀鐖躲�� 銆�銆�43.澶╀笅涔嬭嚦鏌旓紝椹伴獘澶╀笅涔嬭嚦鍧氥�傛棤鏈夊叆鏃犻棿锛屽惥鏄�浠ョ煡鏃犱负涔嬫湁鐩娿�備笉瑷�涔嬫暀锛屾棤涓轰箣鐩婂ぉ涓嬪笇鍙婁箣銆� 銆�銆�44.鍚嶄笌韬�瀛颁翰銆傝韩涓庤揣瀛板�氥�傚緱涓庝骸瀛扮梾銆傛槸鏁呯敋鐖卞繀澶ц垂銆傚�氳棌蹇呭帤浜°�傜煡瓒充笉杈便�傜煡姝�涓嶆畣銆傚彲浠ラ暱涔呫�� 銆�銆�45.澶ф垚鑻ョ己锛屽叾鐢ㄤ笉寮娿�傚ぇ鐩堣嫢鍐诧紝鍏剁敤涓嶇┓銆傚ぇ鐩磋嫢灞堛�傚ぇ宸ц嫢鎷欍�傚ぇ杈╄嫢璁枫�傞潤鑳滆簛锛屽瘨鑳滅儹銆傛竻闈欎负澶╀笅姝c�� 銆�銆�46.澶╀笅鏈夐亾锛屽嵈璧伴┈浠ョ勃銆傚ぉ涓嬫棤閬擄紝鎴庨┈鐢熸柤閮娿�傜ジ鑾�澶ф柤涓嶇煡瓒炽�傚拵鑾�澶ф柤娆插緱銆傛晠鐭ヨ冻涔嬭冻甯歌冻鐭c�� 銆�銆�47.涓嶅嚭鎴风煡澶╀笅銆備笉绐ョ墫瑙佸ぉ閬撱�傚叾鍑哄讥杩滐紝鍏剁煡寮ュ皯銆傛槸浠ュ湥浜轰笉琛岃�岀煡銆備笉瑙佽�屾槑銆備笉涓鸿�屾垚銆� 銆�銆�48.涓哄�︽棩鐩娿�備负閬撴棩鎹熴�傛崯涔嬪張鎹燂紝浠ヨ嚦鏂兼棤涓恒�傛棤涓鸿�屼笉涓恒�傚彇澶╀笅甯镐互鏃犱簨锛屽強鍏舵湁浜嬶紝涓嶈冻浠ュ彇澶╀笅銆� 銆�銆�49.鍦d汉鏃犲父蹇冦�備互鐧惧�撳績涓哄績銆傚杽鑰呭惥鍠勪箣銆備笉鍠勮�呭惥浜﹀杽涔嬶紝寰峰杽銆備俊鑰呭惥淇′箣銆備笉淇¤�呭惥浜︿俊涔嬶紝寰蜂俊銆傚湥浜哄湪澶╀笅锛屾瓩姝�(x墨x墨,鏃犳墍鍋忔墽鐨勬牱瀛�)鐒夛紝涓哄ぉ涓嬫祽鍏跺績銆傜櫨濮撶殕娉ㄥ叾鑰崇洰锛屽湥浜虹殕瀛╀箣銆� 銆�銆�50.鍑虹敓鍏ユ�汇�傜敓涔嬪緬锛屽崄鏈変笁銆傛�讳箣寰掞紝鍗佹湁涓夈�備汉涔嬬敓锛屽姩涔嬫柤姝诲湴锛屼害鍗佹湁涓夈�傚か浣曟晠?浠ュ叾鐢熺敓涔嬪帤銆傜洊闂诲杽鎽勭敓鑰咃紝闄嗚�屼笉閬囧嚩铏庯紝鍏ュ啗涓嶈��鐢插叺銆傚嚩鏃犳墍鎶曞叾瑙掋�傝檸鏃犳墍鐢ㄥ叾鐖�銆傚叺鏃犳墍瀹瑰叾鍒冦�傚か浣曟晠?浠ュ叾鏃犳�诲湴銆� 銆�銆�51.閬撶敓涔嬶紝寰风暅涔嬶紝鐗╁舰涔嬶紝鍔挎垚涔嬨�傛槸浠ヤ竾鐗╄帿涓嶅皧閬擄紝鑰岃吹寰枫�傞亾涔嬪皧锛屽痉涔嬭吹锛屽か鑾�涔嬪懡鑰屽父鑷�鐒躲�傛晠閬撶敓涔嬶紝寰风暅涔嬨�傞暱涔嬭偛涔嬨�備涵涔嬫瘨涔嬨�傚吇涔嬭�嗕箣銆傜敓鑰屼笉鏈夛紝涓鸿�屼笉鎭冿紝闀胯�屼笉瀹般�傛槸璋撶巹寰枫�� 銆�銆�52.澶╀笅鏈夊�嬶紝浠ヤ负澶╀笅姣嶃�傛棦寰楀叾姣嶏紝浠ョ煡鍏跺瓙銆傛棦鐭ュ叾瀛愶紝澶嶅畧鍏舵瘝锛屾病韬�涓嶆畣銆傚�炲叾鍏戯紝闂�鍏堕棬锛岀粓韬�涓嶅嫟銆傚紑鍏跺厬锛屾祹鍏朵簨锛岀粓韬�涓嶆晳銆傝�佸叾灏忔洶鏄庯紝瀹堟煍鏇板己銆傜敤鍏跺厜锛屽�嶅綊鍏舵槑锛屾棤閬楄韩娈冦�傛槸涓轰範甯搞�� 銆�銆�53.浣挎垜浠嬬劧鏈夌煡锛岃�屾柤澶ч亾锛屽敮鏂芥槸鐣忋�傚ぇ閬撶敋澶凤紝鑰屼汉濂藉緞銆傛湞鐢氶櫎锛岀敯鐢氳姕锛屼粨鐢氳櫄銆傛湇鏂囧僵锛屽甫鍒╁墤锛屽帉楗�椋燂紝璐㈣揣鏈夐��銆傛槸璋撶洍澶搞�傞潪閬撲篃鍝夈�� 銆�銆�54.鍠勫缓鑰呬笉鎷斻�傚杽鎶辫�呬笉鑴便�傚瓙瀛欎互绁�绁�涓嶈緧銆備慨涔嬫柤韬�鍏跺痉涔冪湡銆備慨涔嬫柤瀹跺叾寰蜂箖棣�銆備慨涔嬫柤涔″叾寰蜂箖闀裤�備慨涔嬫柤閭﹀叾寰蜂箖涓般�備慨涔嬫柤澶╀笅鍏跺痉涔冩櫘銆傛晠浠ヨ韩瑙傝韩锛屼互瀹惰�傚�讹紝浠ヤ埂瑙備埂锛屼互閭﹁�傞偊锛屼互澶╀笅瑙傚ぉ涓嬨�傚惥浣曚互鐭ュぉ涓嬬劧鍝�?浠ユ�ゃ�� 銆�銆�55.鍚�寰蜂箣鍘氭瘮鏂艰丹瀛愩�傛瘨铏�涓嶈灚锛岀寷鍏戒笉鎹�锛屾敨楦熶笉鎶熴�傞�ㄥ急绛嬫煍鑰屾彙鍥恒�傛湭鐭ョ墲鐗′箣鍚堣�屽叏浣滐紝绮句箣鑷充篃銆傜粓鏃ュ彿鑰屼笉鍡勶紝鍜屼箣鑷充篃銆傜煡鍜屾洶甯搞�傜煡甯告洶鏄庛�傜泭鐢熸洶绁ャ�傚績浣挎皵鏇板己銆傜墿澹�鍒欒�併�傝皳涔嬩笉閬擄紝涓嶉亾鏃╁凡銆� 銆�銆�56.鐭ヨ�呬笉瑷�銆傝█鑰呬笉鐭ャ�傛尗鍏堕攼锛岃В鍏剁悍锛屽拰鍏跺厜锛屽悓鍏跺皹锛屾槸璋撶巹鍚屻�傛晠涓嶅彲寰楄�屼翰銆備笉鍙�寰楄�岀枏銆� 銆�銆�涓嶅彲寰楄�屽埄銆備笉鍙�寰楄�屽�炽�備笉鍙�寰楄�岃吹銆備笉鍙�寰楄�岃幢銆傛晠涓哄ぉ涓嬭吹銆� 銆�銆�57.浠ユ�f不鍥斤紝浠ュ�囩敤鍏碉紝浠ユ棤浜嬪彇澶╀笅銆傚惥浣曚互鐭ュ叾鐒跺搲?浠ユ�ゃ�傚ぉ涓嬪�氬繉璁宠�屾皯寮ヨ传銆傛皯澶氬埄鍣ㄥ浗瀹舵粙鏄忋�備汉澶氫紟宸у�囩墿娉�璧枫�傛硶浠ゆ粙褰扮洍璐煎�氭湁銆傛晠鍦d汉浜戞垜鏃犱负鑰屾皯鑷�鍖栥�傛垜濂介潤鑰屾皯鑷�姝c�傛垜鏃犱簨鑰屾皯鑷�瀵屻�傛垜鏃犳�茶�屾皯鑷�鏈淬�� 銆�銆�58.鍏舵斂闂烽椃锛屽叾姘戞烦娣炽�傚叾鏀垮療瀵燂紝鍏舵皯缂虹己銆傜ジ灏氱�忎箣鎵�鍊氥�傜�忓皻绁镐箣鎵�浼忋�傚�扮煡鍏舵瀬锛屽叾鏃犳�c�傛�e�嶄负濂囷紝鍠勫�嶄负濡栥�備汉涔嬭糠鍏舵棩鍥轰箙銆傛槸浠ュ湥浜烘柟鑰屼笉鍓层�傚粔鑰屼笉鍒裤�傜洿鑰屼笉鑲嗐�傚厜鑰屼笉鑰�銆� 銆�銆�59.娌讳汉浜嬪ぉ鑾�鑻ュ暚銆傚か鍞�鍟�鏄�璋撴棭鏈嶃�傛棭鏈嶈皳涔嬮噸绉�寰枫�傞噸绉�寰峰垯鏃犱笉鍏嬨�傛棤涓嶅厠鍒欒帿鐭ュ叾鏋併�傝帿鐭ュ叾鏋佸彲浠ユ湁鍥姐�傛湁鍥戒箣姣嶅彲浠ラ暱涔呫�傛槸璋撴繁鏍瑰浐鏌�锛岄暱鐢熶箙瑙嗕箣閬撱�� 銆�銆�60.娌诲ぇ鍥借嫢鐑瑰皬椴溿�備互閬撹巺澶╀笅锛屽叾杩ㄣ劄鍝勯潪鍏堕�间笉绁烇紝鍏剁�炰笉浼や汉銆傞潪鍏剁�炰笉浼や汉锛屽湥浜轰害涓嶄激浜恒�� 銆�銆�澶�涓や笉鐩镐激锛屾晠寰蜂氦褰掔剦銆� 銆�銆�61.澶у浗鑰呬笅娴侊紝澶╀笅涔嬩氦銆傚ぉ涓嬩箣鐗濄�傜墲甯镐互闈欒儨鐗°�備互闈欎负涓嬨�傛晠澶у浗浠ヤ笅灏忓浗锛屽垯鍙栧皬鍥姐�傚皬鍥戒互涓嬪ぇ鍥斤紝鍒欏彇澶у浗銆傛晠鎴栦笅浠ュ彇锛屾垨涓嬭�屽彇銆傚ぇ鍥戒笉杩囨�插吋鐣滀汉銆傚皬鍥戒笉杩囨�插叆浜嬩汉銆傚か涓よ�呭悇寰楁墍娆诧紝澶ц�呭疁涓轰笅銆� 銆�銆�62.閬撹�呬竾鐗╀箣濂ャ�傚杽浜轰箣瀹濓紝涓嶅杽浜轰箣鎵�淇濄�傜編瑷�鍙�浠ュ競灏娿�傜編琛屽彲浠ュ姞浜恒�備汉涔嬩笉鍠勶紝浣曞純涔嬫湁銆傛晠绔嬪ぉ瀛愩�佺疆涓夊叕锛岃櫧鏈夋嫳鐠т互鍏堥┓椹�锛屼笉濡傚潗杩涙�ら亾銆傚彜涔嬫墍浠ヨ吹姝ら亾鑰呬綍銆備笉鏇扳埗姹備互寰楋紝鏈夌姜浠ュ厤閭�?鏁呬负澶╀笅璐点�� 銆�銆�63.涓烘棤涓猴紝浜嬫棤浜嬶紝鍛虫棤鍛炽�傚ぇ灏忓�氬皯锛屾姤鎬ㄤ互寰枫�傚浘闅炬柤鍏舵槗锛屼负澶ф柤鍏剁粏銆傚ぉ涓嬮毦浜嬪繀浣滄柤鏄撱�傚ぉ涓嬪ぇ浜嬪繀浣滄柤缁嗐�傛槸浠ュ湥浜虹粓涓嶄负澶э紝鏁呰兘鎴愬叾澶с�傚か杞昏�哄繀瀵′俊銆傚�氭槗蹇呭�氶毦銆傛槸浠ュ湥浜虹姽闅句箣锛屾晠缁堟棤闅剧煟銆� 銆�銆�64.鍏跺畨鏄撴寔锛屽叾鏈�鍏嗘槗璋嬨�傚叾鑴嗘槗娉�锛屽叾寰�鏄撴暎銆備负涔嬫柤鏈�鏈夛紝娌讳箣鏂兼湭涔便�傚悎鎶变箣鏈ㄧ敓鏂兼��鏈�銆備節灞備箣鍙拌捣鏂肩疮鍦熴�傚崈閲屼箣琛屽�嬫柤瓒充笅銆備负鑰呰触涔嬶紝鎵ц�呭け涔嬨�傛槸浠ュ湥浜烘棤涓烘晠鏃犺触锛屾棤鎵ф晠鏃犲け銆傛皯涔嬩粠浜嬨��銆�甯告柤鍑犳垚鑰岃触涔嬨�傛厧缁堝�傚�嬪垯鏃犺触浜嬨�傛槸浠ュ湥浜烘�蹭笉娆诧紝涓嶈吹闅惧緱涔嬭揣銆傚�︿笉瀛︼紝澶嶄紬浜轰箣鎵�杩囷紝浠ヨ緟涓囩墿涔嬭嚜鐒惰�屼笉鏁�涓恒�� 銆�銆�65.鍙や箣鍠勪负閬撹�咃紝闈炰互鏄庢皯锛屽皢浠ユ剼涔嬨�傛皯涔嬮毦娌伙紝浠ュ叾鏅哄�氥�傛晠浠ユ櫤娌诲浗锛屽浗涔嬭醇銆備笉浠ユ櫤娌诲浗锛屽浗涔嬬�忋�傜煡姝や袱鑰咃紝浜︾ń寮忋�傚父鐭ョń寮忥紝鏄�璋撶巹寰枫�傜巹寰锋繁鐭c�佽繙鐭�!涓庣墿鍙嶇煟銆傜劧寰屼箖鑷冲ぇ椤恒�� 銆�銆�66.姹熸捣涔嬫墍浠ヨ兘涓虹櫨璋风帇鑰咃紝浠ュ叾鍠勪笅涔嬶紝鏁呰兘涓虹櫨璋风帇銆傛槸浠ュ湥浜烘�蹭笂姘戯紝蹇呬互瑷�涓嬩箣銆傛�插厛姘戯紝蹇呬互韬�寰屼箣銆傛槸浠ュ湥浜哄�勪笂鑰屾皯涓嶉噸锛屽�勫墠鑰屾皯涓嶅�炽�傛槸浠ュぉ涓嬩箰鎺ㄨ�屼笉鍘屻�備互鍏朵笉浜夛紝鏁呭ぉ涓嬭帿鑳戒笌涔嬩簤銆� 銆�銆�67.澶╀笅鐨嗚皳鎴戦亾澶т技涓嶈倴銆傚か鍞�澶ф晠浼间笉鑲栥�傝嫢鑲栵紝涔呯煟!鍏剁粏涔熷か銆傛垜鏈変笁瀹濇寔鑰屼繚涔嬧埗涓�鏇版厛锛� 浜屾洶淇�锛屼笁鏇颁笉鏁�涓哄ぉ涓嬪厛銆傛厛鏁呰兘鍕囷紝淇�鏁呰兘骞匡紝涓嶆暍涓哄ぉ涓嬪厛鏁呰兘鎴愬櫒闀裤�備粖鑸嶆厛涓斿媷锛岃垗淇�涓斿箍锛岃垗寰屼笖鍏堬紝姝荤煟!澶�鎱堜互鎴樺垯鑳滐紝浠ュ畧鍒欏浐銆傚ぉ灏嗘晳涔嬩互鎱堝崼涔嬨�� 銆�銆�68.鍠勪负澹�鑰呬笉姝︺�傚杽鎴樿�呬笉鎬掋�傚杽鑳滄晫鑰呬笉涓庛�傚杽鐢ㄤ汉鑰呬负涔嬩笅銆傛槸璋撲笉浜変箣寰枫�傛槸璋撶敤浜轰箣鍔涖�傛槸璋撻厤澶╀箣鏋併�� 銆�銆�69.鐢ㄥ叺鏈夎█锛屽惥涓嶆暍涓轰富鑰屼负瀹�銆備笉鏁㈣繘瀵歌�岄��灏恒�傛槸璋撹�屾棤琛屻�傛敇鏃犺噦銆傛墧鏃犳晫銆傛墽鏃犲叺銆傜ジ鑾�澶ф柤杞绘晫銆傝交鏁屽嚑涓у惥瀹濄�傛晠鎶楀叺鐩稿姞鍝�鑰呰儨鐭c�� 銆�銆�70.鍚捐█鐢氭槗鐭ャ�佺敋鏄撹�屻�傚ぉ涓嬭帿鑳界煡銆佽帿鑳借�屻�傝█鏈夊畻銆佷簨鏈夊悰銆傚か鍞�鏃犵煡锛屾槸浠ユ垜涓嶇煡銆傜煡鎴戣�呭笇锛屽垯鎴戣�呰吹銆傛槸浠ュ湥琚�瑜愭��鐜夈�� 銆�銆�71.鐭ヤ笉鐭ヤ笂锛屼笉鐭ョ煡鐥呫�傚か鍞�鐥呯梾锛屾槸浠ヤ笉鐥呫�傚湥浜轰笉鐥咃紝浠ュ叾鐥呯梾銆傚か鍞�鐥呯梾锛屾槸浠ヤ笉鐥呫�� 銆�銆�72.姘戜笉鐣忓▉锛屽垯澶у▉鑷炽�傛棤鐙庡叾鎵�灞咃紝鏃犲帉鍏舵墍鐢熴�傚か鍞�涓嶅帉锛屾槸浠ヤ笉鍘屻�傛槸浠ュ湥浜鸿嚜鐭ヤ笉鑷�瑙併�傝嚜鐖变笉鑷�璐点�傛晠鍘诲郊鍙栨�ゃ�� 銆�銆�73.鍕囨柤鏁㈠垯鏉�銆傚媷鏂间笉鏁㈠垯娲汇�傛�や袱鑰呮垨鍒╂垨瀹炽�傚ぉ涔嬫墍鎭跺�扮煡鍏舵晠銆傚ぉ涔嬮亾涓嶄簤鑰屽杽鑳溿�備笉瑷�鑰屽杽搴斻�備笉鍙�鑰岃嚜鏉ャ�傜篃(ch菐n,鑸掔紦)鐒惰�屽杽璋嬨�傚ぉ缃戞仮鎭㈢枏鑰屼笉澶便�� 銆�銆�74.姘戜笉鐣忔�伙紝濂堜綍浠ユ�绘儳涔嬨�傝嫢浣挎皯甯哥晱姝伙紝鑰屼负濂囪�咃紝鍚惧緱鎵ц�屾潃涔嬶紝瀛版暍銆傚父鏈夊徃鏉�鑰呮潃銆傚か浠e徃鏉�鑰呮潃锛屾槸璋撲唬澶у尃鏂�銆傚か浠eぇ鍖犳柅鑰咃紝甯屾湁涓嶄激鍏舵墜鐭c�� 銆�銆�75.姘戜箣楗ヤ互鍏朵笂椋熺◣涔嬪�氾紝鏄�浠ラゥ銆傛皯涔嬮毦娌讳互鍏朵笂涔嬫湁涓猴紝鏄�浠ラ毦娌汇�傛皯涔嬭交姝讳互鍏舵眰鐢熶箣鍘氾紝鏄�浠ヨ交姝汇�傚か鍞�鏃犱互鐢熶负鑰咃紝鏄�璐ゆ柤璐电敓銆� 銆�銆�76.浜轰箣鐢熶篃鏌斿急锛屽叾姝讳篃鍧氬己銆傝崏鏈ㄤ箣鐢熶篃鏌旇剢锛屽叾姝讳篃鏋�妲併�傛晠鍧氬己鑰呮�讳箣寰掞紝鏌斿急鑰呯敓涔嬪緬銆傛槸浠ュ叺寮哄垯鐏�锛屾湪寮哄垯鎶樸�傚己澶у�勪笅锛屾煍寮卞�勪笂銆� 銆�銆�77.澶╀箣閬撳叾鐘瑰紶寮撲笌銆傞珮鑰呮姂涔嬶紝涓嬭�呬妇涔嬨�傛湁棣�鑰呮崯涔嬶紝涓嶈冻鑰呰ˉ涔嬨�傚ぉ涔嬮亾锛屾崯鏈夐��鑰岃ˉ涓嶈冻銆備汉涔嬮亾锛屽垯涓嶇劧锛屾崯涓嶈冻浠ュ�夋湁棣�銆傚�拌兘鏈夐��浠ュ�夊ぉ涓嬶紝鍞�鏈夐亾鑰呫�傛槸浠ュ湥浜轰负鑰屼笉鎭冿紝鍔熸垚鑰屼笉澶勩�傚叾涓嶆�茶�佽搐閭�! 銆�銆�78.澶╀笅鑾�鏌斿急鏂兼按銆傝�屾敾鍧氬己鑰咃紝鑾�涔嬭兘鑳溿�備互鍏舵棤浠ユ槗涔嬨�傚急涔嬭儨寮恒�傛煍涔嬭儨鍒氥�傚ぉ涓嬭帿涓嶇煡鑾�鑳借�屻�傛槸浠ュ湥浜轰簯锛屽彈鍥戒箣鍨㈡槸璋撶ぞ绋蜂富銆傚彈鍥戒笉绁ユ槸涓哄ぉ涓嬬帇銆傛�h█鑻ュ弽銆� 銆�銆�79.鍜屽ぇ鎬ㄥ繀鏈夐��鎬�锛屽畨鍙�浠ヤ负鍠勩�傛槸浠ュ湥浜烘墽宸﹀�戯紝鑰屼笉璐f柤浜恒�傛湁寰峰徃濂戯紝鏃犲痉鍙稿交銆傚ぉ閬撴棤浜插父涓庡杽浜恒�� 銆�銆�80.灏忓浗瀵℃皯銆備娇鏈変粈浼�涔嬪櫒鑰屼笉鐢ㄣ�備娇姘戦噸姝昏�屼笉杩滃緳銆傝櫧鏈夎垷鑸嗘棤鎵�涔樹箣銆傝櫧鏈夌敳鍏垫棤鎵�闄堜箣銆備娇姘戝�嶇粨缁宠�岀敤涔嬨�傜敇鍏堕�熴�佺編鍏舵湇銆佸畨鍏跺眳銆佷箰鍏朵織銆傞偦鍥界浉鏈涳紝楦$姮涔嬪0鐩搁椈銆傛皯鑷宠�佹�讳笉鐩稿線鏉ャ�� 銆�銆�81.淇¤█涓嶇編銆傜編瑷�涓嶄俊銆傚杽鑰呬笉杈┿�傝京鑰呬笉鍠勩�傜煡鑰呬笉鍗氥�傚崥鑰呬笉鐭ャ�傚湥浜轰笉绉�銆傛棦浠ヤ负浜哄繁鎰堟湁銆傛棦浠ヤ笌浜哄繁鎰堝�氥�傚ぉ涔嬮亾鍒╄�屼笉瀹炽�傚湥浜轰箣閬撲负鑰屼笉浜夈��;
銆婇亾寰风粡銆嬪叏鏂�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  (主要参考的是文景编著的版本,中国人口出版社)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全文,

老子, 「道德经」 老 子:「道 德 经」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 老 子 :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章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钥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谓 玄 牝 。 玄 牝 之 门 , 是 谓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章 天 长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 故 能 成 其 私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章 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涤 除 玄 鉴 , 能 如 疵 乎 。爱 国 治 民 , 能 无 为 乎 。天 门 开 阖 , 能 为 雌 乎 。明 白 四 达 , 能 无 知 乎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一 章 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之 用 。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用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 无 之 以 为 用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三 章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 及 吾 无 身 , 吾 有 何 患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四 章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 物 。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 夫 唯 不 可 识 , 故 强 为 之 容 :豫 兮 若 冬 涉 川 ;犹 兮 若 畏 四 邻 ;俨 兮 其 若 客 ;涣 兮 其 若 凌 释 ;敦 兮 其 若 朴 ;旷 兮 其 若 谷 ;混 兮 其 若 浊 ;澹 兮 其 若 海 ;飂 兮 若 无 止 。孰 能 浊 以 静 之 徐 清 。 孰 能 安 以 动 之 徐 生 。保 此 道 者 , 不 欲 盈 。 夫 唯 不 盈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六 章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七 章 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 其 次 , 畏 之 ; 其 次 , 侮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悠 兮 其 贵 言 。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谓 : 「 我 自 然 」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和 , 有 孝 慈 ; 国 家 昏 乱 , 有 忠 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九 章 绝 圣 弃 智 , 民 利 百 倍 ; 绝 仁 弃 义 , 民 复 孝 慈 ; 绝 巧 弃 利 , 盗 贼 无 有 。 此 三 者 以 为 文 , 不 足 。 故 令 有 所 属 : 见 素 抱 朴 , 少 思 寡 欲 , 绝 学 无 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章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 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众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独 若 遗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俗 人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俗 人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独 顽 且 鄙 。我 独 异 于 人 , 而 贵 食 母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一 章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阅 众 甫 。 吾 何 以 知 众 甫 之 状 哉 。 以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二 章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不 自 见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长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古 之 所 谓 「 曲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 诚 全 而 归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三 章 希 言 自 然 。故 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不 终 日 。 孰 为 此 者 。 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况 于 人 乎 。 故 从 事 于 道 者 , 同 于 道 ; 德 者 , 同 于 德 ; 失 者 , 同 于 失 。 同 于 道 者 , 道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乐 得 之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 :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四 章 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 自 见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 自 伐 者 无 功 ; 自 矜 者 不 长 。其 在 道 也 , 曰 : 余 食 赘 形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六 章 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是 以 君 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 虽 有 荣 观 , 燕 处 超 然 。 奈 何 万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轻 天 下 。轻 则 失 根 , 躁 则 失 君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七 章 善 行 无 辙 迹 , 善 言 无 瑕 谪 ; 善 数 不 用 筹 策 ; 善 闭 无 关 楗 而 不 可 开 , 善 结 无 绳 约 而 不 可 解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无 弃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无 弃 物 。 是 谓 袭 明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师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资 。 不 贵 其 师 , 不 爱 其 资 , 虽 智 大 迷 , 是 谓 要 妙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八 章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为 天 下 溪 。 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离 , 复 归 于 婴 儿 。知 其 白 , 守 其 辱 , 为 天 下 谷 。 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复 归 于 朴 。知 其 白 , 守 其 黑 , 为 天 下 式 。 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复 归 于 无 极 。朴 散 则 为 器 , 圣 人 用 之 , 则 为 官 长 , 故 大 智 不 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九 章 将 欲 取 天 下 而 为 之 , 吾 见 其 不 得 已 。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为 也 , 不 可 执 也 。 为 者 败 之 , 执 者 失 之 。 是 以 圣 人 无 为 , 故 无 败 ; 无 执 , 故 无 失。夫 物 或 行 或 随 ; 或 嘘 或 吹 ; 或 强 或 羸 ; 或 载 或 隳 。是 以 圣 人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章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强 天 下 。 其 事 好 远 。 师 之 所 处 , 荆 棘 生 焉 。 大 军 之 后 , 必 有 凶 年 。善 有 果 而 已 , 不 以 取 强 。 果 而 勿 矜 , 果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骄 。 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强 。物 壮 则 老 , 是 谓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一 章 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君 子 居 则 贵 左 , 用 兵 则 贵 右 。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为 上 。 胜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乐 杀 人 。 夫 乐 杀 人 者 , 则 不 可 得 志 于 天 下 矣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右 。 偏 将 军 居 左 , 上 将 军 居 右 , 言 以 丧 礼 处 之 。 杀 人 之 众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二 章 道 常 无 名 朴 。 虽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宾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 夫 亦 将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譬 道 之 在 天 下 , 犹 川 谷 之 于 江 海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胜 人 者 有 力 , 自 胜 者 强 。知 足 者 富 。强 行 者 有 志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死 而 不 亡 者 寿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四 章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 万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辞 , 功 成 而 不 有 。 衣 养 万 物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于 小 ; 万 物 归 焉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为 大 。 以 其 终 不 自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五 章 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乐 与 饵 , 过 客 止 。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无 味 , 视 之 不 足 见 , 听 之 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足 既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六 章 将 欲 歙 之 , 必 故 张 之 ; 将 欲 弱 之 , 必 故 强 之 ; 将 欲 废 之 , 必 故 兴 之 ; 将 欲 取 之 , 必 故 与 之 。 是 谓 微 明 。柔 弱 胜 刚 强 。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七 章 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化 。 化 而 欲 作 , 吾 将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夫 将 不 欲 。 不 欲 以 静 , 天 下 将 自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九 章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宁 ; 神 得 一 以 灵 ; 谷 得 一 以 生 ; 侯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其 致 之 也 , 谓 天 无 以 清 , 将 恐 裂 ; 地 无 以 宁 , 将 恐 废 ; 神 无 以 灵 , 将 恐 歇 ; 谷 无 以 盈 , 将 恐 竭 ; 万 物 无 以 生 , 将 恐 灭 ; 侯 王 无 以 正 , 将 恐 蹶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 非 乎 。 故 致 誉 无 誉 。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 -------------------------------------------------------------------------------- :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 。 无 有 入 无 间 , 吾 是 以 知 无 为 之 有 益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 多 。 得 与 亡 孰 病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亡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长 久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却 走 马 以 粪 。 天 下 无 道 , 戎 马 生 于 郊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户 , 知 天 下 ; 不 窥 牖 , 见 天 道 。 其 出 弥 远 , 其 知 弥 少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见 而 明 , 不 为 而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八 章 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 损 之 又 损 , 以 至 于 无 为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夫 何 故 。 以 其 生 之 厚 。 盖 闻 善 摄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军 不 被 甲 兵 ;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 以 其 无 死 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
老子, 「道德经」 老 子:「道 德 经」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 老 子 :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民 心 不 乱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章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渊 兮 , 似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章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钥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六 章 谷 神 不 死 , 是 谓 玄 牝 。 玄 牝 之 门 , 是 谓 天 地 根 。帛系 若 存 , 用 之 不 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七 章 天 长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 故 能 成 其 私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八 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九 章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揣 而 锐 之 , 不 可 长 保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富 贵 而 骄 , 自 遗 其 咎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章 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专 气 致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涤 除 玄 鉴 , 能 如 疵 乎 。爱 国 治 民 , 能 无 为 乎 。天 门 开 阖 , 能 为 雌 乎 。明 白 四 达 , 能 无 知 乎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一 章 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之 用 。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用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 无 之 以 为 用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二 章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三 章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 及 吾 无 身 , 吾 有 何 患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四 章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 其 上 不 皦 , 其 下 不 昧 。 绳 绳 兮 不 可 名 , 复 归 于 物 。 是 谓 无 状 之 状 ,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五 章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可 识 。 夫 唯 不 可 识 , 故 强 为 之 容 :豫 兮 若 冬 涉 川 ;犹 兮 若 畏 四 邻 ;俨 兮 其 若 客 ;涣 兮 其 若 凌 释 ;敦 兮 其 若 朴 ;旷 兮 其 若 谷 ;混 兮 其 若 浊 ;澹 兮 其 若 海 ;飂 兮 若 无 止 。孰 能 浊 以 静 之 徐 清 。 孰 能 安 以 动 之 徐 生 。保 此 道 者 , 不 欲 盈 。 夫 唯 不 盈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六 章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万 物 并 作 , 吾 以 观 复。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 复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 公 乃 全 , 全 乃 天 ,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殆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七 章 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 其 次 , 畏 之 ; 其 次 , 侮 之 。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悠 兮 其 贵 言 。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谓 : 「 我 自 然 」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八 章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和 , 有 孝 慈 ; 国 家 昏 乱 , 有 忠 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十 九 章 绝 圣 弃 智 , 民 利 百 倍 ; 绝 仁 弃 义 , 民 复 孝 慈 ; 绝 巧 弃 利 , 盗 贼 无 有 。 此 三 者 以 为 文 , 不 足 。 故 令 有 所 属 : 见 素 抱 朴 , 少 思 寡 欲 , 绝 学 无 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章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 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畏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众 人 熙 熙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未 孩 ;儽 儽 兮 , 若 无 所 归 。众 人 皆 有 余 , 而 我 独 若 遗 。 我 愚 人 之 心 也 哉 。俗 人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俗 人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独 顽 且 鄙 。我 独 异 于 人 , 而 贵 食 母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一 章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道 之 为 物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中 有 信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以 阅 众 甫 。 吾 何 以 知 众 甫 之 状 哉 。 以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二 章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 敝 则 新 , 少 则 得 , 多 则 惑 。是 以 圣 人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不 自 见 , 故 明 ;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 不 自 矜 , 故 长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古 之 所 谓 「 曲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 诚 全 而 归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三 章 希 言 自 然 。故 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不 终 日 。 孰 为 此 者 。 天 地 。 天 地 尚 不 能 久 , 而 况 于 人 乎 。 故 从 事 于 道 者 , 同 于 道 ; 德 者 , 同 于 德 ; 失 者 , 同 于 失 。 同 于 道 者 , 道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乐 得 之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 :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四 章 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 自 见 者 不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 自 伐 者 无 功 ; 自 矜 者 不 长 。其 在 道 也 , 曰 : 余 食 赘 形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五 章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六 章 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是 以 君 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 虽 有 荣 观 , 燕 处 超 然 。 奈 何 万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轻 天 下 。轻 则 失 根 , 躁 则 失 君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七 章 善 行 无 辙 迹 , 善 言 无 瑕 谪 ; 善 数 不 用 筹 策 ; 善 闭 无 关 楗 而 不 可 开 , 善 结 无 绳 约 而 不 可 解 。是 以 圣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无 弃 人 ; 常 善 救 物 , 故 无 弃 物 。 是 谓 袭 明 。故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师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资 。 不 贵 其 师 , 不 爱 其 资 , 虽 智 大 迷 , 是 谓 要 妙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八 章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为 天 下 溪 。 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离 , 复 归 于 婴 儿 。知 其 白 , 守 其 辱 , 为 天 下 谷 。 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复 归 于 朴 。知 其 白 , 守 其 黑 , 为 天 下 式 。 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复 归 于 无 极 。朴 散 则 为 器 , 圣 人 用 之 , 则 为 官 长 , 故 大 智 不 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十 九 章 将 欲 取 天 下 而 为 之 , 吾 见 其 不 得 已 。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为 也 , 不 可 执 也 。 为 者 败 之 , 执 者 失 之 。 是 以 圣 人 无 为 , 故 无 败 ; 无 执 , 故 无 失。夫 物 或 行 或 随 ; 或 嘘 或 吹 ; 或 强 或 羸 ; 或 载 或 隳 。是 以 圣 人 去 甚 , 去 奢 , 去 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章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强 天 下 。 其 事 好 远 。 师 之 所 处 , 荆 棘 生 焉 。 大 军 之 后 , 必 有 凶 年 。善 有 果 而 已 , 不 以 取 强 。 果 而 勿 矜 , 果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骄 。 果 而 不 得 已 , 果 而 勿 强 。物 壮 则 老 , 是 谓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一 章 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君 子 居 则 贵 左 , 用 兵 则 贵 右 。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为 上 。 胜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乐 杀 人 。 夫 乐 杀 人 者 , 则 不 可 得 志 于 天 下 矣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右 。 偏 将 军 居 左 , 上 将 军 居 右 , 言 以 丧 礼 处 之 。 杀 人 之 众 , 以 悲 哀 泣 之 , 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二 章 道 常 无 名 朴 。 虽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宾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而 自 均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 夫 亦 将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譬 道 之 在 天 下 , 犹 川 谷 之 于 江 海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胜 人 者 有 力 , 自 胜 者 强 。知 足 者 富 。强 行 者 有 志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死 而 不 亡 者 寿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四 章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 万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辞 , 功 成 而 不 有 。 衣 养 万 物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于 小 ; 万 物 归 焉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为 大 。 以 其 终 不 自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五 章 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 往 而 不 害 , 安 平 泰 。乐 与 饵 , 过 客 止 。 道 之 出 口 , 淡 乎 其 无 味 , 视 之 不 足 见 , 听 之 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足 既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六 章 将 欲 歙 之 , 必 故 张 之 ; 将 欲 弱 之 , 必 故 强 之 ; 将 欲 废 之 , 必 故 兴 之 ; 将 欲 取 之 , 必 故 与 之 。 是 谓 微 明 。柔 弱 胜 刚 强 。 鱼 不 可 脱 于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七 章 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化 。 化 而 欲 作 , 吾 将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夫 将 不 欲 。 不 欲 以 静 , 天 下 将 自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八 章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十 九 章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一 以 宁 ; 神 得 一 以 灵 ; 谷 得 一 以 生 ; 侯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其 致 之 也 , 谓 天 无 以 清 , 将 恐 裂 ; 地 无 以 宁 , 将 恐 废 ; 神 无 以 灵 , 将 恐 歇 ; 谷 无 以 盈 , 将 恐 竭 ; 万 物 无 以 生 , 将 恐 灭 ; 侯 王 无 以 正 , 将 恐 蹶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 非 乎 。 故 致 誉 无 誉 。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珞 如 石 。 -------------------------------------------------------------------------------- :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 。 无 有 入 无 间 , 吾 是 以 知 无 为 之 有 益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 多 。 得 与 亡 孰 病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亡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长 久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却 走 马 以 粪 。 天 下 无 道 , 戎 马 生 于 郊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户 , 知 天 下 ; 不 窥 牖 , 见 天 道 。 其 出 弥 远 , 其 知 弥 少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见 而 明 , 不 为 而 成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八 章 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 损 之 又 损 , 以 至 于 无 为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夫 何 故 。 以 其 生 之 厚 。 盖 闻 善 摄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军 不 被 甲 兵 ;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 以 其 无 死 地 。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
我们的少年时代购的发给你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chén,通假字“沉”)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tuán)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jiàn),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及之。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