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亲的诗句10首
赞美母亲的诗句10首如下: 1、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____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____李白《豫章行》 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5、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____黄景仁《别老母》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___孟郊《游子吟/迎母漂上作》 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8、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图•其一》 9、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0、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____白居易《母别子》

赞美母亲的古诗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赞美母亲的古诗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翻译: 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 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 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 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 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 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 不能宽慰慈母心。 豫章行 李白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简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千古流传不衰。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送母回乡》 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慈乌夜啼 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 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 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 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 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 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 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 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 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 鸟中之曾参。 谁氏子 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射训狐 (德宗时裴延龄、韦渠牟等用事人争出其门) 韩愈 有鸟夜飞名训狐,矜凶挟狡夸自呼。 乘时阴黑止我屋, 声势慷慨非常粗。 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 聚鬼征妖自朋扇,罢掉栱桷颓墍涂。 慈母抱儿怕入席, 那暇更护鸡窠雏。 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 谁谓停奸计尤剧, 意欲唐突羲和乌。 侵更历漏气弥厉,何由侥幸休须臾。 咨余往射岂得已,候女两眼张睢盱。 枭惊堕梁蛇走窦, 一夫斩颈群雏枯。 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注释】:原题注: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矣。 遣兴 【唐】杜甫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10句赞美母亲的诗句是什么?
10句赞美母亲的诗句是: 1、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2、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3、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4、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5、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6、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7、来时父母知隔生,重着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8、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9、无父何?无母何恃?——赞美母亲的诗句《小雅·蓼莪》 10、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11、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唐代)《游子吟》 1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唐代)《母别子》 14、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孟郊《尧歌(一作舜歌,赏郑氏庄客去妇》 15、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16、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1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小雅·蓼莪》 18、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9、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0、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21、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2、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王昭君《怨词》 23、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4、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25、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2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27、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赞美母亲的诗句
赞美母亲的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3、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慈禧《赠母亲的诗》 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5、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蔡文姬《悲愤诗》 6、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苏轼《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刘向《触龙说赵太后》 8、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雉子斑》 9、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杜甫《锦树行》 10、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11、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刘长卿《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12、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诗经》

赞美母亲的古诗
赞美母亲的古诗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对母亲,一定要从“孝”出发,在古代文人笔下,母亲都是慈祥的,侧面反映出母亲们的伟大。大诗人孟郊《游子吟》中慈母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深深的倾吐着游子对母亲的那一份纯真的爱,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人人皆知,他所刻画出来的母亲形象太经典了。 她对游子的爱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深刻,又道出“自行千里母担忧”的至情至理,情到深处让人泪流满面。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过多首关于母亲的诗,诗中体现出来的情感不一,但母亲的形象依然是我们熟知的慈爱的形象,其中长诗《母别子》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主题上讲的是母亲与孩子离别时候的那种痛心。
对母亲,一定要从“孝”出发,在古代文人笔下,母亲都是慈祥的,侧面反映出母亲们的伟大。大诗人孟郊《游子吟》中慈母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深深的倾吐着游子对母亲的那一份纯真的爱,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人人皆知,他所刻画出来的母亲形象太经典了。 她对游子的爱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深刻,又道出“自行千里母担忧”的至情至理,情到深处让人泪流满面。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过多首关于母亲的诗,诗中体现出来的情感不一,但母亲的形象依然是我们熟知的慈爱的形象,其中长诗《母别子》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主题上讲的是母亲与孩子离别时候的那种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