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小说名著(关于战争的小说名著短篇)

有关战争的名著有哪些?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 《战争与和平》列夫 托尔斯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 《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 《西线无战事》雷马克 《永别了,武器》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有关战争的名著有哪些?

求三部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名著并标明作者

书名 作者 《飘》玛格丽特夫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以二战为背景。勒克莱齐奥是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得主。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
杨阳
求三部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名著并标明作者

描写战争的名著有哪些?

《飘》《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青年近卫军》《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亩雀样炼成的》《魂断蓝桥》《一个人的遭遇》《荷花淀》《铁道游击队》差埋《红岩迅庆早》……
世界最著名的战争名著: 《战争与和平》《火与剑》《飘》《高卢战记》《钢铁镇肆是怎样亮闹炼成的》《御键轿西线无战事》等等 中国的名著 《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等
《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长征的故事》《铁道游击队》《三国演义》《水浒传》……
描写战争的名著有哪些?

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

战争作品: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还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孙犁的《芦花荡》、《荷花淀》《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荷花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 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作家简介: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2.列夫·托尔斯泰 的《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战争与和平》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事件繁杂,结构严重,具有恢弘的气势。作家把他的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中加以描写,时而是豪华优雅的贵族沙龙,时而又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既有青年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又有惨不忍睹的战斗场面。托尔斯泰注重描写人物的复杂性,并从各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所以书中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独具神韵,富有感染力。《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鸿篇巨制,全书共四册,近一百二十万字。现根据原著,并参照同名电影,将原书业华提练出来,浓缩为十万字,供青少年学生阅读。相信广大读者从这浓缩的少年版《战争与和平》中,也能体味到这部伟大作品的些许魅力。回答者:珍珠奶茶的哥哥 - 童生 一级 8-28 21:09《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长达130 多万字,历经7 年艰辛创作,受到列宁很高称赞。小说以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主线,揭露俄国首都彼得堡的宫廷显贵和官僚贵族伐西里为代表的贪婪与卑劣。作品描写的年代跨度长达十多年,人物500 多个,歌颂了民族的英雄品质和坚强性格,多方面反映俄国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各阶级的生活面貌。1805年7 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简介)这是一部制作精致、构思严谨的巨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继承了前苏联在拍摄历史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地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影片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 根据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名著改编拍摄的美国版,论艺术成就虽不及苏联版,但灿灿巨星和好莱坞式叙事手法则更能让本地观众接受这部通俗剧化的208分钟长片。气质高雅的奥黛丽.赫本饰演娜塔莎和文质彬彬的亨利.方达饰演皮埃尔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剧情的焦点。但其他有如八国联军的演员组合却难以忠实地重现拿破仑挥军进攻俄国时的大时代动荡故事,导演金.维多显然大幅度简化了原著的情节和内涵,但战争大场面还是拍得相当认真可观作家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选自艺达的新浪博客喔! 回答者: 九月_流落荣生 | 二级 | 2011-9-17 18:09《飘》《星际屠夫》《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如果说人性中有残忍,那只是政治格局激发出来的。政治路线使人变成非人,失去了亲情和温情。如果你读《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你会发现人在战争中真的很渺小,从来都不是人左右战争,而是战争在左右人《生者与死者》、《日日夜夜》、《丹娘》、《独臂长空》……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 回答者: 山本一江 | 七级 | 2011-9-17 18:36一部《三国演义》可以扫平天下 回答者: 武工队大队长 | 五级 | 2011-9-17 18:43《乱世佳人》《战争与和平》 回答者: yuanwei0227 | 一级 | 2011-9-18 09:58<<何花荡>>,<<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9-18 15:36《三国演义》,《水浒传》 回答者: 1440728467 | 一级 | 2011-9-21 20:03战争作品:《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还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吴承恩的《三国演义》 回答者: 栗梦曈 | 二级 | 2011-9-25 11:11抱歉,由于时间问题,只能给您列下这些书目,请您见谅《西线无战事》《兄弟连》《左传》《孙子兵法》《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地雷阵》《李白成》《东 方》《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红 日》《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洼地上的“战役”》《高山下的花环》《红高梁》《罗摩衍那》《平家物语》《潜伏珍珠港》《伊戈尔远征记》《战争与和平》《恰巴耶夫》《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青年近卫军》《生者与死者》《围 困》《艾凡赫》《罗兰之歌》 《柏林之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 冯德英的《苦菜花》、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 吴强的《红日》、 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吴承恩的《三国演义》...全文 19分享1踩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2020-10-10关于军事的小说全本,免费在线看小说,不用花一分钱,立即下载APP!广告199******112019-11-08 关注
战争作品: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还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吴承恩的《三国演义》
战争作品: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还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吴承恩的《三国演义》
战争作品: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还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冯志的《敌后武工队》1.孙犁的《芦花荡》、《荷花淀》《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荷花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 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 作家简介: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2.列夫·托尔斯泰 的《战争与和平》内容简介:《战争与和平》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事件繁杂,结构严重,具有恢弘的气势。作家把他的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中加以描写,时而是豪华优雅的贵族沙龙,时而又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既有青年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又有惨不忍睹的战斗场面。托尔斯泰注重描写人物的复杂性,并从各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所以书中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独具神韵,富有感染力。《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鸿篇巨制,全书共四册,近一百二十万字。现根据原著,并参照同名电影,将原书业华提练出来,浓缩为十万字,供青少年学生阅读。相信广大读者从这浓缩的少年版《战争与和平》中,也能体味到这部伟大作品的些许魅力。回答者:珍珠奶茶的哥哥 - 童生 一级 8-28 21:09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长达130 多万字,历经7 年艰辛创作,受到列宁很高称赞。小说以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主线,揭露俄国首都彼得堡的宫廷显贵和官僚贵族伐西里为代表的贪婪与卑劣。作品描写的年代跨度长达十多年,人物500 多个,歌颂了民族的英雄品质和坚强性格,多方面反映俄国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各阶级的生活面貌。 1805年7 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简介)这是一部制作精致、构思严谨的巨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继承了前苏联在拍摄历史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地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影片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 根据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名著改编拍摄的美国版,论艺术成就虽不及苏联版,但灿灿巨星和好莱坞式叙事手法则更能让本地观众接受这部通俗剧化的208分钟长片。气质高雅的奥黛丽.赫本饰演娜塔莎和文质彬彬的亨利.方达饰演皮埃尔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剧情的焦点。但其他有如八国联军的演员组合却难以忠实地重现拿破仑挥军进攻俄国时的大时代动荡故事,导演金.维多显然大幅度简化了原著的情节和内涵,但战争大场面还是拍得相当认真可观 作家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选自艺达的新浪博客喔! 回答者: 九月_流落荣生 | 二级 | 2011-9-17 18:09《飘》《星际屠夫》《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如果说人性中有残忍,那只是政治格局激发出来的。政治路线使人变成非人,失去了亲情和温情。如果你读《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你会发现人在战争中真的很渺小,从来都不是人左右战争,而是战争在左右人《生者与死者》、《日日夜夜》、《丹娘》、《独臂长空》……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 回答者: 山本一江 | 七级 | 2011-9-17 18:36一部《三国演义》可以扫平天下 回答者: 武工队大队长 | 五级 | 2011-9-17 18:43《乱世佳人》《战争与和平》 回答者: yuanwei0227 | 一级 | 2011-9-18 09:58<<何花荡>>,<<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9-18 15:36《三国演义》,《水浒传》 回答者: 1440728467 | 一级 | 2011-9-21 20:03战争作品:《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还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的《苦菜花》、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吴承恩的《三国演义》 回答者: 栗梦曈 | 二级 | 2011-9-25 11:11抱歉,由于时间问题,只能给您列下这些书目,请您见谅 《西线无战事》《兄弟连》《左传》《孙子兵法》《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志》《地雷阵》《李白成》《东 方》《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红 日》《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吕梁英雄传》《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洼地上的“战役”》《高山下的花环》《红高梁》《罗摩衍那》《平家物语》《潜伏珍珠港》《伊戈尔远征记》《战争与和平》《恰巴耶夫》《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青年近卫军》《生者与死者》《围 困》《艾凡赫》《罗兰之歌》 《柏林之围》
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

关于战争的古代,现代,中国,外国的名著有什么?

中国部分 《左传》/[春秋]左丘明《孙子兵法》/[战国]孙武《战国策》/[西汉]刘 向《史记》/[西汉]司马迁《资治通鉴》/[宋]司马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 [清]蔡元放《地雷阵》/邵子南《李白成》/姚雪垠《东 方》 /魏巍《烈火金刚》/刘 流《铁道游击队》/刘知侠《红 日》/吴 强《保卫延安》/杜鹏程《林海雪原》/曲 波《吕梁英雄传》/马烽西 戎《敌后武工队》/冯 志《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洼地上的“战役”》/路翎《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红高梁》/莫 言外国部分《罗摩衍那》[印度]蚁垤《平家物语》/[国本]信浓前司行长《潜伏珍珠港》[日本]吉川猛夫《伊戈尔远征记》/[俄]不详《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秦《恰巴耶夫》/[苏联]富尔曼诺夫《铁流》/[苏联]绥拉菲莫维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尼古拉·阿列克谢那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静静的顿河》/[苏联]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青年近卫军》/[苏联]法捷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瓦西里耶夫《生者与死者》[苏联]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围 困》/[苏联]恰科夫斯基《艾凡赫》[英]司各特《罗兰之歌》/[法]图罗尔杜斯《柏林之围》/[法]都德《西线无战事》/[德]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伊利亚特》/[古希腊]荷 马《熙德之歌》/[西班牙]不详《斯巴达克思》/[意]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牛虻》/[爱尔兰]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十字军骑士》/[波兰]显克微支《德里纳河上的桥》/[南斯拉夫]伊沃·安德里奇《最后的莫希干人》/[美]詹姆斯·费尼莫·库柏《第五纵队》/[美]海明威《幼 狮》/[美]欧文·肖《裸者与死者》/[美]诺曼·梅勒《弗兰德公路》[法]克劳德·西蒙快读中外战争文学名著 文章节选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军事文学散文,共十三篇,系统地阐述了大量战略、战术思想,从内容到形式,特色浓重,影响巨大而深远。第一位整理、注释《孙子兵法》的文学家、军事家曹操在《孙子注· 序》中认为“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作者孙武,齐国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子兵法》是孙武入吴前写成的,入吴后继续进行战争实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丰富了兵法知识,又作了些修改。 内容精要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因此,要从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来进行比较,权衡利害。同时,在根据有利条件制定了战争决策后,还要在战场上创造有利的“势” ,以此辅助决策的贯彻实施。“势”也就是根据敌情的变化制定有利的相应措施而形成的一种态势。 用兵作战要求速胜,旷日持久会使军队疲惫而挫伤锐气,硬攻城邑会使战斗力衰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开支不足。不完全知道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知道用兵的好处。要使官兵奋勇杀敌,就要激怒他们;要令其夺取敌人财物,就要奖励他们;同时,对战俘也要善待和利用。战胜敌人会使自己更加强大。 百战百胜不是好中最好的;只有不战而使敌军屈服,才是好中最好的。因此,优秀的军事家是用政治智谋战胜敌人,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孤立敌人,再次是用军事力量征服敌人,最次的是强攻敌人的坚城;须知,攻城是因为不得已。 孙武说胜利是可以预先知道的,但不能蛮干取得。善于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的地位,而不放过足以击败敌人的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总是先造成胜利的条件后才同敌人作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打起来后再侥幸求胜。善于指挥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治,才能掌握必胜不败的决定权。 统帅三军部队,可以使之与敌作战而不至于失败的,这是善于出奇、用正的缘故。战术不过奇正两种,奇正的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的。善于作战的人,所造成的作战态势是险峻的。能够利用有利态势的人,指挥作战可以随心所欲,势不可当。 先到达战地而等待敌人的就安逸,后到达战地而慌忙应战的就疲劳。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出击敌人不能赴援的地方,奔袭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疲劳的,是行进在没有敌人的地方;进攻而必然取胜的,是攻击敌人不能守的地方;防守必定稳固的,是防守敌人不能攻的地方。 孙武说用兵的方法,没有比夺取作战的主动权更困难的了。夺取主动权之所以困难,是要把迂远的进攻路线变作直路,把不利变为有利。用兵作战要根据有利的形势来采取行动,以分散或集中兵力来变换战法。 通晓九变地利的将帅,就是会用兵了。君主的命令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不去机械地执行。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在有利条件下要考虑到不利因素,任务才能完成;在不利条件下要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祸患才能免除。 处置军队、判断敌情应当根据山地、河川、盐碱、沼泽、平原等地理因素,采取不同的策略。地形的辅助是对作战有利的因素。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气象、环境等因素对作战的影响,从敌人的一举一动中来分析敌人的实际状况。兵力不是越多越好,只要不恃勇轻进,能够集中兵力、判断敌情,取胜于敌就很有把握了。此外,战必胜攻必取的军队要懂得用政治教育士兵,用军法整饬部队的道理;同时,将帅和士兵的融洽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 地形是用兵作战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来制定制胜计划,计算地形险隘和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用兵的方法。知道这些方法而去指挥作战的必胜,不知道这些方法而去指挥作战的必败。好的将领同时也懂得体恤士兵,会用兵的人,行动起来而不迷失方向,所采取的措施是变化无穷的。 在不同的地形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战术。用兵作战重在行动迅速,趁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缚住马匹埋起车轮,以防止士兵溃散是不可靠的,要使官兵齐心奋战如同一人,靠的是管理教育的得法,要使强弱都发挥作用,就要合理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军队携起手来如同一个人,这使士兵被置于不得已的境地。将帅是要冷静而深思,严正而有条理的。作战计划的实施,要依据敌情变化而随机应变。用兵作战,主要在于顺着敌人而详察其意图,集中兵力指向敌人一点,虽在千里以外也可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于成大事。……
古:《春秋》 《史记》 《伊利亚特》 今:《冷山》 《英国病人》 中: 《水浒》 外:《丧钟为谁而鸣》
中:《三国演义》(罗贯中) 外:《战争与和平》(俄)(托尔斯泰) 古:《艾凡赫》[英]司各特 今:《永别了,武器》(美)(海明威) 我最爱好的四部战争小说。
三国演义 战争与和平 红笑
平凡的世界
关于战争的古代,现代,中国,外国的名著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