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静心禅语
关于佛家静心禅语(精选145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句子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佛家静心禅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佛家静心禅语 篇1 1、我们现在心里烦恼不清净,就像池塘里的水浑浊不清。为什么会浑浊呢?因为有鱼在游动,把清水搅起来了。心中哪来的烦恼?因为有妄想,没有妄想就没有烦恼。 2、用功就是要把这个真如妙心好好地守着,死活也守着那念清净,慢慢就会起作用,就会发光,就会有神通。 3、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4、一个愿力,一个念力,信心坚固,愿力充足,就不会走错路了。 5、用功靠自己,了生死也靠自己,别人帮不了忙,要自己愿意,要自己警策自己。 6、照顾自己的本来面目,清清楚楚的灵知灵觉,这就是无上密法,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密了。 7、妄想多多的人,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没有妄想的人,连做梦都不做。 8、出家人的境界很高很妙,如果你真的用功开了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法界,山河大地都是如来。 9、一个人没有业障,身心愉快,走到那里都平安无事,业障来了,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障碍重重。 10、年青人要对自己负责任,要立志愿,有志者事竟成,没有志向就没有办法,作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佛家静心禅语 篇2 1.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2.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3.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4.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 5. 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6. 哀哉三界,爱欲为根。根株不拔,莫望生西!莲花国土,永离尘情,此缘能断,彼质斯成。 7.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8. 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 9. 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10. 心外见法即是外,若悟自心,即离生死,即是涅 盘。 11. 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12. 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13.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 14. 非有之有为妙有,非空之空为真空。 15.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着空相,断灭诸法。 16.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17. 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无取无舍,何得有别。 18. 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名为外道。 19. 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 20. 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 佛家静心禅语 篇3 1、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2、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3、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4、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 5、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6、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7、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8、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 9、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 10、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 11、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12、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13、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1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15、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 佛家静心禅语 篇4 1、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2、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 3、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4、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 5、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 6、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7、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 8、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 9、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10、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佛家静心禅语 篇5 1、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岁月里的歌,学会淡泊,学会变通,把那些不快乐,隐入寻常,简单的幸福着,做一个本真的自我。感悟心灵的那份淡然,盈握一份懂得,坦然并快乐着,不去计较,月圆还是月缺。面对生活,挥洒泼墨,妙笔花盛开,活出自己的精彩,无人可替代! 2、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生活中的固执,给人生制造着负担,产生着偏离,增加着人生的沉重,这世间尘嚣纷扰,更需要内心的清澈与看破,那些曾经锥心的烦恼,也不过风迹月影。活过去,人生也就成了一份恍然大悟。 4、禅是禅非: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相聚就是离别的序幕,而离别就是相遇的本初。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看淡、看开、看透一些,不牵挂不计较;一切都会慢慢变好。过去的就别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经过去,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5、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难堪,有多无奈,有多苦涩,都过去了,不会再来,也无法更改。就让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远远地带走吧,而今天,我要收拾心情,重新出发! 6、生活是一种心态,人心如江河,走在不同路上,有不同的境遇,或悲或喜,或富裕或贫穷,我们都应该以微笑面对,因为这一路所遇到的将是你探索人生的结果,也将是你的领悟,也是你的一种缘——种种因果,皆是缘。 7、回忆本来非常美好的,只要你能让过去的都很快过去。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8、人世沧桑,要为自己留一点空白,留一段风轻云淡的寂寞。寂寞可以让一个人脆弱,也可以使一个人坚强;寂寞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懂得领悟寂寞的人,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独特景致。寂寞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寂寞中创造成功、酿造幸福。只有在寂寞面前坦然以对,才能在命运面前谈笑风生。 9、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接受残缺。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并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颗宽容的心,坦然接纳无法改变的现实。修行,就是拓宽心胸、清净心地、开拓眼界。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10、或许,人生真的需要一点点禅悟,那种禅悟叫难得糊涂;或许,生命真的需要一点点超脱,那种超脱叫笑傲淡泊。人生,放不下的是感情,过不去的是心情;生命,最可怕的黑暗不是环境,而是心境。给自己一份真实,潇潇洒洒浅浅含笑;给自己一份坦荡,哭也纯真笑也开心。或许,人生有时候真的需要一个“悟”字;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善待生活,就是善待自己。 11、恒唯法师:生活里无论我们的心态怎么样,这个世界好像并不在乎,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感觉,有时候祈求上苍,留给我们的只是蓝天流云,人活一场后来才明白,祈求神灵,最后不如寻找自己内心的安宁。 12、如果日夜为欲望奔走,就会耗失健康;如果成为古物痴,就会忘却有情世界的珍贵。好好吃一顿饭、欢喜喝一杯茶,一日喜乐无恼、一夜安眠无梦,价值多少?“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百花丛里是“有情”,片叶不沾身是“觉悟”。 13、人活一世,其实吃苦没什么不好的,其成长的过程是复杂又充满乐趣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尽人意,更无法维护一个尽善尽美,也无法给缘起缘灭一个合理的解释,既然都做不到,那就要给生命一个浅释,还心灵一份淡泊。 14、恒庄法师:烦恼不休皆因气,好似人心不如古。几两闲话恨入骨,半句误会到白头。烦恼不忧,恨气不见,不和烦恼对垒,不见无缘仇恨。多一次原谅人,就多造一次福。把心量放大,天宽阔,海悠远,量大福广 15、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6、佛陀说:“没有人能给我们痛苦,只有自己给自己痛苦。”又说:“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快乐的人,好比一个乞丐向人乞讨,很痛苦。”因为快乐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靠自己解脱、自己超越一切顺逆的境界,放下所有的执着烦恼,如此才可以得到快乐。 17、佛教微博经典:过去已成云烟,别蜷缩于曾经的阴影,心仪的风景都在前面;坚持心中专注的,摒弃与已无关的,潜心笃行,在孤寂里静待花开;学会谋人与做事,善于思考与总结,懂得负责与担当;胜不窃狂,挫不言败,不轻犯险,不易冒进,不松懈,不停顿,困苦都在脚下,未来终是美丽。 18、当一个人的心真能沉淀下来、安静下来、纯净起来的时候,便会觉得天空格外蔚蓝、阳光格外明媚;便会感悟到拥有生命的美丽与快乐;便会觉悟出明天、未来的光明灿烂;便会拥有一颗唯美、善良、健康的心灵!当一个人能摒弃外物的诱惑,回归本我的空明静寂、感悟出人世间美与善的存在时,快乐与幸福的感觉便会悄然而至,萦绕心间! 19、恒静法师:世上本没有不平事,而是我们那颗善变的心失去了平衡。再遇烦恼,仰望晴空,蓝天白云留不住,乌云密布终消散,低低头缓口气宽宽心,在路上前行是最本性的选择。 20、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21、不管衣橱里衣服有多少,最爱穿的就是那几件。不管生活中朋友有多少,最能聊得来的就是那几个。所以人变得成熟,无非就是明白哪些是最爱,然后开始删减。无限制占有,恰恰是不了解自己的表现。学会极简的生活,往往才是抓住了生活的重点。简约,就是极致。——成长是做加法,成熟是做减法。 2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23、佛在心中莫外求,浅显自然游。天籁破解千重雾,空谷闲云万载流。尘世忙碌日取汗,独处静心月照楼。悟得随缘是妙谛,抛尽妄执乐相酬。 24、恒愚法师:凡事多一些体谅,以后就少许多后悔;我们的悲哀,不在于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陷在曾经的记忆中,对一些人耿耿于怀,对一些事斤斤计较。人生一辈子,有时想想,还真是除了生死,什么都是闲事。 25、真正的智慧不是忍辱负重,而是无辱可忍。治疗嗔毒,最重要的是一个定字,培养自己内心的专注和耐力,所谓不为所动,辱骂声中易成佛。忍字头上一把刀,心上有刀,迟早伤人伤己。心中有忍即有怒,心中无怒何须忍。所以,制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怒。要做到这一点,一要有博大的宽容心,二要靠深厚的慈悲心。 佛家静心禅语 篇6 1、业障深重的人,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3、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的人。 4、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5、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6、佛陀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善恶还是要自己去选择,生命还是要自己去掌握。 7、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8、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9、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0、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1、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2、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13、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种惩罚。 14、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15、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16、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17、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争吵,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18、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19、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20、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1、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22、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23、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24、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5、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以后,那样是你的。 26、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27、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28、人家怕你,并不是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种辱。 29、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子比较好过。你要是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0、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32、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33、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34、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5、永远不要浪费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36、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37、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8、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39、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40、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41、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42、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43、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44、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45、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佛家静心禅语 篇7 一、当你决定放下时,你不会失去什么,唯一会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烦恼。 二、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正狂热追求的,并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迁就了别人或社会;也许,你正为之苦恼,肝肠寸断的,未必是你真正想爱或该爱的,只是一时的不甘心。坐下来,静赏花开水流,心静了,自然就看清了。笑看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喜悦;静赏花落,是一份随缘的自在。 三、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对自我的保护。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 四、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别人也没有这些义务。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延参法师 五、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的。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的。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住在缘分的尽头。何必太执着,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六、世间不如意是常有之事,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你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人活一世,也就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七、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八、有些事情你越是拼命去抓住它,你受到的伤害就越多,倒不如及时放开双手,随它去。 九、做人,无论对金钱,名利,还是感情,总之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能过于执着。保有一份平常心是人生的高境界。凡事不要太执着,要懂得释放自己,最重要的是每一天过得快乐开心。太过执着,一定会变得太计较得失,太在意结局,从而把自己逼向人生的死角。 十、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活得太累,别忙的太疲惫。 十一、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 十二、人生不易,不要笑话别人。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再风光的人,背后也有寒凉苦楚;再幸福的人,内心也有无奈难处。谁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于笑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最穷无非讨饭,不死总会出头。谁的人生十全十美,谁的生活没有薄凉,谁敢保证一直都人生得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十三、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十四、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十五、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十六、人在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什么都还有机会,殊不知其实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 十七、有时不快乐,是因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感觉,一句非议,一件小事,都在内心耿耿于怀,让外界控制了自己的心情。多数时候,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他或许早就忘了,我们却还在自我折磨着。活着已然不易,一路颠簸而来,大可不必屡屡跳下别人无心设置的陷阱。多活一点给自己看吧,很多人事与你毫不相干。 十八、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包容,就有多少欢乐。心若贪着,念念维系;心若淡泊,清新洒脱。 十九、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二十、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拿得起的人,处处都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都是疏忽。放得下的人,处处都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都是迷途。想得开的人,处处都是春天;想不开的人,处处都是凋枯。做何人,在自己;小自我,大天地。 ;

佛家静心禅语经典
佛家静心禅语经典 “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静心,是佛家参悟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以下是佛家静心禅语经典,欢迎阅览! 佛家静心禅语经典【1】 1、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2、万法唯心。 3、众生皆平等。 4、祸往者福来。 5、宁静而致远。 6、一刹便是永恒。 7、善恶一念之间。 8、有其因,必有其果。 9、随心、随缘、随性。 10、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1、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12、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13、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14、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15、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6、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7、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8、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9、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0、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2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2、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23、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24、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25、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6、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佛家静心禅语经典【2】 1.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2.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3.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4.佛家禅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5.佛家禅语: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6.佛家禅语: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7.佛家禅语: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大道,便自己滚下去,结果受尽践踏与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8.佛家禅语: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9.佛家禅语: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10.佛家禅语: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1.佛家禅语: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 12.佛家禅语:园子里有朵很美的花,烧火僧把它移植到花盆里放在房间里,没想到,几天后,花死了。禅师:有些东西因为想得到才会失去。 13.佛家禅语:日休禅师: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迷惑,活在明天的等待,只有活在今天最踏实。今天便是每分钟,如全做好,人生就美妙。 14.佛家禅语:白松:我质地优良可做屋顶可造船,你呢?荆棘:一想到劈你的斧头,恐怕你还是愿做荆棘吧。禅师评:平淡无奇的生活没痛苦。 15.佛家禅语:哲学家:不用语言能告诉我真理吗?佛陀沉默。哲学家:你的慈悲使我进入了真理之道。佛陀:好马在鞭子的影子下也能跑. 16.佛家禅语:巨浪滔天,坐船的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市,心也要超然事外。 17.佛家禅语:石头:我该找个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做妻子?佛:能让你感到生活充实,让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18.佛家禅语:禅师在白板上点个黑点,问徒弟:这是什么?徒弟们异口同声:一个黑点。禅师笑了:只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没看到? 19.佛家禅语:拴小船的木桩对小船道:哈!怎么样?你失去了自由。小船:你也失去了自由。禅师:一心想拴住别人的人,自己也被拴住了。 20.佛家禅语:佛问:生命在几间?僧:数日间。佛复问一僧,答:饭食间。佛又问一僧,此僧答:生命在呼吸间。佛:善哉,这才是生命。 21.佛家禅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22.佛家禅语:一碗浑浊的水,老摇它,水便总是浑浊,把它放到器皿里不动,沙尘便能沉底,可见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驱烦恼的初步功夫。 23.佛家禅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惟有宽容大度,才能庄严菩提;惟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24.佛家禅语: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25.佛家禅语: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如果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为乌有。 26.佛家禅语:经常地不肯妥协,不满于现状,舍了这个,下一个可能更差,过多的欲求往往使你失去眼前的幸福,有时应学会迁就。 27.佛家禅语:禅诗-《行看流水坐看云》:闲居无事可评论,一柱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了庵清欲。 28.佛家禅语: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29.佛家禅语: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30.佛家禅语: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31.佛家禅语: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32.佛家禅语: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恬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33.佛家禅语:问大珠禅师:多么大算大?答:无边际。又问:多么小算小,答:看不见。问:大无边际,小至不见,究竟何处是?禅师反问:何处不是呢? 34.佛家禅语:一休禅师将老师的茶杯打破了。他问老师:人为什么一定要死?老师答:世间一切有生就有死。一休说: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35.佛家禅语: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家有一片石,时坐,时卧,欲镌做佛,可否?禅师答:可。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36.佛家禅语:敞蓬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杨树: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禅师:灾难多由自己造成 37.佛家禅语:禅师把盐撒入水杯,水咸得发苦,更多的盐撒入湖,湖水仍纯净甜美。曰:痛苦是盐,容器决定咸淡,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38.佛家禅语:一教授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继续。教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

佛家静心养气的经典人生禅语
当感到人生不顺的时候怎么办呢?一些有关人生的佛家禅语也许能够给出答案。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佛家静心养气的经典人生禅语,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佛家静心养气的经典人生禅语摘抄1. 聪明的人从积聚小善开始,春夏秋冬,持之以恒,最终因功德圆满而整个人充满福德。 2. 问:何者是佛,何者是法?二祖慧可答: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不二。法和佛本无两样,只是人们执着,才硬加区别 3.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吉祥经》释:布施是美德,帮助亲友,行为无污点,才是最大的吉祥。) 4. 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了解无常的真谛。 5. 佛经是佛的言论,禅是佛的心性,二者宗旨是一致的,如果执著于文字,寻言逐句,不知道自心便是佛性,终究不能悟道。 6. 问:我今将一切思想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这个是佛性否?答:非佛性,都是见闻觉知脑筋的作用。 7. 不必与小人结冤仇,小人自有其冤家对头;不必向君子谄媚,君子不会碍于个人情分而给你什么恩惠。 8. 平常心是道。(《传灯录》释义:平常心没有造作,没有是非,没有取舍,没有断常,也没有凡盛,是道之所在。) 9.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五灯会元》释:只要明白身心一切皆空,这样的人与佛有什么不同呢?能彻悟自性便成佛。) 10. 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11. 求教者问药山禅师:怎样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药山:任由外境来去,有什么关系?求教者:不会。药山:什么外境使你迷惑? 12. 日休禅师:人该活在进步中。徒弟:何谓进步?日休回答: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天天好一点,就是进步。 13.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景德传灯录》释:骏马只要抽上一鞭,就能远行千里;有悟性的人只要对他说一个字便可豁然贯通。) 14. 禅师同弟子外出,见一犬嫌骡子拉车慢,在旁吠叫,被骡子一脚踢开。禅师:不要自以为是,做超越自己范围的事,会招人厌。 15. :去除杂念,心静如水,人的天性便会出现。不求得心的平静,却一味追寻人的天性,那就像拨开波浪而去捞水中的月亮一样。 16. 黎明的到来不是因为钟鼓的鸣响,月亮的辉照不是为了照亮路径。大自然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处处皆是佛法。 17. 禅师把盐撒入水杯,水咸得发苦,更多的盐撒入湖,湖水仍纯净甜美。曰:痛苦是盐,容器决定咸淡,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18. 佛经是佛的言论,禅是佛的心性,二者宗旨是一致的,如果执著于文字,寻言逐句,不知道自心便是佛性,终究不能悟道。 19. 野狗常来寺院驮供品,有次误将鸡血石当鸡蛋一口吞下,片刻就肚疼起来。禅师:不能凭直觉认识事物,否则会陷入困境。 20. 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景德传灯录》释:镜子明澈,映出影像千姿百态;心地澄清,成就众生的法力就千变万化。) 21. 欲杜绝*佞之徒的跋扈,须为其留条去路,若其无逃遁之处,便如堵塞鼠穴,老鼠无去路会将所有重要器物咬碎,灾害更大。 22. 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23. 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 24. 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 25. 人只有空去内心的不洁,以爱心拥抱世界,世界才会拥抱他;人只有以慈悲心对待万物,减少生命内耗,才能健康发展。佛家静心养气的经典人生禅语分享1. 巨浪滔天,坐船的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市,心也要超然事外。 2. 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3. 如过蛊毒之乡,水也不得沾著一滴。(《五灯会元》。释:要保持心的清净须严格约束自己,好比途经蛊毒之地,一滴水也不沾。) 4. 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5. 一教授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继续。教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6.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7. 禅师牵驴云游,突然驴滑向悬崖,禅师紧抓驴尾,可驴拼命挣扎,禅师只好放开:让你得胜吧!禅师叹:事事争胜好斗好吗? 8. 一休禅师将老师的茶杯打破了。他问老师:人为什么一定要死?老师答:世间一切有生就有死。一休说:你的茶杯死期到了! 9. 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10. 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家有一片石,时坐,时卧,欲镌做佛,可否?禅师答:可。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无非是一片心。 11.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1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3.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4.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5.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佛家静心养气的经典人生禅语集锦1.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3.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4.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6.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7.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8.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9. 问神山僧密禅师:请说生死之事。禅师问:你什么时候死过?答:不曾。禅师曰:既不曾,那只有亲自死一回方知生死之事 10. 贼偷东西,掏面包给狗,狗却咬住他的腿。贼:给你面包,咋还咬我?狗说:正因你想收买我,我才判断出你是坏蛋!禅师:智者明辨是非。 看了佛家静心养气的经典人生禅语的人还看: 1. 佛教经典静心禅语语录 2. 使人静心的佛教经典禅语语录 3. 佛家经典静心语录 4. 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子 5.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100句 6. 佛家静心经典语录大全

佛家最让人静心的语录
佛家最让人静心的语录 1、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八大人觉经》 2、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3、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5、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佛说十善业道经》 6、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8、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 恚 、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9、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佛说十善业道经》 10、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 恚 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11、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2、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3、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14、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5、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17、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8、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9、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20、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21、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22、佛法是不二之法。 23、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4、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25、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27、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2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9、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30、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3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2、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3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34、下下人有上上智。 3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6、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37、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38、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39、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40、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 41、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42、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43、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44、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45、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46、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 澹 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47、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 48、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49、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50、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51、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52、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53、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54、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55、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56、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 57、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58、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59、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 闇 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60、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61、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62、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63、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64、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65、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66、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 67、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68、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69、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70、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71、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72、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73、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74、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75、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76、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佛家静心禅语
佛家静心禅语100句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一起来欣赏佛家静心禅语100句吧! 佛家静心禅语 篇1 1. 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只求高兴就好!希望你多念一声佛,少一分烦恼!天天快乐! 2. 只要是醒着,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着这种慈悲的胸怀。 3.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4.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5.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6. 凛冽的清风和温暖的阳光同在!愿慈悲的法流滋润您的未来,愿智慧的光明照耀您的身心!愿您新年里成就智慧般若,六时吉祥! 7.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8.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9.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0.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1. 年又一年,风风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落日起。母亲的厚爱渗入我的心底。在这新春之际,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祝母亲安康长寿,欢欣无比。 12. 1、愿佛光注照全家,祈如意伴您永远!新年快乐! 13. 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14.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5. 暗恋很美丽,暗恋也很心虚。因为暗恋啊,像是完全没有打算绽放的花,没有人会通知她,哪一天会是她的花季。——蔡康永 16.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7.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8.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19. 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20. 时间总会过去的。 21.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佛家静心禅语 篇2 1. 人既生亦死。 2. 一柱清香绕幡幢,一声謦鸣降灵光,一曲梵唱吟如意,一句弥陀皆吉祥,一生平安常欢乐,一切顺随身健康,一则短信意难尽,一片挚诚跃指上。 3.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4.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5. 世界变迁不已,并非是常久不变的。 6.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7.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8.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9.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10. 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颂;集旃檀之凝香,曼陀之雅华,智慧无量,身心自在。 11.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佛说十善业道经》 12.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3.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4. 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 15. 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16. 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17.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 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真言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祝福您六时吉祥,身心安乐,法喜充满! 19.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20.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盘寂静,是三是法印。——源自:《莲花面经》 21. 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佛家静心禅语 篇3 1.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2.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3. 或毁他节行。而妻女酬偿。或污彼声名。而子孙受报。绝嗣之坟墓,无非轻薄狂生;妓女之祖宗,尽是贪花浪子。当富则玉楼削籍。应贵则金榜除名。笞杖徒流大辟。生遭五等之诛。地狱饿鬼畜生。没受三途之罪。从前恩爱。到此成空。 4.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龚自珍《浪淘沙》 5.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6. 愿清香的檀香味带走你一天的疲倦,愿清晰的戒定慧增添你无限的清净,愿幽雅的佛乐为你祈祷,愿观世音菩萨永恒在你心间,保你身体健康,法喜充满,新年吉祥! 7. 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着。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8.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选自《葬花吟》 9. 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佛家静心禅语 篇4 1.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2.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4.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5.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6.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7.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8.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9.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0.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佛家静心禅语 篇5 1.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3.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7.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8.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9.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0.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1.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2.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3.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14.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5. 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6.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7.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8.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9.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20.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21.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2.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3.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4.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25.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家静心禅语 篇6 1.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2.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4.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5.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6.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7.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8.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9.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10.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1.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12.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13.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4.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5.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