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300首精选(唐诗三百首300首大全)

唐诗300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是仿《诗经》三百篇(共311篇)之作,从前是家弦户诵的儿童诗教启蒙书,所以比较浅显,读者容易接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该书的编者是孙洙,别号蘅堂退士,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进士。孙洙编选唐诗,是依据沈德潜(1673年—1769年)的《唐诗别裁》及王士祯(1634年—1711年)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为主,杂以其他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的题材广泛,反映唐代的政治矛盾、边塞军事、宫闺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沈、隐逸生活等。但《唐诗三百首》也有一些遗珠之憾,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白居易《新乐府》以及皮日休等人的作品,未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其中以陈婉俊的补注较为简明。朱自清著有《唐诗三百首读法指导大概》一文,近人金性尧根据《唐诗三百首》重新加注。
《唐诗三百首》是苏州人蘅塘退士孙洙于乾隆年间编纂的一本很不错的唐诗精选本,数百年来养育了不少诗人。至今尚为人所喜爱。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唐诗三百首 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907)289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唐诗300首

唐诗三百首有哪些

部分唐诗三百首诗词汇总如下 001 感遇其一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感遇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003. 感遇其三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004. 感遇其四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005.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006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007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008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009 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010 佳人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大多数学过的故古诗都出自唐诗人咯白首,比如出赛等
唐诗三百首有哪些

唐诗三百首必背的古诗

唐诗三百首必背诗词汇总如下 001 感遇其一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感遇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003. 感遇其三张九龄 幽人归独卧, 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 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 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诚? 004. 感遇其四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005.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 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 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 陶然共忘机。 006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007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008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009 赠卫八处士杜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010 佳人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 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 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 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 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 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唐诗三百首》一书,总共才收录了三百首唐诗,对于一个热爱唐诗的人来说,背个三,二百首唐诗,不是太困难的事。再说《唐诗三百首》一书所收录的三百首唐诗,都是唐代顶级诗人的代表作,是所有唐诗中各种形式唐诗中的精华,有古诗,律诗,绝句,叙事诗等,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从五万余首唐诗中,精选出来的,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即就全部背不下来,只需别人提高头,就能淌淌如流水的背下去,对于一个热爱唐诗的你来说,都是"助莫大焉",古人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 建议下面这些诗最好熟读成诵,举例: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将进酒·君不见 唐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3、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春望 唐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江雪 唐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芙蓉楼送辛渐 唐 ·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静夜思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黄鹤楼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登鹳雀楼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 ·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诗三百首必背的古诗

唐诗300首?

唐诗300首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诗三百首》是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编者:蘅塘退士。 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 其中杜甫诗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唐诗300首?

唐诗大全300首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卓越代表。唐诗卷帙浩繁,一般人自然无法也无必要全部览阅。编选唐诗者自唐人元结《箧中集》始,历来已逾百家,著名的如王渔洋《唐贤三昧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等。但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无疑还是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300首》。 选诗是最需学识、见识和胆识的学问。没有高明的鉴赏眼光和鉴识水平的选本,必然不会为人所接受,更不会广泛流传。那么,《唐诗300首》之所以成功,原因何在呢?对于这个问题,论者往往从《唐诗300首·蘅塘退士原序》考察,认为《唐诗300首》的成功主要在于其通俗性。诚然,通俗是该选本特色之一,也是为广大群众接受而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但仅此一点,显然有失偏颇,也低估了孙洙对唐诗的鉴识水平。我们不妨从《唐诗300首》中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列一个简表,从中我们便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孙洙的选编原则和标准,体会他对唐诗的精到见识和深刻认识。 《唐诗300首》共选诗人77家、诗作313首。从诗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看,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士子布衣乃至僧侣娼妓,都有一席之位,反映出编选者比较博大而公正的心胸。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孙洙在此表现出他独到的见识,所选的都是艺术性比较高的作品。艺术水准的高低,是他编选的最重要的尺度,并不因诗人的身份和名气而决定其是否入选。王之涣在《全唐诗》中仅存诗6首,而《登鹳雀楼》、《凉州词》两首入选《唐诗300首》;金昌绪在《全唐诗》中仅一首《春怨》,也入选《唐诗300首》;杜秋娘《金缕衣》亦入选《唐诗300首》。《唐诗300首》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诗体完备。编选者就是从诗体角度对诗进行抉择的。我们已经发现,各种诗体本身有内在的规律,对内容的表达很有影响。诗人的精神气质、由精神气质而形成和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诗的内容、题材,都与诗体有很大的关系。在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孙洙特别注重选诗的多少与诗人所擅长的诗体的最高成就相契合。 各诗体均擅长的诗人有孟浩然、王维、岑参、李白、杜甫、韦应物、白居易、柳宗元、李商隐诸人。他们都是大家、大手笔,所以各体均擅长。 律诗写得最好的是杜甫,在所选39首诗中,律诗占了23首。另一擅长律诗的诗人是李商隐。而李白则擅长古风,其古风所选数目在编选总数中占一半强。另外,陈子昂只选七古一首,韩愈只选七古4首。这三人的性格中都有豪侠、慷慨激昂、正气浩然的特征,他们需要自由地悲歌和高歌,而古风这种诗体便较能表现这种性格,所以他们的创作以古风的成就较高。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故长律诗。他是戴脚镣跳舞的人,尊儒崇王,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发挥,所以在有较大束缚的律诗上用功最深,在束缚下推陈出新、精益求精,故律诗最契合其性格和精神。这种诗体和风格的关系孙洙已经注意到了。 从语言形式上看,王维的29首诗中五言诗占了19首,反映出他较擅长五言诗;而孟浩然入选的15首诗中仅一首非五言诗,说明他对五言诗的造诣特别精深。而李颀则相反,所选7首诗均为七言诗,反映他特别擅长七言诗体。这些都是为他们的创作成就所证明的了。 再说乐府诗。《唐诗300首》中乐府诗最多的是李白,成就也很高。而白居易虽然倡导“新乐府”运动,并亲身实践创作了大量乐府诗,但成就并不很高,所以白居易的乐府诗没有一首入选。而白居易声誉最巨的两首七言古诗《长恨歌》、《琵琶行》全都入选,从而使他成为77位入选诗人中字数最多的一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洙对唐诗确有精到见解。 从时代看,盛唐诗人个个擅古风,中唐渐渐减少;而到晚唐,古风已极为衰微、几近无存。相反的是绝句的命运:盛唐较少,中唐渐渐增加,到晚唐则蔚为大观了。这和时代的特征是暗相契合的。盛唐气象宏大,人人都希望建功立业,个个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自由地表达胸襟,所以诗人们自觉地选择了古风这一诗体,因为只有古风最能顺畅地表达他们的精神和气概。而到了晚唐,情况大为改观,生活日趋庸俗、追求逸乐,所以精致的绝句便大派用场,成为时尚所趋。 从纵的方面看,古诗入选最多的是李白、杜甫,次为王维、韦应物;五律以杜甫为最,次则王维、孟浩然;七律除杜甫外,则以李商隐独占鳌头;五绝王维最好,七律则以杜牧、李商隐为佳。这些在上表中均一目了然。可以说孙洙对诗人擅长的诗体有很深体会,他的编选基本上是和诗人的实际情况相符的。 孙洙的编选原则是从纯艺术的角度,注重诗歌的形式和音律特征,再联系于此相关的内容,精选其“脍灸人口之作”中“其尤要者”,都是些晶莹圆润的珠玉汇录而成。从内容和风格上看,300余首唐诗题材多样、情感殊异、风格不一。有诗画交融、恬美静谧的田园山水诗;有气象雄阔、浪漫瑰奇的边塞诗;有像《长恨歌》、《琵琶行》之类的宏篇巨构;也有“红豆生南国”之类的精致婉转的小诗;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沉郁雄浑的慷慨悲歌;亦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轻快有趣的喃喃情语……如此等等,各种题材、各种情感的诗作都汇入其中。 当然,《唐诗300首》不选排律,而排律中并非无佳构,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便是;而不选李贺诗,亦颇令人费解,至少李贺在唐诗人中亦自成一家。这些问题是可以商榷的。 《辛卯年思嘉兴粽子作》是站长拙作,请勿混淆。 孙洙生活的时代(清乾隆年间,《唐诗300首》于1764年编定),正是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等诗论一统文坛的时候。而孙洙能打破各家之说,不拘一格、博采众长、荟萃菁华,不能不令人佩服。或许这也正是《唐诗300首》在此后200余年深受欢迎的生命力之所在吧。 《唐诗300首》原序: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通,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于三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其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儿飞翔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唐僧师徒任务管理器
唐诗大全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