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 秋 原文
原文: 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 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实际,我两年来的心情与秋最容易调和而融合。这情形与从前不同。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与燕子。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我曾经名自己的寓居为"小杨柳屋",曾经画了许多杨柳燕子的画,又曾经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象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 而在其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条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这狂喜又立刻变成焦虑,似乎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 我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等句,曾经真心地感动。以为古人都太息一春的虚度。前车可鉴!到我手里决不放它空过了。最是逢到了古人惋惜最深的寒食清明,我心中的焦灼便更甚。那一天我总想有一种足以充分酬偿这佳节的举行。 出处:出自现代作家丰子恺 的《秋》。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 和翻译家。 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 丰子恺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他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子恺
乌篷船 一条曲曲折折,蜿蜿蜒蜒的西江在粤中大地上延伸,流淌。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哺育着江两岸的普通人家。我是一个普通人家里的孩子,那汪清莹,碧绿的江水,自我能记事的那天起便是那么迅速的,静静的走进了我的记忆,流入我的生命,使我的一生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和许多沿江居住的普通一样,我家的日子并不宽裕,父亲读的书不多,且无一技之长,到城里打工,不久便发觉呆不下去,只好返回家,秉承祖辈打鱼的旧业,去勉强完成一个男人养家糊口的责任与义务。为了使家里人能生活的好,父亲总是很勤劳的捕鱼。每天清晨,他便拿着鱼网,带着鱼筐,步向那汪西江水,开始他一天的工作,撒网,收网,然后把捕获的鱼倒入筐中,就这样,折腾一天,父亲总能得到好的收获,那进我和小妹都很小,帮不上忙,只能呆呆地趴在窗台上,看父亲在江上捕鱼的背影。见父亲满载而归时,我们便从屋里跑出,企图以我们微弱的力量帮父亲提鱼,每到这时,父亲那被江风和岁月不断雕塑而布满苍桑的面孔会浮起一丝丝欣慰的笑容,但又略带紧张的说:小心,不要把鱼筐弄翻了。此时,母亲已把鱼网晒开走了回来,微笑着从我们手里拿过鱼筐,并说:儍孩子,别添乱。晚上,我们一家便围在一起,把大小不同的鱼分开,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拿着鱼到集市卖,挣得家用,而父亲便又拿起那鱼网,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在那段年月里,我们一家虽然过着并不富裕的日子,但我们的生活却时时刻刻都洋溢着令人心醉的温馨亲情和知足常乐。日子就这样,如西江水般静静流淌,后来,我和小妹都上学了,面对徒然增加的教育开支,父亲只好咬咬牙,更加起早摸黑的捕鱼,而此刻,长年的劳苦,终于将母亲本来很健硕的身体拖跨,更糟糕的是,父亲最近捕的鱼也越来越少,原来他一向只在岸边捕鱼,范围有限,多年来,近似无休止的捕获,在岸边生活的鱼基本上都捞上岸了,村里人一直在劝父亲要有一只船,但由于家里积蓄不多,父亲都拒绝了,而这一下子,我和小妹的学费、母亲体弱我多病的医疗及家庭的日常开支,一切与钱挂上钩的问题接踵而来,冲击着这个本来就已经脆弱的家庭,而我们一家原来幸福的生活也掀起了波澜,变得难以平静此刻,父亲一语不说,呆坐在一边,默默的吸着他的旱烟,以前他并无这一习惯,也许生活的太多无奈,使他只能靠在阵阵烟圈中寻求安慰和解脱,就这样,沉默了许久,父亲最后还是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有一只船,我要有一只船——。第二天,父亲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跑到城里,买了一些木材和几块乌篷。回到家后,自己凭着经验并和几个村里的大叔,叮叮咛咛的在家里后院忙了起来,一个星期后,一只新亮的乌篷船便在我家诞生了。由乌篷船下水的那一天起,它便走进了我们家的生活,乌篷船真是我们家的福星,在它的帮助下,父亲可捕鱼的范围延伸到了西江的任一个角落,从此,父亲的捕鱼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捕得大鱼的数目比只在岸边捕获的日子里的每一天都要多,于是我们家就凭着父亲捕得鱼所换来的钱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家里的生活也有了一丝改善,我和小妹换上了梦寐以求的新衣,母亲虚弱的身体也有了好转,而我们些刻便更珍惜乌篷船及它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然而,现实始终是命运的捉弄者,我一生也无法忘记那个把我们一家所期待的一切支离破碎的沉沉黑夜.那晚与平常一样,父亲打完鱼回家,我们把鱼放置好后,早早的睡觉了.可是到了深夜,忽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接着是倾盆大雨,一场毫无征兆的暴风雨,悄然来临,以其强大的力量震撼着西江及其两岸,父亲此刻,忽然从床上爬起,用近似嘶哑的声音叫喊:船,船还系在江岸,洪……洪水一冲就没有了。外面狂风咆哮,雷电交加,在屋内的父亲更像发疯似的要向外面冲,把船拖回家,我和小妹用尽全身的力气死死抱住父亲,哭着喊:爸爸,不要啊,如果你现在出去,你会……。身体尝未完全恢复的母亲也勉强从床上爬起,拉着父亲的手,说:孩子他爸,不要出去了,随它吧。父亲看着我们三个,最后还是逐渐平静下来,也许他已经意识到,我们家需要乌篷船,但更需要他,那夜,我们都没有睡,只是在为独自与暴风雨斗争的乌篷船默默祈祷。第二天,风雨平息了,父亲急忙走出门,极目一望,一夜的雨水使西江的水位涨了许多,比原来更壮阔,而在系着船的地方,乌篷船早已消失踪,或许昨夜的滚滚洪流像发狂的野兽一般,早将乌篷船撕得粉碎,而父亲却不死心,沿江寻找,终于在下游的不远处的岸边,发现搁浅着几块断残的木板和片片破碎的乌篷,在西江冷水轻轻的拍打下显得格外苍凉,可怜的乌篷船,终究敌不过暴风雨,在自然与生活面前败下阵来,带着家人的无限的希望却无能为力,也许它负载的太多,太累了,终于带着还未完成的使命早早地倒下了,重回大地的怀抱。父亲见此,写满苍桑的面孔浮起阵阵难言的伤痛,久久的呆在那里,一时竞不知所措。从此,父亲再也没有做乌篷船,他害怕再失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无奈。 但我们家是永远不会忘记那只乌篷船的,它曾经是多么有力的促进我们家生活的改善,见证着一个普通的家庭为改变生活的一段充满泪水,苦愁和乐悲的岁月足迹,及其所做的一切。
乌篷船 一条曲曲折折,蜿蜿蜒蜒的西江在粤中大地上延伸,流淌。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哺育着江两岸的普通人家。我是一个普通人家里的孩子,那汪清莹,碧绿的江水,自我能记事的那天起便是那么迅速的,静静的走进了我的记忆,流入我的生命,使我的一生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和许多沿江居住的普通一样,我家的日子并不宽裕,父亲读的书不多,且无一技之长,到城里打工,不久便发觉呆不下去,只好返回家,秉承祖辈打鱼的旧业,去勉强完成一个男人养家糊口的责任与义务。为了使家里人能生活的好,父亲总是很勤劳的捕鱼。每天清晨,他便拿着鱼网,带着鱼筐,步向那汪西江水,开始他一天的工作,撒网,收网,然后把捕获的鱼倒入筐中,就这样,折腾一天,父亲总能得到好的收获,那进我和小妹都很小,帮不上忙,只能呆呆地趴在窗台上,看父亲在江上捕鱼的背影。见父亲满载而归时,我们便从屋里跑出,企图以我们微弱的力量帮父亲提鱼,每到这时,父亲那被江风和岁月不断雕塑而布满苍桑的面孔会浮起一丝丝欣慰的笑容,但又略带紧张的说:小心,不要把鱼筐弄翻了。此时,母亲已把鱼网晒开走了回来,微笑着从我们手里拿过鱼筐,并说:儍孩子,别添乱。晚上,我们一家便围在一起,把大小不同的鱼分开,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拿着鱼到集市卖,挣得家用,而父亲便又拿起那鱼网,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在那段年月里,我们一家虽然过着并不富裕的日子,但我们的生活却时时刻刻都洋溢着令人心醉的温馨亲情和知足常乐。日子就这样,如西江水般静静流淌,后来,我和小妹都上学了,面对徒然增加的教育开支,父亲只好咬咬牙,更加起早摸黑的捕鱼,而此刻,长年的劳苦,终于将母亲本来很健硕的身体拖跨,更糟糕的是,父亲最近捕的鱼也越来越少,原来他一向只在岸边捕鱼,范围有限,多年来,近似无休止的捕获,在岸边生活的鱼基本上都捞上岸了,村里人一直在劝父亲要有一只船,但由于家里积蓄不多,父亲都拒绝了,而这一下子,我和小妹的学费、母亲体弱我多病的医疗及家庭的日常开支,一切与钱挂上钩的问题接踵而来,冲击着这个本来就已经脆弱的家庭,而我们一家原来幸福的生活也掀起了波澜,变得难以平静此刻,父亲一语不说,呆坐在一边,默默的吸着他的旱烟,以前他并无这一习惯,也许生活的太多无奈,使他只能靠在阵阵烟圈中寻求安慰和解脱,就这样,沉默了许久,父亲最后还是站起来,大声说:我要有一只船,我要有一只船——。第二天,父亲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跑到城里,买了一些木材和几块乌篷。回到家后,自己凭着经验并和几个村里的大叔,叮叮咛咛的在家里后院忙了起来,一个星期后,一只新亮的乌篷船便在我家诞生了。由乌篷船下水的那一天起,它便走进了我们家的生活,乌篷船真是我们家的福星,在它的帮助下,父亲可捕鱼的范围延伸到了西江的任一个角落,从此,父亲的捕鱼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捕得大鱼的数目比只在岸边捕获的日子里的每一天都要多,于是我们家就凭着父亲捕得鱼所换来的钱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家里的生活也有了一丝改善,我和小妹换上了梦寐以求的新衣,母亲虚弱的身体也有了好转,而我们些刻便更珍惜乌篷船及它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然而,现实始终是命运的捉弄者,我一生也无法忘记那个把我们一家所期待的一切支离破碎的沉沉黑夜.那晚与平常一样,父亲打完鱼回家,我们把鱼放置好后,早早的睡觉了.可是到了深夜,忽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接着是倾盆大雨,一场毫无征兆的暴风雨,悄然来临,以其强大的力量震撼着西江及其两岸,父亲此刻,忽然从床上爬起,用近似嘶哑的声音叫喊:船,船还系在江岸,洪……洪水一冲就没有了。外面狂风咆哮,雷电交加,在屋内的父亲更像发疯似的要向外面冲,把船拖回家,我和小妹用尽全身的力气死死抱住父亲,哭着喊:爸爸,不要啊,如果你现在出去,你会……。身体尝未完全恢复的母亲也勉强从床上爬起,拉着父亲的手,说:孩子他爸,不要出去了,随它吧。父亲看着我们三个,最后还是逐渐平静下来,也许他已经意识到,我们家需要乌篷船,但更需要他,那夜,我们都没有睡,只是在为独自与暴风雨斗争的乌篷船默默祈祷。第二天,风雨平息了,父亲急忙走出门,极目一望,一夜的雨水使西江的水位涨了许多,比原来更壮阔,而在系着船的地方,乌篷船早已消失踪,或许昨夜的滚滚洪流像发狂的野兽一般,早将乌篷船撕得粉碎,而父亲却不死心,沿江寻找,终于在下游的不远处的岸边,发现搁浅着几块断残的木板和片片破碎的乌篷,在西江冷水轻轻的拍打下显得格外苍凉,可怜的乌篷船,终究敌不过暴风雨,在自然与生活面前败下阵来,带着家人的无限的希望却无能为力,也许它负载的太多,太累了,终于带着还未完成的使命早早地倒下了,重回大地的怀抱。父亲见此,写满苍桑的面孔浮起阵阵难言的伤痛,久久的呆在那里,一时竞不知所措。从此,父亲再也没有做乌篷船,他害怕再失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无奈。 但我们家是永远不会忘记那只乌篷船的,它曾经是多么有力的促进我们家生活的改善,见证着一个普通的家庭为改变生活的一段充满泪水,苦愁和乐悲的岁月足迹,及其所做的一切。
丰子恺的秋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在《秋》这篇文章中丰子恺先生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独特的感受.这主要通过“秋”与“春”的对比体现出来.年青的先生对春有着一种独爱,所以总是“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而且作诗作画,痛饮三江,并秉烛夜游,享用夜色!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家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小名慈玉,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又被称为“圆通大师”、“ 有德行的人”。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及散文而著名。1898年11月9日(清德宗光绪24年9月26日)丰子恺在浙江省石门县石门湾(今桐乡市)出生。1919年,丰子恺自浙江第一师范毕业,出国深造学习美术是他的理想。于是他卖祖产,并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钱,并到东京展开他的留学生涯。他在东京做短期进修。4个月后,他拉完了三册提琴练习本和几个轻歌剧曲子。美术方面,丰子恺专攻炭笔画。1925年,《文学周报》开始连续刊载丰子恺的画作,郑振铎给这些画定了“子恺漫画”的标题。1930年,母亲去世后,丰子恺住到了嘉兴。1932年秋天,丰子恺用版税和开明书店的分红,得以在家乡石门湾建造真正的缘缘堂。后往返于石门湾和杭州之间。1937年抗战爆发,从江西一路逃到桂林,后居重庆,至1946年9月15日才返回上海,辗转多地,先暂居杭州西湖招贤寺。1947年3月11日迁入杭州静江路(今北山路)85号小平房,称“湖畔小屋”。1948年9月27日访问台湾,11月23日在厦门住四个月,画《护生画集》。1949年4月底回到上海,同年在香港举办画展。1954年,首屈一指的上海市中国日语学院成立,他担任首任院长和唯一一位教师。1960年,上海市中国画院成立,他担任首任院长。1961年到1965年,他翻译日本古典名著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幼女丰一吟协助。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蒙受屈辱;背着莫须有的罪名,遭批斗、迫害,摧折他的身心。1975年8月,癌症病发(9月诊断为右叶尖肺癌);并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恶化,同年9月15日12时8分在上海华山医院急诊观察室逝世,享年76岁。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书面通知送交长子丰华瞻。扩展资料:丰子恺家里开染坊之故,丰子恺从小就对线条和色彩敏感,《千家诗》里的黑白人物,都被他涂成了彩色。丰子恺的艺术才华,尽情显露。丰子恺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师范名校,得力名师指导,正因为导师李叔同的鼓励:“你是我见过画的最好、进步最快的学生”。丰子恺从此走向专业绘画之路。“打定主意,专心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永不变志”。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校毕业后,丰子恺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艺术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组建了“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艺术教育社团之——中华美育会。丰子恺在读师范时期,有两位恩师。一位是艺术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预科班二年级时,上李叔同教授画石膏像课,丰子恺沉迷其中,画艺进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点与鼓励下,丰子恺一方面努力写生,一方面观摩西洋名画,并学习绘画理论。也向李叔同学习音乐,苦练钢琴。夏丏尊当时在浙江第一师范本任舍监一职,后改任为国文老师。夏丏尊以教授新文艺写作闻名,对学生教导甚严,写作文时要求“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青年丰子恺的抱负,不仅仅只做一个教员,他想继续深造。1921年春,23岁的丰子恺,在家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向亲朋好友借了2000元经费,赴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丰子恺的日语是向两位曾留日的老师──李叔同、夏丏尊学习的。他在东京做短期进修。4个月后,他拉完了三册提琴练习本和几个轻歌剧曲子。美术方面,丰子恺专攻炭笔画。学油画出身的丰子恺,面对国外大师们的作品,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他开始怀疑:在油画这条路上,到底能够走多远。苦闷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遭遇到了一位日本画家。但某日,他在旧书摊上看到《梦二画集·春之卷》。竹久梦二是日本一位自学成功的画家,专攻简笔漫画,在当时可谓自成一家。竹久梦二的画构图技巧来自西方,但画趣却是东洋味。丰子恺认为,这些画作简直就是“无声的诗”。从竹久梦二的作品中,丰子恺找到了日后美术的途径。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的丰子恺,仿效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结合文人情趣、佛家理念,描绘出世相百态,也将古诗句意,化成画境。被人忽视的日常生活,在他笔下意趣盎然。发表的第一幅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让读者眼睛一亮。丰子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六十余年的绘画生涯。前后出版了《护生画集》共六册,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子恺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扩展资料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有六姊。其母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在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子恺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光绪二十四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有六姊。其母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扩展资料:后世对于丰子恺的纪念:丰子恺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专职漫画馆,这里不仅展出丰子恺本人作品及其生平介绍,还设有诸漫画名家作品陈列室,每个展厅内容物丰富,各有特色,游人络绎不绝。故居“缘缘堂”始建于1933年春,是丰子恺先生积自己的稿费亲自设计的,采用中国式结构,全体正直,单纯明快,高大轩敞,三开间两层建筑,具有江南民居的深沉朴素之美。2018年10月10日下午,“此境风月好—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在杭州西湖南山路上的浙江美术馆开幕,全面展现他的艺术人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子恺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 人物简介:丰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1975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曾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丰子恺 儿童漫画(20张)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扩展资料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有六姊。其母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在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子恺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光绪二十四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有六姊。其母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扩展资料:后世对于丰子恺的纪念:丰子恺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专职漫画馆,这里不仅展出丰子恺本人作品及其生平介绍,还设有诸漫画名家作品陈列室,每个展厅内容物丰富,各有特色,游人络绎不绝。故居“缘缘堂”始建于1933年春,是丰子恺先生积自己的稿费亲自设计的,采用中国式结构,全体正直,单纯明快,高大轩敞,三开间两层建筑,具有江南民居的深沉朴素之美。2018年10月10日下午,“此境风月好—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在杭州西湖南山路上的浙江美术馆开幕,全面展现他的艺术人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子恺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 人物简介:丰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1975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曾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丰子恺 儿童漫画(20张)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丰子恺《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秋》这篇文章中丰子恺先生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独特的感受.这主要通过“秋”与“春”的对比体现出来.年青的先生对春有着一种独爱,所以总是“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 而且作诗作画,痛饮三江,并秉烛夜游,享用春色.此时的他完全陶醉于眼前的明媚春光.但是秋天毕竟还是要来的.正如人的一生,短暂的青春过去,便是漫漫的艰难跋涉。 去除了对春的那份挚爱,先生感悟中领悟到了秋色大神韵.因为他已习惯于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因为他已体验到人生的进程不过如寒来暑往的四季交迭.所以,他的心境与秋意冥合,且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对于春的狂喜与焦灼而对秋的淡漠与悲哀,此时他只感觉秋的可爱与融化其中的宁静,有了“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 并常常在怒自觉中感悟到自己“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 ,以至于“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在这其中.不自觉地增添了几分对春天的蔑视:“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与到处争先恐后的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昧,不过于此了!” 甚至觉得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与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也是可笑又可怜的。 当然,在对春的不满中也流露出丰子恺先生对扰扰攘攘纷纷争争的人生现实的不满.这不满,既是20年代末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佛家思想的一种参与。 佛家主张生死轮回、涅盘寂静,宣称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在不断的轮回中生活,正像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不同一样,处于生灭变化的瞬时状态.因缘聚合,刹那生灭,何须争奇斗艳、尔虞我诈,何须留连忘返、沉醉方酣。 所以,处于轮回中的人,其最后目的不是追求一种轰轰烈烈昂扬奋发的入世精神,而是追求一种绝对安静神秘的涅盘境界.这必然要摆脱现实的困扰与情感的纠缠.所以,先生冥合于秋意而鄙弃于春天的滋生繁衍便是这种佛像思想的反映。
在《秋》这篇文章中丰子恺先生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独特的感受。这主要通过“秋”与“春”的对比体现出来。年青的先生对春有着一种独爱,所以总是“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而且作诗作画,痛饮三江,并秉烛夜游,享用春色。此时的他完全陶醉于眼前的明媚春光。但是秋天毕竟还是要来的。正如人的一生,短暂的青春过去,便是漫漫的艰难跋涉。去除了对春的那份挚爱,先生感悟中领悟到了秋色大神韵。因为他已习惯于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因为他已体验到人生的进程不过如寒来暑往的四季交迭。所以,他的心境与秋意冥合,且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对于春的狂喜与焦灼而对秋的淡漠与悲哀,此时他只感觉秋的可爱与融化其中的宁静,有了“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并常常在怒自觉中感悟到自己“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 ,以至于“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在这其中。不自觉地增添了几分对春天的蔑视:“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与到处争先恐后的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昧,不过于此了!”甚至觉得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与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也是可笑又可怜的。 当然,在对春的不满中也流露出丰子恺先生对扰扰攘攘纷纷争争的人生现实的不满。这不满,既是20年代末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佛家思想的一种参与。佛家主张生死轮回、涅盘寂静,宣称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在不断的轮回中生活,正像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不同一样,处于生灭变化的瞬时状态。因缘聚合,刹那生灭,何须争奇斗艳、尔虞我诈,何须留连忘返、沉醉方酣。所以,处于轮回中的人,其最后目的不是追求一种轰轰烈烈昂扬奋发的入世精神,而是追求一种绝对安静神秘的涅盘境界。这必然要摆脱现实的困扰与情感的纠缠。所以,先生冥合于秋意而鄙弃于春天的滋生繁衍便是这种佛像思想的反映。 对“秋”的感悟也让丰子恺先生体验到生的意义、死的价值。在这过程中,它让作者不仅消除了惜春伤春的热情,而且还使他在生荣死灭之间重新作了慎重的选择:“我觉得生荣死灭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这选择不免隐含着悲观的色彩,但却是彻悟人生的旷达之言。生与死、荣与辱、瞬时与永恒,这些矛盾的统一体,磨炼着人的毅志、胸境与处世态度。翩翩少年,由于意气风发,看到的只是无休止的对世界的占有,所以对于死,怀着万分的恐惧。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不懂事的少年和死亡相隔得那么遥远”,所以“没有必要去惊醒他们人生的美梦”。然而,对那些预感到死的恐惧降临的忍耐来说,他们或者“求神拜佛,遍寻名山”,去找那羽化登仙的住所;或者“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怀着捞一把的心情来占有夕阳西下的道道余辉;但就不敢面对死才能正确的对待生。所以,当先生对于“死”有一种体感以后,他觉得生荣所联系的只是贪婪、愚昧与怯弱,而死灭才显得谦逊、悟达而伟大。 然而,丰子恺先生意识到死的自然性却并不因此激发起自己更多的入世激情,当然更不用说再茫然的沉湎于春天的梦幻了。他只是在秋的感悟和死的钟育中,明白了甘苦悲欢只不过是执着人生的具体内涵。他要平安的度送与超脱这烦恼的人生,在寂静无欲中走过这人生的里程。这情绪虽极为消沉,但这消沉又反映了一个佛门子弟对苦海人生的基本看法。但是在中国20年代末严酷的现实斗争面前,遁入空门,与世隔绝也是一种幻想,何况先生并不是一个我佛慈悲的忠实信徒,他六根未断,凡心未却,仍然免不了对现实的关注。所以文章最后,当立秋的雷声夹着冰雹的秋雨扣打着他矛盾的心灵时,他也不得不感慨自己是“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自显示出自己的心境与中国激烈的现实生活的不协调。 总之,这篇散文虽题为《秋》,却是从秋天的感受入手,写出了作者对春秋的取舍、对生死的看法,既有秋心老练、超脱风俗的成熟,也有看破红尘又无法了却凡心的矛盾。它是作者对人生真谛深一层的领悟,也折射出当时中国阶级搏斗的激烈现实,也反映了丰子恺皈依佛门的矛盾心理。尤其是作者拂去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伤,更给人一份达观与成熟。
在《秋》这篇文章中丰子恺先生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独特的感受。这主要通过“秋”与“春”的对比体现出来。年青的先生对春有着一种独爱,所以总是“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而且作诗作画,痛饮三江,并秉烛夜游,享用春色。此时的他完全陶醉于眼前的明媚春光。但是秋天毕竟还是要来的。正如人的一生,短暂的青春过去,便是漫漫的艰难跋涉。去除了对春的那份挚爱,先生感悟中领悟到了秋色大神韵。因为他已习惯于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因为他已体验到人生的进程不过如寒来暑往的四季交迭。所以,他的心境与秋意冥合,且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对于春的狂喜与焦灼而对秋的淡漠与悲哀,此时他只感觉秋的可爱与融化其中的宁静,有了“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并常常在怒自觉中感悟到自己“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 ,以至于“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在这其中。不自觉地增添了几分对春天的蔑视:“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与到处争先恐后的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昧,不过于此了!”甚至觉得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与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也是可笑又可怜的。 当然,在对春的不满中也流露出丰子恺先生对扰扰攘攘纷纷争争的人生现实的不满。这不满,既是20年代末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佛家思想的一种参与。佛家主张生死轮回、涅盘寂静,宣称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在不断的轮回中生活,正像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不同一样,处于生灭变化的瞬时状态。因缘聚合,刹那生灭,何须争奇斗艳、尔虞我诈,何须留连忘返、沉醉方酣。所以,处于轮回中的人,其最后目的不是追求一种轰轰烈烈昂扬奋发的入世精神,而是追求一种绝对安静神秘的涅盘境界。这必然要摆脱现实的困扰与情感的纠缠。所以,先生冥合于秋意而鄙弃于春天的滋生繁衍便是这种佛像思想的反映。 对“秋”的感悟也让丰子恺先生体验到生的意义、死的价值。在这过程中,它让作者不仅消除了惜春伤春的热情,而且还使他在生荣死灭之间重新作了慎重的选择:“我觉得生荣死灭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这选择不免隐含着悲观的色彩,但却是彻悟人生的旷达之言。生与死、荣与辱、瞬时与永恒,这些矛盾的统一体,磨炼着人的毅志、胸境与处世态度。翩翩少年,由于意气风发,看到的只是无休止的对世界的占有,所以对于死,怀着万分的恐惧。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不懂事的少年和死亡相隔得那么遥远”,所以“没有必要去惊醒他们人生的美梦”。然而,对那些预感到死的恐惧降临的忍耐来说,他们或者“求神拜佛,遍寻名山”,去找那羽化登仙的住所;或者“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怀着捞一把的心情来占有夕阳西下的道道余辉;但就不敢面对死才能正确的对待生。所以,当先生对于“死”有一种体感以后,他觉得生荣所联系的只是贪婪、愚昧与怯弱,而死灭才显得谦逊、悟达而伟大。 然而,丰子恺先生意识到死的自然性却并不因此激发起自己更多的入世激情,当然更不用说再茫然的沉湎于春天的梦幻了。他只是在秋的感悟和死的钟育中,明白了甘苦悲欢只不过是执着人生的具体内涵。他要平安的度送与超脱这烦恼的人生,在寂静无欲中走过这人生的里程。这情绪虽极为消沉,但这消沉又反映了一个佛门子弟对苦海人生的基本看法。但是在中国20年代末严酷的现实斗争面前,遁入空门,与世隔绝也是一种幻想,何况先生并不是一个我佛慈悲的忠实信徒,他六根未断,凡心未却,仍然免不了对现实的关注。所以文章最后,当立秋的雷声夹着冰雹的秋雨扣打着他矛盾的心灵时,他也不得不感慨自己是“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自显示出自己的心境与中国激烈的现实生活的不协调。 总之,这篇散文虽题为《秋》,却是从秋天的感受入手,写出了作者对春秋的取舍、对生死的看法,既有秋心老练、超脱风俗的成熟,也有看破红尘又无法了却凡心的矛盾。它是作者对人生真谛深一层的领悟,也折射出当时中国阶级搏斗的激烈现实,也反映了丰子恺皈依佛门的矛盾心理。尤其是作者拂去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伤,更给人一份达观与成熟。
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中《秋》讲的什么,看不懂,求大神告诉梗概
分三部分给你,原文、梗概、赏析 梗概《秋》第一段:丰子恺自言三十有二,因为将步入中年而感到失落。第二段:言明作者一向喜欢的季节是春天。暗含有作者对于青春活力的留恋。第三段:通过对景物昆虫的描写,和自己对事物看法的转变说明了作者已经开始适应秋天喜欢秋天,认为秋天代表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活力衰退而是成熟的标志。第四段:言明自己的感受,看惯了春花、看惯了枯荣知道一切不过是自然的循化。生不喜死不忧,万物更迭是寻常事。第五段:写作者通过夏目漱石三十岁感悟,引申出了自己对于死亡和衰败的看法——生和死只是外形或皮囊,人活的主要是精神。保持精神上的追求和常青便是不死。第六段:以对雷雨的惊悸,表达自己还要继续修行。脱离对事物表象的关注加强内在的完善。 原文《秋》丰子恺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实际,我两年来的心情与秋最容易调和而融合。这情形与从前不同。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与燕子。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我曾经名自己的寓居为“小杨柳屋”,曾经画了许多杨柳燕子的画,又曾经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象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其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条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这狂喜又立刻变成焦虑,似乎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我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等句,曾经真心地感动。以为古人都太息一春的虚度。前车可鉴!到我手里决不放它空过了。最是逢到了古人惋惜最深的寒食清明,我心中的焦灼便更甚。那一天我总想有一种足以充分酬偿这佳节的举行。我准拟作诗,作画,或痛饮,漫游。虽然大多不被实行;或实行而全无效果,反而中了酒,闹了事,换得了不快的回忆;但我总不灰心,总觉得春的可恋。我心中似乎只有知道春,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而对于秋,尤无感觉:因为夏连续在春的后面,在我可当作春的过剩;冬先行春的前面,在我可当作春的准备;独有与春全无关联的秋,在我心中一向没有它的位置。 自从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然而情形与前不同:并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与焦灼。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直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而对于春,又并非像昔日对于秋的无感觉。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覆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的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覆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的祖先们的后尘!” 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像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况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明着这一点,无须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遍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我对于春与秋的舍取,也是为了这一点。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有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就是我们阅历了三十几度寒暑的人,在前几天的炎阳之下也无论如何感不到浴日的滋味。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我的一生最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覆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 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对丰子恺散文《秋》的赏析秋,在常人的眼中是收获的季节,然而丰子恺先生却从“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中悟出人生不过是甘苦愁欢生老病死的奇妙组合,不如超凡尘去真正领略秋天的神韵与人生的真谛;年仅30,本该是精力旺盛、辉煌灿烂的时候,然而在看破了红尘的先生的眼中,却只不过是秋风秋雨与满地黄叶的“秋”。在《秋》这篇文章中丰子恺先生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独特的感受。这主要通过“秋”与“春”的对比体现出来。年青的先生对春有着一种独爱,所以总是“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而且作诗作画,痛饮三江,并秉烛夜游,享用春色。此时的他完全陶醉于眼前的明媚春光。但是秋天毕竟还是要来的。正如人的一生,短暂的青春过去,便是漫漫的艰难跋涉。去除了对春的那份挚爱,先生感悟中领悟到了秋色大神韵。因为他已习惯于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因为他已体验到人生的进程不过如寒来暑往的四季交迭。所以,他的心境与秋意冥合,且不像年轻时候那样对于春的狂喜与焦灼而对秋的淡漠与悲哀,此时他只感觉秋的可爱与融化其中的宁静,有了“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并常常在怒自觉中感悟到自己“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 ,以至于“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在这其中。不自觉地增添了几分对春天的蔑视:“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与到处争先恐后的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昧,不过于此了!”甚至觉得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与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也是可笑又可怜的。当然,在对春的不满中也流露出丰子恺先生对扰扰攘攘纷纷争争的人生现实的不满。这不满,既是20年代末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同时也是佛家思想的一种参与。佛家主张生死轮回、涅槃寂静,宣称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在不断的轮回中生活,正像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不同一样,处于生灭变化的瞬时状态。因缘聚合,刹那生灭,何须争奇斗艳、尔虞我诈,何须留连忘返、沉醉方酣。所以,处于轮回中的人,其最后目的不是追求一种轰轰烈烈昂扬奋发的入世精神,而是追求一种绝对安静神秘的涅槃境界。这必然要摆脱现实的困扰与情感的纠缠。所以,先生冥合于秋意而鄙弃于春天的滋生繁衍便是这种佛像思想的反映。对“秋”的感悟也让丰子恺先生体验到生的意义、死的价值。在这过程中,它让作者不仅消除了惜春伤春的热情,而且还使他在生荣死灭之间重新作了慎重的选择:“我觉得生荣死灭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这选择不免隐含着悲观的色彩,但却是彻悟人生的旷达之言。生与死、荣与辱、瞬时与永恒,这些矛盾的统一体,磨炼着人的毅志、胸境与处世态度。翩翩少年,由于意气风发,看到的只是无休止的对世界的占有,所以对于死,怀着万分的恐惧。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不懂事的少年和死亡相隔得那么遥远”,所以“没有必要去惊醒他们人生的美梦”。然而,对那些预感到死的恐惧降临的忍耐来说,他们或者“求神拜佛,遍寻名山”,去找那羽化登仙的住所;或者“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怀着捞一把的心情来占有夕阳西下的道道余辉;但就不敢面对死才能正确的对待生。所以,当先生对于“死”有一种体感以后,他觉得生荣所联系的只是贪婪、愚昧与怯弱,而死灭才显得谦逊、悟达而伟大。然而,丰子恺先生意识到死的自然性却并不因此激发起自己更多的入世激情,当然更不用说再茫然的沉湎于春天的梦幻了。他只是在秋的感悟和死的钟育中,明白了甘苦悲欢只不过是执着人生的具体内涵。他要平安的度送与超脱这烦恼的人生,在寂静无欲中走过这人生的里程。这情绪虽极为消沉,但这消沉又反映了一个佛门子弟对苦海人生的基本看法。但是在中国20年代末严酷的现实斗争面前,遁入空门,与世隔绝也是一种幻想,何况先生并不是一个我佛慈悲的忠实信徒,他六根未断,凡心未却,仍然免不了对现实的关注。所以文章最后,当立秋的雷声夹着冰雹的秋雨扣打着他矛盾的心灵时,他也不得不感慨自己是“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自显示出自己的心境与中国激烈的现实生活的不协调。 总之,这篇散文虽题为《秋》,却是从秋天的感受入手,写出了作者对春秋的取舍、对生死的看法,既有秋心老练、超脱风俗的成熟,也有看破红尘又无法了却凡心的矛盾。它是作者对人生真谛深一层的领悟,也折射出当时中国阶级搏斗的激烈现实,也反映了丰子恺皈依佛门的矛盾心理。尤其是作者拂去了“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伤,更给人一份达观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