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三首是哪三首
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篇二】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望天门山 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 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 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2.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 3.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 4.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 5.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内容是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第2课《金色的草地》 第3课《爬天都峰》 第4课《槐乡的孩子》 第5课《灰雀》 第6课《小摄影师》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第8课《我不能失信》 第9课《古诗两首》 第10课《风筝》 第11课《秋天的雨》 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第13课《花钟》 第14课《蜜蜂》 第15课《玩出了名堂》 第16课《找骆驼》 第17课《孔子拜师》 第18课《盘古开天地》 第19课《赵州桥》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21课《古诗两首》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珠》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 第27课《陶罐和铁罐》 第28课《狮子和鹿》 第29课《掌声》 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31课《给予树》 第32课《好汉查理》 学习建议 阅读课本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开始。对那些能读懂的例题,就先读课本自学,再作练习题,老师通过检查练习发现问题再讲。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教师上课讲的内容听懂就可以学好了。其实真正理解,单凭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有关的课外书籍,加深扩展和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 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主要课文有哪些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以及《槐乡的孩子》,这是第一单元的.《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以及《我 不能失信》是第二单元的.《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以及《听听,秋的声音》是第三单元的.《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以及《找骆驼》是第四单元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以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及《香港,璀璨的明珠》是第六单元的.《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以及《狮子和鹿》是第七单元的.《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以及《好汉查理》是第八单元的;《不懂就要问》、《做风筝的故事》、《五花山》、《六个矮儿子》、《神笔马良》、《字典公公家里的争 吵》、《喜爱音乐的白鲸》以及《信箱》是选读课文.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花的学校》 《不懂就要问》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古诗三首》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的雨》 《 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块奶酪》 语文园地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语文园地第五单元:《搭船的鸟》 《金色的草地》 语文园地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滨小城》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语文园地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 《读不完的大书》 《父亲、树林和鸟》 语文园地第八单元:《司马光》 《掌声》 《灰雀》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语文园地 (以上内容为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全部课文,其中《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及《手术台就是阵地》是略读课文。)
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 《花的学校》 《不懂就要问》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古诗三首》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的雨》 《 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块奶酪》 语文园地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语文园地第五单元:《搭船的鸟》 《金色的草地》 语文园地第六单元:《古诗三首》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滨小城》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语文园地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 《读不完的大书》 《父亲、树林和鸟》 语文园地第八单元:《司马光》 《掌声》 《灰雀》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语文园地 (以上内容为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全部课文,其中《不懂就要问》、《听听,秋的声音》、《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小狗学叫》及《手术台就是阵地》是略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是从第几课到第几课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是第七单元是从第二十五课到第二十七课。部编版语文第七单元是从第二十一课到第二十三课。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文有《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语文园地七》。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内容 这个单元的课文有《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等。学一篇课文,要提前预习,课文读上几遍,扫除字词障碍。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查看。这篇课文中的多音字曲和乐,拼音和组词重点记忆。三年级的语文,会有词语解释的题。我们称之为“解词”。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也可查字典。要试着自己复述出来。 过了字词关,接下来就是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分析,分段总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概括(主旨)。都是详细要写的内容。要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学习的过程中,课后习题要认真理解。

三年级上册必背课文有哪些?
三年级上册语文背诵课文有: 《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儿垂钓》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秋天的雨》 《花钟》 《赵州桥》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小学三年级语文需要培养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与短文分析能力,还要培养行为与观察能力。说起小学语文,三年级是个分水岭。一二年级的语文停留在拼音字词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很简单,写写记记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三年级,阅读理解的部分就多了。 首先字词要扎实。语文,不管几年级,字词都要扎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父母,我们要经常检测孩子的字词学习情况。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帮助孩子听写一下字词,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效果的。 其次反复读课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一定要反复读,即便做不到篇篇背诵,也要做到给出上句接下句。在课堂上,或许我们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裕,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就要注意这点,并帮助孩子做得更好。 再次广读课外书。语文学习是大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更是生活中的见识,尤其是课外阅读。孩子如果能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他将会一生受益。三年级,是阅读写作的起点,我们必须保证孩子能有阅读的好习惯。 最后做适当的练习题。在中国,检测学习情况的手段还是考试,所以,适当的习题练习是必要的。但是题要选好,不能烂、多,而是要精、少。做就认认真真地做,要有一定的效果。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情,为了我们孩子的美好明天,我们作为父母,必须要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