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师演讲稿)

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是用真心来点燃学生心中的那团火。”一名有理想的老师,应该是有温度的老师,应该具有强烈的愿景、温暖的情怀。做一个温暖心灵,点亮人生的教师,才是最幸福的。用智慧点燃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浇灌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这就是教育的追求。 做一个有爱、有温度的老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也是培养对象,我们每天直接和学生打交道,应该有深厚的感情。是爱是我们心中永恒的主题,示爱无意于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前进。 去年,我被学校安排去接九年级(10)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奇葩的和有个性的学生很多,因为很多学生都来自于农村的特殊家庭,要么父母离异,要么是单亲家庭,要么是父母长年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儿童。平时缺乏关爱,来到学校,七八年级的班主任是个急性子,暴脾气而又非常严苛的老师。遇到这类学生犯错或违规时,不问清红皂白就一顿臭骂,之后很脑火地通知家长来又一顿臭骂。最后不仅学生怕她,连家长也怕她。结果班上一大群学生就很逆反,专门与老师对着干。待我接管时,有个叫小雨的女孩,经常会故意在课堂上捣乱,课后抽烟、打架、谈恋爱等,无所不能。有一次,因为谈恋爱太过火了便找她沟通,她一脸不屑地背对着我还把头抬得老高。我问她为何谈恋爱时,她说她们这个年龄,谈恋爱正常,这是她们的自由,她没有错。为什么老师们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她们。我没生气也没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她讲,你说的没错,你们现在正值青春年华,春心萌动,这很正常,不丢人。但要把握度,不能爱过了头,爱过了头,就要对自己的爱负责任。爸爸妈妈因为相爱结婚有了你们,对你们负责,为了你们他们要付出许多。而你们现在过火了,你们负得了责吗?特别是女孩子,现在不懂自爱,将来会遭别人唾弃的。难道你想成为那样的人?之后她就歇斯底里地大声哭到,我就是因为没人疼、没人爱才去谈恋爱了,我不想成为别人唾弃之人。我问她,怎么说你没人疼没人爱呢,你父母呢?天底下,父母是最疼最爱你的人。后来她才说,母亲就是因为早恋,年龄未到,未领证就和父亲生下了她。生下她之后,生活艰难,父亲脾气暴燥没本事就天天打母亲,母亲无法忍受就丢下她不管跑了。父亲天天借酒浇愁,把所有的气都往她身上撒。还天天说不让她读书了,回家种地去。所以她就想找个会关心自己,谈得来的人体验一下被人关注和关爱的滋味。听她说完后,我心里为之一振。之后对她说,你的出生的确不幸,但你别无选择,你要勇敢地去面对,但你现在的做法不是在走你父母的老路吗?你如果真想让自己得到别人们关爱,首先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要想让自己强大,就要从现在开始好好读书学习,长本领。这是你唯一的出路。生活上和学习上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给予你帮助的。相信老师。答应老师,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她点了点头。后来,我想办法联系上了她的妈妈,让她务必回来看看她的女儿,向女儿说明她没有抛弃她,她仍然爱着她。她妈妈真的隔三差五地回来看望女儿。也找她爸爸到学校里沟通了,从做父母的角度希望他戒酒,对女儿多关心少打骂。慢慢地,小雨改变了,脸上多了几分自信,不再与那位男生交往了,学习认真刻苦了。成绩在不断进步。中考时顺利考上了高中。毕业了,时不时地发微信来感谢,并说她现在高中也很努力,她的目标是考一个二本学校。 孔子曰:“仁者,爱人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必须心怀理想,出于爱心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出四有新人。 泰戈尔说过:“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有这样一则故事,人类穿了厚厚的棉衣,太阳和寒风打赌,谁能让人类把大衣脱下来?于是寒风开始了猛吹,可是人类更不敢脱衣服,怕冷;而温暖的太阳来了,人类看到天气渐暖,一层层的脱下了棉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相处,如果像阳光一样温暖的人们,就会接受他,如果他像寒风一样冷冰冰的,人们就会害怕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身上没有任何东西,是需要教师严酷对待的。”做让学生感到温暖的太阳,你会发现自己很少发火了,心情更好了,工作变得有乐趣了,学生越来越听你的话了。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理解和包容,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爱扎根于教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 教师就是爱的付出,教育就是爱的传递,我用我的爱温暖着我的学生,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我累并幸福着。愿我们做一个快乐的,有温度的教师。
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

怎样成为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一、大爱无痕、青春闪耀,做一个有仁爱情怀的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只能说是谋生的手段,度日的工具,消遣的游戏;没有爱的课堂是苍凉的大漠,是凄静的山谷,是冷清的潭水;没有大爱情怀的教师只能算作教书工匠,置身教育之外的教师永远走不进学生火热的内心,永远唤不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永远留不住学生感恩的记忆。没有爱,“人世间最远的距离不是你不认识我,而是我是你的学生,你却叫不出我的名字”。让教育充满爱,让课堂充满爱,做一位有大爱情怀的教师。把爱写在脸上,让微笑布满脸庞,灿若桃花;把爱放在手上,让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把爱挂在嘴边,让寒冬不冷,酷暑不热。教育融入了爱,即使是寒冰也会融化,即使是枯木也会发芽。有了爱,“人世间最短的距离不是你在我跟前,而是隔绝多年,我依然能喊出老师的名字”。二、积极向上,青春常在,做一个激情满怀的教师。教育需要激情。因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高晓松)。没有激情的教育就是“这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闻一多)。激情就是动力,“不用扬鞭自奋蹄”;激情就是活力,“俱怀逸兴壮思飞”。激情似火,能把寒冰融化;激情似风,能把砂石扬起。 教师需要激情。早出晚归是激情,精批细改是激情,旁征博引是激情,耐心辅导是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师犹如一头昏昏欲睡的老牛,低头慢步漫无目标,直至终老。没有激情的课堂就像一场连绵不绝的秋雨,淅淅沥沥没有尽头,直到寒冬袭来。所以,我们还是要做一个豪情万丈、激情满怀的教师,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让我们的工作充满快乐,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让我们的学生生龙活虎。
怎样成为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怎样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怎样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做有温度的教师,首先你得体贴学生,其次你还要懂得关心照顾每个学生的心情跟学习,有温度的老师是从生活的每个方方面面小细节表现出来的。 教育是一门传承的艺术,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好教师成就好教育。对于童年时期心智尚处于蒙昧状态的孩子,遇到一位好老师,不仅能够开启其生命智慧的大门,更能够完善其个体价值内涵。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灵魂在于师德,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来自关爱,好教师的真谛就是一个“爱”字,我们把它理解为教师的“温度”。好教师是有“温度”的,是带着温情育人的。这份温度是炽热的,是师者对教育事业的诚挚热爱,并为之奋斗不息的热情所在;这份温度也是温暖的,是师者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并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份温度还是可感的,它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一代一代地传播与继承,照亮了整个教育、整个国家。
怎样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铸魂育人,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铸魂育人,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不用担心做不了一个有“温度”教师,只要您所谓的“薄情”的环境给您伤的不够深,一旦进入教师角色您就会自带“温度”,因为当你看到面前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时,您的“贱贱的”本能就会刺激您散发“温度”。 当然,教师角色自带的本能是基础,要成为一名有“温度”的教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 是要学会保护好自己,遵守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红线”坚决不碰!其次,要努力专研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学会各种与学生交流和与家长进行家校合作的沟通技巧。 这样你才能成为始终保持“恒温”更或是能够“升高温度”温暖他人的教师。
1.不仅仅是关注成绩,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知道教书育人,明白为人师表,有责任心,有忍耐力,会懂的包容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铸魂育人,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如何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

如何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幸福。为何孩子的幸福,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幸福。但是做到让别人幸福之前,自己首先得是个阳光明媚,幸福的人儿才行,那么如何做到呢?拿在学校的一日生活举个例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首先,要学会谨言慎行。你的一句小牢骚,小批评,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辈子的阴影,所以,不要吝啬赞美,而且是要有针对性的赞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第二,一日生活小确幸。美好的一天当然从吃好,吃得惬意开始。学校的不锈钢碗换瓷碗,家的感觉不就是这样子吗?拒绝不挑食!大人都做不到挑三拣四,凭啥要求孩子? 第三,鲜果时光。世界是丰富的,我们要学会浅尝辄止。有温度的,有色彩的去触摸这个世界。比如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榨汁,让每天的色彩都不一样。 第四,吃好,喝好,最重要的,当然是玩好了。教师要学会全神贯注陪孩子创造性的玩,比如玩泥巴,组装自行车,玩水枪。。。 第五,要把生活过得有仪式感。大小节日都要注重起来,这样每一天都有所期待,日子才不枯燥。 小家如大家。自己的吃喝玩乐都跟随自己的意愿如愿以偿,这样的日子,谁心里不美呢。日子过得有滋味了,有情调了,我们何尝不是个有情怀的人呢?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如何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