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祖国的手抄报优秀模板大全
祖国是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是我们自信的源头,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歌颂祖国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歌颂祖国的手抄报1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上甘岭地区大举进犯,无数革命者用鲜血与躯体铸成了一座钢铁长城抵抗入侵者。连队要转移,留下一个连战士掩护,战士们利用险要地势拖住了敌人,赢得了宝贵时间。在上甘岭的山洞中,战士们度过了一度艰难的没有水的日子,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相当于失去了生命,口干舌燥的战士还要目不转睛地阻击敌人。这时,山洞中传来幼嫩而坚强不屈的歌声——《我的祖国》。失意的革命者在这激动人心的歌声中重燃了希望,豪迈、气壮山河的歌声震撼着所有人的心,颤动着所有人的梦想。歌声久久不可平息,久久绕在周围,久久回荡在耳际,这声音是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呐喊,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着火热的激情,火热的爱国心,中国人不屈的呐喊在无边的空旷与轰鸣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战士们昂首挺胸,誓与祖国共存亡,在这雄壮的旋律中他们用行动表达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多么令人感慨的歌声,多么豪迈的歌声,多么壮怀激烈的歌声,这歌声令任何中国人由衷的感叹祖国是多么伟大!歌声 渐渐停止,战士们眼中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火热的爱国之情,充满了视死如归的豪放!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强大的祖国!是伟大的祖国!是中国人热爱的祖国!歌颂祖国的手抄报2“红心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这首歌你们一定不生疏吧?它就是《红星歌》!“党的光辉照万代”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党就像阳光,我们是花朵,阳光照耀着花朵,让我们茁壮成长;党是温暖的港湾,我们就是无数停靠着的小船;党是湛蓝的天空,我们是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党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就是大海中快乐嬉戏的小鱼……党无时无刻不关怀着我们。是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电视中、报纸上,到处都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虽然我不是很明白那些难懂的会议主题,但是我明白:这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我们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尽管我们现在还小,还不能直接参与到国家大事,可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参与方式。一年级时,我们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五星红旗面前,敬上一个神气的队礼,多么兴奋呀!将来到了中学,我们会加入共青团,长大了,我们就能入党,当上一名真正的党员了!现在,我们在党的关怀下努力地学习,学校、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一个同学。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党的关怀下,努力学习,茁壮成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家乡的富裕文明,为祖国的和谐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歌颂祖国的手抄报优秀模板大全相关文章:★我和我的祖国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模板6张-祖国在我心中★迎国庆七十周年手抄报图片6张精美模板-歌唱祖国★2019庆祝建国70周年,歌颂祖国的优秀爱国手抄报精选★建国70周年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模板 纪念祖国建国70周年手抄报★小学生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手抄报模板6张★2019建国70周年纪念,我爱祖国的小学生优秀手抄报精选★礼赞祖国70周年手抄报内容 建国70周年主题手抄报模板★建国70周年热爱祖国手抄报优秀绘画★2019最新同心共筑中国梦手抄报精美模板-我的中国梦★我的祖国70周年手抄报内容 2019年国庆节手抄报模板

电子版手抄报模板大全
手抄报的版面设计: 1、手抄报的主要组成部分: ①主标题:即手抄报的名称,如健康的明天。 ②报头:紧跟主标题的一幅画,与主标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③文章:是手抄报的主要部分 ④标题:是指每篇文章的题目 ⑤尾花(或插花),一般用文章的结尾处或中间。 ⑥花边装饰:用在文章与文章之间的分割空白处。 ⑦底纹装饰:给文章或题目进行底纹装饰。 2、如何排版: (见图) ①空出四边,可以用铅笔轻轻画好线。 ②安排好主题的位置,可以用几个方框表示。 ③安排各篇文章的位置,可用较大的框表示,并在框里用铅笔轻轻画好线条,可以横画,也可以竖画。 ④用小方格画出文章标题的位置。 ⑤小方框表示尾花(插花)的位置。 ⑥对标题加以装饰。 二、手抄报的制作完成 1、文章的抄写。①字体要工整、美观,不写错别字。②如果是两人以上一起抄写,要注意字体要统一。③字的头尾要整齐。 2、标题的书写。①标题要醒目。②用美术字体书写 3、标题的装饰。①可以直接在标题上装饰。②也可以在文字的旁边加以装饰。 4、报头绘制要醒目,而不刺眼。 5、尾花绘制要小巧精致,起点缀作用,不能抢眼。 6、底纹的装饰。①可以在排版时做好,也可以在写好字作装饰;②可用淡色刷底,也可用淡色勾画景物。 7、最后将报面擦干净。 三、手抄报的注意点: 1、手抄报可以用颜色的,也可以单色。 2、可以用整齐庄重型的,也可以用活泼型的。 3、标题一定要用美术字体,如黑体、宋体、体等。 4、文章的抄写要整齐工整,可用“仿宋体”、“楷书”等书写 5、报面整洁。 6、文章收集要长短都有,与主题相关。 另外加几点,是我自己的见解: 1.用颜色不要太艳,太杂,最好设计一个主题色,比如像你这个可以设置红色为主题色,这样,你就不要加上与红色相斥的颜色,比如绿色. 2.字体不要用太多,字体虽然很好看,但是多了自然就杂了,读者也就不好阅读,至少会影响阅读的质量.

读书手抄报模板打印版空白
读书手抄报模板打印版空白: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读书手抄报,一起来欣赏吧!读书手抄报内容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书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古代读书故事(一)1、凿壁偷光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他拿来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最后当上了宰相。2、车胤囊萤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3、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民族团结手抄报空白模板
民族团结的优美句子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2、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3、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4、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5、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6、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7、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8、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9、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10、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11、掌握思想的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12、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13、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1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15、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16、巩固好、发展好、维护好全县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17、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祖国最强大。 18、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19、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律。 20、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读书手抄报空白模板
41、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42、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43、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44、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45、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罗曼·罗兰 46、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47、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4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5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5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5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5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5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5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5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5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5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6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6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6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