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我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拓展】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各地饮食文化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吃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另外,江浙北部一带端午节还吃豆腐。 端午期间饮食进补注意事项 端午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较为亢进,能量与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体液损失多,机体的代谢不平衡,表现出来的症状为容易出汗,身体发热,口渴,心情烦躁,食欲低下,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等。如果不能及时、科学进补,人体就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功能紊乱,脾胃功能减退,食欲不振等状况,身体健康自然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苦夏”。因此,端午期间进补不容忽视,进补得当不仅可安然度夏,养生健身,而且还会使机体做好换季的准备。 潮汕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吃栀粿 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棕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吃“麦熟” 据《潮州府志》载:“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这些人来自大江南北,也带来了包括饮食习俗在内的各种风俗。像每年清明节过后,当地便盛行吃一种叫“麦熟”的食物。饼是从清明节开始,做到端午节过。 “麦熟”的出现跟古时所城大量来自北方的驻兵有关。明朝的时候,当时就有部队驻扎在所城。麦熟的时候,大丰收,(当时军兵将)收成的麦碾成粉(制作面皮),就叫做“麦熟”。 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澄海旧县志就载有:“端午门上插艾,用艾叶和榴花(页)簪在头发上,可辟邪。” 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潮汕人叫“叶下红”,每年只有这端午节才最稚嫩,长辈说此菜有清肠胃热的功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
端午节的具体介绍
端午节的具体介绍 一、端午起源的真正原因见于佛典 一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屈原。梁吴均《续齐谐记》: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 竹筒贮米, 投水祭之。”但五月五日节俗已见于春秋, 《琴操》: “介子绥[推]??遂抱木而烧死, 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这比屈原早300 多年。《史记孟尝君列传》:“五月子者, 长与户齐, 将不利其父母。”《索隐》引《风俗通》: “俗说: 五月五日生子, 男害父, 女害母。”孟尝君生于公元前346 年, 比屈原自杀早了近70 年, 可见端午节最初并非因为屈原。 端午节缘于五月是凶月的古老观念。晋董勋《问礼俗》: “五月俗称恶月。”这个观念缘于上古, 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玄戈》: “五月, 东井、七星大凶, 胃、参致死。”东井, 即二十八宿之一的井宿, 因它在玉井之东, 故称。这虽见于秦代, 但却历史久远。《礼记月令》: “仲夏之月, 日在东井。”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 东井星主管五月。汉王充《论衡说日》: “当夏五月, 日长之时在东井, 东井近极, 故日道长。”五月不吉观念渗透到民间,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五月, 俗称恶月, 多禁忌。”五月为凶月,是端午赖以建立的文化基础。 端午最初作端五。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中“端午”条引晋周处《风土记》: “仲夏端五, 烹骛角黍。”《艺文类聚》卷四引《风土记》仍作“端五”云: “端, 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五与午同音通用, 《周礼壶涿氏》: “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端五后作端午。古人忌重, 五月五日重五,被视为大不吉。《抱朴子》: “或问辟五兵之道, 答曰: 以五月五日, 作赤灵符, 着心前。”北魏魏收《五日诗》: “辟兵书鬼字, 神印题灵文。”《艺文类聚》卷四载《续汉礼仪志》:“五月五日, 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 以止恶气。”道教《八道秘言》称五月五日为“地腊日”, 《杨公忌》: “( 五月) 初五日, 不宜问疾, 名地腊日。”原始的五月五日禁忌与粽子、龙舟等拯救屈原等没有关系。 但端午的真正原因却见于佛典。《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 法) 演和尚语录》: “端午, ( 白云禅师)上堂, 举( 言曰: ) 昔有秀才造《无鬼论》, 论就, 才放笔, 有鬼现身, 斫手谓秀才云: ‘你争[怎]奈何? ’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 向伊道: ‘谷谷孤。’”这里出现了“鬼胆包天”的场面: 秀才撰写《无鬼论》时恶鬼立即现身挑衅:你秀才又能把我怎么办? 白云法演禅师只得滑稽地对鬼学布谷鸟叫, 端午节时恶鬼猖獗已极! 换言之, 端午节的真正原因是恶鬼作祟。慧日禅师《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 1158) 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 “今朝又是五月五, 大鬼拍手小鬼舞, 蓦然撞着桃符神, 两手椎胸叫冤苦”, 端午时大鬼拍手小鬼舞, 鬼撞桃符神, 鬼竟然如此猖獗。因此, 端午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端午时寺庙中也要烧香敬鬼, 如舒州白云山的和尚在端午节时: “僧问: ‘今朝五月五, 权罢薅芸鼓。虽是无事人。亦请烧一炷。’( 白云禅) 师云: ‘急急如律令。’( 僧) 进云: “也待小鬼做个伎俩。”( 白云禅) 师云:‘钟馗吓你。’( 白云禅师) 乃云: ‘今日端午节, 白云有一道神符也, 有些小灵验, 不敢隐藏, 举似诸人: 一要今上皇帝、太皇太后, 圣躬万岁; 二要合朝卿相、文武百官、州县寀寮, 常居禄位; 三要万民乐业、雨顺风调’。有个符使却来报白云( 禅师) 道: ‘诸处尽去, 偏只为神通小, 不奈一件事何。’” 端午节时佛寺举行驱鬼祈福仪式,这些活动的中心就是祭鬼和驱鬼, 它清楚地表明: 恶鬼作祟是五月五日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根本原因。《古尊宿语录》卷27载, 舒州龙门佛眼禅师说: “今日端午, 世间人钉桃符、书门阃, 使万邪不窥其户, 百鬼不入其门; 世间人又使针烧灸, 采药登山, 使万病不干其体, 疫疠不入其身。”也揭示了端午活动的根本目的: 驱鬼除病。可见, 端午节是鬼节,端午节为对付“百鬼”和“万病”而生。这些记载, 揭示了端午节产生的真正原因。 明白了端午节起源的根本原因, 端午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端午又称“续命节”, 就是因为有恶鬼索命。《风俗通》: “五月五日续命缕, 俗说以益人命。”续命缕的形态, 唐代仲子陵《五丝续宝命赋》有载: “颜似渥丹, 对回鸾之十字。手如振素, 盘续命之五丝。其五丝也, 蕙绿轻重, 兰红浅深。皎皎而有莺其领, 采采而亦翠其衿。既比方而一色, 又条畅乎数寻懿寿丝之礼大, 续宝命之天长。”端午节时, 荆楚民间以彩丝系在臂上, 唐花蕊夫人 《宫词》有“玉腕斜封彩缕长”之句。道教《三洞奉道科》称五月五日时举行“续命斋”的法事, 北齐后主的妃子冯小怜以五月五日进纳, 故号她为“续命”, 取端午冲喜续命之意。以丝系臂为防恶鬼夺命, 故可以达到“续命”目的。 介之推、伍子胥等死于五月五日是因恶鬼索命。魏邯 郸淳《曹娥碑》: “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伍君即伍子胥。这些人死法不一, 但都因恶鬼所害。端午恶鬼猖獗是他们死亡的原因, 端午节举行祭祀仪式是为了驱除恶鬼。隋唐以后南北文化合流中端午节被整合, 由于屈原影响大, 端午节变成祭祀屈原的节日。屈原在宋代被封为公侯: “屈原庙, 在归州者封清烈公, 在潭州者封忠洁侯。”元代屈原被封为“忠节清烈公”。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主角时, 介之推、伍子胥等湮没无闻, 驱鬼的动机也被遮蔽, 遂形成今天的端午习俗。 二、佛教中的端午遗俗 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底层的端午对外来佛教产生了深刻影响。《古尊宿语录》卷44 载, 宋代和尚也过端午节: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五月五日上堂云: “今朝五月复端午,随众生心解分布棕子。虽然, 应所知, 要须一一知来处。且道从什么处来? ”佛教在这天也吃粽子。佛教世界中翠竹黄花尽是真如, 端午自然也入般若。《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 宋绍兴二十六年( 1156) 五月五日, 普觉禅师上堂云: “今朝五月五, 天降沛然雨。艾人与门神, 聚头相耳语。”艾人, 是端午节时束艾叶为人。它与门神一样, 是为了避邪拒鬼。佛教语录保存了端午节时的艾人和门神信仰习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和尚自然地把端午融入禅悦玄机。《古尊宿语录》卷27, 舒州龙门佛眼禅师: “今日端午??遂失声叫曰: ‘阿耶耶, 阿耶耶, 尽大地人烧破皮肉, 教山僧受无限苦痛。’昔楚大夫以忠言不用, 沉于湘江。后人哀之, 以竹筒盛饭, 系五色丝祭之, 风俗至今流传不断。遂呕吐数声曰: ‘世间人吃却米粽, 教老僧胀破肚皮。’大众: ‘别人烧灸, 别人吃物, 为什么龙门长老受痛受饱, 未能情忘缘虑? ’”这段禅机公案透露出佛门与筒粽等端午文化的关系。宋陆游有《天中节前三日大圣慈寺华严阁燃灯甚盛游人过于元夕》诗, 佛寺在五月五日前三天已举行盛大庆祝仪式: “万瓦如鳞百尺梯, 遥看突兀与云齐”, 寺庙张灯结彩, 禅堂成为端午庆典的场所。 一些失传的端午古俗在佛教中保存。《五灯会元》卷18 载: 隆兴府兜率慧照禅师端午节说: “端午龙安亦鼓桡,青山云里得逍遥。饥餐渴饮无穷乐, 谁爱争先夺锦标。却向干地上划船, 高山头起浪。明椎玉鼓, 暗展铁旗; 一盏菖蒲茶, 数个沙糖粽。”这里有许多失传了的端午古俗: 第一, 后世认为端午龙舟是为了救屈原: “楚人悲屈原, 千载意未歇??遗风成竞渡, 哀叫楚山裂。”但端午龙船原来是为了“安龙”。第二, 一般认为端午龙舟发生在水乡。但古人这天在高山上划龙船。第三, 一般认为, 五月五日采兰草、菖蒲是用来煎汤洗澡, 《大戴礼》: “五月五日, 蓄兰为沐浴。”[11]但这里表明, 它用于制作“菖蒲茶”。此外, 《古尊宿语录》卷28: “龙门若为作端午, 打动众人涂毒鼓。”佛教东林《云门颂》也说: “一挝涂毒闻皆丧”。一般认为,端午龙舟竞渡时击鼓是为了统一划船的节奏, 但是佛教典籍显示: 端午所用鼓上涂了毒药, 以增强鼓声的巫术力量, 以达到安龙、镇龙的目的, 它是驱鬼观念的具体体现。 安龙、菖蒲茶、干龙船、毒鼓等是失传的'端午古俗, 这些资料既可补端午资料之缺, 又可见出中国本土自然宗教中的端午对佛教影响的深度, 弥足珍贵。 三、佛教大事与端午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端午的神秘性渗透到佛教中, 使一些佛教内部的大事也与端午有了联系。 首先, 一些生于端午的高僧成为佛教的要事。生于五月五日的孩子常被抛弃, 汉代这天出生的王凤、胡广等人就险遭遗弃。父母或将此日出生的孩子送往沙门为僧, 如唐代著名的“法云公”。《释氏稽古略》卷二: “万回法云公,太宗贞观六年( 632) 五月五日生( 于) 虢州阌乡张氏。”父母把他送到寺庙当和尚, 这既救了孩子又避了祸。这样的人成为高僧后就是禅林的佳话。 其次, 一些端午圆寂的禅师被载入佛典。民间传说,五月五日生者脑不坏。唐李延寿《北史齐宗室诸王传》载, 北齐南阳王高倬生于五月五日, 后因谋反罪被杀, 但四百余日后大敛时, 他竟然“颜色毛发皆如生”。因此之故, 佛教对五月五日圆寂的和尚也特别重视。《续高僧传》卷21 载, 丹阳县道成禅师,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 599) 五月五日在兴严寺圆寂; 唐代越州称心寺大义禅师, 在武则天天授二年( 692) 五月五日坐化。《宋高僧传》卷8 载: 智威禅师圆寂于唐肃宗上元二年( 761) 五月五日; 同书卷十四载: 唐代著名高僧扬州大云寺鉴真大师, 在日本天平宝字七年癸卯岁( 公元763 年, 即唐代宗广德元年) 五月五日无疾坐亡, 其真身不坏。《景德传灯录》卷五载, 司空本净禅师于上元二年( 761) 五月五日归寂, 唐天子赐给“大晓禅师”法号。这些高僧在五月五日坐化, 常常有十分神奇的情景。宋代潞州府黎城人宗坦, 在四月二十八日这天夜里梦见阿弥陀佛托梦: “汝说法止六日, 当生净土。”在五月四日, 他集合众僧说: “因缘聚散, 固当有时; 净土胜缘,惟凭时刻。愿众念佛, 助我往生。”说罢, 在诵佛声中坐化。当时, 天上雷鸣不断, 地上白云覆地, 直到五月六日才停。 离知《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卷六载,金熙宗皇统三年( 1143) 五月五日, 觉禅师将死作《颂》交代后事: “今年五月初五, 四大将离本主; 白骨当风扬却,免占禅那地土。”他在钟声渐入坐逝之境, 侍者离知想起他们的约定: “吾化后, 可唤之。若能回来, 是有道力也。”于是, 他连唤三声, 觉禅师果然复活, 问到: “你有什么事? ”侍者说: “和尚何裸跣而去? ”他反问: “来时何有? ”侍者要给他穿几件衣服, 他说: “不用。留给后人吧。”他书偈云: “七十三年如掣电, 临行为君通一线; 铁牛踍跳过新罗, 撞破虚空七八片。”然后, 晏然而逝。死亡是人类大事,人类的宗教多因死亡而生, 这些五月五日圆寂的高僧和坐化妙境成为禅门肉身成道的佳话。 再次, 一些端午发生的事件被佛典纪录下来。唐代翻译佛经常在五月五日开笔, 《全唐文》卷916 载, 北天竺婆罗门族的不空大师所译的《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序》和《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等, 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 740) 五月五日奉诏开译: “卯时焚烧香火, 起首翻译”; 佛教经典《一切如来大教王经》和《瑜伽秘密金刚三摩地三密圣教法门述经》等, 在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五月五日由沙门慧超等开译。所译佛经如果在五月五日这天封笔, 也是佛教的大事。《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入定不定印经》一卷、《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等, 是三藏法师义净等于武则天久视元年( 700) 五月五日在东都洛阳的三阳宫译毕,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第十五卷予以明确记载, 朝廷也下诏褒奖。 禅宗南宗的传法衣钵被朝廷借去, 禅宗便借端午节向朝廷追索。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 , 唐军与安史叛军的战争正吃紧, 为了平定叛乱, 唐肃宗派大臣到广东韶州( 今韶关) 曹溪南华寺将禅宗六祖惠能的传法衣钵借到京城, 作为“镇国之宝”供养皇宫。平叛结束以后, 衣钵没有及时归还。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 五月五日, 惠能大师便托梦给代宗皇帝要求归还: “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 敕刺史杨瑊曰: ‘朕梦感[能]禅师请传法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 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 严加守护, 勿令遗坠。’”禅宗索回镇教之宝, 还借助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再次, 佛教也利用五月五日炼制法术。五月五日恶鬼横行, 端午素来流行厌胜之术。《史记集解》载: “汉使东郡送枭, 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 故食之。”巫师在此日制作巫术药物: “五月五日, 取蟾蜍, 可合恶疽疮;取东行蝼蛄, 治妇难产。”巫蛊药也在这天炼制: “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 大者至蛇, 小者至虱, 合置器中, 令自相啖, 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 虱则曰虱蛊, 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 食其五藏, 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三年不杀他人, 则畜者自钟其弊。”与此相应, 佛教也利用这天炼药制咒。魏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六: “蛇毒者, 以五月五日蛇合和毒药; 又以毒药饲蛇等。”除了用五月五日的蛇毒制药外, 佛教还用此日施行法术。大藏经阿含部《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 “若有被囚禁、枷锁、种种口舌者, 取五月五日桃木, 密书彼怨人名字, 加持一百八遍; 又于真言句中称彼人名, 加持求愿语, 钉入地,即得官府口舌解散无事。”桃木是驱鬼之木, 它端午日与咒语配合驱邪。《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此法必须五月五日夜受持, 即果成就。五月五日夜, 注想思存, 换诵呪一千八遍。”佛教充分利用五月五日行法, 与道教有相似之处。 在端午基础上还产生了“天中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趁天中》: “《提要录》: 五月五日, 乃符天数也, 午时为天中节。”五月、五日、午时, 是三“五”重叠之时, 故成为“天中节”。汉代在此时以阳燧取火, 炼五石铸法器。唐代扬州向皇帝进贡的“江心镜”就于五月五日午时在扬子江中百炼而成, 白居易《百炼镜》: “江心波上舟中铸, 五月五日日午时。”[17]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说这种镜“易破难成, 往往有自鸣者”。佛教也有“天中节”的咒语: “五月五日天中节, 一切恶事尽消灭! 急急如律令。”宋绍隆《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七: “五月五日天中节, 万祟千妖俱殄灭。眼里拈却须弥山, 耳中拔出钉根楔。钟馗小妹舞三台,八臂那吒嚼生铁。勅摄截, 急急如律令。”《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云门颂》: “五月五日午时书, 赤口毒舌尽消除。更饶急急如律令, 不须门上画蜘蛛。”佛教在“天中节”时也举行法事, 驱使道教的钟馗、那吒等神灵以降妖除魔。 端午与佛教的联系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 知识在不用文字表达的动物行为中扎根之深,超过了大多数哲学家愿意承认的程度。端午正是这样,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底层, 突破原始宗教和道教的藩篱, 深深地积淀在佛教文化中。这与韩国以端午“申遗”一样, 显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
端午节的介绍内容是什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扩展资料: 端午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重庆,又称龙杰,又称灯笼节等等其他知识,在公元1988年,秦始皇电影的大家公平,秦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原来这是粽子没有错,秦始皇电影的大家公平,秦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原来这是粽子,没有错,阿里嘎多恐龙,希望english book let's let's go let's go next lest lets go
端午节又称重庆,又称龙杰,又称灯笼节等等其他知识,在公元1988年,秦始皇电影的大家公平,秦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原来这是粽子没有错,秦始皇电影的大家公平,秦国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原来这是粽子,没有错,阿里嘎多恐龙,希望english book let's let's go let's go next lest lets go
端午节简单介绍(50字以内)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闻一多先生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见《端午考》一文),龙是当时吴越民族的图腾,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而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端午节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国外过端午节的国家 1、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每当端午节到来时,人们总不会忘记吃粽子、赛龙舟。 2、越南 越南的端午节是越历五月初五,又称正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3、美国 从20世纪80年代始,端午赛龙舟已经悄悄渗入了部分美国人的运动习惯,成了美国发展最快的流行体育娱乐项目之一。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国外过端午节的国家 1、新加坡 新加坡华人每当端午节到来时,人们总不会忘记吃粽子、赛龙舟。 2、越南 越南的端午节是越历五月初五,又称正阳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3、美国 从20世纪80年代始,端午赛龙舟已经悄悄渗入了部分美国人的运动习惯,成了美国发展最快的流行体育娱乐项目之一。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但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下面是我整理的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 风俗1: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系粽子则用马莲草,也是北京特产。 风俗2: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风俗3: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风俗4: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风俗5: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王作楫介绍,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风俗6:收五毒 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风俗7:贴葫芦花 老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风俗8:点雄黄酒 老北京人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端午节由来和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可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啊,而且是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三大传统节日。这个重大节日包含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举国同庆,万众欢腾,意义非凡。为此,国家特意规定,从最近几年始,和春节中秋节一样,每逢端午节,还专门放假庆贺呢! 据中国民俗家考证,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端午节就是因纪念古代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而专门设立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名句古诗闻名中外的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生前,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根据大量的文史资料考究,仅介绍以下四种,以飨读者。 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经著作改编大型历史话剧、电影《屈原》,都艺术地再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光辉形象,揭示了民间五月端午纪念屈原的伟大意义,影响深远! 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不管哪种由来和传说,端午节作为两千多年的传统已深深地扎根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心目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它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与时俱进,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 让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民俗继续发扬光大,也让外国的诸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先进文化引进来,和我国的民族文化共融共生,依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正确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人人践行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为坚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