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模范人物事迹(10个模范人物事迹1000字)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

道德模范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他们用朴实无华的处世方式,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自己最真、最善、最质朴的一面呈现给大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1 闫大伟,中共党员,中共临沭县委办公室县委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20_年以来,在信息科工作期间,大伟同志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在做好常规信息报送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尝试撰写“问题建议类”信息,聚焦农业、农村、农民,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信息22篇,分别被省委办公厅采用并予以刊发。2011年,我县党委信息工作取得了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五名的史无前例最好成绩。20_年以来,在调研科工作期间,大伟同志紧跟领导思路,精益求精起草文稿,每年经手起草、修改的各类文稿不下100万字,20_年,主笔撰写的《关于临沭县柳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报告 》得到时任中共临沂市委书记的肯定性批示。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2 尹鲁波,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资源科副科长。尹鲁波同志,20_年从事营造林工作,他坚持工作在一线,技术指导在一线,严把苗木供应关,确保苗木品种优良,树势强健;冬季组织林业站技术人员开展造林实绩验收工作,徒步丈量新建造林近6万亩,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其负责的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涉及全县9个镇街,213个造林小班,4131亩,其管理档案规范齐全,补贴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其成功推荐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乡镇4个;省级森林村庄9个,市级森林乡镇4个,市级森林村庄62个;他对口技术帮扶15户贫困户均有种植蓝莓若干,每亩净收入达到1万元。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3 仇贵勺同志现为马兰矿运输区运输一队的书记,在20_年以来,带领着支部的一班人,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公司开展的“双基双承诺”,“曾、树、争、提”、“党务公开”等活动,处处以安全为重,经民主评议,特推荐仇贵勺同志为“诚实守信模范”。 一、热爱党务工作,工作业绩突出 热爱党务工作,钻研党建业务,工作积极肯干,勇于改革创新。在日常工作中,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曾、树、争、提”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党支部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深深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如何开展和搞好党支部的工作,对全队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积极学习,不懂就问,有效地带动了该支部的党员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安全素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积极地钻研党建业务,心中只想着如何才能更好地抓好党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一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的全是“党建文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支部书记必读”等一类的书籍。工作之余,他就不厌其烦地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把本队的各项工作和他的党政工作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每月初,他都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_,和支部一班人认真研究探索如何把支部的工作做得更好。对支部的所有成员,要求他们在保持先进性教育学习中,不走形式,要切实把_提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与自己的行动对照,要树立好党员形象,以党员先进、廉洁的魅力影响带动全队职工,在工作中,做到遵章守纪,不蛮干,不“三违”。 二、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深受群众敬重 树立责任意识,倾听群众呼声,走群众路线,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郝学忠书记的一贯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好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样,你的工作都会有生机、有活力。”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在平时工作中,时时处处想的就是职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职工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看待。他每月总要抽出一些业务时间,到职工家中去家访谈心。雨季到了,他冒着大雨两次走访住小平房职工家庭查看职工的小平房是否漏雨;冬天来了,住小平房的职工是否准备好了冬天用的煤成了他心中的大事。他所到之处都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送去了组织的关爱,送去了党的温暖,使广大职工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感动和鼓舞,纷纷表示在工作中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有力地体现了共产党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道德和核心规范。 三、积极做好宣传,做到了坚持原则和团结群众 作为一名书记,郝学忠同志做到了积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他说“作为一名书记,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做到廉洁奉公,才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此,他努力改进和加强支部一班人的领导作风建设和生活作风建 设,要求支部的所有党员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积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团结广大职工群众,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坚持实事求是,做诚实人,说诚实话,办诚实事,在工作中,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坑蒙欺诈行为,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信誉度,加强对“六员两长”的技术、技能培训,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六员两长”安全监督把关作用。为使安全现场管理真正落在实处,队干部分片包班负责,现场严格把关,及时组织处理出现的挡手问题,严格规范职工作业行为。在技术创新方面,他带领全队技术骨干人员,从实际行动出发,先后技术革新改造完成了十余项技术项目,经过多次验证投入使用以后,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约了运输成本,从而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党员责任区、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和全心全意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的精神,模范地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称赞和尊重,是一名大家信赖的好书记,更是一名诚实守信的党务工作者。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4 范玉恕,男,55岁,中共党员,天津建工集团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是范玉恕始终坚持的职业信条,他许诺:绝不向人民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的工程。为兑现诺言,范玉恕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提高工程质量上。在每项工程施工中,他都坚持制定一个高于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拿出一套质量创优的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作出每道工序的质量样板。通过多年实践,他创造出保证工程质量的“8,1,15”工作法。 1999年,范玉恕负责的所有工程质量全部优良,创造出天津建筑史上的“四个第一”,两次获得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被誉为“群众信得过的建房人”。为兑现诺言,范玉恕始终坚持“四个一样”:大事和小事一个样,外露工程和隐蔽工程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有要求和没要求一个样。工程无论大小,为确保所有工序都能达到一次全优,他每天死盯现场,严把质量关。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公休日和节假日,把自己负责的几十个工地转个遍。为兑现诺言,范玉恕坚守一线阵地,坚持严细管理。 20_年6月,范玉恕担任北京奥运工程——奥体中心运动员公寓工程项目经理,他向建设单位承诺,“奥运会运动健儿要夺金牌,奥运工程我们更要争第一”。当时正值酷暑,地面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他一天也没离开过施工现场,做到制订施工方案一盯到底,关键部位一盯到底,工艺难关一盯到底,交叉作业一盯到底,质量验收一盯到底,带领员工从一张图纸、一根钢筋、一块砖、一车混凝土抓起,严严实实地把住了每一道质量关,最终该工程被评为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长城杯金奖。30多年来,范玉恕先后组织完成了26项、近40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工程质量项项优良。范玉恕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不向社会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工程”的承诺。范玉恕先后被授予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建设系统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20_年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5 王乐义,男,66岁,中共党员,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他认为,无论什么职业,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常说,“我是党支部书记,在三元朱村,我说出来的话、办出的事就代表党的形象,我诚实做事,群众就相信,党的 一级组织就有威信,就有凝聚力!”为了兑现自己上任时让群众致富的诺言,他先到农业大学拜师学艺,带上干粮三下关东取经,经过数百次试验,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1992年,又带领群众开发成功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取得了国家质检局发放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被农业部授予国内首批“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20_年,他组织村民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争创信用蔬菜基地、信用菜农、信用企业、信用经营业户,打造了“乐义蔬菜、实实在在”的三元朱村蔬菜品牌,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现在,三元朱村的蔬菜畅销全国,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_年,该村集体收入达3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王乐义常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大棚蔬菜搞成功后,到三元朱村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他从不藏私,以诚待人,并和全体村民约定:“对前来参观的人要热情相待,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前来学习的农民兄弟。”17年间,三元朱村无偿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民超过120万人次,4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王乐义的带领下,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传遍了全国26个省区市。王乐义本人也拖着患了癌症的身体,先后到全国11个省、区、市无偿传授大棚蔬菜技术,行程达几十万公里。20_年8月,他冒着酷暑到新疆、青海、陕西等地指导蔬菜生产,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行程3000多公里,帮助那里的农民兄弟解决了大量的蔬菜生产技术难题。同时,他在西北5省建立了培训基地,聘请专家授课,为当地5000多名农民送去了致富钥匙。王乐义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优秀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_基层干部标兵,被确定为_在基层重大典型和全国保持###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典型。先后当选为党的第十五、十六、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_年王乐义作为全国“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作了巡回报告。20_年2月,“王乐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了良好社会反响。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相关文章: ★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名单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简介 ★道德模范主要事迹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2019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17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2017年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观后感5篇
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事迹

10个模范人物事迹是什么?

10个模范人物事迹如下: 1、张定宇。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2、张桂梅。 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 3、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4、陈玉蓉——母爱齐天。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前不久,叶海滨的病情恶化住进医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5、徐振超:金牌工人。 许振超,生于1950年,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 6、巨晓林:铁路小巨人。 巨晓林,生于1962年,陕西岐山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高铁分公司技术员、工匠技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7、胡双钱:航空手艺人。 胡双钱,出生于1960年7月,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被称为“航空手艺人”。2015年10月13日,胡双钱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6年4月,胡双钱获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8、莫振高 莫振高,男,壮族,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学习。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 9、陈陆——男儿付死生。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10、王海——为国击豺狼。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10个模范人物事迹是什么?

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

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 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劳动模范简称劳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劳动模范们对于我国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下是关于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 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1 许振超:金牌工人 人物简介 许振超,生于1950年,山东荣成人,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人物事迹 他立足本职工作,多次带领团队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享誉世界航运界;他发扬“工匠精神”自学成才,成了响当当的“桥吊专家”;他把港口当家,发扬“主人翁精神”,创造了 “一钩准”“一钩清”“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多项绝活,成为技术顶呱呱的“许大拿”,让“振超精神”名扬四海,令世人赞叹。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装卸大国,他功不可没。 人物语录 ①是时代催着我学,催着我进步;也是时代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港口工人。 ②千难万难,不能说难。饿死不弯腰,冻死迎风站,人不能没有傲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巨晓林:铁路小巨人 人物简介 巨晓林,生于1962年,陕西岐山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高铁分公司技术员、工匠技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人物事迹 高中学历的巨晓林刚到工地,看着铁路电气化专业技术知识的图纸犹如“天书”,心里直发怵。他暗下决心要在这个行业闯出名堂,上班跟着师傅学,下班追着师傅问,记下70多本、130多万字的笔记,经过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累计创新施工方法,给公司创造巨大经济效。 巨晓林还写出了10万字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书稿,填补了我国铁路接触网施工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成为铁路施工一线技术工人的'学习“宝典”。 人物语录 ①干工作,你不但要用心记事,还要有想法,要发挥你的智慧才能。 ②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勤学苦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农民工也能有所作为。 胡双钱:航空手艺人 人物简介 胡双钱,出生于1960年7月,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被称为“航空手艺人”。2015年10月13日,胡双钱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6年4月,胡双钱获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事迹 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进入当时的上海飞机制造厂,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飞机研制和首飞。那一刻他强烈感受到“造飞机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运10项目下马了,这聚集了各路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工厂转眼间冷清了下来,争抢飞机技师的公司专车竟开到了工厂门口,面对私营企业老板开出优越工资,胡双钱谢绝了。 选择留下后,胡双钱与同事一起陆续参与了中美合作组装麦道飞机和波音、空客飞机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并抓住这些机遇练就了技术上的过硬本领。20多年后,当我国启动ARJ21新支线飞机和大型客机研制项目后,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人物语录 ①勤奋刻苦为我赢得尊严,技艺精湛让我收获荣誉,我为自己是一名航空技术工人而感到自豪。 ②自身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零件加工,而是制造关系到千千万万乘客生命安全的航空产品。平时工作中,每每想到此,就必然会严格要求自己,像珍爱自己生命一样对待产品质量。 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2 包起帆:抓斗大王 人物简介 包起帆,生于1951年2月,浙江镇海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多次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物事迹 从码头工人,到技术骨干、企业带头人、物流专家、国际标准的领衔制定者……他带领团队主动创新,研发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推进港口装卸机械化。参与开辟上海港首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建设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积极推进我国首套散矿装卸设备系统的研发。 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改革创新,以一百多项发明获誉“抓斗大王”,并获得国内外创新发明大奖无数。 人物语录 ①做事,就要做能结出果实的事! ②从零开始再启航,不断在创新这条路上走下去。 王顺友:马班邮路 人物简介 王顺友(1965年11月-2021年5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原邮递员,《感动中国》2005年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 人物事迹 20年来,他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每年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正是因为他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人物语录 ①我要继续走好邮路走到走不动为止。 ②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 吴登云:白衣圣人 人物简介 吴登云,出生于1940年,江苏省高邮市郭集镇柳坝村人,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曾任新疆乌恰县政协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2009年,吴登云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物事迹 1963年,吴登云从江苏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自愿到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工作了40年,退休了还舍不得走。他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 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到牧区巡诊和防疫,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被誉为“白衣圣人”、“马背医生”。他还精心培养少数民族医务骨干,一大批柯尔克孜族医生迅速成长起来,他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好医生为民爱民的美丽人生。 人①自己受一点累,献出一点血、一点皮,换来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我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情。 ②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就是要对患者抱有强烈的同情心,就是要像白求恩那样,对病人满腔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 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3 陈贞:大眼睛天使 人物简介 陈贞,1974年4月出生,副主任护师,华东医院ICU(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她长期从事重症患者护理岗位,以高超的护理技术,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疫情期间,她主动报名驰援武汉,付出艰辛努力,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陈贞入选2-7月“中国好人榜”。 人物事迹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小年夜,陈贞第一个报名请战支援武汉。在金银潭医院,陈贞护士长和其他队员接管了重症病房。一天工作下来,防护口罩深深的勒痕留在她脸上,病人们看不清穿防护服的陈贞,只能从护目镜中看到她从容的眼神,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大眼睛护士长”。 人物语录物语录 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没有接触过这样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我内心很同情病人,他们在里面很孤独,没有家人的陪伴,我要像亲人一样照顾他们,把力所能及的事尽可能做好。
著名劳动模范人物事迹

劳动模范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如下: 1、申纪兰,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始终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十年如一日,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更新思想,踏着时代的节拍前进。她从带领群众治滩造地,发展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从发展粮食生产转变为农、林、牧、副全面发展。 2、孟广彬,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针一线穿写出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以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坚守,诠释了一名草根工匠的社会价值。孟广彬因小时候得到过很多乡亲的帮助,便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几十年来,他义务修鞋十余万双。 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实际它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 劳模精神是引领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穿越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英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
1、张定宇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防疫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2、张桂梅 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 3、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我党,先后在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员,1998年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工作。 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被广大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4、万作成、熊庚香 打造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 万作成和熊庚香是一对住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妻。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自2003年以来,它也一直是一个共同的“癌症厨房”。 万作成和妻子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有时,每天有近300人来做饭。因为设备是大家共用的,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5、谢军 北斗三号总设计师。1982年,谢军大学毕业后投身航天事业。 他参与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阳二号卫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用3年多时间使北斗卫星使用自主研制的精密原子钟。2004年,谢军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劳动模范人物及事迹有哪些?

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有哪些?

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举例如下。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 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2、陈陆:男儿付死生。 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 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说,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 3、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5、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94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70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