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500句(少杀生佛经经典名句)

佛语经典语录

1.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2.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3.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4.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6.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7.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8.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9.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0.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2.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3.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4.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5.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7.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8.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9.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20.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21.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22.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23.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24.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5.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26.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27.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28.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29.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30.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31.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2.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33.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 34.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35.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3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38.真心是菩萨净土。 39.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40.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41.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42.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43.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44.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45.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46.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47.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48.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49.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50.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51.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52.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53.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54.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55.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56.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57.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58.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59.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60.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61.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62.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63.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64.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65.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66.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67.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68.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69.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 70.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71.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72.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73.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74.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75.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76.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77.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78.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79.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80.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81.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82.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83.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84.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85.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86.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87.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88.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89.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90.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91.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92.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93.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94.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95.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96.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9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8.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9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0.一切皆为虚幻。 10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02.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03.不可说。 10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0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6.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07.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08.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109.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10.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11.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12.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13.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14.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15.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116.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117.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118.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119.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120.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21.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22.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23.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24.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25.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26.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27.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28.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129.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130.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31.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132.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3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34.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35.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36.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37.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38.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139.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40.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14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4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4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4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1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46.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47.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48.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49.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5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51.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52.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53.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154.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55.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156.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5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158.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159.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60.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161.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162.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63.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64.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65.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66.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67.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68.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169.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70.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171.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172.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173.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174.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175.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176.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177.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178.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79.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80.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佛语经典语录

富有哲理佛语经典语录

富有哲理佛语经典语录(精选100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什么样的语录才是好语录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富有哲理佛语经典语录(精选100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3、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4、为何不必? 5、一切皆为虚幻 6、不可说,不可说 7、佛经经典名句,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0、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1、一切皆为虚幻。 12、不可说。 1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4、佛经经典名句,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6、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4、刹那便是永恒。 25、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7、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8、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29、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30、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1、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32、佛经经典名句,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33、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5、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3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7、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38、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3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41、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42、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43、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44、见色起淫心,报之在妻女。 45、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46、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47、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48、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49、佛经经典名句,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0、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51、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52、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5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5、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56、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著,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7、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58、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59、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60、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6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62、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63、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64、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6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67、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8、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69、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70、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71、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摧君骨髓枯。 7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73、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74、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75、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76、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77、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78、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7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8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81、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82、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83、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84、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85、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86、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87、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88、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89、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9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9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92、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9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94、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9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96、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97、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98、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99、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100、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
富有哲理佛语经典语录

佛经经典名词100句

佛经的经典名句: 一、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二、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四、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五、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六、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七、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八、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十、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十一、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十二、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十三、净心之要,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十四、人不如我意,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是我无德。 十五、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十六、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十七、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 十八、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十九、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二十、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二十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二十二、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二十三、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二十四、一切皆为虚幻。 二十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二十六、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二十七、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二十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二十九、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三十、一切皆为虚幻。 三十一、不可说,不可说。 三十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三十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三十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三十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三十六、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三十七、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三十八、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三十九、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四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四十一、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四十二、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四十三、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四十四、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四十五、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四十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四十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四十八、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四十九、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五十、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佛经经典名词100句

让人静下心来的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那么,接下来跟随我一起来佛经大全看看佛经经典名句400句吧! 佛经经典名句400句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让人静下心来的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佛经经典语句

佛经经典静心名句 佛经经典静心名句 1、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仓央嘉措诗传》 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3、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 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7、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南怀瑾 9、扫地为何?为了净地。净地为何?为了静心。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小西天狄道传奇》 10、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1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1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觉乘 13、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慎碧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佛说四十二章经》 14、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5、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16、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17、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8、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9、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0、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察孝让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1、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2、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败局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4、"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5、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紫云轩 26、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7、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文心雕龙》 28、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 29、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3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感觉很不错的佛经语句 1、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2、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3、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4、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7、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8、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9、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0、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1、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2、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3、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4、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15、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16、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7、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8、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9、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20、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3、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24、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25、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26、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28、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29、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3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31、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2、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4、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5、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36、(经典语句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8、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39、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40、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1、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2、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4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4、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5、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46、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4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8、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9、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50、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51、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53、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54、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55、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修心养性佛经经典句子摘抄 修心养性佛经经典句子摘抄: 1.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2.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3.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4.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 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7. 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8.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0.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11. 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12.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3.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4.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5.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6. 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7.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0.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2.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4.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5.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6.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7.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8.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9.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0.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1.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2.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3.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4.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5.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36. 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37. 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38.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39.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40.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41.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42.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43.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4.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45.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46.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47.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48. 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49. 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50.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51.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52. 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53.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54.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55.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56.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7.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58. 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59.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60.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61.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62.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3. 问曰:人为何而活? 64. 佛曰:寻根。 65. 问曰:何谓之根? 66. 佛曰:不可说。 67.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68.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9.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0.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经经典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