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及解释(经典佛经名句300句)

佛法大意的佛经经典名句

佛经经典名句——十句佛经经典名句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百句佛经经典名句佛曰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十七、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五四、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五五、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五六、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五八、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五九、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六十、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六一、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六二、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六三、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六十四、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六五、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六六、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六七、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六八、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六九、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七十、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七一、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七二、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七三、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七四、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七六、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七七、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七八、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七九、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八十、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八一、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八二、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八三、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八四、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八五、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八六、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八七、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八八、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八九、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九十、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九一、我们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九二、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九三、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九四、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九五、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九六、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九七、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九八、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九九、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一零零、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二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如今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惹尘埃。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佛曰:为何不必?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佛曰:“寻找自我。”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曰:“人为何而活?”佛曰:“寻根。”问曰:“何谓之根?”佛曰:“不可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法大意的佛经经典名句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如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经典佛家禅语名言,欢迎阅读!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名句: 1. 不可说。 2. 一切皆为虚幻。 3.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5. 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6.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0.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11. 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13.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14.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6. 剧场里,蠢人开玩笑大喊:着火了!结果上千人拥向门口,挤成一团,很多人被踩死。禅师感叹说:蠢话贻害无穷。 17. 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18. 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9.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20.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大全: 1. 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2. 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3. 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4. 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5. 《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6.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7. 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8.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9.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10. 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 11. 生活在山坡上的石头,羡慕山下繁华大道,便自己滚下去,结果受尽践踏与玷污。禅师:知足常乐,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12.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憨山大师醒世歌》 13. 一僧问五泄灵默禅师:“如何得无心去?”禅师曰:“倾山覆海宴然静,地动安眠岂睬伊。” 14. 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15.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语录: 1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颜长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 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4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5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6.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7.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8.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9.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1.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2.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 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3.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4.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5.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6.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7.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18.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19 一切皆为虚幻。 20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1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2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3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24. 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25. 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26.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27. 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28. 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29. 顺治帝出家诗: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30. 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
经典佛家禅语名言

佛学经典语录大全

佛学经典语录精选: 1) 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2)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3) 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4)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5)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6) 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7)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8)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 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0) 人之所以痛苦 ,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学经典语录最新: 1)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2)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3) 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4)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5)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6)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7)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8)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9)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10)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1)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2)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3)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4)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5)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16)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7)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8)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19)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0)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佛学经典语录集锦: 1)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3) 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4)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5)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6)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7)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8)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9)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10) 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11)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12)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3)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4)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15)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6)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7)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8)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9) 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20) 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21)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22)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3)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4) 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5)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26)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27)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8)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9)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佛学经典语录大全

十大佛学经典语录

导语: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佛学,我也整理了一些佛学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 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 《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经典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看了再多的爱情电影,再经典的爱情小说也只是惘然,爱情是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明白!因为爱情也是不可说的。陷入爱情的人是痴的,周围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1000个幸福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爱情经历却各不相同!只有恋人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小秘密,对外人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经260字,短小精悍博大精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的“色”和大家平常想的是两个概念,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大概就是指物质的表象!拥有美丽的容颜的女人,总是会获得众多的青睐!可是再美丽的女人,依然会有苍老的一天!当你老去以后,曾经的一切是否依然?原来当美丽凋谢的时候,一切才回归本来面目!一切的风光与繁华,甜言与蜜语也只是过眼云烟。女人,找个真正爱你的人,拥被入眠吧!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现在很多相爱的人,会因为对方的贫穷而离开!这是真正的爱情吗?也许会有人说爱情和面包的理论!可是,过去的老人们都说,有情饮水饱。 我也相信:真正爱一个人,虽然贫穷,但是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只是喝水都觉得饱!爱就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得到了爱,就仿佛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当面对自己心爱的人,不管身在何处,也如沐春风。记得天龙八部里,西夏选驸马。当问到:平生之中,在什么地方最逍遥快乐?段誉答到:枯井底,污泥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在那里得到了真爱!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还记得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所有的追随跑步者看到他突然停下来的时候,以为圣人要大讲一番道理,他看了看成群的追随者说到:I am tired。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先说个故事,一位老人养两只鸟儿,一雄一雌。老人每天都会带着它们一同出去散步。雄鸟和雌鸟一左一右蹲在老人的肩膀上,雄鸟有时会飞出去溜一圈,但天黑之前,它准会自己飞回巢里。雌鸟却从未曾离开过老人的肩膀。如此日复一日,一晃许多年过去了,一切从未改变过。直到那天,一切都与往常一样。老头吃完饭,又带着两只鸟儿去散步。忽然右边肩膀上原本安静立着的雌鸟一振双翅,转眼不见了踪迹。雄鸟仰天长啸,不见回音。自此,雄鸟日日在巢中哀鸣,再也不肯离巢一步。三个月后,雄鸟郁郁绝食而死。死前仍哀鸣不止。许多年过去了,直到老人去世,雌鸟再没有回来过。只有那个早已废弃的鸟巢,在风中独自见证那段历史。 看完故事,我掩卷长叹。如此一雄一雌,与世间男女无异。现实生活中的男人,常常说自己喜新不厌旧,他们就像贪玩的孩子,总会瞅准一个空偷着出去玩玩,玩累了他们自然会回家。在外,他们可以风流快活;在家,他们也想做好丈夫好父亲。他们脑子中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老婆和情人,最好是一举两得。他们中有些人即使曾失足变心,但在现实利弊轻重的权衡之下,在结发之妻眼泪的攻势之下,在亲朋好友群起而攻之的严峻形势下,大多能改邪归正、痛改前非,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而女人,她们往往视爱情若生命,在她们骨子里,爱情这两个字神圣而不可侵犯。而大多数女人又都是怀旧的,如果没有伤及灵魂痛彻心骨的经历她们是绝不会轻言放弃的,而女人一旦决意放弃,那她曾视之为生命的那份爱情定已全然摧毁,她早已没有了退路。所以,女人一旦变了心绝了情,那是永远都不会回头的了。就如同那只飞离主人肩膀的鸟儿,一去不返。女人的爱,因为忠诚,所以毅然决然。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还记得冯巩相声里说到:女人一辈子也听不够的是“我爱你”三个字,《过把瘾》里的杜梅拿刀架在方言的脖子上就是为了听他说这三个字!没错,很多女性都很爱听这三个字,而且是百听不厌。 每个女人都希望有人爱她,但是其实这些只是形式而已!真正的爱往往都是很深沉的,是把爱放在心里的!这种爱,是沉静;是一种内蕴深厚,隽永深沉的爱。它没有昙花一现的惊艳,没有“山无棱,天地绝,乃敢与君绝”的壮烈誓言。这是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爱;是携手一起慢慢变老,共守日落日出从容的爱。这种爱,是流泻指间清逸舒缓的琴音,涤荡浮躁的灵魂,舒展纷乱的心情,梳理出沉静平和的人生。太热烈奔放的爱总是易于枝头凋落,而平和沉静的爱却是暗香持久,心香永恒。当火焰般燃烧的爱情化为灰烬,当爱情的潮水慢慢消去,守望在那里的,依然是一颗宽大博爱的心,包容接受抚慰着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当然,沉静的爱绝不是沉闷的爱。那是心灵的守望,是一种心底深处深藏的真切牵挂。 似清风,如明月,美丽而不媚俗,平和而不平庸,平静却不沉闷。透过爱的清清溪水,你会看到细石粒粒,看到游鱼欢快地在溪水中游来游去。这种沉静的爱所蕴含的美丽,是要用一辈子用心去读的,才能在平淡真实中读出鲜活和感动。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记得木村演的一部电影里曾经这样诠释“爱”,说爱一个人就是当他幸福的时候你比他更幸福,当他痛苦的时候你比他更痛苦……其实给别人幸福,被别人需要着,是一件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满足与快乐的事情,至少我会很享受别人对自己的依恋,也同时依恋着别人,这是我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愿意相信这样活着才算是完整而纯粹的人生吧。 看完了《宫》,很喜欢里面的律。他从小就什么都没有,失去了父亲,失去了皇太子之位,失去了宫。但是14年以后,虽然经过母亲的一番明争暗斗,他原本可以获得王位,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爱的人,为了自己的良心,他毅然选择了牺牲自我的方法。他顶替了信的莫须有的罪名,也顶替了母亲暗中的罪行。这样,皇室虽然恢复了太平,众人皆大欢喜,然而律,还是一无所有地离开了皇宫,甚至是伤透了心地离开。彩京的不接受,恐怕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痛。总觉得他的眼神充满忧郁,脸上充满了若有所思的神态。但是,也许他是感觉幸福的,因为他是为爱牺牲的,他成全了那么多的人。
十大佛学经典语录

佛学经典语录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佛学经典语录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佛学经典语录1 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3、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5、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6、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7、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8、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9、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10、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 11、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12、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3、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14、佛曰: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15、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6、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7、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18、刹那便是永恒。 19、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0、非有之有为妙有,非空之空为真空。 21、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2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23、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24、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25、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6、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27、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8、如来五眼: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29、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则不灭。 30、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1、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32、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33、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34、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35、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6、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7、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 38、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39、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0、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1、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42、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43、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4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45、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 46、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7、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4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49、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50、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51、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52、二性空是体,知二性空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 53、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54、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55、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心无住处,则无有心,即无有心,亦无无心,有无总无,身心具尽。身心尽故,泯齐万境。万境无相,合本一冥。冥然默照,照无不寂。以寂为体,体无不虚,虚寂无穷,通同法界。法界缘起,无不自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56、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57、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58、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59、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60、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61、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62、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63、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4、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65、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 66、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67、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68、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9、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70、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71、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2、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73、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74、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75、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悲伤的?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状态。 76、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77、摩诃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会,风寒雪下。 78、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79、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80、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现在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81、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82、一放下,一切放下,永永放下,名万缘放下。 83、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8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85、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 8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87、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88、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而能分别一切,无事不知。 89、此心本净,无可取舍。 90、树干粗时,不怕没果实。 91、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92、真心空寂,无所不遍。 93、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94、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名为外道。 95、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96、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97、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98、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99、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00、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101、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102、须知对待之见未忘,尚未能出世间。 103、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 104、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 105、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106、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10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08、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109、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110、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11、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112、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无住无着,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 113、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114、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佛学经典语录2 1.佛说:堪回首,人生如梦。爱也悠悠,恨也悠悠。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3.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4.佛说: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5.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佛说:爱情是一种遇见,遇见是一种缘分,佛又说五百年的修行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7.佛说:霓虹灯下的幻影,是因为思念的脚步轻轻踏出红尘万丈;千丝万缕的情意,直到遇见了你,才划过一道忧郁的泪痕。 8.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9.爱情不是做买卖,失意了就要倾家荡产;爱情也不是下赌注,输掉了就变成穷光蛋。爱情是两颗心的碰橦和相许,如同和谐的乐谱的音符,谱写人间的圣洁,相随一生 10.你来过一下子,我却要想念一辈子。不要认为他爱你便不会离开你。在你的一再伤害下,他也是会离开,那因为你不懂得珍惜,不值得他去爱。你要懂得珍惜,才能够懂得爱情 佛学经典语录3 1、培养自学的能力,才不会在苟安中退步;培养教人的胸怀,才能将经验传承下来。 2、水之性,在由高而下,故宜因势利导,以为疏通之则;人之性,在有所获得,故当喜拾布施,以为结缘之方。 3、敢于发问,问出智慧;长于听闻,闻出对话;善于沟通,谈出共识;勇于思考,想出创意;受于锻链,磨出实力;安于静修,修出道德。 4、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5、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获得成功;处世要能知人,若拾长取短,容易导致失败。 6、只说好话不做好事,好话等于废话;只做好事不说好话,好事等于无事。 7、皈依三宝是平等的精神,因为生佛一如,无高无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 8、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9、不择细流终成海洋,不辞土壤终成高山,不耻下问终致渊博,不饰过失终达善美。 10、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以势力折人,招尤之未远;以道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11、自己不学好,别人帮不了;自己要学好,谁也挡不了。 12、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13、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14、不吃过头的饭,不讲过头的话,不走过头的路,不做过头的事。本份,照顾当下;过头,失去未来。 15、幸运,总是垂青于勇敢的人;福报,总是降临于厚道的人。 16、真理要靠力量来实践,力量要靠真理来发挥。 17、以智慧灯来点亮心光,以自性佛来成就内心,以六度法来治疗心病,以七圣财来丰富内财。 18、人的健康,主要在身心健全,而非勇武有力;人的长寿,主要指延续慧命,而非长命百岁。 19、世间最好的东西,是欢喜;世间最贵的善举,是结缘;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间最强的愿力,是甘愿。 20、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21、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22、人的能力在努力中可以增加,人的学问在虚心下可以进步。 23、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24、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25、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26、自学,是成功的动力;自律,是成功的条件;自信,是成功的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27、法无善恶,善恶是法;境无损益,损益在人。 28、失败之人,不外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成功之人,大多能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29、以拾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30、做人要和滚雪球,愈滚愈有人缘;做事要如织锦绣,愈织愈有成就。 31、牙齿以坚硬易毁,故圣贤贵柔;刀刃以尖锐快摧,故圣贤贵浑;神龙以难见称瑞,故圣贤贵潜;沧海以汪洋难量,故圣贤贵深。 32、在贫困中,要有忠心志气;在危难中,要有信心勇气;在富贵中,要有善心义气;在修持中,要有正心道气。 33、事,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尽到己责;人,无法要求『万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担当。 34、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邻和睦,处处是净土。 35、一个登山的人在悬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树;一个上进的人在人生险途,所急于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36、目中有人助缘多,口中有德福报多,耳中清净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37、『学习吃亏』能养德,『人我互调』能慈悲;『当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乐。 38、不患人之不重己,应患己之不重人。 39、生产好似摇钱树,节俭犹如聚宝盆,勤快能换万担粮,用心拥有全宇宙。 40、依附得人,可获终身快乐;投靠非类,将造一生之殃。 41、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42、安排自己能获得快乐,充实自己能获得知识,掌握自己能获得平安,创造自己能获得成功。 43、受社会教育,为一家谋生;受心灵教育,为万众化导。 44、有田不种,必无收成;有钱不用,必空积聚。 45、能吃亏可以获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获得大安乐,能和气可以获得大力量,能散财可以获得大聚集。 46、不想改过的人,无法调教;不想向善的人,无法得度。 47、世学有漏,佛法无边;知识变易,真理常新。 48、交友以无瞋为自在,做人以无痴为清凉,用心以无相为净土,修行以无得为涅盘。 49、水入污泥,虽清亦浊;人入邪恶,虽正亦奸。 50、为了体验人生,应以道德严律人格;为了追求学问,应以智慧扩充心光。 5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52、由『无常』,可悟缘起缘灭,必能精进;由『无我』,可知性真性实,必得自在。 53、时间是一秒一秒给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的用;书籍是一字一字写就的,所以要一字一字的读。 54、没有新观念,不会有进步;没有大格局,不会有远见。 55、为了完成自己,任何考验都得忍受;为了解决纷争,任何责任皆得担当。 56、求学读书要: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读悟一点缘,读懂一颗心。 57、若要身体好,饮食要吃少;若要人缘好,诚恳莫骄傲;若要家庭好,关怀最重要;若要事业好,勤劳来创造。 58、不辞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积小善,无以圆满至德。 59、培才爱才,才可以传灯;教人用人,才可以传宗。 60、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61、研究要靠资料,发明得靠才华,读书需要深思,做事应该明辨。 62、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63、不愿说理是固执,不会说理是愚者,不敢说理是奴隶,不肯说理是无知。 64、思想要国际化,生活要律仪化,语言要古典化,学习要现代化。 65、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66、用兵择其勇,用人择其才,用理择其道,用钱择其德。 67、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 68、知苦恼,才会本份不妄求;知惭愧,始能进步不退化。 69、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轻如鸿毛;活,要活得有尊严;活有流芳百世,有遗臭万年。 70、人生之大病,不在无用,而在无明;事业之成功,不在学历,而在学力。 71、所谓学问,在于治事,事不治,纵学无益;所谓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纵修无成。 72、作家在稿纸上耕耘,农夫在土地上耕耘,教师在黑板上耕耘,禅者在心地上耕耘。 73、坐姿如钟,必须稳重;站立如松,必须正直;容貌如镜,必须明净;行止如法,必须合仪;思想如流,必须清澄。 74、金钱可以买得到奴隶,但买不到人缘;金钱可以买得到群众,但买不到人心;金钱可以买得到鱼肉,但买不到食欲;金钱可以买得到高楼,但买不到自在;金钱可以买得到美服,但买不到气质;金钱可以买得到股票,但买不到满足;金钱可以买得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得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 75、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持戒可以三业清净,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进可以无事不成,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76、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77、工作时没有贵贱之分,服务时没有高低之别,读书时没有老少之分,修道时没有圣凡之界。 78、人我相处之道,靠生活教育来训练;自我提升之道,靠思想教育来启发。 79、知己、律己,是立身处世之要道;容他、助他,是人际相处之良津。 80、做人要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做;处事要从澹处着眼、疑处用心、无处下手、拙处力行。 81、上课闻道要有欢喜心,指导训话要有接受心,做事担当要有勇敢心,和人相处要有恭敬心。 82、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83、勇气须从一念中求,仁慈须从行仪里找。 84、要做行为正直坦荡的君子,不做没有是非观念的小人。 85、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不投机是本份的性格,不计谋是诚实的做人,不自私是净化的身心。 86、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必须说写做,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87、生活的教育重于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重于功利的教育,普及的教育重于特权的教育,自觉的教育重于接受的教育。 88、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细心,做难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无相。 89、事事肯放过他人则德日升,事事不放过自己则学日密。 90、个人的性格,影响自己一生,群众的性格,影响万世族亲。 91、求革新不可太快,厌恶人不可太凶,要他好不可太过,用人才不可太急,听发言不可太率,对自己不可太宽。
佛学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