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带注解(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及赏析汇总如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讲解】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解】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解】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讲解】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品德篇 15.巧言令色,鲜矣仁。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6.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7.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9.君子不器。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指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2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杀身成仁) 【讲解】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当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自我赏析:君子不可以像容器一样,只在某一方面有用处。君子要博学多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并且对人类的整体命运与未来,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 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自我赏析:勤奋好学而永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3.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 自我赏析:君子如果不庄重,这样便没有了威望,学习就会变的轻浮,不牢固。这句话与《道德经》中所说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含义相通。 4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自我赏析:礼仪的作用,是以和为珍贵。先王传下的大道,都是以“礼以和”为最好的,做事情无论大小都遵从。 这句话言简意赅的说出了礼是普遍的规范。 5. 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篇第六》 自我赏析:孔子曾经对子夏说:“你应当成为君子一样的儒生,而不要做小人式的儒生。” 6. 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自我赏析:国家有道,太平之时,就要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动乱的时候,就应当隐居起来。 7. 见善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论语·季氏》 自我赏析:看见好事,便想快点去做,好像赶不上的样子,看见不好的事,便急忙躲开,好像把手伸到开水里一样。 8. 愿车,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自我赏析:我自己拥有车马,和华美的裘衣,愿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释义】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赏析】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往往想让别人来承担,但是若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不管谁来承受结果,其最后的性质是不会变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战在对方的立场想想,这应该是我们终身奉行的做人的原则。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释义】多想着责备自己,而少责备他人。【赏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君子的修养方式:严格要求自己,常思己过不责备他人。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释义】遇到贤达之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见不是贤达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的过失。【赏析】在生活中,我们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嫉妒或厌恶,而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会讥笑或轻视,沾沾自喜,这都是不好的处世观念,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不断进步。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释义】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赏析】这句话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来说,是具有相当警示的言语。因为它提出了“酒色”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这句话,应为它对我们的下一代、对祖国的未来,都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4、其为人也。奋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7、子不语:怪。力。乱。神。 8、有教无类。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好学也已。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1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正人喻于义。君子喻于利。 16、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8、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中名句100句以及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对天地万物的事情我们尽可能的去学习,并且时常在生活中运用,实践,不是很愉快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切磋学理),这难道还不值得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论语中名句100句以及翻译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是什么?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注释: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注释: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心中常怀忧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注释:君子成就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其翻译是什么?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100句: (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三)见义不为,无勇也。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八)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九)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图片 (十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十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十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十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十五)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十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臾哉?人焉臾哉? (十八)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十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二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图片 (二十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十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二十三)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论语经典名句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