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的内容是什么
1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 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4、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5、 寒食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6、 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7、 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8、 凉州词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0、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1、渔歌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2、滁州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3、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4、春日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5、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6、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7、村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8、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9、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1、所见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2、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3、四时田园杂兴 范大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24、秋夕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25、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6、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7、塞下曲 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2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9、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0、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1、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2、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33、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34、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35、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6、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7、古朗月行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38、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9、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0、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41、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3、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5、饮湖上初晴雨后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46、乡村四月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7、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48、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5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51、示儿 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52、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53、七步诗 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54、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56、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57、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杨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59、竹枝词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60、墨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61、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2、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63、回乡偶书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4、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5、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6、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7、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8、赠花卿 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69、浪淘沙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70、长歌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1、敕勒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72、风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73、咏鹅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74、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5、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76、鹿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77、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78、塞下曲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79、锄禾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80、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81、寻隐者不遇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82、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83、池上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84、江上渔者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85、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86、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87、蜂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88、四时田园杂兴 范大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89、题临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90、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磬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91、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92、己亥杂诗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93、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94、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95、 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96、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7、龟虽寿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8、嵩里行 曹操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98、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99、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100、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和瑰宝。《唐诗三百首》又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为蘅塘退士,本名孙洙(1711—1778),字临西,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他仿“诗三百”的体制,意在承继《诗经》的传统,展示唐诗的精华,“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录成一编”,以“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原序》)。《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共八卷,选入七十五位唐代诗人、外加无名氏二人的307首诗。光绪十一年(1885),回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中原未入选的三首,共计310首,这个数字仅占全唐诗的一百六十分之一,可说是选得极精的。所选之诗按五、七言的古近各体编排。卷一为五言古诗,卷二为七言古诗,卷三为七言乐府,卷四为五言律诗,卷五为七言律诗,卷六为五言绝句,卷七为七言绝句。编者这样精细地分类,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唐诗的各种体式。《唐诗三百首》作为展示唐诗精品之作,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所选之诗体式全面。五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以及七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乐府,编者均分门别类地选入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如五言古诗的《望岳》(杜甫)、七言乐府的《燕歌行》(高适)、七言绝句的《凉州词》(王翰)等等。第二,所选之诗的作者多种多样。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如唐玄宗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等。第三,所选之诗大多琅琅上口,易于成诵。如《游子吟》(孟郊)、《草》(白居易)、《相思》(王维)、《春晓》(孟浩然)、《静夜思》(李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江雪》(柳宗元)、《回乡偶书》(贺知章)等。这些诗意境优美,咏吟谐和,上至垂垂老人,下到黄发孩提,均能张口即出地吟诵几首这样的千古绝唱。第四,所选之诗取材广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望岳》(杜甫)、《蜀道难》(李白),也有展示田园风情的《过故人庄》(孟浩然)、《渔翁》(柳宗元);既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兵车行》(杜甫),也有表达对友人依依惜别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既有写归家复杂心情的《回乡偶书》(贺知章),也有描君王悲剧的《长恨歌》(白居易)……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唐诗三百首》可以说应有尽有。美中不足的是,《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中有一些反映隐逸、宫怨、奉和、罢官之作,这些诗流露出的压抑、消沉、愤懑的思想情绪对读者不无影响。一方面,这与编者孙洙的审美观和偏爱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编者受时代的局限所致。只要我们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相信它倒能带给“诗选”以多元的文化景观。《唐诗三百首》自问世以来,流行甚广,注家蜂起。其中以清道光二十四(1844)上元女史陈婉俊的补注本较为简明,其“考核援引,俱能精当”,颇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新时期开始,先后有《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新注唐诗三百首》(朱大可)、《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怀尧)、《唐诗三百首详注》(陶今雁)、《新评唐诗三百首》(黄雨)、《唐诗三百首注释》(陈昌渠)等书出版。 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编著了这本《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目的在于为广大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读者提供一本欣赏唐诗的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贡献微薄之力。故《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的“注释”不作繁琐考证,也不作学术争鸣,采一家之言,以准确简练的文字进行解说。“鉴赏”文字包括诗作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力求简洁、富有文采,以便为读者欣赏、品评提供借鉴。“鉴赏”时,我们竭力站在诗人当时的立场去感悟、去领略,颇有一些与常说不同的新见解,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此外,为了丰富《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的内容,我们特别汇编了三个精当实用的附录。它们依次是“《唐诗三百首》诗体简介”、“诗体诗律词语补释”、“《唐诗三百首》名句索引”。这些附录不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捷径,而且能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鸟瞰《唐诗三百首》中的千古佳句,可谓事半功倍。
你好。三百首唐诗。收录了王建,王昌龄,王勃,元稹,韦应物,王维,白居易,贺知章,骆宾王,温庭筠等人的300首作品。
您好就是唐代最流行的三百首唐诗的总集很顺口的
就是最有名的300首唐代的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和瑰宝。《唐诗三百首》又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为蘅塘退士,本名孙洙(1711—1778),字临西,江苏无锡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他仿“诗三百”的体制,意在承继《诗经》的传统,展示唐诗的精华,“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录成一编”,以“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原序》)。《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共八卷,选入七十五位唐代诗人、外加无名氏二人的307首诗。光绪十一年(1885),回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中原未入选的三首,共计310首,这个数字仅占全唐诗的一百六十分之一,可说是选得极精的。所选之诗按五、七言的古近各体编排。卷一为五言古诗,卷二为七言古诗,卷三为七言乐府,卷四为五言律诗,卷五为七言律诗,卷六为五言绝句,卷七为七言绝句。编者这样精细地分类,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唐诗的各种体式。《唐诗三百首》作为展示唐诗精品之作,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所选之诗体式全面。五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以及七言的古诗、律诗、绝句、乐府,编者均分门别类地选入了最具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如五言古诗的《望岳》(杜甫)、七言乐府的《燕歌行》(高适)、七言绝句的《凉州词》(王翰)等等。第二,所选之诗的作者多种多样。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杜牧、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如唐玄宗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等。第三,所选之诗大多琅琅上口,易于成诵。如《游子吟》(孟郊)、《草》(白居易)、《相思》(王维)、《春晓》(孟浩然)、《静夜思》(李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江雪》(柳宗元)、《回乡偶书》(贺知章)等。这些诗意境优美,咏吟谐和,上至垂垂老人,下到黄发孩提,均能张口即出地吟诵几首这样的千古绝唱。第四,所选之诗取材广泛,不拘一格。既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望岳》(杜甫)、《蜀道难》(李白),也有展示田园风情的《过故人庄》(孟浩然)、《渔翁》(柳宗元);既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兵车行》(杜甫),也有表达对友人依依惜别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既有写归家复杂心情的《回乡偶书》(贺知章),也有描君王悲剧的《长恨歌》(白居易)……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愁,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唐诗三百首》可以说应有尽有。美中不足的是,《唐诗三百首》所选诗中有一些反映隐逸、宫怨、奉和、罢官之作,这些诗流露出的压抑、消沉、愤懑的思想情绪对读者不无影响。一方面,这与编者孙洙的审美观和偏爱分不开;另一方面,也是编者受时代的局限所致。只要我们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相信它倒能带给“诗选”以多元的文化景观。《唐诗三百首》自问世以来,流行甚广,注家蜂起。其中以清道光二十四(1844)上元女史陈婉俊的补注本较为简明,其“考核援引,俱能精当”,颇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新时期开始,先后有《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新注唐诗三百首》(朱大可)、《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怀尧)、《唐诗三百首详注》(陶今雁)、《新评唐诗三百首》(黄雨)、《唐诗三百首注释》(陈昌渠)等书出版。 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编著了这本《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目的在于为广大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读者提供一本欣赏唐诗的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贡献微薄之力。故《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的“注释”不作繁琐考证,也不作学术争鸣,采一家之言,以准确简练的文字进行解说。“鉴赏”文字包括诗作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力求简洁、富有文采,以便为读者欣赏、品评提供借鉴。“鉴赏”时,我们竭力站在诗人当时的立场去感悟、去领略,颇有一些与常说不同的新见解,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野。此外,为了丰富《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的内容,我们特别汇编了三个精当实用的附录。它们依次是“《唐诗三百首》诗体简介”、“诗体诗律词语补释”、“《唐诗三百首》名句索引”。这些附录不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中国诗歌体律常识的捷径,而且能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鸟瞰《唐诗三百首》中的千古佳句,可谓事半功倍。
你好。三百首唐诗。收录了王建,王昌龄,王勃,元稹,韦应物,王维,白居易,贺知章,骆宾王,温庭筠等人的300首作品。
您好就是唐代最流行的三百首唐诗的总集很顺口的
就是最有名的300首唐代的诗

唐诗三百首全集的内容简介
清人孙洙(蘅塘退士)辑选的《唐诗三百首》 是历朝诗词诗集里对近代国人影响最大的选本。孙洙秉承了《诗经》的传统,以“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大归,遴选了符合中庸之道,有助于正风俗,明人伦,且符合唐诗精神的诗歌三百零十一首。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主旨上,都有上承《诗三百》(诗三百即诗经)之意 。诗集集中选取正宗的盛唐诗,对于初唐、晚唐的诗歌也略取代表作。在诗歌体裁上则兼顾了近体和古体,这也就从诗歌风貌上兼顾了声律和风骨。选集诞生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被视为诗歌初学者的最佳选择。本书用流畅、优美的、诗意的语言去诠释原诗,努力将唐诗适当地通俗化。同时,每首诗中加入解析部分,交代其诗的写作背景并对该诗进行精当地解析。在编排结构上采用对译的呈现方式,可谓独具一格,是今人解读《唐诗三百首》诸多版本中的理想版本。

唐诗三百首主要内容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有,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扩展资料: 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当时的取士标准即为作诗。至宋朝,依旧注重诗赋,在经过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之后,科举考试是以如家经义为主要,明代开始盛兴八股文,再与诗歌无缘。 清朝初期,为招入汉族的才士,乾隆改革科举,使得诗歌的重新兴盛。此时,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唐诗选本开始大量出现,其中较好的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选入2000多首唐诗,但分量较多。在此方面可以发现,科举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唐诗三百首》的出现于流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这是资料!!!!!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0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这是资料!!!!!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王维:送别·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五言乐府:· 王昌龄:塞上曲· 王昌龄:塞下曲· 李白:关山月·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李白:子夜四时歌〔秋歌〕·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李白:长干行· 孟郊:烈女操· 孟郊:游子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李颀:古意· 李颀:送陈章甫· 李颀:琴歌·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杜甫:寄韩谏议· 杜甫:古柏行·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韩愈:山石·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石鼓歌· 柳宗元:渔翁·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李商隐:韩碑 七言乐府:· 高适:燕歌行并序· 李颀:古从军行· 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老将行· 王维:桃源行· 李白:蜀道难·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一· 李白:长相思二首之二·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三· 李白:将进酒· 杜甫:兵车行· 杜甫:丽人行· 杜甫:哀江头· 杜甫:哀王孙 五言律诗:· 唐玄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张九龄:望月怀远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沈全期:杂诗·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送友人 ·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杜甫:月夜· 杜甫:春望·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别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书怀· 杜甫:登岳阳楼·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归嵩山作· 王维:终南山· 王维:酬张少府 ·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 王维:汉江临眺· 王维:终南别业·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新年作· 钱起:送僧归日本·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 刘脊虚:阙题·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卢纶:李端公·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刘禹锡:蜀先主庙· 张籍:没蕃故人·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牧:旅宿·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早秋· 李商隐:蝉· 李商隐:风雨· 李商隐:落花· 李商隐:凉思· 李商隐:北青萝· 温庭筠:送人东游· 马戴:灞上秋居· 马戴:楚江怀古· 张乔:书边事·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崔涂:孤雁· 杜荀鹤:春宫怨· 韦庄:章台夜思· 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七言律诗:· 崔颢:黄鹤楼· 崔颢:行经华阴· 祖咏:望蓟门· 李颀:送魏万之京·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酬郭给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楼· 杜甫:宿府· 杜甫:阁夜·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韩翃:同题仙游观· 皇甫冉:春思· 卢纶:晚次鄂州·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二·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 · 刘长卿: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弟妹· 李商隐:锦瑟 ·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李商隐:筹笔驿·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春雨·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 · 温庭筠:利洲南渡· 温庭筠:苏武庙· 薛逢:宫词· 秦韬玉:贫女· 沈全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五言绝句:· 王维:鹿柴· 王维:竹里馆· 王维:送别· 王维:相思· 王维:杂诗· 裴迪:送崔九· 祖咏:终南望馀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 孟浩然:春晓· 李白:夜思· 李白:怨情· 杜甫:八阵图· 王之涣:登鹳雀楼· 刘长卿:送灵澈· 刘长卿:弹琴· 刘长卿:送上人·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李端:听筝· 王建:新嫁娘· 权德舆:玉台体· 柳宗元:江雪· 元稹:行宫· 白居易:问刘十九· 张祜:何满子· 李商隐:登乐游原·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李频:渡汉江· 金昌绪:春怨· 西鄙人:哥舒歌·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一· 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李白:玉阶怨·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一·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二·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卢纶:塞下曲四首之四· 李益:江南曲 七言绝句:· 贺知章:回乡偶书· 张旭:桃花溪·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闺怨· 王昌龄:春宫曲· 王翰:凉州词·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下江陵· 岑参:逢入京使·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韦应物:滁州西涧· 张继:枫桥夜泊· 韩翃:寒食· 刘方平:月夜· 刘方平:春怨· 柳中庸:征人怨· 顾况:宫词·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春词· 白居易:后宫词 · 张祜:赠内人·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 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二· 张祜:题金陵渡· 朱庆馀:宫词·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赤壁· 杜牧:泊秦淮·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遣怀· 牧:秋夕·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 杜牧:金谷园·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为有·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瑶池· 李商隐:嫦娥 · 李商隐:贾生 · 温庭筠:瑶瑟怨· 郑畋:马嵬坡· 韩翃:已凉· 韦庄:金陵图· 陈陶:陇西行· 张泌:寄人· 无名氏:杂诗· 王维:渭城曲· 王维:秋夜曲· 王昌龄:长信怨· 王昌龄:出塞· 王之涣:出塞·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 · 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三· 杜秋娘:金缕衣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网络工具节日查询 网速测试 高校网址 万年历 QQ表情 实用资料唐诗三百首 历史朝代 谚语大全 百家姓 格言警句 三字经 千字文最新文章·曾忄造 ·程 过 ·康仲伯 ·李敦诗 ·查 ■ ·张方仲 ·李元卓 ·廖世美 ·何 籀 ·程 邻输入您的搜索字词提交搜索表单Webwww.3lian.com 热门文章·曾忄造 ·程 过 ·康仲伯 ·李敦诗 ·查 ■ ·张方仲 ·李元卓 ·廖世美 ·何 籀 ·程 邻
http://www.3lian.com/zl/114/t/tangdai.htm 里面有每首诗的内容 自己去看撒
你是不是组织上要求学习的?
http://www.3lian.com/zl/114/t/tangdai.htm 里面有每首诗的内容 自己去看撒
你是不是组织上要求学习的?

百度一下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内容简介:《唐诗三百首[1]》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有,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