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图片)

古代修身格言警句

古代的格言警句内涵深刻,包含丰富的哲理,具有修身的作用。今天我为你分享的是古代修身格言警句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古代修身格言警句精选1)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7)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8)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2)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3)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4)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6)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7)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19)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古代修身格言警句集锦1)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 速效莫求,小利莫争。 5)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6)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7)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0)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2)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13)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4)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6)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7)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8)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1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0)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古代修身格言警句推荐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 不迁怒,不贰过。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8)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5)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16)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7)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18)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9)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2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看了古代修身格言警句还会看: 1. 关于道德的古代名言 2. 修身养性的名言古句 3. 古代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4. 处世修身格言 5. 古代道德格言
古代修身格言警句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1、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2、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3、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4、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5、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6、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9、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1. 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诗句 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诗句 1.有关古人修身养性的名句 四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三国时期——《诫子书》 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2、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鲁国——《大学》 释义: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 释义: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刚)的境界。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 释义: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其容纳一切河流之水,用来比喻一个人要想气度、胸怀宽广,就要不仅宽容别人,还要不断的吸取不同的知识。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老子:春秋时期陈国——《老子》 释义: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2.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 白话文释义: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 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 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郑燮诗《竹石》 白话文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 白话文释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3.有关古人修身养性的诗句孔子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格言名句大全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4.关于古人修身养性的古诗词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厚,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怨恨之情和矛盾了.)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如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是.)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常是坐立不安、忧愁苦闷的样子.) 1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4.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26.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2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5.四句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题乌江亭》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义: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 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释义: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释义: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上堂开示颂》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释义: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6.关于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有哪些古代修身养性名言赏析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厚,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 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怨恨之情和矛盾了。)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如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是。)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常是坐立不安、忧愁苦闷的样子。) 1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9.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2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4.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2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26.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
古代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但丁 4、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爱迪生 5、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6、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达芬奇 7、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8、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9、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10、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11、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1. 心要随情而变、随世而动,与生活格格不入,心就永远没有快乐。心不要比天高,好高骛远,就永远飞不到最高的顶端。心不要比海深,城府太深,就永远落不到坚实的底部。心不要比花香,自视甚高,就永远闻不到淡雅的馨香。心不要比柳绿,自我独尊,就永远等不到人间的春天。 2. 人总觉得寂寞,想尽各种办法排遣,最终还是逃离不了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面对寂寞唯一的出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实则是修心。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可应天下之变。 4. 包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也是一种修养,宽恕则是心灵的解脱。 如果你宽恕了,你的怨恨、责怪、愤怒就没有了。宽容是消除怨恨、责怪和愤怒的良药。包容才能获胜。“有容乃大",把心里的空间留出来,以宽容别人,实际上也就是在宽容自己。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5. 我们总喜欢用显微镜扫描内心的苦痛,用放大镜透视别人的幸福。于是,不幸都在身边拥堵,喜剧都在别处上映。其实,当你感觉前面有阴影,正好说明身后有阳光,只要你愿意转身,上帝对你一样公平。痛苦绝望的时候,赏赏天际行云,看看似鲫人流,想想生命短暂,就能于心释然,珍惜当下,勇敢向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孔子·论语·生命·中国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诚信·文明·诸葛亮·道德修养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孔子·论语·道德修养·诚信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诚信·道德·道德修养·文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孔子 宽容·古代·学习·感动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生活·正能量·论语·古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自信·老子·中国·道德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李叔同 励志·国学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 交友·孔子·论语·正能量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 孔子·论语·正能量·励志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 诸葛亮·励志·廉政·激励自己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泰戈尔 泰戈尔·道德修养·励志·礼仪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 孔子·诚信·论语·诚实守信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孔子·论语·中国·道德修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孔子·论语·学习·勤奋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 孔子·论语·道德·做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孟子·坚强·奋斗·坚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孟子·文明·成长·感恩父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孔子·中国·正能量·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孔子·励志·立志·论语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做人·坚强·人生·积极向上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孔子·学习·论语·勤奋学习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时间·学习·惜时·读书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培根 修养·培根·励志·文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励志·学习·勤奋·成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有以下这些: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孔子6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8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李叔同9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1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11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泰戈尔1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13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14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些都不错,从各方面考虑。
1. 心要随情而变、随世而动,与生活格格不入,心就永远没有快乐。心不要比天高,好高骛远,就永远飞不到最高的顶端。心不要比海深,城府太深,就永远落不到坚实的底部。心不要比花香,自视甚高,就永远闻不到淡雅的馨香。心不要比柳绿,自我独尊,就永远等不到人间的春天。 2. 人总觉得寂寞,想尽各种办法排遣,最终还是逃离不了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面对寂寞唯一的出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实则是修心。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可应天下之变。 4. 包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也是一种修养,宽恕则是心灵的解脱。 如果你宽恕了,你的怨恨、责怪、愤怒就没有了。宽容是消除怨恨、责怪和愤怒的良药。包容才能获胜。“有容乃大",把心里的空间留出来,以宽容别人,实际上也就是在宽容自己。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5. 我们总喜欢用显微镜扫描内心的苦痛,用放大镜透视别人的幸福。于是,不幸都在身边拥堵,喜剧都在别处上映。其实,当你感觉前面有阴影,正好说明身后有阳光,只要你愿意转身,上帝对你一样公平。痛苦绝望的时候,赏赏天际行云,看看似鲫人流,想想生命短暂,就能于心释然,珍惜当下,勇敢向前。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古今中外修身养性的名言

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古今中外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3.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7.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10.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2.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横批:上不封顶。——梁步庭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5.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16.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8.养生在动,养心在静;知足常乐,无求常安。——陈立夫 19.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庄炎林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1.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23.世事忙忙如流水,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6.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27.微笑是静态的慢跑。 2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29.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1.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32.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34.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关于修身养性的经典名人名言大全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2.须交有道之人,莫交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3.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5.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7.为人不为己,所以才能成己。 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9.“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3.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4.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5.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7.失败时可以称为人生财富,成功时可以称为财富人生。 1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
古今中外修身养性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