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出塞的诗意
出塞 王昌龄 〔唐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一直如此,万里出征征战的将士们还没能回来。要是有李广那样的猛将绝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南下进攻
明月照耀着边关自秦汉一直如此,万里出征征战的将士们还没能回来。要是有李广那样的猛将绝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南下进攻
四年级关于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国破山河在 我何惜此头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过阴山. 前出塞九首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千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哀鸿遍野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胜券在握、成竹在胸 一将功成万古枯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 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轻裘两都客。 2.含有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5、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8、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0、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11、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当阳长坂日当中,血染征袍透甲红。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3.关于战争的诗词有哪些 李白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王维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常建 【塞下曲四首】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白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岑参 【题苜蓿峰寄家人】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严武 【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李益 【拂云堆】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李益 【塞下曲】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高骈 【叹征人】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 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高骈 【塞上曲二首】 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 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张乔 【宴边将】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 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唐彦谦 【咏马二首】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 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李羽 【献江淮郡守卢公】 塞诏东来淝水滨,时情惟望秉陶钧。 将军一阵为功业,忍见沙场百战人。 乔备 【出塞】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 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 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刘长卿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吕温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 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 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郑巢 【送边使】 关河度几重,边色上离容。 灞水方为别,沙场又入冬。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 汉使多长策,须令远国从。 郑准 【代寄边人】 君去不来久,悠悠昏又明。 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 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 开元宫人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虚中 【芳草】 绵绵芳草绿,何处动深思。 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龙鳞藏有瑞,风雨洒无私。 欲采兰兼蕙,清香可赠谁。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李咸用 【关山月】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 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张说 【巡边在河北作】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 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祖咏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刘方平 【寄严八判官】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 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常建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顾况 【临海所居三首】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李益 【塞下曲】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李益 【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李端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 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刘长卿 【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辛勤。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高适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 刘长卿 【从军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苦辛。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高适 【蓟门行五首】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曹邺 【捕渔谣】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 天子好年少,无人。 4.形容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1.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译文:以天地为赌注,一掷决定命运,一直战争不停。 2.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译文: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 3.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唐)《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译文:战争已过留下的只有古迹,当年战时军营的围墙在高空之下早已倒塌。 4.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朝)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译文: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5. 民心归大朴,战争亦何有。——(唐)苏拯《世迷》 译文:民心都回归到原始质朴的大道上来,战争怎么还会有呢。 6.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唐)李白《战城南》 译文: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转战葱河河畔。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7.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两汉)佚名《战城南》 译文: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8.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唐)卢照邻《战城南》 译文: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地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9.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南北朝)吴均《战城南》 译文: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 10.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先秦)左丘名《曹刿论战》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5.关于战争的古诗名句有哪些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诗中的前四句,概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东北部不断受敌骚扰以及张守珪立功受赏的情况。 它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来说,并无重要意义,但它给全诗开辟了一种比较恢宏和开阔的气势,而这正是其时的边塞诗所共有的特色。“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在开放向上的盛唐时期,男儿的赴身边塞,建功立业的豪迈风采。 从“从金伐鼓下榆关”到‘力尽关山未解围’十二句,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整个过程。这里有逶迤不断的行军阵容,有萧条凄凉的边塞景色,还有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和战士的血洒疆场的细致描摹等等。 语气逼真,描写及其生动。富于形象感。 特别诗人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运用及其鲜明的对比,感情激烈地谴责了边塞将帅的腐朽生活。 “铁衣远戍辛勤久”四句,描写了征人们因长期戍守边防不能回家而产生的苦闷绝望的心情。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诗人把征人与少妇的相互思念,运用类似蒙太奇的手法连接在一起,在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悲剧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从“边庭飘飖那可度”到全诗结束,在对边塞生活的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切感受。 在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又表现了他对李广这样的安边将帅的崇拜和渴望;并谴责将帅不体恤兵士,骄奢淫逸的恶劣行为。诗人的感情基调很凝重,在褒贬中 体现了思索的痛苦。 高适的边塞诗思想内容深刻、风格悲壮,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代表。 岑参与高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 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 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为突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代的边塞诗像一部慷慨激昂的交响曲。从形式上看,有五言,有七言,有短制,有长篇;从内容上看,有的抒发慷慨之情,有的铺叙异域之景,有的歌颂将士英勇,有的谴责战争残酷;从风格上看,有的诗风淡远,有的诗风豪放,真可谓是百花齐放。 聆听完这篇篇不朽的诗文,让人触摸到了那颗颗不灭的灵魂,记忆虽是凌乱,但那昔日的苍凉,过眼的繁华,总是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是。 6.有关战争的诗句和名言 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名言 1、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2、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4、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5、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6、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7、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8、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9、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10、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11、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12、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13、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16、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7、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18、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19、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20、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21、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22、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23、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24、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25、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26、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从军行的古诗意思?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是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一共是有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扩展资料: 1、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释义: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2、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释义: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3、从军行七首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释义: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从军行七首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其一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其七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⑴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⑵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⑶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⑷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⑸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⑹百夫长(zhǎng]):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白话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3] 创作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三四两句写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是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一共是有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扩展资料: 1、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释义: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2、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释义: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3、从军行七首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释义: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从军行七首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其一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其七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⑴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⑵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⑶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⑷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⑸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⑹百夫长(zhǎng]):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白话译文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3] 创作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三四两句写军队辞京后的出战。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是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一共是有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扩展资料: 1、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释义: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2、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释义: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3、从军行七首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释义: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关于战争热学的诗句
1.求关于战争的诗句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灰飞烟灭诗句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中,其全诗文如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释】⑴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 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⑵大江:指长江。 ⑶淘:冲洗,冲刷。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⑺雪:比喻浪花。 ⑻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⑼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 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⑽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 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⑾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 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⑿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延祐本原藏杨氏海源阁,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卷首有黄丕烈题辞,述其源流甚详,实今传各版之祖。 ⒀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⒁“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 华发(fà):花白的头发。⒂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通“樽”,酒杯。 ⒃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翻译】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www.SlkJ.orG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词苑丛谈》卷三)。 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 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极大,笔力非凡。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在苏轼写此词的八百七十多年前,东吴名将周瑜曾在长江南岸,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关于当年的战场的具体地点,向来众说纷纭,东坡在此不过是聊借怀古以抒感,读者不必刻舟求剑。 “人道是”,下字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 以下“乱石”三句,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扩,精神为之振奋。 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应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艺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 “地灵人杰”,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可说是“一时多。 3.四年级下册13课《夜莺的歌声》里的破折号起的什么作用 最佳答案、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表意思递进(紧承) 团结——批评——团结 6、表示总结上文。如: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7、用在副标题前。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8、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9、破折号前的标点,如果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如: 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锋式的人物——心中只想着他人的好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10、应注意的问题: 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如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4.请语言爱好者回答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省略号④ ……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水泵。 问号 。 这个县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有括号的作用!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说明的部分! 连接号⑥ — 1。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文件、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按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方法、报刊?是我们劳动群众。 他们当中许多人是身体好、电机.表示某些民族人名中的音界,它的描写(无论是野外。 诺尔曼·白求恩 着重号 。 分号 、学习好! 1.表示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 这伙政治骗子恬不知耻地自封为“理论家”。 破折号⑤ —— 1。 3、电线……上百种产品.表示强烈的感情;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理论联系实际,都是互相支持的。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主义.表示底下是解释.表示引用的部分。 2。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毛泽东思想万岁、文章等的名称。 感情号①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就不能发展唯物辩证法。 不批判唯心论.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是谁创造了人类。 亚洲—太平洋地区 书名号⑦ 《 》 〈 〉 表示书籍: 用以提示下文. 表示文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变压器。 冒号 ;不批判形而上学? 用在问句之后.表示意思的转折、工业。 能源是发展农业、地点。 逗号 ,就不能发展唯物论! 引号② “ ” ' ' ╗ ╚ ┐ └ 1。” 2。 一二·九运动 2、数目等的起止。 括号③ ( )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表示时间。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3。 这篇小说环境描写十分出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工作好的“三好”学生、列宁主义: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 顿号 。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 《矛盾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 《学习〈为人民服务〉》 间隔号 · 1。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或是室内)处处与故事的发展扣得很紧。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北京—上海”直达快车 2、国防.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相关的人或事物的联系。 2。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 。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 5.寻找有趣的名人的遗言 1诗人莎士比亚的临终遗言是:"我把第二个最好的床留给太太." 2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死亡已经来临时,把他最后的思想表达在诗中:"我感到我的上面长满野菊花." 3英国诗人拜伦已厌倦了生活,厌倦了战争,并且因发高烧及长久未进食而消瘦无力,他轻声地说道:"现在我想睡了."说完,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4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在病床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现在觉得心神舒畅." 5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活到八十高龄.这位显赫一世的君主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显得精神饱满,他看到大家都围在他身边哭泣,便大声说:"为什么哭,嗯?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 6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死得很安详.面对死神,他说:"我已经准备就绪." 6.关于执着的精神的语段 力量的源泉那些对奋斗目标用心不专、左右摇摆的人,对琐碎的工作总是寻找遁辞,懈怠逃避,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第一章 坚定不移的目标产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人身上的潜藏的力量发挥出来的程度,决定于一个人面前所展示的目标,决定于一个人意识到他已经接近目标的程度。――柯切托夫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甚至从一个人使用榔头的方式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出他的力量的大小。因此,一位声名显赫的法国人在他的朋友提议他到某地定居和购买土地时,他简明而精确地描述了当地居民的性格特征。 他说:"到那里做生意可得加倍小心,我了解那里的人们。从那个地方到巴黎兽医学校来求学的学生,在解剖课上并不使劲敲击动物的砧骨,他们缺乏力量。 如果你在那里投资,你不可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回报。"这段经过缜密思考的话,表明了观察者对性格特征所具有的细致而又公正的鉴赏能力,它极为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正是每个个体的力量使得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并且是每个个体赋予他所耕种的土地以价值。 这正如一句法国格言所说:"人类的力量,就是土地的力量。"土地耕种中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对有价值目标的追求中,坚韧不拔的决心则是一切真正伟大的品格的基础。 充沛的精力会让人有能力克服艰难险阻,完成单调乏味的工作,忍受其中琐碎而又枯燥的细节,从而使他顺利通过人生的每一驿站。在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各种令人沮丧和危险的磨炼,才造就了天才。 在每一种追求中,作为成功之保证的与其说是卓越的才能,不如说是追求的目标。目标不仅产生了实现它的能力,而且产生了充满活力、不屈不挠为之奋斗的意志。 因此,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概而言之,意志力就是人本身。它是人的行动的驱动器,是人的各种努力的灵魂。 真正的希望以它为基础,而且,它就是使现实生活绚丽多姿的希望。在伯特尔修道院镌刻着一句格言:"希望就是我的力量",这句格言似乎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塞亚克对儿子说:"当断不断、优柔寡断真让人伤心。"的确,没有比一个人的勇敢果断更为难能可贵的财富。 即使一个人的努力最后惨遭失败,他也会因为意识到自己已经尽心尽力,而无怨无悔和感到欣慰。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看到一个人面对艰难困苦气节凛然、顽强拼搏;看到一个人满腿鲜血、四肢失去知觉,却凭着勇气奋然前行,这是最令人感到欢欣鼓舞和最为壮观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不能及时地付诸行动和成为事实,那么就会引起他们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但是,目标的实现,正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不仅需要耐心的等待,"直到普通平凡的布柳彻最后成为普鲁士元帅",而且还必须是坚持不懈地奋斗和百折不挠地拼搏,就象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将军那样。 切实可行的目标一旦确立,就必须迅速付诸实施,并且不可发生丝毫动摇。在生活中的多数情况下,对枯燥乏味工作的忍受和含辛茹苦,应被视为最有益于人身心健康的原则,为人们所乐意接受。 阿雷.谢富尔指出:"在生活中,唯有精神的肉体的劳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奋斗、奋斗、再奋斗,这就是生活,惟有如此,也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可以自豪地说,还没有什么东西曾使我丧失信心和勇气。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果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高尚的目标,那么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休.米勒曾经说过,使他受到良好教育的一学校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这所大学校,在这里,艰难困苦和人世沦桑是最为严厉而又最为崇高的老师"。那些对奋斗目标用心不专、左右摇摆的人,对琐碎的工作总是寻找遁辞,懈怠逃避,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如果我们把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不可回避的事情来看待,我们就会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迅速地将它完成。瑞典的查尔斯九世还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对意志的力量抱有坚定的信念。 每每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情,他总是摸着小儿子的头,大声说:"应该让他去做,应该让他去做"。和其他习惯的形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勤勉用功的习惯也很容易养成。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即使是一个才华一般的人,只要他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和不屈不挠地从事某一项工作,他也会取得巨大的成就。福韦尔.柏克斯顿认为成功来自一般的工作方法和特别的勤奋用功,他坚信《圣经》的训戒:"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要竭尽全力",他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在一定时期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 最佳答案 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他的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从根本上纠正了地球中心说,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对社会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乔治·华盛顿(1732—1799),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美国首任总统(1789~1797),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他毕生未进大学学习,但注意自学,使自己具备了突出的才干。 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是美。
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的古诗三首p怎么批注
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古诗三首分别是《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写批注就是用简洁干练的语言将每一首古诗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批注具体如下: 《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塞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原文: 《夏日绝句》【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出塞》【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凉州词》【作者】王翰 【朝代】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