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节日的古诗20首(7个传统节日的古诗小学)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带注释

1.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清明节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元日》(宋)王安石 ---春节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青玉案 元夕》 —元宵节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鹊桥仙》 宋 秦观-----情人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清明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关于端午的诗 和端午 张 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3.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将描写每个传统节日相关诗歌名句抄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4.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苏东坡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苏辙(踏青)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1、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七夕: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4、重阳: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元宵: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6、端午: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7、中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寒食: 《寒食》 唐-韩翃 (音红)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 6.有关传统节日的诗句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苏东坡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苏辙(踏青)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节: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7.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 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 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 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清明节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 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 《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据说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吃重阳糕。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 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 骑射活动。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 8.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春节(一年的第一天,很多人会将其跟除夕混为一谈)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笙歌龠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 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 美女篇 王琚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 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 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 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 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 元宵节 生查子 欧阳修(有些地方说是朱淑真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好事近 朱敦儒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 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 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 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 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清明节 (还有个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已经被当代人遗忘) 玉楼春 晏殊 玉楼朱阁横金锁 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间斜月两眉愁 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 百岁相看能几个 别来将为不牵情 万转千回思想过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端午节 端午日赐衣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七夕节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杜审言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迥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七夕 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他乡七夕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赋咏成篇 许敬宗 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 飘飘罗袜光天步, 灼灼新妆鉴月辉。情催巧笑开星靥,不惜呈露解云衣。 所叹却随更漏尽,掩泣还弄昨宵机。 和长孙秘监七夕 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 中秋节 木兰花慢 中秋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重阳节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日字 郑南金 重阳玉律应,万乘金舆出。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 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质。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 李咸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 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9.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1、描写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描写春节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描写元宵的—— 《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描写七夕的—— 《乞巧 》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5、描写清明的——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从《唐诗三百首》和小学课本选出来的,不知道能不能被采纳?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带注释

小学传统节日的诗句古诗词

1.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和古诗词(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2. 小学关于友谊的诗句古诗词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和古诗词(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 1.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清明节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2.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1、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七夕: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4、重阳: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5、元宵: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6、端午: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7、中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寒食: 《寒食》 唐-韩翃 (音红)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3.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转)1. 描写除夕的: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描写春节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描写元宵节的: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 描写清明节的: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描写端午节的: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描写七夕节的: 七夕 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描写中秋节的: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描写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传统节日古诗(八首)传统节日古诗如下: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作者: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除夜雪 作者: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作者: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已酉端午 作者: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作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秋夕 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5.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10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汇总如下1、关于春节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除夜 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未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关于中秋节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4)《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粲新。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业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6.推荐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1.春节: 元 日 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 元宵 唐寅 (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清明节: 清明 杜 牧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节: 端午 文秀(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中秋节: 中秋月 苏轼 (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7.描写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834589429 ?si=1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争插新桃换旧符 总把) 2、中秋 《月下独酌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8.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有哪些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9.收集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各一首春节的: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的: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明的: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的: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秋的: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学关于友谊的诗句古诗词 1.小学里关于“友情”的古诗有哪些小学里关于“友情”的古诗有: 1. 唐·李白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唐·岑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宋·苏轼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6.《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煮豆持作羮,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唐·杜甫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9.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小学一至六年级学过的关于友情的古诗.1、《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4、《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5、《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3.小学里关于“友情”的古诗有哪些小学里关于“友情”的古诗有: 唐·李白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3.唐·岑参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宋·苏轼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6.《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7.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羮,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唐·杜甫 《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9.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小学关于语文的友谊古诗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关于友情的诗句古诗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旧题苏武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箜篌谣》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贫交行》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徒步归行》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其一》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题长安壁》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放言》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遇旧友》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
小学传统节日的诗句古诗词

浼犵粺鑺傛棩鐨勫彜璇�20棣栵紵

1.鎻忓啓鏄ヨ妭鐨勨�斺�� 銆婂厓鏃ャ��鈥斺��鐜嬪畨鐭� 鐖嗙�瑰0涓�涓�宀侀櫎锛屾槬椋庨�佹毀鍏ュ睜鑻忋�� 鍗冮棬涓囨埛鐬崇灣鏃ワ紝鎬绘妸鏂版�冩崲鏃х�︺�� 2.鈶犳弿鍐欏厓瀹佃妭鐨勨�斺�斻�婄敓鏌ュ瓙銆嬧�斺��娆ч槼淇� 鍘诲勾鍏冨�滄椂锛岃姳甯傜伅濡傛樇銆傛湀涓婃煶姊㈠ご锛屼汉绾﹂粍鏄忓悗銆備粖骞村厓澶滄椂锛屾湀 涓庣伅渚濇棫銆備笉瑙佸幓骞翠汉锛屾唱婀挎槬琛�琚栥�� 鈶℃弿鍐欏厓瀹佃妭鐨勨�斺�旇瘲鏇扳�斺�斿攼路鏉庡晢闅� 鏈堣壊鐏�灞辨弧甯濋兘锛岄�欒溅瀹濈洊闅橀�氳、銆傝韩闂蹭笉鐫逛腑鍏寸洓锛� 缇為�愪埂浜鸿禌绱�濮戙�� 3.鎻忓啓瀵掗�熻妭鐨勨�斺�斿瘨椋熲�斺�旈煩缈� 鏄ュ煄鏃犲�勪笉椋炶姳锛屽瘨椋熶笢椋庡尽鏌虫枩銆� 鏃ユ毊姹夊��浼犺湣鐑涳紝杞荤儫鏁e叆浜斾警瀹躲�� 锛堥檮娉�锛氭�よ妭鍚庢潵骞跺叆娓呮槑鑺傦級 4.鎻忓啓娓呮槑鑺傜殑鈥斺�斻�婃竻鏄庛�嬧�斺�斿攼路鏉滅墽 娓呮槑鏃惰妭闆ㄧ悍绾凤紝璺�涓婅�屼汉娆叉柇榄傘�傚�熼棶閰掑�朵綍澶勬湁锛熺墽绔ラ仴鎸囨潖鑺辨潙銆� 5.鎻忓啓绔�鍗堣妭鐨勨�斺�斿拰绔�鍗堚�斺�斿紶鍠婂康鑰� 绔炴浮娣辨偛鍗冭浇鍐わ紝蹇犻瓊涓�鍘昏�佃兘杩樸�傚浗浜¤韩娈掍粖浣曟湁锛屽彧鐣欑�婚獨鍦ㄤ笘闂淬�� 6.鎻忓啓涓冨�曡妭鐨勨�斺��闀挎仺姝�鈥斺�斿攼路鐧藉眳鏄� 涓冩湀涓冩棩闀跨敓娈匡紝 澶滃崐鏃犱汉绉佽��鏃躲�� 鍦ㄥぉ鎰垮仛姣旂考楦燂紝 鍦ㄥ湴鎰夸负杩炵悊鏋濄�傚ぉ闀垮湴涔呮湁鏃跺敖锛� 姝ゆ仺缁电坏鏃犵粷鏈熴�� 7.鎻忓啓涓冨�曡妭鐨勨�斺�旂�嬪�曗�斺�斿攼路鏉滅墽 閾剁儧绉嬪厜鍐风敾灞忥紝杞荤綏灏忔墖鎵戞祦钀ゃ�� 澶╄�楀�滆壊鍑夊�傛按锛屽崸鐪嬬壍鐗涚粐濂虫槦銆� 8.鎻忓啓閮戝樊鍥伴噸闃宠妭鐨勨�斺��銆婁節鏈堜節鏃ュ繂灞变笢鍏勫紵銆�鈥斺�旂帇缁� 鐙�鍦ㄥ紓涔′负寮傚��锛� 姣忛��浣宠妭鍊嶆�濅翰銆� 閬ョ煡鍏勫紵鐧婚珮澶勶紝 閬嶆彃鑼辫惛灏戜竴搴嗘檶浜恒��
浼犵粺鑺傛棩鐨勫彜璇�20棣栵紵

传统民族节日有关的古诗句

1. 关于传统的古诗句 关于传统的古诗句 1.中国传统习俗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2.描写我国传统习俗的诗句1`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 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7`中庭地白树栖鸭,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1.社日,六畜祭祀2.元宵,看花灯3.除日,贴春联4.重阳,扫墓5.重阳,登高6.端午,赛龙舟7.中秋,赏月中秋: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 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 腊月廿五日,人们开始打扫卫生,以迎新春。清代诗人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 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年末岁尾,百姓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有“祭灶”风俗。 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除夕守岁,一家人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 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 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说:“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文天祥:“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3.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传统文化:节日类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4.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4.【描写我国传统习俗的诗句】1`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3`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6`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7`中庭地白树栖鸭,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社日,六畜祭祀2.元宵,看花灯3.除日,贴春联4.重阳,扫墓5.重阳,登高6.端午,赛龙舟7.中秋,赏月中秋: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腊月廿五日,人们开始打扫卫生,以迎新春.清代诗人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年末岁尾,百姓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有“祭灶”风俗.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除夕守岁,一家人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元代诗人赵孟頫在《岁月》中说:“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落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天祥:“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七夕: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5.【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1、描写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描写春节的——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描写元宵的——《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4、描写七夕的——《乞巧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5、描写清明的——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从《唐诗三百首》和小学课本选出来的,不知道能不能被采纳?。6.【描写我国传统佳节的诗句你有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七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来更长的 嘿嘿元宵节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诗词】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一说此诗为朱淑真所写.)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7.描写中国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传统民族节日有关的古诗句

关于传统节日的20首古诗有哪些?

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壬辰寒食》王安石: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5、《七夕》李贺: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6、《除夜》戴复古: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7、《小重山·端午》舒頔: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8、《长安寒食》邵谒: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9、《守岁》苏轼: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10、《他乡七夕》孟浩然: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11、《一剪梅·中秋元月》辛弃疾:今宵楼上一尊同。 12、《九日》文森: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3、《小重山·端午》舒頔:细缠五色臂丝长。 14、《壬申七夕》李商隐: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15、《寒食》王建: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16、《中秋月·中秋月》徐有贞:月到中秋偏皎洁。 17、《九日寄岑参》杜甫: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18、《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晁补之:永夜闲阶卧桂影。 19、《寒食》赵鼎: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20、《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已放笙歌池院静。
关于传统节日的20首古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