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成语有哪些(描写战争策略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战争的成语

导语: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古代多战争,有许多经典的成语就能出自于战争当中。接下来就由我带来描写战争的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描写战争的成语 篇1 1.成语:草木皆兵 发音:cǎomùjiēbīng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2.成语:赤膊上阵 发音:chìbóshàngzhèn 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造句:他终于~,亲自出马了。 3.成语:乌合之众 发音:wūhézhīzhòng 释义: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不相统摄。 4成语:四面楚歌 发音:sìmiànchǔgē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造句: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5.成语:用兵如神 发音:yòngbīngrúshén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造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 6.成语:有勇无谋 发音:yǒuyǒngwúmóu 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造句:毕丰~,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7成语:坚壁清野 发音:jiānbìqīngyiě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描写战争的成语 篇2 【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磨盾之暇】暇:闲暇,馀暇。指在战争的馀暇。 【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 【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穷兵极武】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戎马倥偬】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宿将旧卒】指久经战争的将领和士兵。 【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己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己的人。 【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息兵罢战】停止或结束战争。 【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描写战争的成语 篇3 1、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武器。难:不幸遭遇。指战争中危难。 2、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无穷灾祸。 3、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余暇。 4、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5、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6、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7、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计策。用兵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8、黩武穷兵: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9、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口号。 10、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11、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2、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13、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景象。 14、戎马倥偬: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15、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16、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17、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景象。 18、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9、烽火四起:战争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20、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年头。 31、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32、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前线。 33、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代价。 34、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景象。 35、枕戈寝甲:是指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描写战争的成语

描写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战争的成语大家知道的有哪些?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战争的成语,希望能帮到您。 描写战争的成语 兵戎相见 兵连祸结 兵慌马乱 兵荒马乱 铸甲销戈 止戈兴仁 止戈散马 枕戈寝甲 金戈铁马 祸结兵连 归马放牛 鼓衰力尽 戎马倥偬 穷兵黩武 破斧缺斨 磨盾之暇 偃武息戈 偃甲息兵 偃革倒戈 休养生息 干戈载戢 烽火四起 烽火连年 风尘之变 休兵罢战 矢石之难 上兵伐谋 散兵游勇 龙战鱼骇 龙血玄黄 连天烽火 来好息师 放牛归马 伐罪吊民 倒载干戈 刀枪入库 大动干戈 楚界汉河 赤地千里 兵无常势 有事之秋 以战养战 以战去战 以逸待劳 描写战争的成语解析 1、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之中。 2、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 3、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的灾乱。 4、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5、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使兵疲民苦。 6、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 7、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 8、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 9、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0、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来解决冲突。 11、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2、偃武休兵:见“偃武息戈”。 13、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解决问题。 14、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5、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16、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施行仁政。 17、犄角之势:比喻**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18、龙战鱼骇:比喻**激烈。 19、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持续时间很长。 20、非战之罪:不是**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21、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 22、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3、金戈铁甲:比喻**。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4、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留下的创伤。 25、龙血玄黄:比喻**激烈,血流成河。 26、兵慌马乱:形容**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7、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 28、兵连祸结:兵:**;连:接连;结:相联。**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9、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形容到处受到**的摧残。 30、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 31、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 32、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33、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34、**贩子:挑起**的人。指依靠煽动**而从中牟利的人。 3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 36、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 37、龙战玄黄:比喻**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38、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39、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中或战场上。 40、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天下太平。 41、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42、以战去战:用**消灭**。 43、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44、启羞兴戎:启:开;戎:**。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45、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46、有事之秋:指**或多事故的年头。 47、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形容到处受到**的摧残。 48、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49、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的前线。 50、减灶之计:在**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描写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战争的成语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下面是我收集的描写战争的成语,欢迎大家参考。 描写战争的成语 1、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2、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3、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4、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5、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6、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7、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8、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9、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0、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11、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2、偃武休兵:见“偃武息戈”。 13、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4、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5、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16、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17、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18、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 19、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20、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21、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2、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3、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4、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25、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26、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7、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8、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9、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30、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31、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32、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33、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34、战争贩子:挑起战争的人。指依靠煽动战争而从中牟利的人。 3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36、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37、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38、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39、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40、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41、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42、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43、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44、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45、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46、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47、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48、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49、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50、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51、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52、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53、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54、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5、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6、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57、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58、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59、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60、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61、龙战鱼骇:喻战争激烈。 62、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63、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64、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 65、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66、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67、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8、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9、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70、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71、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72、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73、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74、宿将旧卒:指久经战争的将领和士兵。 75、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76、穷兵极武: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77、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78、久经沙场:指长期经历战争的考验。 79、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80、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81、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82、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83、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84、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85、戎马倥偬: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86、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87、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88、龙战玄黄:见“龙血玄黄”。 89、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90、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91、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92、以战去战,以杀去杀:去:消除。用战争去消灭战争,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描写战争的成语

形容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战争的成语有马革裹尸、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白骨露野、四面楚歌。 一、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译文:你是大丈夫男儿汉,应当把马革裹尸当作自己的誓言,为了消灭敌人,为国捐躯是最光荣的。 例句:作为军人,应以~为荣。 二、枪林弹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释义: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战火纷飞的日子,江水山觉得还是才开始,却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多。” 例句:他参加革命几十年,在~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三、炮火连天 [ pào huǒ lián tiān ] 释义: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例句: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到处是~的战场。 四、白骨露野 [ bái gǔ lù yě ] 释义: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出自: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译文: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五、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自: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 例句:我们利用有利地形,又调来几支队伍,使敌人陷于~的绝境,不得不缴械投降。
马革裹尸、枪林弹雨、白骨露野、炮火连天、 兵连祸结、纸上谈兵、有勇无谋、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草木皆兵、用兵如神、围魏救赵 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广义来说,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战争。蚂蚁和黑猩猩等等生物都有战争行为。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最暴力的手段,是在自然界解决问题的办法手段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原始社会才会使用的方法,由于其造成生命的消失,在现代人类社会不被认可。 战争是极端的行为,战争的产生是由主导者为了自己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发起的行为,这种获取利益的行为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获得。 历史上对战争及其产生根源有各种不同观点。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 在二战之前(包括二战),战争是由于参战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在战后,直至21世纪初,大多是由于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但以后因宗教文化民族冲突升华引发的战争将是主要原因(如:巴以冲突)。战争的根源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对战争状态的描述也有多种方式,现代国家主要从法律角度对战争进行描述。认为战争是交战国之间的一种特殊法律关系。这种战争状态通常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伴随着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战争状态是法律状态,它往往是交战双方或一方宣战,但彼此之间并不一定有实际的战争冲突。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宣布战争状态。交战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它们之间就由和平关系转变为战争关系,战争法也同时开始适用。对战争的描述除从法律角度外,还可以从军事角度、政治角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马革裹尸  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mǎ gé guǒ shī,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枪林弹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白骨露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ái gǔ lù yě,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景象。 炮火连天pào huǒ lián tiān炮火连天,炮火充满天空,形容激烈的战争场面。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 百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 文库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
四面楚歌 纸上谈兵

形容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战争的成语

有关战争的成语如下: 1、枪林弹雨 【拼音】[ qiāng lín dàn yǔ ] 【解释】形容弹火密集:~,勇往直前。 【近义词】枪林刀树、烽火连天、身经百战、刀光剑影 2、刀光剑影 【拼音】[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解释】刀的闪光,剑的投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近义词】刀光血影、磨刀霍霍、枪林弹雨、弹雨枪林、杀气腾腾、剑拔弩张、金鼓齐鸣 【反义词】相安无事、风平浪静、河清海晏、歌舞升平 3、兵荒马乱 【拼音】[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解释】形容战争年代动荡不安的景象。[反]太平盛世。 【近义词】颠沛流离、内忧外患、人荒马乱、流离转徙、鸡犬不宁、兵慌马乱、海水群飞、兵连祸结 【反义词】安居乐业、文治武功、太平盛世、河清海晏、偃武修文、国泰民安、马放南山、天下太平、清平世界、文修武偃、刀枪入库、海晏河清、民安国泰 4、草木皆兵 【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释】兵:士兵。野草和树木都像是敌兵。形容人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 【近义词】风声鹤唳、八公草木、风兵草甲、杯弓蛇影、疑神疑鬼、满腹疑团、弓杯蛇影 【反义词】若无其事、措置裕如、岿然不动、镇定自若、坚如盘石、稳如泰山 5、白骨露野 【拼音】[ bái gǔ lù yě ] 【解释】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景象。 【近义词】尸横遍野、白骨累累
有关战争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