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庆疾爱国事迹1200字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位古人,少年的他不谙世事,中年的他遍识愁味,老年的他回首一身,坎坷多磨难。他以武起事,以文成业,让历史不折不扣地记住了这位渐识人生苦味的武将——辛弃疾。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辛弃疾的爱国事迹作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关于辛弃疾的爱国事迹作文1

  辛弃疾自幼习武,又受祖父思想影响。虽处金地,终为宋民,勤习练武,收复失地。

  南宋不图霸业,苟安一隅,更为暂时安宁,无奈对金俯首贴耳,年年贡财不断。

  少年辛弃疾,愤至狗肉官人,仇恨金敌,不屈反抗,一面丹心。

  绍兴二十一年,金人小吏巡查,至辛府,扬言至此要辛弃疾祖父以大宴招待。无法!有苦对谁言?只得以酒肉大宴换得一时平静。但或许只有他看不惯而又敢表达这一切,心中忧愤顿起,愤然抽剑起身,至吏前,直言以剑助兴。不待吏悟,挥剑而起。

  身姿矫健,快似雷霆,刀光剑影中,挥剑直至吏前。酒杯倾倒,碟盘落地,厌恶一哼,拱手退下。

  绍兴三十一年,辛弃疾乃“隆中诸葛”,五月渡泸,一骑平冈,以才能与胆识,开始结团为盟,戎马抗金。

  后与耿京义军合并,任书记长,掌管印信。其手下一僧义端,将印信偷走,辛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三日,终提回一人头。为光复大业,说服耿京南归,亲自南下联络,不料几日之内,部下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以文为业

  观至此,人们或许会觉得辛弃疾会征战一生罢,或至战亡,或至南归而息,这或许也是他想要的吧?但世上之事并非心想事成,待其南归,立刻失去了手中的钢刀利剑,仅剩赣东北舍中一枝羊毫软笔。从此,再无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仅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与无奈的'自嘲。

  细品宋词,或只能以“辛”一词形容。艰辛、酸辛、悲辛,辛辣五内俱焚。世上好事之多,为何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是被闲置就是被走马灯似调动。一一七九年,由鄂至湘同僚心情难平,辛弃疾便作词感叹,作《摸鱼儿》。而他的伤痛又有几人能感触到?宋孝宗看后不悦,但其只能以政化词,以武化词,以悲化词,以心化词罢。虽已离政多载,但依旧深切关心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

  只得到赣东北修舍,独自咀嚼寂寞。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他的金戈之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他的悲愤之叹,登危楼,临江水,望长江,拍栏杆,只得热泪盈眶。

  拍栏杆,以笔为剑,登楼呼喊,欲向宋发声。以心抚世,又是心力皆具无资格。

  金瓯断,月未圆,山河缺,心不安。虽紧握宝剑,却无力而为,终是含恨出生,含恨离世。

  关于辛弃疾的爱国事迹作文2

  近来拜读《辛词》,颇有一股豪气涌上心头。真想穿越千年,站在狼烟四起的抗金战场,看辛弃疾如何金戈铁马、挥斥方遒;想穿越千年,回到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做辛弃疾忠实的倾听者,替稼轩分担一点儿家国之忧。

  中国从古至今无数的爱国诗人,像一颗颗闪耀的明星镶嵌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坛的历史长河中,褶褶生辉。从先秦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唐朝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多少为国家、为人民奔走疾呼的灵魂,多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辛弃疾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又是与众不同的`一位。别人大多都是用文字、用感情在呐喊,以便唤醒"沉醉"的政府和民族,而辛弃疾则是拿起武器亲自上战场的爱国词人。

  李贺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做到了。他二十多岁时,组织抗金队伍,带上"吴钩"亲上战场,甚至夜闯敌营,擒拿叛徒。他的英勇曾让"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让"懦士为之兴起".

  辛弃疾想这样一直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但腐朽的南宋王朝"亲小人,远贤臣",偏信谗言,懦弱胆小,贪图享乐,无心收复河山,所以,辛弃疾空有一腔豪情无法施展。罢了!只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意。我们不好说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这是历史的不幸,但这又是中国词坛最大的幸运,中国词坛从此多了一位光芒四射的词人。光照古今,响彻千年!

  辛弃疾南归十年后写过一首《水龙吟》,我最是喜欢。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南宋朝廷早已南迁,偏于一隅,想的不是如何收复失地,而是"乐不思蜀"整天享乐。"红巾翠袖"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热闹情景,让辛弃疾伤情不已,不禁流下了"英雄泪".所有人都已把他乡作故乡,只有辛弃疾仍然把自己看成一个"江南游子".他眼望故乡,遥岑远目,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在敌人的手里,自己的同胞还在敌人的铁骑之下备受蹂躏。但又有谁懂呢?无人会!当年跟随自己奋勇杀敌的"吴钩"多年未曾出鞘,是否已经失去了锋芒,现在也只能是拿出来看一看,心中的抑郁苦闷无处发泄,也无人会懂,只有"栏杆拍遍"表达自己的内心了。

  辛弃疾最终不愿随流合污。虽然无人理解他的内心,但他仍不愿学张季鹰、许汜之辈,为品家乡的鲈鱼、为求田问舍而归隐,他怕"刘郎"看不起自己。说到底,辛弃疾还是不想放弃南宋王朝,不想放弃自己抗金的理想,不想违背自己的内心。

  《辛词》读来让我心潮澎湃,敬佩《辛词》,更敬佩稼轩本人。不禁忆起金庸先生点赞郭靖的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关于辛弃疾的爱国事迹作文3

  这两天闲暇之余有幸读到了邓广铭先生的《辛弃疾》传,传记在较为翔实的记录了辛弃疾的一生时,又加入了一些辛弃疾的诗歌,还注意了简洁明了与用词工整,的确是一部值得多读的作品。

  然而,辛弃疾六十八年丰富而又富于起伏的人生,并不是一部仅记载其生平事迹的传记就可以囊括的,而这六十八年人生的丰富,也并非这一百多页就能包含的,至于其更深刻的内在思想与品质,则更需要读者自行体会。辛弃疾这个伟大人物,其人生的壮阔波澜,曲折非凡;其知识的广阔渊博,深厚浩瀚;其词作的优美精巧,豪放壮丽,这些都足以使其作出惊人的成就。而除此之外,仕途起伏,郁郁不得志,这点倒是与很多词人相同,但不同的是,辛弃疾对于养兵用卒之法,作战指挥之略也同样精通,试想倘若宋朝待他不薄,那中国可能少了一个伟大的词人,转而多出了一个伟大的抗金战略将领,历史是否会改写,也就未可知了。但至少,辛弃疾的才华是词作,诗歌,是文章,书法,也是战场,兵营。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绝世的全才。

  像人们一直说的那样,这些文人墨客一般都是在仕途的逆境中造就的,辛弃疾空怀一身安邦定国的策略,却一生都得不到重用,几次上马的机会还是平定内部战乱,而至于其一生的抗金大志,则致死都难以实现,无论是《御戎十论》还是《九议》抑或是晚年被召见入宫分析局势,他对与如何打败金人有着独到的见解却永远得不到重视。职务总是远离作战最前沿,官职一直调来调去,还要因其气节遭受众人排挤,三次回到乡中隐居最后病死家中。对于这样一位满心期待带兵打仗的将领,可能死时都没看到宋朝统一就是最大的遗憾,也是老天最无情的讽刺。辛弃疾与所有人都一样,也曾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少年,也有过远大理想,奋勇向前,也会自恃于功绩,自满于才华。酾酒赋诗,高谈阔论,剑指北方,气冲昆仑。到后来,一切都变成了一个重病的老人,拄杖忘向远处的长安,宫阙如旧,可人早已不如前。

  买辛弃疾传的起源,还是因为以前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渴望从辛弃疾,苏东坡这样的`伟人身上找到答案。辛弃疾的一生十分曲折,早年不得重用,中年被贬回家,晚年看着好友朱熹被说成伪学。想以陶渊明慰藉自己,却总难以掩饰心中豪情,想纵情山水,却直到晚年还想着保家卫国,被人诬陷弹劾,却还对国家忠心耿耿,看到朝政腐败,却还对收复失地矢志不渝。所以,这样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在政海漂流,却仍保持不屈气节的原因又是什么?

  以前总觉得,当人生不能留下一些名垂千古的功绩时,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当人并不能被历史留住时,人生的长与短便没有什么具体区别。不知道辛弃疾在他人生中是否考虑过这件事,但我觉得他的人生就算没有留下这样的诗词成就,这样的人生在他看来也并不算虚度,即使一生中有着失意困苦不别理解,但是他总是为抗金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其诗,其文也大多都写了心中的抗金斗志。可能若人能为其理想而坚持一生,不曾有过回忆,也没有过松懈,这样的人生即使没有名垂千古,却也充满了意义。所以,若把人生的意义仅看成名垂千古或有所建树未免也太功利了些,太无趣了些,人生之精彩在于一路上对于理想追求的那种不懈的奋斗,为之不断充实自己,为之不断超越自己。一生走过,回头望去,自己已早和开始时不同,随着人生进程而慢慢升华,寻找到喜爱的事,喜爱的人,拥有一方可以守护的天地,人原来不是为了名垂青史让别人记住而活,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多年后回首可以骄傲的昂起头。

  将来的岁月里,还要继续探寻辛弃疾,与伟人讨教人生的意义。

  关于辛弃疾的爱国事迹作文4

  夜深了,困意更加的浓重,轻吟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入梦,梦中的我读懂了辛弃疾。

  他即是南宋的词人,也是南宋的武将,可谓是文武双全。他少年立志,苦修理工剑法,一心渴望长大可以建功立业。刚入少年,便参加了义军,领兵打仗,虽有出色的才干,现实对他却是残酷的,他深感岁月流逝、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于是他的努力就如一场梦一般消失待尽,所剩下的只有一枝羊毫毛笔来书写他自己的情感。

  他的词是豪放派的风格,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的词为注重对仗工整,而主要在于情感的表达,这也正是辛弃疾与其他文人墨客的不同之处。他的词是用生命来造就的,是由他的泪水与叹息凝结而成的。他把怀念着在北方时的“金戈铁马”和“八百里分麾下灸”的情景与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慨写进诗作,用词来道路出他心中的苦闷,这便是他的词——辛词。

  辛弃疾的姓氏为“辛”,就好似他的生活注定离不开“艰辛”和“辛酸”一样。可是他仍旧不放弃用词来表现自己的心声。他是正义的化身,他的心中满怀着侠义之气,他的诞生是上天赐予南宋的礼物,而辛弃疾的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无疑是这个国家的一剂良药。只可惜,这个国家的君主不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使得无缘拥有辛弃疾这样忠肝义胆的贤臣,这不仅仅是辛弃疾的遗憾,也是历史的遗憾…….

  梦醒后,才在蓦然之间发现,我读懂了辛弃疾——在梦中。

  关于辛弃疾的爱国事迹作文5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曾多次引起我许多联想。

  这首词首先描写了元宵节夜晚民众狂欢的场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灯火、烟花之景如在眼前,车马、人流、器乐之声如在耳边!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这不过是一首有关民俗节日的词。这一类应景词在宋代不胜枚举,宋人笔记、讲史中也详细描述过元宵节的情景,如《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鹅儿,直到鳌山下看灯”。

  然而,这首词的独到之处,是以寻找“那人”为线索,转换了关注的目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场面从喧闹转向了冷清,读者的心也随着那“蓦然回首”的瞬间而怦然一跳,那些“宝马雕车”已经远去,那些“笑语盈盈”的女性也成了陪衬,一个不同凡俗的“女性”形象凸现在眼前。

  仔细观察,这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似曾相识。李清照在《永遇乐》中已经描写过了:“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这热闹的节日唤起了她对往事的记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不正是一个元宵佳节时独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吗?

  辛弃疾曾经“效易安体”作词,难免受到“易安体”元夕词的熏染。可以说,李清照这首元夕词已经成为南宋词人构建集体记忆的一个载体。无论是“中州盛日”的往事,还是“如今憔悴”的境遇,都会引起读者对现实情境的清醒认识。临安沦陷后,南宋将亡,又是一个元宵节,刘辰翁在《永遇乐》词序中写道:“余自乙亥(1275)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刘辰翁以李清照“自喻”,重新追忆着:“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然而,今日的情景更是悲苦过之:“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对比这三首元夕词,不难发现对南宋词人来说,“元宵佳节”是唤起“中州盛日”的记忆、象征汉族风俗的一个特殊符号。在宋亡以后的第一个元夕(1277),刘辰翁在《柳梢青》词中,就抒发了文人对节日喧闹之声的另一感觉:“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辛弃疾这首《青玉案》的写作时间,在李清照之后,刘辰翁之前。如果联系南宋时事的特殊背景,辛弃疾笔下的喧闹场面,与“灯火阑珊处”的对比,应该是别有寄托的。

  进一步分析,这三首词隐含着一个文人创作特有的抒写模式,即“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对比结构。通过喧闹与孤寂、众人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对比,来表现文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社会变迁的历史记忆,对朝廷时事的清醒认识,这也是宋代文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所开拓出来的一种境界。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果失去了这种对比结构,辛弃疾词中的“我”就会沉浸在世俗的节日场景中,被一片喧嚣之声淹没了。

  从“有境界”的角度来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们不妨把词人寻找“那人”的过程,看作是寻找“自我”而渐入佳境的过程,“那人”是词人的一个替身,或者说是象征“自我”的一个影子;“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词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而“蓦然回首”,象征着一个顿悟人生的阶段,一种不同凡俗的清醒姿态。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对古代文人这种描写模式是十分熟悉的,曾经一语中的,评点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我们借用这句话来评价李清照、刘辰翁的词也是恰当的,只是李清照和刘辰翁已经将这种“伤心人”的“怀抱”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已经将自身设置在“自怜幽独”的场景之中了。辛弃疾这首词却比较含蓄,只是描写了“我”苦苦追寻的过程,并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对比和象征。

  如果把握了这样一种对比结构,我们会有更多的感悟。这是一种文学的境界,在外在的喧闹场景之中,去追寻内心超越的审美境界,这正像陶渊明《饮酒》诗所描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了这种“心远”的境界,朱自清才能在“荷塘月色”下,感悟“独处的妙处”,写出耐人寻味的美文。

  这是一种学问的境界。王国维曾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只有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以及“千百度”执著不舍的追求,才能有“蓦然回首”的独到发现和喜悦。这一点对今天的学人更有警示意义。

  这也是一种良知者特有的人生境界。在词人笔下喧闹的世俗场景的反衬下,我们读懂了李清照的凄苦、刘辰翁的感伤,也就理解了一个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以及对社会时事的深层牵挂。这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一种情怀,应该担当的一份责任。

  或许这也是一种生活情调。在如今众声喧哗、不惜“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中,我们不妨选择一个节日的夜晚,关掉电视,拾起一本诗词,轻轻地翻动书页,静静地与古人对话,品味那种经久不衰、打动人心的艺术境界。于是,我们浮躁的心情渐渐地沉静下来了,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感悟到了更多的韵味。这不是比“想唱就唱,想喝就喝”的节日更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