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典名句100句
1、孔子语录:大bai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du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zhi,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 孔子·论语·国学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诚信·孔子·诚实·诚实守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诚信·孔子·诚实·诚实守信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孔子·学习·论语·勤奋学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孔子·论语·道德修养·诚信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 孔子·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孔子·论语·生命·中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学习·孔子·论语·诚信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孔子·励志·立志·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孔子·论语·学习·勤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孔子·理想·论语·法律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孔子·文明·礼貌·礼仪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孔子 正能量·论语·古代·中国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孔子·论语·父爱·亲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孔子·中国·正能量·论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时间·孔子·惜时·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学习·孔子·坚持·勤奋 民无信不立。 ——孔子 诚信·孔子·诚实守信·诚实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孔子·论语·宽容·正能量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孔子·感恩父母·感恩·父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幸福·孔子·论语·中国古代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孔子·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孔子·论语·学习·成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孔子·勤奋·学习·理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孔子·论语·团结·学习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孔子·论语·励志·国学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 交友·孔子·论语·正能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孔子·论语·美德·礼仪 知耻近乎勇。 ——孔子 文明·孔子·道德·礼仪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孔子·论语·中国·道德修养 父母之年,不可不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孔子语录: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孔子语录: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 孔子·论语·国学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诚信·孔子·诚实·诚实守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诚信·孔子·诚实·诚实守信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孔子·学习·论语·勤奋学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孔子·论语·道德修养·诚信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 孔子·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孔子·论语·生命·中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学习·孔子·论语·诚信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孔子·励志·立志·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孔子·论语·学习·勤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孔子·理想·论语·法律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孔子·文明·礼貌·礼仪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孔子 正能量·论语·古代·中国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孔子·论语·父爱·亲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孔子·中国·正能量·论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时间·孔子·惜时·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学习·孔子·坚持·勤奋 民无信不立。 ——孔子 诚信·孔子·诚实守信·诚实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孔子·论语·宽容·正能量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孔子·感恩父母·感恩·父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幸福·孔子·论语·中国古代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孔子·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孔子·论语·学习·成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孔子·勤奋·学习·理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孔子·论语·团结·学习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孔子·论语·励志·国学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 交友·孔子·论语·正能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孔子·论语·美德·礼仪 知耻近乎勇。 ——孔子 文明·孔子·道德·礼仪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 孔子·论语·中国·道德修养 父母之年,不可不

孔子最有名的一句话
如下: 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译文: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记了,快乐把一切忧虑都忘记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译文:“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译文: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译文: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译文: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9、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译文: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译文: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孔子最经典的激励人心的话
孔子最经典的话 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9、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最经典的孔子名言 1、朽木不可雕也。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7、名不正,则言不顺。 8、有教无类 9、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见得思义。 1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7、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最有哲理的一句话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1、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2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2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孔子最霸气的一句话
孔子最霸气的一句话: 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五、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六、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八、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十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十二、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十三、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十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十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十六、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十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十八、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杀身成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杀身成仁;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孔子最有名的一句话
一、欲速则不达。 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二、礼之用,和为贵。 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学而》。礼仪的作用是要与人们和平相处。就是告诉我们人为设置这些礼仪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之间和谐的状态,并不是把人约束起来。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其他人。这句话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朝闻道,夕死可矣。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最富哲理的一句话——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朝闻道,夕死可矣。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最富哲理的一句话——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