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语短句(感恩佛语经典短句)

佛语境界高精辟句子

佛语境界高精辟句子如下: 1、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2、有生灭心,有相续心。 3、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4、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5、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6、你硬把单纯的事情看的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8、不放弃、不奢望,经历生活的每一件小事情,也愿意做一些小事情。小小的生活,一样能活出宽宽的天地。 9、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0、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1、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2、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语境界高精辟句子

十句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子,句句充满智慧

1. 佛言:“放下”并不是“放弃”,它们的本质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放下”是一个人寻找机会成长;“放弃”则表明一个人寻找地方逃避。“放下”是因为看到自己高于事情,因而放下事情;“放弃”是因为不能放下事情,最终只好放弃自己。智慧者懂得放下,愚痴的人只会放弃。 2. 选择善良,不是软弱,因为明白,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应。选择宽容,不是怯懦,因为明白,宽容了他人,就是宽容自己。选择糊涂,不是真糊涂,因为明白,有些东西争不来,有些不争也会来。选择平淡生活,不是不奢望繁华,因为明白,功名利禄皆浮云。 3.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意。这世间,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生活中,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自然而然留在身边的,才是最真的,最长久的。相遇最美,今生能遇见,就是难得的缘分,就是幸福,请永远珍惜这份修来的美好吧。 4. 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没有放弃,怎能拥有。不守寂寞,岂见繁华。曾经再美,不过一纸空谈。脚下艰难,却是直指明天。命运给予你的,无论好坏多少,皆需认真面对,坦然应对,遗憾丛生才叫生活,瑕疵偶现才算真实。 5. 人生在世,没有一种快乐,是专为我们设计的,没有一种痛苦,是单为我们预留的。这个世上有多少种心情,就有多少种开心;有多少种不幸,就有多少种心痛。好好善待自己,过去的能忘则忘,眼前的能不计较就不计较,学会放开自己,未来的不要想得太多。沉淀心情,去除浮躁,心静得自在。 6. 无论人生经历了什么都要明白,我们既不是最幸运的也不是最不幸的,因为我们所经历的有人早已体会,有人正在经历,有人即将面对,仅此而已。在人生低谷时谨记:我们并不是唯一面对这种处境的人,但却是唯一可以帮助自己真正走出来的人。只要向着阳光前行,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7. 人生,走上坡路要低头,走下坡路要抬头。没有谁的一生能一帆风顺,有得意,也会有失意。臻臻日上之时,切莫骄傲自满,忘了来路的艰辛。既要懂得珍惜,又要懂得谦卑。人生遇到挫折,失意之时,更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以进取的精神继续追求。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低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9. 不能拥有的,懂得放弃,不能碰触的,学会雪藏。读懂了淡定,才算读懂了人生。淡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淀和净化,是一种拨云见日,是一种豁然开朗!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现在事,就是现在心,随缘即是可。未来事,未来心,何须劳心。 10. 我们今生所有遇到的人和事,前世已注定;我们来世所有遇到的人和事,今生已注定。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轮回路上,就让善意盈盈的每一段,写着努力与光明;写着平安与喜乐;写着慈悲与智慧。 佛家禅语悟道人生的,句句充满智慧 1. 人生无须过于执着,尽人事安天命而已。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走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结果怎样,其实并不重要。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2. 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不要以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才艺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更美丽、更圆熟、更富有、更令众人羡慕的人。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 3. 人最大的财富,不在于自己所拥有的,而在于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如果你不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纵使让你拥有全世界,你也不会幸福。所谓“知足者常乐”,就是要懂得取舍,舍得放弃,知道适可而止。“知足”,是一种恬淡平和的境界;“常乐”,是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4. 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也许是棱角平了,或许是成熟稳重了,脚步越来越踏实,日子越来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种境界——淡然。得与失,成和败,聚或散,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5. 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现实才是最真的真实。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人活着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难得糊涂,你随和,生活才随和。 6. 生活,不会因我们的抱怨而改变;人生,不会因我们的惆怅而变化。你怨或不怨,生活都一样;你愁或不愁,人生不会变。告诉自己:我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真实,我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快乐! 7.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一些东西,做最真实最朴实的自己,依心而行,无憾今生。 8. 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9.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无论是繁华还是苍凉,看过的风景就不要太留恋,毕竟你不前行生活还要前行。再大的伤痛,睡一觉就把它忘了。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边走边忘,才能感受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幸福。 10.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怎能样样顺心。不和小人较真,因不值得;不和社会较真,因较不起;不和自己较真,因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要继续。因为善良,所以宽容;因为责任,所以承担,所以愿意妥协。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 佛家智慧禅语经典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以下是准备的,希望大家喜欢! 佛家智慧禅语经典(一) 1.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 释迦牟尼佛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4.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5.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6.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源自:《杂阿含》 7.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8.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9.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0. 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11.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2.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13. 信为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源自:《大智度论》 14. 诵持佛名故,超亿千万劫,一切诸烦恼,疾得成菩提。——源自:《八佛名号经》 15.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佛家智慧禅语经典(二) 1.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4.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5.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6.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7. 一切皆为虚幻 8.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9.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10.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1.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2. 今生的相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的。 13. 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4.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5. 闻已应起大慈悲心。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思惟诸法。无有休息。行无上业。不求果报。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6.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佛家智慧禅语经典(三) 1.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 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4. 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5.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6.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7.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8.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9. 一切法各各为因,各各为果,是各因果相。——源自:《大智度论》 10.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1.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12.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13.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4.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15. 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6.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7.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充满智慧的佛家经典禅语语录,看后让你大彻大悟 1. 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二是舍不得。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不逮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处的掌声。三是输不起。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2.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失败是自大,最大的无知是欺骗,最大的悲哀是妒忌,最大的错误是自弃,最可佩服的是精进,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大的债务是情债,最大的礼物是宽恕,最大的欠缺是顿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3. 人生不能后悔,但是可以拐弯。人生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对于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不要心怀不满、怨气冲天,也不必耿耿于怀、一蹶不振。是福是祸,都得面对;是好是坏,都会过去。与其背着包袱弯腰受罪,不如放下包袱享受生活;与其徒劳地抱怨命运不公,还不如淡定从容地笑对人生。 4. 静,所以优雅。优雅是一种淡然的美,是一个人内心美的外露。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渴望优雅的生活,却常常在现实中失去自我,随波逐流。要想找回自己,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来,学会宽容、仁爱、温和、谦恭。人生,因静而从容,因从容而优雅。 5. 穷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凡事当有度,不及难成,过之易折,过去的事,可以回忆,但不要陷入;现在的事,努力去做,但不要固执;未来的事,尽情描绘,但不要幻想。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当执着成为负累,放手就是解脱。 6.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却也总会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这一分钟不放弃,下一分钟就会有希望。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一分钟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所以,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 7. 得失如云烟,转眼风吹散。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喜皆由心定。看得透,放得开,则一切如镜中花,水中月,虽然赏心悦目,却非永恒。不如开开心心,坦坦荡荡,不让自己在悲伤中度过,别让自己在徘徊中漫步,随缘起止,一切以开心为准则。人生一场,不过活一回心境。 8. 不要在别人的眼光里找快乐,否则永远悲哀。不要在别人的嘴巴里找尊严,否则永远卑微。真心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生才能拥有自在,才能展演的淋漓尽致,不留遗憾!看淡了一切不再自困,如果有一天真的累了,就有机会做回真实的自己,别在乎别人说什么,沉默永远是金。 9. 不懂时别乱说,懂得时别多说;心乱时,慢慢说;没话时,就别说。人生有多种顽疾:无休止的欲望,放不下的计较,莫名的寂寞,难言的苦衷。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心灵的路上踩出一条坎坷崎岖的道路,于幽深之处觅得心灵的宁静,克制人生百病。生活如海,宽容作舟。 10. 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太阳一到中间,马上就会偏西;月圆,马上就会月亏。所以,有缺憾才是恒久,不完满才叫人生。其实,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开全,月未圆。肯低头,就永远不会撞门;肯让步,就永远不会退步。求缺的人,才有满足感;惜福的人,才有幸福感。
十句佛家经典禅语语录句子,句句充满智慧

经典佛语优美句子摘抄

经典佛语优美句子摘抄(精选100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那什么样的句子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经典佛语优美句子摘抄(精选10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4、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5、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6、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7、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8、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9、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0、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2、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13、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4、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15、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6、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17、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18、万法唯心。 19、众生皆平等。 20、祸往者福来。 21、宁静而致远。 22、一刹便是永恒。 23、善恶一念之间。 24、有其因,必有其果。 25、随心随缘随性。 26、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27、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28、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29、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30、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31、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32、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33、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3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36、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7、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38、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39、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40、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 4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4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4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4、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45、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46、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47、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8、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0、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51、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52、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53、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54、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55、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56、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57、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58、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59、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60、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61、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62、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6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64、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65、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66、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67、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68、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69、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70、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71、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72、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7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74、妄本无体性,如人作梦,梦时非无,醒来了不可得。 7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76、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77、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78、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79、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8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81、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82、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83、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84、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85、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86、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87、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88、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89、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9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之中。 9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9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93、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94、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95、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9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97、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98、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99、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 100、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
经典佛语优美句子摘抄

佛经经典语句

佛经经典静心名句 佛经经典静心名句 1、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仓央嘉措诗传》 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3、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佛》 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7、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南怀瑾 9、扫地为何?为了净地。净地为何?为了静心。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小西天狄道传奇》 10、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1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1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觉乘 13、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佛说四十二章经》 14、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5、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16、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17、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8、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9、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0、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1、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2、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4、"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5、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紫云轩 26、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7、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文心雕龙》 28、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 29、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3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感觉很不错的佛经语句 1、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2、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3、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4、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7、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8、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9、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0、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1、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2、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3、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4、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15、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16、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7、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18、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9、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20、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3、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24、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25、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26、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28、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29、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30、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31、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32、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34、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5、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36、(经典语句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8、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39、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40、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1、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2、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4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4、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45、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46、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47、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8、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9、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50、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51、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53、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54、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55、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修心养性佛经经典句子摘抄 修心养性佛经经典句子摘抄: 1.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2.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3.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4.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 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 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7. 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8.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0. 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11. 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12. 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3. 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4. 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5.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6. 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7.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0.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2.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4.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5.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6.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7.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8.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9. 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0. 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1. 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2.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3. 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4. 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5. 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36. 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37. 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38.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39.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40.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41. 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42.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43.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4.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45.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46.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47.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48. 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49. 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50.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51. 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52. 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53.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54.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55.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56.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7.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58. 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59. 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60. 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61.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62.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3. 问曰:人为何而活? 64. 佛曰:寻根。 65. 问曰:何谓之根? 66. 佛曰:不可说。 67.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68.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9.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70.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经经典语句

佛教经典的哲理句子

关于佛教经典的哲理句子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佛教经典的哲理句子,欢迎借鉴参考! 01、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0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0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04、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05、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06、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07、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08、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09、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1、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2、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4、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6、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7、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8、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9、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0、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1、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22、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23、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4、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5、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6、爱尚语录: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7、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2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9、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3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31、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32、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3、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4、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5、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3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7、佛语经典语录: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8、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39、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40、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4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44、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4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4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8、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49、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50、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51、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2、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5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54、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5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6、真心是菩萨净土。 57、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5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着之病。 60、一切皆为虚幻。 61、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62、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63、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6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65、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66、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6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68、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69、佛语经典语录:不可说。 70、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1、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72、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73、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74、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75、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76、起见生心,分别执着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
佛教经典的哲理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