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来历简短20字(教师节来历50字左右准确的)

教师节的来历(短一点,要20个字的)

教师节指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在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 为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政协委员方明征求过冰心、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最终1984年12月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中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因为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 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人文学者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他认为,重新设定的节日是由现代人自己择日的,就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接续历史传统。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该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以孔子诞辰作为中华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经权威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阳历),这个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今天是教师节。 究竟当年谁才是呼吁建立教师节的第一人,依然存在争议。 此前,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王梓坤院士是“教师节最早倡议人”“最早创意人”的文章已经很多: 30年前的1984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致电光明日报记者黄天祥,呼吁将“九月的一天定为全国教师节”。报道刊发后迅速引发巨大反响。一个多月后,全国人大正式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摘自《北京晚报》2014-09-09)30年前,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呼吁将“九月的一天定为全国教师节”,他因此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提议设立教师节的第一人。如今,85岁的王梓坤仍保留着教师节设立前后的珍贵文稿复印件。(摘自《新京报》2014-09-10)王梓坤院士曾表示,当时的社会舆论就有设立教师节的呼吁,他的倡议只是与之巧合。那么谁才是教师节最早倡议人?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北京 章连峰”实为最早呼吁建立教师节的人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有关“王梓坤是教师节最早倡议人”的信息不确切。 198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建议建立教师节”的“读者来信”: 建议建立教师节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这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大事。我们要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尊重教师,不重视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成的。为此,我建议:定每年九月一日为教师节,全国学校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尊重教师,让各界人士尊重教师,逐步达到全社会尊重教师的目的。节日和仪式,并非仅是一个形式,它对于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大有影响。妇女节、儿童节就是明证。对于我国广大大中小学教师、幼教工作者,每年有一个全国性的节日,这对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实属必要。切盼有关方面考虑这一建议。北京 章连峰此后,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师田家骅也在1982年致信光明日报,再次提议建立教师节,而这一次所提议的教师节时间,正是后来教师节的日子——暑假后开学的第十天,即9月10日。 《光明日报》于1982年7月20日将此内容再次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 建议每年开展一次“尊师周”活动编辑同志:特提出以下倡议:一、每年开展一次“尊师周”活动 (或旬、月亦可),在“尊师周”(旬、月)中,大讲我中华民族尊师优良传统和美德;缅怀老一辈教育家的丰功伟绩;宣传教师中的好人好事;动员全民为教师做好事;密切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系;还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活动。二、确定“教师节”。当前全国有二千多万教师,肩负着三亿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了他们的肩上,教师应有自己的节日。日期最好在暑假后开学的第十天为宜。天津南开中学语文学科 田家骅田家骅的倡议发表后,全国各地师生也相继发出建立教师节的倡议。1984年12月初,广州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学生倡议建立“尊师节”。同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院士在一次座谈会上倡议9月为“尊师重教月”,9月的一天为教师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导推动教师节设立 除了媒体的鼓与呼,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推动教师节设立中也起到了关键、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 “教师节的设立要从民进的一份提案说起。历时五年。”民进中央原秘书长陈益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民进提出设立教师节提案是在1981年11月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正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样,‘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民进的政协委员们意识到:应该在新中国重建教师节,让教师受到全社会尊敬,享有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1981年11月,在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包括叶圣陶、雷洁琼在内的民进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的主要发起者及撰稿人是方明。 “当时方明担任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朱永新介绍说,1981年1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接见参加全国中小学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方明和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一起向他提出设立教师节的建议。习仲勋听后指示写报告请示中央。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向中央书记处提出请示。 1983年6月,包括葛志成、霍懋征、段力佩在内的民进19位政协委员再次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也再次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 报告中也解释了为何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如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建立‘教师节’,我们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21日,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陈益群认为,当时社会上已形成的积极氛围也是推动教师节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设立教师节,是当时社会上大家关心的问题。各方面的人都会从各个领域对此提出建议,包括《光明日报》的读者来信。” 据此,一条建议建立教师节的时间表就清晰地呈现了出来:1981年8月,北京读者章连峰在《光明日报》提出建议→1981年11月,民进提交《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向中央书记处提出请示→1982年7月,天津南开中学语文学科田家骅教师在《光明日报》进一步提出具体日期→1983年6月,民进再次提交《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也再次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1984年12月初,广州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学生倡议建立“尊师节”→同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院士在一次座谈会上倡议9月为“尊师重教月”→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题
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指出,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教师节的来历(短一点,要20个字的)

教师节的来历简短30字左右,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简单一点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始终坚定地站在黑板前,竭尽全力只为守望着初心、传播梦想,他们都着特殊的称号——老师。光阴荏苒,大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人,而老师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点亮每一位学生的人生的努力,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众多人学生时代里不可磨灭的光采。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教师节的来历简短30字左右,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简单一点。 中国一直都在提倡尊师重教,从两千多年前的西周起,教育就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历史上多次出现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是其中之一。“教师节”在我国近代史中有许多日期,一直到1985年的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正式确定了9月10日为教师节。 从此,每年的九月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如此特殊的节日里,无数学生希望向老师表达自己内心最诚挚的祝福及感激。下面是向老师表示祝福的句子: 1、匠心致传承,笔墨写春秋。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2、厚谊长存魂梦里,师恩常志我心中,永远感谢您成为了我人生中最美的点缀。 3、心比山高,教两国语言培桃李;志同海大,育一代栋梁兴中华。 4、今天的太阳为您升起,今天的花儿为您怒放,今天的赞歌为您高唱,今天的雄鹰为您飞翔,老师节日快乐。 5、每一缕阳光都是我对您的祝福,就像盛开的向日葵。祝您节日快乐,日日开心。 6、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开开心心过每一分钟,高高兴兴过每一天! 那个忙碌的身影、温暖善良的鼓励仿佛还在昨天,学生时代虽然会结束,但心中那份爱与温暖永存留,时间越久,回忆越深。教师节准备到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那个在自己青春岁月里留下鲜艳而温暖记忆的人道一声祝福。
教师节的来历简短30字左右,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简单一点

教师节来历简介

教师节来历简介 每年的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教师节的由来,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节来历简介,欢迎阅读! 教师节来历 教师节的宗旨就是提高人们对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贡献的认识和评价。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公历9月28日(孔子生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 18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 今年教师节前夕,我们走访了85岁高龄为教师节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方明先生,让他谈谈教师节的由来。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 2021年是第几个教师节:第37个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中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每年的教师节,中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教师节的经典祝福语 1. 在人生的旅途上,是您为我点燃希望的光芒,给我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上。感谢您,老师! 2.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开开心心过每一分钟,高高兴兴过每一天! 3. 愿全天下的伯乐,能与太阳一样灿烂辉煌! 4. 对您的感激千言晚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祝福百千万年也不会改变,老师,祝您万事如意! 5. 老师,我们诚挚的祝福,就像老树上的翠绿,浓浓密密,与岁月俱增! 6. 老师,你辛苦了,每次第一批到校的是你们,而最后一批回家的又是你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祝你们在教育事业上再创辉煌! 7. 我的第二母亲,老师你辛苦了! 为了我们的幸福,吃再多的苦你又何曾说不呢? 8. 如果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宽广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9. 白色的粉笔末,一阵阵的飘落。它染白了您的黑发,却将您青春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 10.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11. 三年过去了,一切都变成那昏黄色的画面。怀念操场,怀念教室,更怀念您!!我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12. 桃李满天下,恩情似海深,祝老师身体健康! 13. 一个节日,虽然不在春天,却春意盎然。老师,您的节日最美,这一天,满园的百花都为您盛开! 14. 桃李满天下,师恩如海深!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15. 我的老师呀,我是多么想念您!借助科技送贺词,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 我的好老师,真得很想您! 16. 老师,如果您是天上美丽的太阳,我们就是地下可爱的小草,是您给予我们新的生命。您日夜不停的帮助我们,照料我们,您辛苦了! 17. 万水千山总是情,洒向人间都是爱!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祝福您,老师! 18. 您是严冬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伞,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
教师节来历简介

教师节的由来20字

教师节的由来: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发出《致全国教师的信》,中国各地举行隆重的庆祝大会,并在教师节期间20个省市共表彰11871个省级优秀教师集体和个人。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教师节日期争议 为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政协委员方明征求过冰心、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 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最终1984年12月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中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因为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教师节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这个教师节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立孔子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建立新中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为过教师节。直至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的由来20字

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一点.

教师节的来历: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在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教师节日期的争议: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人文学者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他认为,重新设定的节日是由现代人自己择日的,就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接续历史传统。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该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以孔子诞辰作为中华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经权威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阳历),这个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农历孔子生日)。建国后,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农历孔子生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尊师重教如今已蔚然成风,教师的生活待遇、工作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这些都显出设立教师节的意义。那你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原来,教师节是由中科院院士、曾任北师大校长的王梓坤教授提出的。 那天早上冒出的灵感,促成了教师节的最早倡议“那天早上一起床,我就突然想到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面容清瘦、身体硬朗的王梓坤教授说。那是1984年,王教授就任北师大校长。来到全国师范院校的最高学府,这位院士心中的教师情结越来越深了。当时中央领导同志都很重视教育,但许多地方领导的思想认识还不够。王教授整天琢磨,怎么才能促使全社会都能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呢?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一早起来,灵感来了。早上8时,他把电话打到《北京晚报》。次日,晚报就刊出一条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简讯,文中说:“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尊师重教月的活动,该月的一日即定为全国教师节。”一周后,王教授邀请钟敬文、启功、陶大镛等名教授共同商讨,结果他们一致同意这一倡议,并联名向社会提出。“没想到相隔仅一个月,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就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王教授说,“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决心让我激动不已。”第一个教师节,学生们在庆祝大会上打出“教师万岁”的横幅 在王教授的相册里,珍藏着北师大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时的照片: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激情欢呼,高举“教师万岁”的横幅。当时,北师大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两万人的集会。就是在这个两万人的集会上,学生们自发地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横幅。“当时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学生对我们的职业有了高度评价,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大上,同意该议案,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新生入学伊始,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活动和突出报道,促进在全国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缩减版
教师节的来历.简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