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诗词
崔颢的诗词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行经华阴》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行经华阴》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行经华阴》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长干曲四首》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赠怀一上人》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崔颢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四十二首,他的诗歌作品有《赠怀一上人》《江畔老人愁》《长干曲四首》《行路难》等,他最出名的诗是《黄鹤楼》,连李白都为之叹服。
崔颢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四十二首,他的诗歌作品有《赠怀一上人》《江畔老人愁》《长干曲四首》《行路难》等,他最出名的诗是《黄鹤楼》,连李白都为之叹服。

崔颢写过什么诗
《王家少妇》(有人题作《古意》):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辽西作》: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开封。关于他离开家乡,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这就是本文开头将崔颢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崔颢最迟是20岁离开故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而在故乡开封,除青少年时期外,时间是很短的。在他所遗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他回乡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诗中第一句楚,指楚州。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故由淮安回开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说。)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但作为开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产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对崔颢有一个全面、正确、恰当的认识,并给以适当评价的。
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开端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仙人已去,此地惟余空楼一座;千年以来空中徒有白云飘荡,黄鹤却不再返回。诗人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四句诗中,“黄鹤”三见,“空”字重出,但由于上下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第三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转写登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紧承三联而来。诗人的家乡汴州在武昌东北,从黄鹤楼上隔江可见汉阳树、鹦鹉洲,却不可能望见故乡。日近黄昏,自然会勾起乡思,末句用烟波浩淼的长江烘托愁思,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开封。关于他离开家乡,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这就是本文开头将崔颢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崔颢最迟是20岁离开故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而在故乡开封,除青少年时期外,时间是很短的。在他所遗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他回乡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诗中第一句楚,指楚州。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故由淮安回开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说。)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但作为开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产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对崔颢有一个全面、正确、恰当的认识,并给以适当评价的。
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开端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仙人已去,此地惟余空楼一座;千年以来空中徒有白云飘荡,黄鹤却不再返回。诗人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四句诗中,“黄鹤”三见,“空”字重出,但由于上下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第三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转写登楼所见之实景。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春草繁茂浓绿。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紧承三联而来。诗人的家乡汴州在武昌东北,从黄鹤楼上隔江可见汉阳树、鹦鹉洲,却不可能望见故乡。日近黄昏,自然会勾起乡思,末句用烟波浩淼的长江烘托愁思,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崔颢《黄鹤楼》每句赏析,中心
崔颢《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二)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武昌古时叫鄂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 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 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花,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 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思乡是古人抒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游子的登临诗作中更为习见。这样的诗歌,抒发的虽不是忧国忧民的感情,却可以从诗人那飘泊动荡的生活感受中,反映出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困苦情状。《黄鹤楼》这首诗景色绚烂,境界开阔,在感情基调上并不颓唐,不失为这类主题中的“千古擅名之作”。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乡愁。诗的前四句主要写诗人登黄鹤楼的凭吊之感。而这种览胜吊古的情思又自然地与有关黄鹤楼命名之由来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联。驾鹤成仙美丽而虚幻,但诗人却浪漫地认无为有,肯定他们“已乘黄鹤去”,现在黄鹄矶上只剩下空楼一座,徒有其名而已!于是,诗人吊古伤今之意,借鹤去楼空点出,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寂寥落感。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二句,又深寓了古人不可见之憾,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这种人事变迁、今非昔比的感慨,在古人心目中是典型的,也是共通的,它是很容易触动政治失意者的共鸣。诗的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景色和因凭吊而生的乡情。诗人登楼远眺,汉阳府东晴川阁附近平坦的陆地上草木繁茂,历历在目;而江中的鹦鹉洲上则“芳草萋萋”,生意盎然。看到亭亭绿树,萋萋芳草,此时,诗人心中蓦地想起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诗人的目光便落在“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想透过眼前迷茫的景色去寻觅自己的“乡关”,然而,故乡遥迢千里,诗人在黄鹤楼上怎么能够看得到呢?从而由“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透露出浓重的乡愁。这种情思渺渺、悠悠不尽的心灵感受,对客游异乡的人来说,是不难理解的。 在律诗中,这是一首破格之作。诗的前四句一气贯注,跌岩转折,连用三个“黄鹤”、两个“空”字,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三平调煞尾,完全摆脱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泄,意到笔随,情跃纸上。对于这一七律中的离格奇绝之笔,沈德潜曾称赞它是“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作为律诗,前四句既然破格,后四句就要力求整饬归正。否则,就把七律写成七古了。由于该诗后四句回到格律时文笔也很自然,因此它在整体上仍然给人以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此诗实在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所以,人们不仅不以“离格”责之,反而弥觉新颖。 (三) 中国有很多名山大川,都有极其美丽的明间传说,但不一定有黄鹤楼那样有名,黄鹤楼可以说和中国的长城、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一样蜚声海内外。这是为什么呢?除卖酒遇仙这个美丽的传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诗人对它的赞美和歌颂。黄鹤楼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正是他们的诗,使黄鹤楼名传四方。在众多的著名诗人中,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崔颢和李白的诗篇。 相传有一年,诗人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后即兴赋了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可是由于唐代著名诗人很多,崔颢名气不大,因此,诗虽好,但无人赏识。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十分高兴,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为黄鹤楼传名。李白游览后认为:黄鹤楼故事奇特,风景优美,于是诗兴大发,答应写诗。当人们准备好笔墨纸砚,李白饱蘸浓墨,凝神屏气,提笔欲写,可就在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围观的人们不知何故,纷纷询问为什么?只见李白叹了口气,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由于李白得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李白面对如此美景,没有写出好诗,十分惆怅,他决心寻找灵感,再比高低。于是,他租了一条小船,顺江东去,这一日,来到古城金陵,他慕名游览了金陵最有名的名胜——凤凰台。他按崔颢写黄鹤楼的诗的体裁写了一首吟诵金陵凤凰台的诗和崔颢二比高低,诗是这样写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境,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怀古抒情,同崔诗一样,意境美妙,李白十分高兴,认为可以和崔诗一比高低。但是诗评家认为,这首诗虽好,但模仿崔诗的痕迹太重,甚至最后一句的三个字都一样,都用了“使人愁”三字。因而没有超过崔诗。李白听后,心悦城服。于是他将这件事埋在心底,决心再找机会,三比高低。机会终于来了,这一年,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去广陵(今扬州),来到黄鹤楼,面对好友即将分别,他依依不舍,满怀激情的为即将远行的朋友写下了一首感情真挚的送别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将黄鹤楼雄伟壮丽、登高望远的意境描写的非常美妙,它一鸣惊人,成为千古绝唱。诗评家评论,在描写黄鹤楼的上千首诗中,崔颢的七律——登黄鹤楼,李白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称得上是并列第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引来李白三次同崔颢斗诗,最终赢得并列第一,使黄鹤楼名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 正是由于黄鹤楼的美丽传说,使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它名声大噪,名传四方;正是由于众多诗人的美丽诗篇使黄鹤楼平添了许多文化内涵,使它走向千家万户,千古名传。 一共三篇,你自己看着那篇好,自己选吧

唐代诗人崔颢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最有名的诗是哪首?为何而作?
崔颢,人名,现主要指 唐朝著名诗人--崔颢。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崔颢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求五首唐代诗人崔颢的诗
全唐诗卷一百三十 卷130_1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盼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卷130_2 【赠轻车】崔颢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卷130_3 【赠王威古】崔颢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卷130_4 【赠怀一上人】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卷130_5 【游天竺寺】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卷130_6 【入若耶溪】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卷130_7 【杂诗】崔颢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卷130_8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崔颢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棰。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卷130_9 【长安道(一作霍将军)】崔颢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卷130_10 【行路难】崔颢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旦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看来看去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卷130_11 【孟门行】崔颢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罍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实君自取,若问傍人那得知。 卷130_12 【渭城少年行】崔颢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卷130_13 【卢姬篇】崔颢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白玉栏干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得娇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卷130_14 【江畔老人愁】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少年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卷130_15 【邯郸宫人怨】崔颢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我家青楼临道傍,纱窗绮幔暗闻香。日暮笙歌君驻马,春日妆梳妾断肠。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登归建章。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百堵涂椒接青琐,九华阁道连洞房。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恩情莫比陈皇后,宠爱全胜赵飞燕。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宫车出葬茂陵田,贱妾独留长信殿。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念此翻覆复何道,百年盛衰谁能保。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卷130_16 【川上女】崔颢 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 卷130_17 【雁门胡人歌】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卷130_18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崔颢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本期汉代金吾婿,误嫁长安游侠儿。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青丝白马冶游园,能使行人驻马看。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三时出望无消息,一去那知行近远。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卷帘看。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卷130_19 【七夕】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卷130_20 【长门怨】崔颢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卷130_21 【王家少妇(一作古意)】崔颢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卷130_22 【岐王席观妓(一作卢女曲)】崔颢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卷130_23 【上巳】崔颢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卷130_24 【赠梁州张都督】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卷130_25 【赠卢八象】崔颢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卷130_26 【题潼关楼】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卷130_27 【题沈隐侯八咏楼】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卷130_28 【晚入汴水】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卷130_29 【发锦沙村】崔颢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卷130_30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崔颢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卷130_31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卷130_32 【行经华阴】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卷130_33 【相逢行】崔颢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卷130_34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卷130_35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崔颢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卷130_36 【舟行入剡】崔颢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卷130_37 【澄水如鉴】崔颢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卷130_38 【长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卷130_39 【维扬送友还苏州】崔颢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岐王席观妓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长门怨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君报国心。 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题沈隐侯八咏楼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留恨此遗风。 晚入汴水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发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澄水如鉴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相逢行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赠卢八象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舟行入剡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游天竺寺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涧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川上女 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 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长安道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眼色,世事悠悠应始知。 维扬送友还苏州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行经华阴 岧嶢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卢姬篇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白玉栏杆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罇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子君自取,若问旁人那得知? 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七夕宴悬圃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目录(共三十九题,四十三首) 赠王威古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赠轻车辽西作赠怀一上人结定襄郡狱效陶体杂诗游天竺寺入若耶溪川上女代闺人答轻薄少年长安道( 一作宋之问诗)渭城少年行行路难雁门胡人歌七夕宴悬圃二首江畔老人愁卢姬篇孟门行邯郸宫人怨晚入汴水发锦沙村题潼关楼题沈隐侯八咏楼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赠梁州张都督古意岐王席观妓长门怨上巳赠卢八象舟行入剡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相逢行澄水如鉴行经华阴黄鹤楼长干曲四首维扬送友还苏州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胡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新上弦:一作亲上弦。战解城亦全:战解城亦全。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且行猎:一作行且猎。 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从北来:一作从此来。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青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着,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净体:一作洗意。而生:一作而无。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棰。是时三月暮,遍野农耕起。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肆中翁:一作市井翁。农耕:一作农桑。 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游天竺寺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涧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涧泉:一作崖泉。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川上女 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本期汉代金吾婿,误嫁长安游侠儿。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青丝白马冶游园,能使行人驻马看。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三时出望无消息,一去那知行近远?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卷帘看。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长安道( 一作宋之问诗)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眼色,世事悠悠应始知。 世事悠悠应始知:一作世上悠悠君自知,一作世上悠悠应自知。 渭城少年行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倡家。下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渭城桥头:一作渭城垆头。清酒:一作新酒。 行路难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吹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看去看来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雨:一作雾。 七夕宴悬圃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江畔老人愁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余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年少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青溪口:一作忽逢江。 卢姬篇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白玉栏杆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上三田下缶)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子君自取,若问旁人那得知? 结子:一作结实。 邯郸宫人怨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我家青楼临道旁,纱窗绮幔暗闻香。日暮笙歌驻君马,春日妆梳妾断肠。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归登建章。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百堵涂椒接青琐,九华阁道连洞房。水晶帘箔云母扇,琉利窗牖玳瑁床。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恩情莫比陈皇后,宠爱全胜赵飞燕。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宫车出葬茂陵田,贱妾独留长信殿。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念此翻覆复何道,百年盛衰谁能保?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晚入汴水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发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题沈隐侯八咏楼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犭穴),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留恨此遗风。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回边:一作临边。井泉:一作水泉。 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 一作君) 报国心。 罢南侵:一作不南侵。知余:一作知君。 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岐王席观妓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宫中日渐长:一作王家日正长。歌舞态:一作卢女曲。只拟:一作夜夜。 长门怨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晨:一作辰。 赠卢八象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舟行入剡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相逢行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澄水如鉴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行经华阴 (上山下召)(山尧)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田寺)平。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云:一作黄鹤。 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下渚:一作北渚。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维扬送友还苏州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胡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新上弦:一作亲上弦。战解城亦全:战解城亦全。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且行猎:一作行且猎。 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从北来:一作从此来。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青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着,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净体:一作洗意。而生:一作而无。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棰。是时三月暮,遍野农耕起。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肆中翁:一作市井翁。农耕:一作农桑。 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黄鹤楼
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下渚:一作北渚。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维扬送友还苏州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岐王席观妓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长门怨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君报国心。
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岐王席观妓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长门怨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君报国心。 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题沈隐侯八咏楼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留恨此遗风。 晚入汴水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发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澄水如鉴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相逢行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赠卢八象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舟行入剡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游天竺寺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涧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川上女 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 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长安道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眼色,世事悠悠应始知。 维扬送友还苏州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行经华阴 岧嶢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卢姬篇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白玉栏杆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罇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子君自取,若问旁人那得知? 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七夕宴悬圃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目录(共三十九题,四十三首) 赠王威古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赠轻车辽西作赠怀一上人结定襄郡狱效陶体杂诗游天竺寺入若耶溪川上女代闺人答轻薄少年长安道( 一作宋之问诗)渭城少年行行路难雁门胡人歌七夕宴悬圃二首江畔老人愁卢姬篇孟门行邯郸宫人怨晚入汴水发锦沙村题潼关楼题沈隐侯八咏楼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赠梁州张都督古意岐王席观妓长门怨上巳赠卢八象舟行入剡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相逢行澄水如鉴行经华阴黄鹤楼长干曲四首维扬送友还苏州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胡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新上弦:一作亲上弦。战解城亦全:战解城亦全。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且行猎:一作行且猎。 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从北来:一作从此来。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青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着,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净体:一作洗意。而生:一作而无。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棰。是时三月暮,遍野农耕起。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肆中翁:一作市井翁。农耕:一作农桑。 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游天竺寺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涧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涧泉:一作崖泉。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川上女 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本期汉代金吾婿,误嫁长安游侠儿。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青丝白马冶游园,能使行人驻马看。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三时出望无消息,一去那知行近远?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卷帘看。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长安道( 一作宋之问诗)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眼色,世事悠悠应始知。 世事悠悠应始知:一作世上悠悠君自知,一作世上悠悠应自知。 渭城少年行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台清酒就倡家。下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渭城桥头:一作渭城垆头。清酒:一作新酒。 行路难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吹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看去看来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雁门胡人歌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雨:一作雾。 七夕宴悬圃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江畔老人愁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余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年少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青溪口:一作忽逢江。 卢姬篇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白玉栏杆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丝管,一弹一奏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孟门行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金(上三田下缶)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子君自取,若问旁人那得知? 结子:一作结实。 邯郸宫人怨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我家青楼临道旁,纱窗绮幔暗闻香。日暮笙歌驻君马,春日妆梳妾断肠。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归登建章。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百堵涂椒接青琐,九华阁道连洞房。水晶帘箔云母扇,琉利窗牖玳瑁床。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恩情莫比陈皇后,宠爱全胜赵飞燕。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宫车出葬茂陵田,贱妾独留长信殿。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念此翻覆复何道,百年盛衰谁能保?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非我今日独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晚入汴水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发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题沈隐侯八咏楼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江静闻山(犭穴),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留恨此遗风。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回边:一作临边。井泉:一作水泉。 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 一作君) 报国心。 罢南侵:一作不南侵。知余:一作知君。 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岐王席观妓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宫中日渐长:一作王家日正长。歌舞态:一作卢女曲。只拟:一作夜夜。 长门怨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晨:一作辰。 赠卢八象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舟行入剡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相逢行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澄水如鉴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行经华阴 (上山下召)(山尧)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田寺)平。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云:一作黄鹤。 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下渚:一作北渚。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维扬送友还苏州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胡寇幽燕。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新上弦:一作亲上弦。战解城亦全:战解城亦全。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且行猎:一作行且猎。 赠轻车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从北来:一作从此来。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赠怀一上人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说法金殿里,焚香青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着,时来出林壑。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净体:一作洗意。而生:一作而无。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棰。是时三月暮,遍野农耕起。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肆中翁:一作市井翁。农耕:一作农桑。 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黄鹤楼
长干曲四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下渚:一作北渚。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维扬送友还苏州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杂诗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入若耶溪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古意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岐王席观妓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长门怨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上巳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征马去翩翩,秋城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回边。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赠梁州张都督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君报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