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解析及赏析
《唐诗宋词鉴赏》讲读篇目绪论:诗苑词坛花烂漫,千红万紫春满园——唐诗宋词的源流演变第一讲:平仄相间兼粘对,循规协韵律和声——唐诗宋词的体制格律第二讲: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唐诗宋词的爱恋相思唐诗讲读作品:1、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岑参《寄闺中效齐梁体》(盈盈一水隔)2、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秋浦寄内》(我今寻阳去)、《长相思二首》《别内赴征三首》(王命三征去未还)、(出门妻子强牵衣)、(翡翠为楼金作梯)3、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高适《秋胡行》(妾本邯郸未嫁时)、韩愈《青青水中蒲》三首4、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来是空言去绝踪)、(昨夜星辰昨夜风)、《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5、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赠内子》(白发长兴叹)、《赠内》(生为同室亲)6、元稹《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昔日戏言身后事、闲坐悲君亦自悲《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六年春遣怀》(检得旧书三两纸)7、赵嘏《悼亡二首》:一烛从风到奈何、明月萧萧海上风、李益《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8、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晁采《雨中寄夫》(春风送雨过江东)、薛涛《赠 远》二首:扰弱新蒲叶又齐、芙蓉新落蜀山秋,葛鸦儿《怀良人》(蓬鬓荆钗世所稀)宋词讲读作品:1、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2、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3、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唐婉《钗头凤》(世情薄)、4、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5、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6、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7、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8、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9、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10、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第三讲: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唐诗宋词的闲情逸趣唐诗讲读作品:1、宋之问《陆浑山庄》(归来物外情)、《蓝田山庄》(宦游非吏隐)2、王维《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竹里馆》(独坐幽篁里)、《辛夷坞》(木末芙蓉花)3、孟浩然《自洛之越》(皇皇三十载)、《万山潭作》(垂钓坐盘石)4、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5、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玉泉之南麓山殊)、《卜居》(浣花溪水水西头)《江亭》(坦腹江亭卧)、《可惜》(花飞有底急)、《屏迹》(用拙存吾道)6、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路经行处)、 2

关于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卜算子(陆游,驿外断桥边) 水龙吟(陈亮,闹花深处楼台) 忆秦娥(范成大,楼阴缺) 眼儿媚(范成大,酣酣日脚紫烟浮) 霜天晓角(范成大,晚晴风歇) 贺新郎(辛弃疾,绿树听鹈鴂) 念奴娇(辛弃疾,野棠花落) 汉宫春(辛弃疾,春已归来) 贺新郎(辛弃疾,凤尾龙香拨) 摸鱼儿(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 水龙吟(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 永遇乐(辛弃疾,千古江山) 木兰花慢(辛弃疾,老来情味减) 祝英台近(辛弃疾,宝钗分) 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鹧鸪天(辛弃疾,枕簟溪堂冷欲秋) 菩萨蛮(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 琵琶仙(姜夔,双桨来时) 点绛唇(姜夔,燕雁无心) 鹧鸪天(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 踏莎行(姜夔,燕燕轻盈) 庆宫春(姜夔,双桨莼波) 齐天乐(姜夔,庚郎先自吟愁赋) 八归(姜夔,芳莲坠粉) 念奴娇(姜夔,闹红一舸)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 长亭怨慢(姜夔,渐吹尽) 淡黄柳(姜夔,空城晓角) 暗香(姜夔,旧时月色) 疏影(姜夔,苔枝缀玉) 翠楼吟(姜夔,月冷龙沙) 杏花天影(姜夔,绿丝低拂鸳鸯浦) 一萼红(姜夔,古城阴) 霓裳中序第一(姜夔,亭皋正望极) 小重山(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 唐多令(刘过,芦叶满汀洲) 木兰花(严仁,春风只在园西畔) 风入松(俞国宝,一春长费买花钱) 满庭芳(张镃,月洗高梧) 宴山亭(张镃,幽梦初回) 绮罗香(史达祖,做冷欺花) 双双燕(史达祖,过春社了) 东风第一枝(史达祖,巧沁兰心) 喜迁莺(史达祖,月波疑滴) 三姝媚(史达祖,烟光摇缥瓦) 秋霁(史达祖,江水苍苍) 夜合花(史达祖,柳锁莺魂) 玉蝴蝶(史达祖,晚雨未摧宫树) 八归(史达祖,秋江带雨) 生查子(刘克庄,繁灯夺霁华) 贺新郎(刘克庄,深院榴花吐) 贺新郎(刘克庄,湛湛长空黑) 木兰花(刘克庄,年年跃马长安市) 江城子(卢祖皋,画楼帘暮卷新晴) 宴清都(卢祖皋,春讯飞琼管) 南乡子(潘牥,生怕倚阑干) 瑞鹤仙(陆睿,湿云粘雁影) 渡江云(吴文英,羞红颦浅恨) 夜合花(吴文英,柳暝河桥) 霜叶飞(吴文英,断烟离绪) 宋词三百首 宴清都(吴文英,绣幄鸳鸯柱) 齐天乐(吴文英,烟波桃叶西陵路) 花犯(吴文英,小娉婷清铅素靥) 浣溪沙(吴文英,门隔花深旧梦游) 浣溪沙(吴文英,波面铜花冷不收) 点绛唇(吴文英,卷尽愁云) 祝英台近(吴文英,剪红情) 澡兰香(吴文英,盘丝系腕) 风入松(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 祝英台近(吴文英,采幽香) 莺啼序(吴文英,残寒正欺病酒) 惜黄花慢(吴文英,送客吴皋) 高阳台(吴文英,宫粉雕痕) 高阳台(吴文英,修竹凝妆) 三姝媚(吴文英,湖山经醉惯) 八声甘州(吴文英,渺空烟四远) 踏莎行(吴文英,润玉笼绡) 瑞鹤仙(吴文英,晴丝牵绪乱) 鹧鸪天(吴文英,池上红衣伴倚阑) 夜游宫(吴文英,人去西楼雁杳) 贺新郎(吴文英,乔木生云气) 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 湘春夜月(黄孝迈,近清明) 大有(潘希白,戏马台前) 青玉案(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 摸鱼儿(朱嗣发,对西风) 兰陵王(刘辰翁,送春去) 宝鼎现(刘辰翁,红妆春骑) 永遇乐(刘辰翁,璧月初晴) 摸鱼儿(刘辰翁,怎知他) 高阳台(周密,照野旌旗) 瑶华(周密,朱钿宝玦) 玉京秋(周密,烟水阔) 曲游春(周密,禁苑东风外) 花犯(周密,楚江湄) 瑞鹤仙(蒋捷,绀烟迷雁迹) 贺新郎(蒋捷,梦冷黄金屋) 女冠子(蒋捷,蕙花香也) 高阳台(张炎,接叶巢莺) 渡江云(张炎,山空天入海) 八声甘州(张炎,记玉关) 解连环(张炎,楚江空晚) 疏影(张炎,碧圆自洁) 月下笛(张炎,万里孤云) 天香(王沂孙,孤峤蟠烟) 眉妩(王沂孙,渐新痕悬柳) 齐天乐(王沂孙,一襟余恨宫魂断) 长亭怨慢(王沂孙,泛孤艇东皋过遍) 高阳台(王沂孙,残雪庭阴) 法曲献仙音(王沂孙,层绿峨峨) 疏影(彭元逊,江空不渡) 六丑(彭元逊,似东风老大) 紫萸香慢(姚云文,近重阳)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 念奴娇(李清照,萧条庭院) 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
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因为,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爱国名篇,他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江城子①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②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作者】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①又名《江神子》。双调,七十字,平韵。 ②乙卯:熙宁八年(1075)。 【赏析】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的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写这首词时,正是作者任密州知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宦海浮沉,南奔北走,心情十分苍老,这时思念起自己甘苦与共的结发夫妻很自然的。当年作者十九岁就同郡的王弗结婚后离开蜀地出任仕途,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谁料十年后王弗亡故,葬于家乡四川的祖莹。生者与死者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有了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奈。“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生死相约阴阳隔绝,却不能忘怀。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他表达出人们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更能显示出生死不渝的爱情。后面的“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承接着前面的生死两茫茫,更显得凄苦哀凉与无奈。好象让你感受到了在千里之外的哪个孤坟,和秋风瑟瑟乌啼满天的凄凉景色。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想这即便是再见到自己的先妻,象他这样的老态龙钟,落魄失意妻子也不会认出自己来的。话锋转到作者幽幽的梦中,在故乡乡的家中,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的。相互面对却不知到要说什么, 只有任凭泪水倾盈。 最后一段“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是对现实的一种感叹,只有着明月夜和短松冈是真实存在的,是年年岁岁的哀思与凭吊。
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因为,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爱国名篇,他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声。
★江城子①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②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作者】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①又名《江神子》。双调,七十字,平韵。 ②乙卯:熙宁八年(1075)。 【赏析】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的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写这首词时,正是作者任密州知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宦海浮沉,南奔北走,心情十分苍老,这时思念起自己甘苦与共的结发夫妻很自然的。当年作者十九岁就同郡的王弗结婚后离开蜀地出任仕途,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谁料十年后王弗亡故,葬于家乡四川的祖莹。生者与死者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有了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无奈。“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生死相约阴阳隔绝,却不能忘怀。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他表达出人们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更能显示出生死不渝的爱情。后面的“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承接着前面的生死两茫茫,更显得凄苦哀凉与无奈。好象让你感受到了在千里之外的哪个孤坟,和秋风瑟瑟乌啼满天的凄凉景色。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想这即便是再见到自己的先妻,象他这样的老态龙钟,落魄失意妻子也不会认出自己来的。话锋转到作者幽幽的梦中,在故乡乡的家中,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的。相互面对却不知到要说什么, 只有任凭泪水倾盈。 最后一段“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是对现实的一种感叹,只有着明月夜和短松冈是真实存在的,是年年岁岁的哀思与凭吊。

十首唐诗宋词及不少于300字的赏析
贺新郎 萤 赵闻礼 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孤枕掩,残灯炷。练囊不照诗人苦。夜沈沈、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竞戏踏、金钗双股。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磷火,遍秋圃。 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的内容上看,他在游扬州隋故苑时,见到了萤火虫,而引起了他的吊古伤今之情。 词的上片,“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新雨后的池馆,萤光照亮了幽暗的草丛,点点萤火,从门隙中照了进来。这是开门见山的手法,首先点出了萤光。“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入夜”句化用李嘉祐咏萤诗“夜风吹不灭”。凉风吹不灭萤火,清冷的光焰在深暗处渐渐变得模糊了。“微茫”,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样子。在这个幽凄的环境中,不觉勾起了对往事的伤悼。“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这里用了两件往事,一是“仙盘秋露”,一是“漏断长门”。“仙盘”句,指汉武帝曾作金承露盘。“漏断”句,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长门宫。这两件事,与萤火似不相关,词人用“碎影落”把二者串联起来。这是说,他似乎看到了点点碎影映入了仙盘中的秋露;萤火照耀着陈皇后的泪珠。陈皇后衣衫单薄,流萤映竹的幽影她也没有心情去欣赏。对这两件事怀古的幽思,增加了词的艺术感染力。末二句,“孤枕掩,残灯炷。”这又回到了现实,在漫漫长夜中,孤枕遮掩残灯的光炷,使人堕入了凝愁。 下片,首先写他长夜吟诗,和�儿痴女们的嬉戏。“练囊不照诗人苦。夜沉沉、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竞戏踏、金钗双股。”“练囊”用车胤囊萤夜读典。这是说夜深了,囊萤不能照映出他内心的痛苦。笔头一转,说他在黑夜正在难堪的时候,传来了�儿痴女拍手相亲的声音。他们在栏干外面拿着轻巧的罗扇在扑流萤。风廊里传来阵阵笑声,他们把双股金钗扔到地上,模仿踏百草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并不能减轻他内心的痛苦。他说:“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磷火,遍秋圃。”“故苑”,原来的意思指隋炀帝时洛阳的萤苑。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在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而放之,光遍岩谷。杜牧《扬州》诗:“秋风放萤花,春草斗鸡台。”附会为隋炀帝游扬州时事。“隋宫”指扬州西北隋炀帝所建的隋苑。罗隐写扬州诗云:“几年行乐旧隋宫。”这是说,当年的隋苑,随着历史的飘失而成了悲凉的往事,诗人感慨万千,当年繁华的隋宫,于今遍地荒草,鬼火冷焰,败落不堪。末三句是全词重点,突出了咏萤怀古的主题,寓意深远而含蓄。薛砺若的《宋词通论》对这首评价甚高:“古今咏萤之作,当以此篇为最工婉矣。其幽索柔细之笔,何殊碧山咏蝉、赋红叶诸作!”这与一般的咏物词比,确有独到功夫,内涵宕荡,用典自如,表现了艺术造就之深。 例如此类,不知可否? 行的话望采纳!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如梦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书店找找,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如梦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鹊桥仙》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书店找找,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全宋词》诗歌赏析
临江仙(席上赠张建康) 本是白萍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归来犹得趁鸥盟。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 莫惜飞觞仍堕帻,柳边依约莺声。水秋鲈熟正关情。只愁宣室召,未许钓船轻。 临江仙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航渡口带烟横。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 秋水芙蓉聊荡桨,一樽同破愁城。蓼花滩上白鸥明。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 如梦令(雪中作) 叠嶂晓埋烟雨。忽作飞花无数。整整复斜斜,来伴南枝清苦。日暮。日暮。何许云林烟树。 虞美人(次虞仲登韵) 军书未息梅仍破。穿市溪流过。病来无处不关情。一夜鸣榔急雨、杂滩声。 飘零无复还山梦。云屋春寒重。山连积水水连空。溪上青蒲短短、柳重重。 浣溪沙(书虞元翁书)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萍波上白鸥双。淋浪淡墨水云乡。 谒金门(怀故居作) 何处所。门外冷云堆浦。竹里江梅寒未吐。茅屋疏疏雨。 谁遣愁来如许。小立野塘官渡。手种凌霄今在否。柳浪迷烟渚。 谒金门(大叶庄怀张元孺作) 杨柳渡。醉著青鞋归去。点点沙鸥何处所。十里菰蒲雨。 拌擞向来尘土。卧看碧山云度。寄语故时猿鹤侣。未见心先许。 鹧鸪天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鹧鸪天(过湖阴席上赠妓) 梅妒晨妆雪妒轻。远山依约学眉青。樽前无复歌金缕,梦觉空余月满林。 鱼与雁,两浮沈。浅颦微笑总关心。相思恰似江南柳,一夜春风一夜深。 鹧鸪天 秋入蒹葭小雁行。参差飞堕水云乡。直须银甲供春笋,且滴糟床覆羽觞。 风压幕,月侵廊。江南江北夜茫茫。悬知上马啼鹃梦,一夜惊飞宝鸭香。 诉衷情(渔父家风、醉中赠韦道士) 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 溪上月,岭头云。不劳耕。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诉衷情 倦投林樾当诛茅。鸿雁响寒郊。溪上晚来杨柳,月露洗烟梢。 霜后渚,水分槽。尚平桥。客床归梦,何必江南,门接云涛。 阮郎归 西园风暖落花时。绿阴莺乱啼。倚阑无语惜芳菲。絮飞蝴蝶飞。 缘底事,减腰围。遣愁愁著眉。波连春渚暮天垂。燕归人未归。 点绛唇 冰勒轻谷,绿痕初涨回塘水。柳洲烟际。白鹭翘沙嘴。 B272笠青蓑,未减貂蝉贵。云涛里。醉眠篷底。不属人间世。 菩萨蛮(宜兴作) 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縠。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 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 菩萨蛮(自宜兴还西冈作) 园林寂寂春归去。蒙蒙柳下飞香絮。野水接云横。绿烟啼晓莺。 江南鶗鴂梦。山色朝来重。小艇小湾头。萍花萍叶洲。 菩萨蛮(再在西冈兼怀后湖作) 短船谁泊蒹葭渚。夜深远火明渔浦。却忆槿花篱。春声穿竹溪。 云山如昨好。人自垂垂老。心事有谁知。月明霜满枝。 菩萨蛮(周彦达舟中作) 眼中叠叠烟中树。晚云点点翻荷雨。鸥泛渚边烟。绿蒲秋满川。 未成江海去。聊作林塘主。客恨阔无津。风斜白氎巾。 菩萨蛮 年时忆著花前醉。而今花落人憔悴。麦浪卷晴川。杜鹃声可怜。 有书无雁寄。初夏槐风细。家在落霞边。愁逢江月圆。 菩萨蛮(澧阳庄) 照溪梅雪和烟堕。寒林漠漠愁烟锁。客恨渺无涯。雁来人忆家。 远山疑带雨。一线云间语。霜月又婵娟。江南若个边。 菩萨蛮 春波滟滟浮春渚。绿阴一径风兼雨。又作去年时。绿深垂蔓篱。 故山归兴动。江北江南梦。白发故相欺。星星如有期。 木兰花 江云叠叠遮鸳浦。江水无情流薄暮。归帆初张苇边风,客梦不禁篷背雨。 渚花不解留人住。只作深愁无尽处。白沙烟树有无中,雁落沧洲何处所。 清平乐(咏岩桂) 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 淮南丛桂小山。诗翁合得攀翻。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最经典的宋词赏析有什么?
如梦令 李清照(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释疏:指稀疏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译文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prdatMxR3f3gwGk7Fu8WA ?pwd=yxph 提取码: yxph
最经典的宋词赏析如下: 1、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简析: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2、张炎:《解连环》 楚江空晚,恨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简析:通观全篇,状物言情极尽精巧而不着雕饰痕迹,词人遣词炼意、体物抒情的精湛造诣淋漓尽现。全词多处用典,堪称咏雁佳句。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曰:“玉田《高阳台》,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与碧山如出一手,乐笑翁集中亦不多见。” 张炎词善于咏物。从咏物词的整个方法、风格和寄意来说,这首咏孤雁的《解连环》更有代表性。词人刻画孤雁的形象妙肖传神,在咏物的方法上,紧扣一“孤”字展开描写,烘托渲染,以物喻人,将咏物与抒情合而为一,通过对孤雁的描绘,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蕴含在对孤雁这一形象的描绘中。 元代孔齐(孔行素)《至正直记》:“张炎尝赋孤雁词,有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
最经典的宋词赏析如下: 1、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简析: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 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2、张炎:《解连环》 楚江空晚,恨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简析:通观全篇,状物言情极尽精巧而不着雕饰痕迹,词人遣词炼意、体物抒情的精湛造诣淋漓尽现。全词多处用典,堪称咏雁佳句。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曰:“玉田《高阳台》,凄凉幽怨,郁之至,厚之至,与碧山如出一手,乐笑翁集中亦不多见。” 张炎词善于咏物。从咏物词的整个方法、风格和寄意来说,这首咏孤雁的《解连环》更有代表性。词人刻画孤雁的形象妙肖传神,在咏物的方法上,紧扣一“孤”字展开描写,烘托渲染,以物喻人,将咏物与抒情合而为一,通过对孤雁的描绘,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蕴含在对孤雁这一形象的描绘中。 元代孔齐(孔行素)《至正直记》:“张炎尝赋孤雁词,有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