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一生经历(仓央嘉措的一生经历了几个女人)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写出那么凄美的诗歌的?

流传仓央嘉措在当选达赖前,在故乡有一位貌美聪慧的心上人,她们终日相随,耕种放养,青梅竹马,相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到布达拉宫后,他厌烦深宫腔内简单而呆板的黄教领导者生活,时刻想念着民俗多姿多彩风俗习惯,思恋着靓丽的情人。 仓央嘉措便常常微服私访夜出,与情人相聚,追求完美烂漫的感情生活。有一天下雪,清晨下去,铁棍喇嘛发觉雪天上有些人出门的足印,便沿着足印寻觅,最终足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殿。接着铁棍喇嘛用严刑处理了仓央嘉措的随身喇嘛; 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决(也是有观点仅仅将情人驱赶出拉萨流放去远方),采用严格对策,把仓央嘉措关掉下去。有关相近的浪漫传说还许多,但都以悲惨而结束。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写下的诗文闻名中外,不仅在藏族中国文学史上面有主要的影响力,在藏族人民中形成了普遍长远的危害,并且在全球文坛上也是引人瞩目的一朵奇花异草异葩。造成了许多专家的探究兴趣爱好。藏文原着有的以手抄本面世,有的以木版画版印出来,有的以口头上方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情之深。 仓央嘉措14年的农村生活,又使他拥有很多世间生活历经及他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激起他诗的设计灵感。他不但并没有以教规来管束自身的观念言谈举止,反倒依据自身单独的观念信念,写出了很多缠绵悱恻的“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文约66首,因其具体内容除一首赞歌外,大多数是描绘男女故事的忠诚、快乐,遭挫败时的凄楚,因此一般都译成《情歌》。 《情歌》的藏文原着普遍流传,有的以口头上方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面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阅读者喜情之深。汉语译版国内外最少有10种,海外有英语、法文、日语、德语、印地等文本译版。
他和一个出身平民的女子相爱。但奈何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悬殊,最终没有在一起,最后这个女子自杀了,所以他深有感触,才能够写出这么凄美的诗歌。
他在进入布达拉宫前,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恋人,恋人聪慧美丽,他们终日陪伴着彼此。在他入选达赖后,这份情缘就彻底消失了,他时常思念着曾经的恋人,在宫中写出了自己内心情感的诗歌。
他的爱情故事非常的悲惨,而且也非常的让人难过。这是由于他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才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歌。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写出那么凄美的诗歌的?

仓央嘉措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人,为什么写的诗却不像那个时期的,反而很像现代诗?

仓央嘉措作为六世啦嘛,他十四岁前是在凡世度过的。这就导致了他对佛教的反叛。其实能够理解的,突然给你加某些东西,你也会反抗。正值青春年华,人不风流枉少年。加上他的才华横溢,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经典诗句。他是藏民,因为翻译问题,所以看起来很多句子是现代人的杰作。 当然,不排除部分假借古人的现代人鸡汤文。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 而且他的诗是藏文,现代人翻译过来的,所以像现代诗。
现在流传的仓央嘉措的诗有很多都不是他本人写的,所以虽然他是很久以前的诗人,但是有很多诗都是现代人创作的,所以说反而像现代诗
仓央嘉措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人,为什么写的诗却不像那个时期的,反而很像现代诗?

仓央嘉措...诗歌...简历...生评.

身世  仓央嘉措原名洛桑仁钦仓央嘉措。其之父扎西丹增,原居错那宗。其母为赞普后裔,名叫次旺拉姆。仓央嘉措诞生于1683年(藏历第十一绕迥水猪年)3月1日。 诗集  仓央嘉措的身世更为他的情诗增添了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他的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诗》,汇聚了他的六十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新的译作层出不穷。而在民间,有仓央嘉措的情诗达200多首。在今天的西藏,很多人都会唱以他的诗改编的歌,譬如: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仓央嘉措还有一首流传非常广泛的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凤凰,涅盘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七绝: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欲题新词寄娇娘,风吹雨蚀半微茫。�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锦葵原自恋金蜂,谁供花颜奉神灵�欲舞轻翼入殿里,偷向坛前伴卿卿。�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竟日冥思绝妙相,碧落黄泉两茫茫。�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暗香袭处佩环鸣,美眸善睐未分明。�临去莞尔还一笑,忽与余兮两目成。�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掌上明珠价几何,无心未曾思量著。�一朝归携他人袖,那时伤情泪痕多。�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明眸皓齿艳无双,比拟圆月两相仿。�惆怅婵娟多寂寞,欢情只供一夜长。�曾慕鸳鸯效双栖,南谷林深叶迷离。�除却鹦哥谁人晓,莫将幽情向人啼。�日暮瞒得众人行,却向宠犬语叮咛。�慎勿说道人已去,归时禅院近黎明。�昨趁夜色赴幽期,鹅羽纷纷晓来迷。�两行屐痕深雪里,教人如何不得知?�端居布拉达宫时,仓央嘉措称上师�夜醉酒楼美女侧,衲本人间一浪子。�仙羽如雪暂徘徊,欲将此身借翼载。�不学令威控鹤去,理塘相见即归来。�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欲语幽情期红裙,平林漠漠柳枝深。�除却当时画眉鸟,风情许知一佳人。�姹紫嫣红一时凋,舞衣不称旧舞腰。�争教蜂蝶两相断,袖底羞见檀郎招?�绿窗深情不忍离,去离徊徨意转迷。�久拟深山学修法,又延行程到后期。�崔嵬东山与天齐,红颜迤逦隔云梯。�相思萦系解语花,心似奔马雪蹄疾。�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飞短流长断人肠,情怀恻恻每神伤。�惆怅玉人独归去,芳草萋萋满斜阳。�故园迢迢忆双亲,每对卿卿泪满襟。�千山万水相追寻,始信卿心胜娘心。�柳枝经风叶未凋,当时愁损画眉鸟。�今日重入歌舞地,逢见卿卿又魂销。�今夜新月似蛾眉,时还暂去时还归。�记取临行重来约,月成钩时人成对。�结束花帽下妆楼,雕鞍别时每牵手。�怜郎愁绝还相劝,时日无多再聚首。�美颜无双处处夸,玉帐香肌娇无那。�夜夜伴得鸳鸯宿,不羡旖旎上林花。花容月貌未可期,吹气如兰暗香袭。�惆怅风露无多时,一时相欢一时离。�忧心悄悄病恹恹,辗转无寐夜阑珊。�寸寸相思已成灰,欲亲芳泽总无缘。�百草经霜奈若何,离人偏恨西风多。�香艳成尘蝶翼冷,卿卿我我两分携。�木兰桨动去无情,马头犹得向人横。�掉臂终不回首望,郎心如铁冷于冰。�为祝檀郎结经幡,竖向陌上春柳畔。�过路君子切勿动,此幡安即檀郎安。�枉缄图章寄横塘,画眉争似秋波长。�愿与卿卿两相誓,不离不弃铭肝肠。�欲倾卿卿一世情,却闻萧寺伴青灯。�崇山峻岭不辞远,誓与卿卿结伴行。�一见卿卿倍关情,欲与卿卿缔鸳盟。�欲问美人心上意,同衾同穴伴死生。�回眸一笑嫣然娇,断魂飘摇上碧霄。�愿与卿卿两相欢,不发毒誓不肯饶。�蛾眉未到凄绝时,酪酊那复计东西。�醉生梦死销金窟,只此便是神仙地。�卿卿愿非娘胎生,莫非桃花仙子身?� 情怀幻变似桃花,刹开刹谢总非真。
仓央嘉措...诗歌...简历...生评.

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

仓央嘉措,门巴族,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仓央嘉措生平简介 仓央嘉措简介中介绍仓央嘉措于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出生于西藏南部地区的一个农奴家庭之中,约死于1706年。仓央嘉措是门巴族,他的父亲叫做扎西丹增,母亲叫做次旺拉姆,他的家族世世代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虽然他的家族世代信仰宁玛派佛教,但是这个教派并没有要求信奉者不能结婚生子。康熙三十六年,仓央嘉措成为五世__的继承者,那个时候已经十五岁的仓央嘉措还在摄政王的主持之下完成了坐床之礼,举办典礼的地方就是如今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可以说是当时的西藏摄政王为了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产物。在举办过坐床之礼之后,仓央嘉措就成为六世__喇嘛,法名叫做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他是一个极有才华的人,在西藏文学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歌诗人,他的一生有着多部的传世之作,大多都是描写的很真挚感人的诗歌在这些传世之作中,尤以《仓央嘉措情歌》的木质版本最为经典。 仓央嘉措生于农村,在成为六世__之前也常跟随在父母的身边一起下田种地。因此对于农村生活极为熟悉,在成为六世__之后,由于受到各种清规限制,让他对于那种闲散,自由的生活更是极为的热爱。再加上他的人生经历及他本人对于大自然的热情,让他对于诗歌有着很大的灵感。他根据自己的意识思想,写下来很多缠绵悱恻的“情歌”。后来这些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海外。 仓央嘉措的爱人 提起仓央嘉措,大家熟悉的便是他是一位在写情诗方面很有天赋的僧人。其实了解一些仓央嘉措的爱人也会让我们对仓央嘉措有更深入的了解。 据历史记载仓央嘉措一共有三位爱人。仓央嘉措第一位喜欢的女子是仁珍旺姆,他俩在一起十分快乐,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佛教等原因,仓央嘉措被要求必须要去布达拉宫,即使仓央嘉措十分不情愿可还是抵不过众人,最后他还是去了布达拉宫,在走之前她和仁珍旺姆都没有见面,这样他们之间的恋情也就结束了。 在仓央嘉措去了布达拉宫后,因为一些政治斗争仓央嘉措便对政事失望了,于是仓央嘉措又开始了创作自己的情诗并与大家一同欢愉。在一次偶然仓央嘉措又遇到了一个女子,她的名字叫做达娃卓玛。这便是仓央嘉措的第二位女友,她长得清秀俊俏,说话又温柔,于是他们在白天同大家唱歌跳舞,晚上会偷偷的私下约会,慢慢的就相爱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达瓦卓玛不再来唱歌跳舞了,原来是她被父母带回家乡去了,这又是一次永别,他们再也没有见面了。 仓央嘉措的第三位爱人是于琼卓嘎,在和达瓦卓玛失去联系后,他为了排解内心的悲伤便经常出去和其他女子玩耍,不经意间他们相遇了,仓央嘉措经常会在晚上约于琼卓嘎出来,于是仓央嘉措又开始了新的恋情。 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 仓央嘉措是西藏的六世__,是藏传佛教的最高领导人,也是西藏王,作为一位活佛仓央嘉措在历史上具有非常大的争议,因为仓央嘉措不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纵情于声色,甚至是写作了大量的情诗,仓央嘉措作为一个转世的活佛为什么不遵守清规戒律,仓央嘉措为什么写情诗呢?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总结一下仓央嘉措写情诗的原因。 仓央嘉措写作的情诗不仅仅在西藏广为流传,而且被翻译成了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世界各地的人民都非常喜欢仓央嘉措的情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诗人仓央嘉措是非常成功的,仓央嘉措的情诗可以说是出自自己的内心的。仓央嘉措之所以写情诗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仓央嘉措虽然是转世的活佛,但是仓央嘉措并不是从小就接受佛教的教育的,在仓央嘉措被迎到拉萨的时候仓央嘉措已经十四岁,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已经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在家乡的生活让仓央嘉措养成了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天性,这些天性一旦是受到束缚,就会让仓央嘉措感觉到难受,所以仓央嘉措追求自由、向往爱情、渴望尘世中的生活,这些都是其在家乡生活中养成的习性,很难改变,所以仓央嘉措不会为了自己活佛的身份放弃这些。这是一种天性的释放,写作情诗就是其天性使然。 二、仓央嘉措虽然是活佛,是六世__,但是仓央嘉措没有任何的实权,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傀儡,这样一个傀儡却又要被佛教的清规戒律所束缚,这对于天性要求自由的仓央措嘉是痛苦的,这就导致仓央措嘉走上了反叛的道路,仓央措嘉写作情诗就是对这些束缚自己,让自己做傀儡的实权人物的反抗。 猜你喜欢: 1. 仓央嘉措经典语录 2. 关于仓央嘉措的散文 3. 仓央嘉措最美的句子 4. 仓央嘉措的经典句子 5. 仓央嘉措语录大全
仓央嘉措的生平简介

关于仓央嘉措的美文欣赏:一路向北

一场突如其来的瑞雪给大地穿上了一层白色长裙,把阿拉善装扮得分外妖娆。站在贺兰山山麓,追寻着仓央嘉措的足迹,一路颠簸,一路向北。 汽车在颠簸中缓缓前行,蜿蜒曲折的道路两边怪石嶙峋。随风飘扬的蓝色哈达像一条河流,静寂又有力量的流淌,我就在这会聚宏大信仰力量的河流中缓缓地向广宗寺行去。石碑上的三个红色大字“广宗寺”清晰醒目,我站在石碑下久久地凝望,这就是供奉仓央嘉措舍利佛冒的地方。 一路上我虔诚地叩拜,尽管叩拜的礼节不是藏传佛教里的,但每一处我表达了神圣的敬意。叩拜在供奉仓央嘉措舍利的大殿,不由地心跳加速,我不敢直视他的佛像。我知道这虔诚的叩拜,这神圣的、至高无上的祝福,这一刻的心跳来的多么不容易。尊贵的活佛差一点从雪域高原上消失,从信徒们的视野中失去踪迹。仓央嘉措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换来今天这里的叩拜祈福。 叩拜在冰冷的大殿,强烈的阳光透过门缝直射我的双眼。我极力地睁大眼睛,一刹那的光把我带到了仓央嘉措24岁那年。仿佛是一个辉煌的舞台,只是一个政治的舞台,没有任何一个角落能容得下人间烟火。思想从佛床前飘向门外,慢慢地伸到云的那一端。夕阳余晖下,仓央嘉措伫立在窗前,落日的烟霞真的好美,静静地浮在水面上,风摇曳着空寂的心事,雁群鸣叫着寻找落脚的暖巢。这一切都在提醒布达拉宫的一天终于结束了,而他,人间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可怜的仓央嘉措年轻的心被牢牢禁锢在深深的庭院、围墙高耸的布达拉宫之中,宫里的冷漠与沉默扼杀了他年少的心,也冰冻了他的梦想。他独自吞噬着寂寞的惆怅和忧伤,直到他的心慢慢地枯萎凋谢。虽有__喇嘛之名,却无施展才华之权。生活上的禁锢、政治上的任人摆布,内心是极度抑郁而痛苦的。 大殿喇嘛们的诵经声,一下把我从历史的回忆里抽离出来。我跪拜的双腿麻木,甚至没有知觉。抬头再看看仓央嘉措佛像。我看见了一个披着红色僧袍,手握念珠,一遍又一遍地诵经。只是我分不清是清晨的诵读,还是夜晚的呓语。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许是回忆里的断想滋润了我干涸的思念。我在宁夏期盼了那么久,甚至写下了《好想做你的新娘》,期盼着相见的一刻,这一刻我将所有相见的片刻尘封成永恒的画卷。 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大殿出来,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波流。我躲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眼泪一滴一滴地诉说着悲情的过往。我喜欢文字源于仓央嘉措,这一生最美的缘,是在烟火红尘里的一笔淡雅。而最美的劫,是在诗行里解读着仓央嘉措!多想化作他手中的纸墨,落一笔红尘中的印记,抒写一辈子情歌。是文字,涟漪了前世今生的眷恋。 雪,融化了从屋檐上散落下大颗大颗的雨滴,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火红的僧袍。放眼望去,寺庙坐落在八宝莲花中,这大片大片的纯色彰显着神秘的宗教气息。这一刻,我才明白仓央嘉措就是那个普度众生的菩萨,以情爱化身,普情爱之说,度万千情爱之人,功德无量。 仓央嘉措圆寂的承庆寺,是阿拉善八大寺庙之一。在承庆寺我见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喇嘛,他嘴角抽搐激动地流着泪说着不标准的汉语:“以前德顶葛根是我们自己的,现在是全世界的;他是属于全世界的,没想到有这么多的人来研究他。”(“德顶葛根”,是阿拉善人民对仓央嘉措的尊称,意为最高贵的佛)。我看见喇嘛流泪的一刻,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的堤坝。 雪山遮掩了大地的威武,可是谁来埋葬我的眼泪?为什么总是在梦里徘徊,为什么总是在梦里诵经念珠?三百年前的生活梦一般轻盈,光阴被一场大雪掠过。 对于仓央嘉措来说,从坐床的那一刻起,无尽的烦恼历程就开始了。仿佛这是一座监狱,其中冷与热、苦与甜,错综复杂。也许这就是人生。他的诗里有反抗,有思念,有疾驰,有茫然,有对自由与光明向往的急切,有对挣脱枷锁的急切。他是一个高僧,也是一个情僧,他对爱情给予无限的渴望与遐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爱的真谛,但被宗教深深地束缚着。他体会不到爱的炽热,体会不到爱的甘甜。政治上,仓央嘉措是个傀儡,被囚禁的傀儡。没有人可以倾听他的灵魂叹息,他只能站在窗前仰望苍天。他渴望城墙外的世界、深宫外的天空,向往真正的生活,他孤独、寂寞地望着这一切,可他只有24岁。 仓央嘉措一生都在弘扬佛法,从西藏逃到到青海再到阿拉善,路途遥远波折,每到一处都会朝拜佛像、佛塔,经历了人世间的千辛万苦。他把至高无上的西藏皇位视为粪土,踏上了普度众生之路,为民诵经解忧。有些孩子哭闹不止,他诵经祈福;有人生病,他诵经祈福;有人离世,他超度念经。他一生为佛教的发扬和引进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从仓央嘉措的诗可以看出,他的佛法修为高深,他尊敬佛法,玛吉阿米的出现只是那场政治残酷的斗争中对佛法的迷茫。 人们说,他是佛。 他就是佛,深陷于朝不保夕的逃亡,还是想着要重回布达拉宫拯救众生的灵魂。 仓央嘉措是凡人也好,菩萨也罢,在佛学的世界里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口,在文学的推动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公众号:天府散文
关于仓央嘉措的美文欣赏:一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