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十首是什么
第一首,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二首,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三首,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四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五首,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第六首,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七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第八首,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第九首,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十首,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http://www.3lian.com/zl/114/t/tangdai.htm 找那个点那个 唐诗三百首 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王维:送别·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王昌龄: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李颀: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蜀道难(李白)、长恨歌(白居易)、望岳(杜甫)、送李白(杜甫)、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古从军行(李颀)、行路难(李白)、山居秋暝(王维)、过故人庄(孟浩然)、蜀相(杜甫)、春晓(孟浩然)、锦瑟(李商隐)..
http://www.3lian.com/zl/114/t/tangdai.htm 找那个点那个 唐诗三百首 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王维:送别·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王昌龄: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李颀: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蜀道难(李白)、长恨歌(白居易)、望岳(杜甫)、送李白(杜甫)、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古从军行(李颀)、行路难(李白)、山居秋暝(王维)、过故人庄(孟浩然)、蜀相(杜甫)、春晓(孟浩然)、锦瑟(李商隐)..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十首诗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十首诗,家喻户晓,经典至极如下: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在平时的登高望远中就能表现出来不凡的胸襟抱负,从侧面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短短二十个字,却让人感觉到对友情的珍重,真可谓绝句之中的佳品。《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二十字,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烘托出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凉州词》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以豪迈旷达之笔,描写了边关将士们的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语言朴素流畅,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突出表达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为唐诗开辟了新的风气,豪迈的气象离别之作首次出现在唐朝诗坛。 8. 《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是老杜的代表作。 9.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整首诗苍凉慷慨,悲而不伤,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豁达广阔。 10. 《渭城曲》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没有极力渲染送别的不舍,只是截取了一个片段,却让人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的朋友情。

最美十首唐诗
01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02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全诗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03 王维《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04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05 李白《客中作》: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前两句以轻快、幽美的笔调,歌颂了兰陵美酒。全诗语意新奇,形象洒脱,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不羁的个性和李诗豪放飘逸的特色,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06 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07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08 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人在经历多年人生阅历之后,回过头来,犹如风吹人醒,对自己的往事与多年的生活方式有了重新的认识,不再是浮于表象的浅薄公子,而变得成熟深沉,思想感情上发生了人生观的转变。09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10 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1、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秋成准拟重来此,沉醉何妨一榻眠——牟融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6、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7、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8、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9、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
1、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秋成准拟重来此,沉醉何妨一榻眠——牟融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4、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6、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7、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8、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9、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

唐诗要十首(七言律诗)
一、《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话释义: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二、《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出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白话释义: 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落》飘向何处?笛声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三、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白话释义: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四、《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白话释义: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五、《凉州词》 (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话释义: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代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六、《凉州词》(唐)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话释义: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当将士们正凉州石窟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突然不停地响起,在催促他们快点上前作战。将军说到:“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到今,前往战场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七、《寄人》 (唐末五代)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白话释义:别后思念深深,经常梦到你家。院中风景依旧,小廊曲阑仍在。再也不见倩影,令人魂牵梦绕,只有明月多情,遍照片片落花。 八、《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白话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九、《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白话释义: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十、《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池塘倒影入楼台。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白话释义:绿树蔽日,遍地浓荫,夏天白昼漫长。楼台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镜中美景。微风轻拂,水波荡漾,好像水晶帘幕轻轻摆动。满架蔷薇,艳丽夺目,院中早已弥漫阵阵清香。 扩展资料: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句数和字数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七言律诗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韩□: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顾况: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韩□: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顾况: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意境最美的十首唐诗
意境最美的十首唐诗: 1、《山行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2、《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最好是春风轻拂景色宜人的湖上亭,亭边柳条摇荡藤蔓攀牵撩惹着离情。枝头黄莺在这里久住我们几乎相识,将要分别它向我频频啼叫了四五声。 3、《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4、《春行寄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宜阳城下,春草一片茂盛,涧水东流,之后回转向西。树木秀丽无人欣赏,鲜花绽放也自凋落。山路漫长春光无限,空荡静寂只听得到鸟的叫声。 5、《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我在丹阳城外送你上船,这一分别,使得我们感受两个不同地方的深秋。天色已晚我还站在江头遥望江北,寒鸦已经归巢,江水依然无语东流。 6、《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7、《溪兴》 唐·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在一条僻静的深山小溪上,有一只小船 ,船上有一位垂钓者。风雨迷茫,他卷起钓丝, 走进篷底 ,拿出盛酒的瓦罐,面对着风雨自斟自饮;饮到烂醉,倒下而睡;小舟一任风推浪涌,待他醒来时,才发觉船儿已从后溪飘流到前溪了。 8、《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独爱那青幽幽地野草,生长在山涧边,枝叶茂密的树上传来黄鹂的鸣叫。涧中的春潮水挟带着雨水晚上流得很急,远处渡口一只无人看管的小船,被水冲得横卧在那里。 9、《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悠长,江南秋天已尽,草木开始凋枯。明月映照在二十四桥上,你在哪里教美人吹箫。 10、《宫词》 唐·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高耸入云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