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国改革坚持实事求是观后感5篇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五讲观后感范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当前,很多重大改革已经进入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攻坚,通过改革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继续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转型的重大关口,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关键是坚定不移推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此,必须落“实锤子”,坚决搬掉改革征程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拦路虎”和“绊脚石”。

  顶层设计要“实”。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重点领域、重大事项的改革,尤其要坚持“实”字当头,做到整体谋划、系统设计,确保改革方向、改革步骤、改革内容务实管用、易于操作,切忌华而不实、搭建“空中楼阁”。要坚持统一安排和布置,各个领域的改革要互相衔接和配套,不能自行其是、相互割裂搞改革。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始终将改革纳入在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防止改革方向趋利化、改革利益部门化。要强化改革委员会和改革专项小组的领导作用,突出实体化,确保权威性,避免沦为名义机构和空壳组织。要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摸到规律,找出办法,从而掌握改革主动权。要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并坚决不触碰群众利益的底线。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出发,避免空洞空泛不着调。

  统筹推进要“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了好的改革方案、改革要点,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特别要抓好重要改革任务的突破攻坚,做到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要紧密联系地方实际,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推出一些实举措,坚定不移推进重大改革,加快推动金融、减税降费、营商环境、科技、法治、政府管理、教育、医疗、就业、环保等群众关注的改革举措,通过改革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改革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把握形势发展的新变化,积极有效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稳妥有序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完善配套政策和制度设计。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要强化责任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党政干部要不断强化抓改革的责任担当,想为敢为、勤为善为,坚决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打白条。

  督察问效要“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抓改革落实摆到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问效,加强和改进督察工作,拓展督察工作广度和深度,点面结合,多管齐下,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要整体督察,既要抓重点改革任务,也要抓面上改革工作,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央改革部署的情况;既要创新方式方法,达到督察检查的预期目的,也要强化工作统筹,形成合力,避免多头督察、重复检查,不能给地方和部门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要善于抓正面典型,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及时发现总结基层创新举措和鲜活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改革落地。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提高督察实效,防止一味唱赞歌和走过场。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的问题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紧盯责任主体,抓牢“关键少数”,督察责任落实和问题整改,对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并以各地的改革实际成效来验证部门的工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面广量大,关乎事业成败和百姓福祉,必须务实务实再务实,扎实扎实再扎实,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抓好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实,确保抓一样像一样,做一件成一件,以改革的实际成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五讲观后感范文二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这句话被收录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个专题“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中。改革是成长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朝着幸福不断迈进的需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过改革,我们已取得巨大成就。未来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要更加担当作为,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将改革“置顶”。

  担当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更加擦亮。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实践中得来的成果,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要更加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既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硬性要求,也是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自我革新,不断净化完善,守初心,使自己更好地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人民的希望,充分展现了大党的坚强意志和责任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更加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确保在各种风险挑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加牢牢把握和引领发展的大局,一往无前,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担当作为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更加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具体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作为上。我们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为我们为民担当作为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内容。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育、教、得、医、养、居、扶”等方面全面深入推进,不断着力,不断成就,做大改革成果的“蛋糕”,让改革的成果更加惠及于民,更好地让人民共享。始终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群众需要的实事、受群众欢迎的好事,决不做让群众失望的蠢事。

  担当作为是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力量之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更加激发。在改革中才能创新,才能谋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要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就要不断改革,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要始终担当作为,就要坚定地站稳政治立场,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想能担当、有作为,还要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本领。要善于学习。尤其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中不断领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不断拓宽改革创新的视野,不断汲取破难题、解难题的力量,做改革的促进派。要积极运用。要到事上用、事上为、事上得,奋勇搏击,做改革的实干家,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道在日新,唯改革者进;斗转星移,唯担当者恒。要在改革中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以担当作为,更加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澎湃伟力!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五讲观后感范文三

  清末年,梁启超写下气吞山河的《少年中国说》,书中点明“惟进取也故日新”,释义为只有不断进取,才会有不断的创新。历史车轮滚滚,时代潮流浩浩,改革的脚步永续不断,创新的追求冲击不停。面对时代的洪流,党和国家唯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攥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把握机遇、掌握未来,不辜负这个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能比拟的伟大时代。

  2019年全国两会,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把握着时代脉搏,带着广东人民的重托踏上再出发的征程,为新时代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宏业所呈现出的新成就、新气象离不开改革创新精神的引领,新时代的改革创新精神根植于历史文化的沃土、追逐着创新发展的脚步,孕育出实干创业的品格,我们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中国的发展续写无限的荣光。

  在改革创新中造就宏业,我们以历史引航。纵观古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伟大事业都以“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作为成功的标尺。如《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阐述改革有云“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罢了”;《宋史·王安石列传》在书写改革言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汉代《礼记·大学》提出创新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诸多历史著书警句之中,尤以清末维新派领袖唐才常所书《各国种类考》最发人深省,以“尊新必威,守旧必亡”之言,点出了伟大事业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更加兴旺,一味守旧,就会走向灭亡的观点。40年来,党和国家遵循历史的选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创新思维,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推进改革创新。

  在改革创新中造就宏业,我们以创新领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尚书引义·太甲》有云“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旧交替不会因时间而停滞不前,新兴需求必会造就新兴百态,在改革的深水区里,若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必将被安于利益固化的藩篱困淹。改革创新引领党和人民白手起家共建山河,从“天眼”到“嫦娥”镌刻探索航空贡献,从“两弹一星”到“玉兔二号”书写科技新篇章,从“和谐号”到“复兴号”迈进“中国标准动车组”新时代,从“银河一号”到“神威·太湖之光”攀登计算机之巅等等,惊世成就充分地印证了“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

  在改革创新中造就宏业,我们以实干成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老一辈共产党员们垂范在先,在我们身边既有像宋书声那样用一辈子干好一件实事的优秀共产党员,也不乏周明金这样扎根农村干事业的杰出贡献组工人。大道至简实干为先,党员干部从走上岗位的那一天起,就要谨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笃实“扎实干事,踏实做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以事艰而无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沿着改革创新这条“必由之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踏踏实实地干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宏伟大业。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五讲观后感范文四

  近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如约而至,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揭晓。他们或以济世为民之德,或以拼搏奉献之力,或以向死而生之勇,或以浩然爱国之气,践行着华夏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卓越成绩,让这个被疫情阴霾笼罩的春天,再一次被温暖的光芒所照亮;也在脱贫攻坚之役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再一次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无疑,我们为《感动中国》的每个英雄而致敬喝彩,为每个故事而热泪盈眶。但《感动中国》不应作为一种形式,而应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在感动震撼的同时,也能以此正心自勉。作为新时代民族事业的“践诺者”“先行军”,我们还需“感”而“动”之,以此律己、忠贞为国、实干为先,在砥砺前行中赓续蓬勃昂扬之动能,助推中华之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绷律己之弦,秉承“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克己复礼。“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形影。”《感动中国》不止于一次个人品德的放大,不止于一次英雄事迹的纪念,它更是对我们的约束和触动,是引导我们律己自勉的正气之魄、力量之源。改革发展之路荆棘载途、雄关漫道,挑战考验不计其数,艰难险阻数不胜数,我们要时刻保持“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的定力,才能稳得住心神、把得准方向。要时刻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真诚抚躬自问,心有所畏、行不逾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时刻以“学圣贤克己功夫”的虔诚自我约束,以“规”格物,以“矩”修身,守住底线,不触红线,始终把紧个人的小节;要时刻以“勿使惹尘埃”的正直激浊扬清,向真而生,从善如流,扫黑除恶,不断精进,始终固守内心的净土。

  效忠贞之节,守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朴实为民。“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翻开获奖者的名单,从“初心自慷慨”的张富清,到“一丸济世德”的顾方舟;从“英雄归厚土”的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到“为国著功成”的中国女排……每一个人,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泪水,诠释着“一寸丹心图报国”的忠诚无悔。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各项事业方兴未艾,人民各项需求日益增长,我们要争做国家的“主心骨”、人民的“贴心袄”,以行动践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要坚持赤诚于心、奉献于行,以“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的勇毅赤心报国;要敢于为民谋利、为民除害,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公心取信于民;要始终不求功名、不计回报,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淡泊舍己为公。

  行实干之风,坚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之勤恳务实。“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抚今追昔,烽火岁月的革命胜利是一场场打下来的,改革初期的经济复苏是一步步摸出来的,发展时期的社会变革是一步步干出来的。揆诸当下,面对常态长效疫情防控的目标任务,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要求,我们要争当“实干家”,敢做“行动派”,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劲踔厉风发、御风奋进。要以勤为先、敬终如始、绵绵用力,肯下苦功夫、硬功夫、长功夫,切忌“挂空挡”“耍把式”;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守正笃实,坚持讲实际、干实事、务实效,切忌“走过场”“务虚功”;要起而行之、躬身亲为、兢兢业业,敢于啃硬骨、下深水、涉险滩,切忌“甩包袱”“当逃兵”。

  感动者,“感”而“动”之。《感动中国》的社会价值不止于弘扬和触动,更在于呼吁见贤思齐、付诸实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任在肩,改革复兴事业艰巨紧迫。我们还需携手行动“干”起来,相信终有一天,《感动中国》的主人公将有你、有他、有我!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五讲观后感范文五

  近日,与同事聊起“人从众”景象,大多出现在形容人比较多的场景。结合近期的工作和学习也有所感触,党员干部更要做到“人”“从”“众”,时刻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彰显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和为民理念,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岁月峥嵘,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终要落实在一件一件的实事之中,这些实事,既体现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全身会的“大事”,也体现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门口的“小事”。鱼水之情从来都是相互的,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倾心为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群众同样会以德报德,这样就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

  “从”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证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群众是支持和拥护的。“中国道路”,是亿万人民走出来的道路;“中国奇迹”,是亿万人民共同书写的奇迹。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作为一个铁匠必须“自身硬”,才能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绣花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巧。“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党员干部一定要态度鲜明,坚决摒弃不正确的思想,否则群众就会无所适从。党员干部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凡事要想明白、讲清楚,不断创造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众”就是要坚持团结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打好团结牌”一文中说,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党员干部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岗位有差异,工作无你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合唱”不“独唱”、到位不越位,从团结中得到力量,从合作中找到方法,从集体中获取快乐,努力形成最大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要得以实现,单靠部分人的力量是万万不可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更多的党员干部群众认同这个梦想的价值,一起参与到伟大的发展、建设事业中去,人人添砖加瓦,形成战无不胜的力量,“火焰”才会越烧越旺,假以时日就会垒砌万丈高台。

  视频内容全文

  大家好!我们现在讲第五个问题,中国改革坚持实事求是。

  进入中央党校大门,你就会看到一块花岗岩,上面镌刻着四个大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也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发展的思想路线,中国改革的成就表明中国改革的成功得益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是一条红线:实事求是。这个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用中国成语概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概括的智慧,可以说来自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长沙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在这个书院的中心位置有一座讲堂,高悬着实事求是的匾额,当时青年毛泽东曾寓居在这里,他深受书院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影响。毛泽东把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他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成功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来解释实事求是,实事是什么?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这个“是”呢?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规律、联系;这个“求”就是我们要探索、要研究。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规律性、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当中开篇就提出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他分析当时存在的各阶级不同的状况,它们的不同的要求,然后提出了革命对象的问题,提出了革命道路的问题,提出了革命方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成立以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根本的法宝就是实事求是。

  第二,实事求是开启了改革。1977年,四川广汉县一群生产队长自发地挂起了分组作业、定产奖惩的一个牌子,然后就向生产队的权力发起了冲击、发起了挑战。三年之后,人民公社的牌子就从广汉县向阳公社摘下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乡政府。几年之后中国大地上数万个人民公社都变成乡政府、镇政府了。人民公社改成乡镇不只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变化、实质的变化。乡镇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在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1977年6月,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突破了“左”的条条框框,要实行以生产为中心的方针。他深入农村调研,制定了省委的六条规定,他说农村的生产要因地制宜,要因时制宜,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要鼓励群众,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进行改革,所以他就在安徽率先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样长期停滞的死气沉沉的农业经济得到迅速的改观。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是实事求是的改革。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是什么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团结一致向前看。他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连接在一起,所以丰富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他说实事求是就是要打破习惯的势力、教条的做法、主观的偏见,我们要研究新情况,要解决新问题。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就是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的轨道上来,同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由此成功开启了当代中国改革的进程。

  改革目的是要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想方式。邓小平抓住了事情的根本。有人把邓小平归结为实用主义者,实用主义是什么?是否定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这和邓小平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态度完全不同。当时邓小平确实很希望尽快把中国经济搞上去,他认为搞理论论争,争来争去也争不出什么结果,反而耽误了时机,错过了发展的机遇。他说应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要先下结论,先干起来再说。

  邓小平的不争论,实际上彰显了他的真抓实干、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实践第一的工作态度。由此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改革标准,哪三个有利于呢?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邓小平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全面反思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目标,反思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的改革步骤、我们的手段、策略,全面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以才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第三个问题,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中国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根据。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依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发展目标,其实都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原则。邓小平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他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所以他非常反对高调空谈、形式主义。他说,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太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的一个科学的判断,也是我们改革的出发点。

  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我们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实际,现在我们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要走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国情是什么?邓小平充分地思考分析中国国情,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是不发达的阶段,我们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多、耕地少,劳动生产率不高,所以我们很难一下子发展起来,国民收入的增长也不可能一下子提高,所以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判断。这个矛盾要求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所以这个主要矛盾就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牢牢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那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完成这个任务,邓小平带领我们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的本质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的要求,也是符合我们国家国情的。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一些具体的、可行的、实事求是的战略步骤,这就是首先解决温饱,然后进入小康,到21世纪的中叶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步骤,都反映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它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本论断和发展要求。

  这一节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